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美國...

2021-01-08 前瞻網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階段建設 擬2021年底前部署完成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工程——「行雲工程」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並已在我國極地科考、地質災害監測、林業監測等領域開展行業示範應用。預計將於2021年完成「行雲工程」β階段組網建設,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2025年實現固體動力技術比肩世界一流。建立新一代天基物聯網系統是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萬物互聯的需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是萬億級規模的新產業。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25年前,天基物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美元至8500億美元。

NASA計劃與諾基亞聯手打造月球4G服務

美國宇航局近日授予諾基亞公司1410萬美元在月球上部署蜂窩網絡,根據NASA的公告,這將是「太空中第一個 LTE/4G 通信系統」,「該系統可以支持月球表面通信,距離更遠,速度更快,並提供比當前標準更高的可靠性。」諾基亞的研究部門貝爾實驗室在Twitter上提供了更多細節,該公司打算讓該網絡支持月球車的無線操作和導航,以及流媒體視頻。

美國成立「下一代聯盟」 意在推動6G領導地位

據外媒報導,美國電信行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近日宣布成立 「Next G Alliance」(下一代G聯盟)。ATIS 是一個由150家成員公司組成的貿易機構,業務涉及5G、物聯網、智慧城市和人工智慧多個領域。據悉,Next G Alliance成立的目的在於推動北美在6G及未來移動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該聯盟將聚焦於研發、製造、標準化和市場準備等多方面。

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 全環節對物聯網安全進行規範

我國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經超過10億個,其中NB-IoT(窄帶物聯網)連接數已經破億。華為無線產品線副總裁曹明同時透露,近期國際電信聯盟做出重大決議,我國提交的NB-IoT技術正式成為5G標。演講會上,聯盟發起了《物聯網基礎安全基線規範》倡議,旨在以行業自律形式,從設計、生產、運行、退網等全環節對物聯網安全進行規範。

工信部:將加快重點高速公路車聯網改造升級

據悉,工信部將推動重點高速公路加快進行車聯網的改造升級,明確車聯網的運營主體和職責,同時鼓勵相關領域的主體申請頻率和商用試驗,目前京滬高速全線的車聯網升級改造項目已經啟動。工信部將充分利用各種創新資源,加強高性能計算晶片、高精度傳感器、路測感知與融合系統等聯合攻關,加大對車聯網數字身份安全認證技術的研發支持,形成科學合理的車聯網運營和安全管理模式。

成都:到2022年進入全國智慧城市第一方陣

日前,成都市印發《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到2022年,全市智慧城市架構體系基本完善,「城市大腦」全面提能,數據要素高效流轉,智能設施廣泛覆蓋,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社會訴求「一鍵回應」、生活服務「一碼通城」、風險防控「一體聯動」、產業發展「賦能提質」,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區域合作取得實質成效,進入全國智慧城市第一方陣,成為全國「數字政府、智慧社會」建設的典範城市。

山東擴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 鼓勵打造「千城千面」

山東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擴大省級試點範圍,構建「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格局。《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2年,所有市和80%的縣達到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地方標準三星級以上;到2025年,各市普遍達到四星級以上,60%的縣達到四星級以上,力爭打造3個以上五星級標杆城市。今年,山東先後有38個市縣主動申報省級試點,將於10月底前公布第二批試點市縣名單。

【感知/傳輸層】

G7發布數字貨艙2.0 物聯網技術助力效率提升20%

近日,G7在其數字貨艙業務開展兩周年之際,發布了全面升級的G7數字貨艙2.0。該企業表示,此次產品升級將年均帶來行業20%的物聯網功能升級,同時降低車隊20%的運行成本。並將通過智能資產管理平臺,推動行業走向車隊智能。近期,G7數字貨艙已陸續實現了15項IoT物聯網功能,成為智能掛車。

中國科學家設計超薄指尖傳感器 可用於外科微創手術

中國科學家冀曉斌領銜開發出新型設備,只用1.3克的重量,能夠產生1-500Hz 的震動信號,給手指傳遞不同的觸感。實現 「盲人摸字」 的原理很簡單,用發光二極體作為傳感器,感知紙面反光的強度,將信號傳遞給一個微型控制器。當觸碰到黑色的區域,設備就會自動開啟,將異樣的觸覺傳遞給指尖。人通過觸覺反饋,就能識別出圖案。

MIT開發一種可穿戴傳感器 可幫助ALS患者交流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穿戴傳感器,以幫助患有ALS的人進行交流。它可以檢測患者面部的細微運動,例如抽搐和微笑,同時比市場上的典型通信設備小。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控制肌肉的能力逐漸下降,這常常限制了他們的溝通能力。而這種可穿戴技術被稱為「舒適解碼器」,能夠識別微小的面部動作,從而幫助患者傳達簡單的表情,例如「我餓了」或「我愛你」。舒適的解碼器採用可拉伸的,類似皮膚的材料設計,該材料附著在人的臉上以檢測運動。

雪梨大學研發的新型AI傳感器可幫助尋找地外新星球

雪梨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傳感器——光子波前傳感器,可以抵消恆星的閃爍,使其更容易觀察可能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新的 「光子波前傳感器 」由該大學物理學院的一個團隊開發,可以準確測量地球大氣層造成的失真量,從而可以通過望遠鏡的光學系統每秒修正數千次。這是用一種被稱為光子燈籠的先進光轉換器來實現的,它與神經網絡相連,在望遠鏡形成圖像的同一點處理信號。這意味著它對目前大型天文臺使用的其他波前傳感器所看不到的扭曲類型很敏感。

福特採用新型傳感器 以改進其第四代自動駕駛平臺

近日,福特和Argo AI發布了有關其第四代自動駕駛測試車的詳細信息。對於這個最新的平臺,福特對雷射雷達傳感器套件進行了升級,採用了全新的系統,該系統採用了解析度更高的128波束陣列,以提供360度的視野。福特表示,這有助於測試車輛更好地檢測離車輛較近的移動物體。近場相機和短程雷射雷達可觀察前方和車輛側面,而後向傳感器則有助於SUV後面的物體。

佳能美國宣布推出三款新型工業成像傳感器

10月19日,數字成像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佳能美國公司很高興地宣布推出三款新型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傳感器:超高解析度LI8020系列、超高靈敏度LI3030系列和LI7050SAC.   這些傳感器有助於擴大公司的工業視覺產品陣容,同時在為各種應用開發解決方案時,為集成商和終端用戶提供更多的功能。

【平臺層】

30餘家業界單位聯合發起 物聯生態安全聯盟在京成立

聯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的指導下,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阿里、騰訊、百度、小米、奇安信、360科技等30餘家業界單位聯合發起成立,旨在搭建物聯網產業界交流合作和公共服務平臺,聯合開展物聯網安全技術、標準和產業研究,合力推進物聯網安全發展。

中國算谷建設路線圖出爐 力爭2030年數字產業規模超萬億元

中國算谷以濟南高新區為發展核心區,發揮浪潮集團龍頭帶動作用,超前謀劃雲ERP、浪潮全球QID賦碼中心、BIM圖形平臺等一批重大項目。在算力方面,中國算谷將依託浪潮集團,打造AI元腦產品和元腦生態,完善產業配套,打造全國乃至全球伺服器產業核心引領和集聚區。同時,依託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推動形成E級(百億億次級)計算機、超算網際網路、超算生態系統「點、面、體」大超算格局。另外,依託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專業標準技術委員會,推動量子計算機研製,探索量子計算在經濟各領域應用,形成量子信息產業國際性品牌高地。

我國首套礦用高可靠5G專網系統投運 實現遠操控無人智能化採煤

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礦用高可靠5G專網系統在山東鄒城正式投入應用。據悉,在山東能源鮑店煤礦,整個礦井覆蓋了穩定的5G信號,使得礦井內數據傳輸從4G網絡延時的3到4秒,壓縮到了不到20毫秒,實現了地面遠程實時操控地下的無人智能化採煤。新投運的高可靠5G專網不僅實現了一個礦井內數據信號的獨立運行,而且防爆、防潮、防塵,可以抵抗煤礦井下環境變動造成的線路故障,以及來自井下電氣設備的電磁幹擾。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 推進數據中心等落地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將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聚集國內外頂尖人才資源,規劃建設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推進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慧城市研發應用中心、數字生命科學園、數字精準健康中心等項目在廣州落地。研究院將構建「第三腦人工智慧、信息化與數據化」研發與產業創新平臺,搶佔技術領域制高點,引領優先布局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農業、智能能源、智能金融、智能文創等應用場景。

航天雲網西南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中心在重慶銅梁建成投用 

今年,銅梁區與航天雲網籤訂合作協議,「航天雲網西南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中心」入駐銅梁高新區。中心依託航天雲網在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雲製造、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優勢,可以面向中小企業,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助力「上雲」。通過大數據平臺,中心將推動高新區數字政務、數字環保、智慧服務、園區建設等各領域的數位化治理能力提升。

360政企安全集團中標2.6億元蘇州安全大腦項目

本次項目中,360政企安全集團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個城市安全大腦,7個國家級安全基礎設施平臺。即城市網絡安全大腦、網絡安全對抗基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新基建安全風險演示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中心、網絡安全雙創服務平臺、國家工程實驗室蘇州分中心、信創適配安全檢測中心等業務板塊,以及業務板塊所需的基礎支撐環境建設、配套設施和安全支撐平臺等。

科大訊飛於繼棟發布訊飛AI雲 構建AI新生態

科大訊飛在一年一度的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發布了訊飛AI雲、認知中臺等一系列技術成果,同時《1024計劃》也升級到了4.0版本。訊飛AI雲由磐石平臺和擎天平臺組成,磐石平臺主要針對AI服務,擎天平臺則主要為企業客戶提供數據標註、模型訓練、引擎託管、服務編排等服務,通過開放基於自身10年積累的雲計算平臺,針對訊飛在AI領域的積累和優化,提供雲計算服務,為企業提供專屬及私有化部署。

企業微信聯合泛微網絡發布內外協同移動辦公平臺

10月22日,騰訊企業微信與泛微網絡(603039)聯合舉辦移動辦公產品體驗會,正式發布「內外協同的移動辦公平臺」。該平臺可以讓泛微OA系統通過企業微信與12億微信用戶相連接,實現內部員工與外部供應商、代理商、經銷商、客戶實現互聯互通,完成採購、合同、銷售、客戶、項目、招聘等多種內外協同管理應用場景服務。

嘀嗒出行與騰訊智慧出行達成合作 發展計程車數位化服務

10月23日,嘀嗒出行與騰訊智慧出行共同宣布達成合作,根據合作內容,嘀嗒出行將對騰訊智慧出行輸出在線計程車打車服務,目前已經在西安地區的微信「支付」頁中的「出行服務」板塊上線。雙方秉持優勢互補的理念,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加速發展。該合作目前已在西安率先落地,西安全輛計程車已接入騰訊「出行服務」中。所有西安用戶通過微信-支付頁面-出行服務-計程車,即可體驗嘀嗒計程車數位化服務。

東風汽車可低空飛行的無人汽車2022年有望問世

10月19日,東風汽車發布了Sharing-VAN(無人擺渡車)平臺規劃,宣布將推出Sharing-VAN2.0版和3.0版,即推出電動化可分離底盤,根據載人載物的及時性需要,可更換不同的艙體;到2022年,配備無人機旋翼座艙的低空飛行版Sharing-VAN有望問世。還與中國移動公司、山東易華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籤署合作協議,打造Sharing-X無縫化移動服務產業合作生態聯盟。

「數字白領」!達觀數據推出新一代RPA智能辦公機器人集群

達觀數據創始人陳運文博士展示了材料錄入機器人、票據處理機器人、文檔糾錯機器人、智能審核機器人、自動寫作機器人5大新一代智能辦公機器人集群。據悉,智能辦公機器人是一種結合了RPA與AI技術的軟體產品,通過讓計算機學習和模仿人在工作場景中處理任務流程的步驟,從而像人一樣完成重複性的業務操作。

華為攜手行業夥伴聯合發布智慧公路不停車治超1.0解決方案

據華為消息,10月16日,在湖南(長沙)國際智慧交通博覽會上,華為攜手行業合作夥伴共同發布智慧公路不停車治超1.0解決方案,將5G、AI技術和雲邊端協同架構應用於公路不停車治超業務,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人海治超」向「科技治超」邁進,加速交通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華為發布首個基於5G MEC雲邊端協同的工業視覺解決方案

華為發布了工業領域首個基於5G MEC雲邊端協同的工業視覺解決方案。該方案由5G MEC平臺、無損壓縮SDK、用戶面功能、無損解壓服務以及機器視覺應用APP組成。5G MEC工業視覺解決方案提供的SDK與端側夥伴廣泛合作,把無損壓縮軟體集成到5G工業相機上,實現上行高清圖像數據3到6倍無損壓縮,並通過與華為5G MEC的移動邊緣無損解壓服務結合,解決了工業製造領域機器視覺應用中的高清圖像傳輸對無線上行帶寬要求過高的問題。

與中國移動合作 Momenta發布自動駕駛計程車產品Momenta GO

近日,Momenta正式發布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產品Momenta GO,並宣布與中國移動的戰略合作。。Momenta GO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L4級別無人駕駛技術MSD (Momenta Self Driving),硬體傳感器方面則搭載了12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雷射雷達。同時基於與中國移動的戰略合作,藉助5G-V2X車路協同技術,Momenta GO不僅可以感知近端車周環境,還可以實現與紅綠燈通訊、在路口實現突破人類視覺局限性的「上帝視角」全息感知,超視距地感知數個路口外的交通狀況。

北鬥定位2.0版精度提高到1.2米 可實現車道級定位

近日,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平臺基於北鬥2號、北鬥3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實現秒級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也意味著高精度車道級定位服務得以實現,普通人通過手機就可以免費使用。

越過5G!美國運營商拉高通、諾基亞成立6G聯盟

高通、微軟及美國三大運營商等公司成立了6G聯盟。據報導,美國電信行業日前宣布成立6G聯盟,目標就是確保未來10年中美國依然能夠在下一代通信技術中保持領導地位。據悉,高通、微軟、Facebook、InterDigital以及美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等是6G聯盟的初始成員,華為顯然被排除在外。該聯盟未來有三大重要任務,首先是建立6G的路線圖,其次是制定6G政策及預算,然後就是快速完成標準化及商業化並向全球推廣。

美監管機構表示密切關注特斯拉「自動駕駛」軟體

據悉,美國汽車安全監管機構在周四表示,正在密切關注特斯拉發布的「自動駕駛」軟體。此前特斯拉向部分車主推送了經過重新改寫的FSD軟體,該公司聲稱這個軟體可以讓汽車具有自動駕駛功能,並隨時保護公眾免受安全風險。周二晚間,特斯拉發布了測試版「全自動駕駛」軟體,簡稱FSD,該公司表示他們向少量「專家和謹慎」的車主推送了軟體。在發布了這個軟體之後,許多收到了推送的車主在網上發帖,分享了車輛於當晚在城市道路上自動行駛的視頻。

Landing AI推用於製造業的AI視覺檢查平臺LandingLens

吳恩達創立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Landing AI推出了端到端視覺檢查平臺LandingLens,可讓製造廠商用來構建、部署和擴展人工智慧視覺檢測解決方案。觀檢查是在製造過程廣泛使用的方法,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AI的準確性、靈活性和成本越來越符合企業需求,因此逐漸有一些廠商轉而使用人工智慧,以自動化和強化視覺檢查操作。

Sabre宣布與谷歌共同開發行業首創的旅行人工智慧技術

Sabre集團今天宣布,Sabre正在攜手谷歌開發由人工智慧(AI)驅動的、旅行業界首創的技術平臺。此項名為Sabre旅行人工智慧(Sabre Travel AITM)的技術融合了谷歌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先進的機器學習功能,有助於客戶更快地交付高度相關的、能夠更好滿足當今旅行者需求的個性化內容,同時創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機會。公司正在將Sabre旅行人工智慧整合至特定的現有產品組合之中,並計劃於2021年初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

【應用層】

工信部:今年5G基站建設目標提前完成 基本覆蓋地市級城市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22日表示,運營商已提前完成今年新建50萬基站目標,實現地市級覆蓋,1.6億個終端連接在5G網絡上。至9月底,累計開通5G基站達69萬個,提前實現今年新建50萬基站的目標,也基本實現地市級城市的5G覆蓋。1-9月份,中國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1.08億部,1.6億個終端連接到5G網絡上。

工信部同意電信、移動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

10月19日,工信部發布批覆文件,同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工信部表示,為適應網際網路行業應用加快從消費型向生產型轉變的需要,原則同意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此前2020年1月3日,工信部也發布了關於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覆。

廣州南沙投百億打造世界「最智慧」醫院 計劃於明年11月竣工

從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公告獲悉,總投資超過百億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完成了智能化項目招標。公告顯示,項目標的額為3.12億元,旨在打造世界上最智慧的醫院,同時該項目也表明了南沙政府致力打造智慧醫療的決心。根據公告,在業內有著「人工智慧國家隊」稱號的雲從科技承建了該項目的智能化建設任務。

黃山無錫合作發展物聯網產業 加大數字經濟、智慧旅遊等合作

日前,黃山市與江蘇省無錫市籤署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深化區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推動機制共建、產業共興、協同發展,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此次籤約儀式上,歙縣與無錫市相關企業分別籤訂了黃山物聯網產業基地項目合作、智慧環保產業戰略合作、年產5萬套電梯物聯網系統等項目投資協議。根據協議,黃山、無錫兩市將在物聯網、數字經濟、智慧旅遊等領域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深度,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新型研發機構共建,加強兩地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市場共建,推動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阿里雲、軟通動力聯合體1.08億中標雲南智慧園區項目

近日,根據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顯示,阿里雲和軟通動力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了雲南安寧工業園區智慧園區一期工程項目,項目金額1.08億。本次招標內容為智慧園區建設及運維支持,包括工業大數據中心、規劃建設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等等。聯合體中標方將與安寧市共同推動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慧園區的融合升級。安寧工業園區是雲南省打造的產值超千億元重點省級工業園區和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磷、鹽化工)產業示範基地。

四川希望花舞實業發展集團與騰訊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2日,四川希望花舞實業發展集團與騰訊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加速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雙方將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園、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學院、旅遊和大健康領域以及其他領域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希望花舞與騰訊雲將基於雙方優勢能力及資源共同致力於建設面向產業服務的雲平臺、行業生態等,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並以數據智能、工業大數據、工業物聯網平臺等為核心,輻射大工業行業的智能製造產業。

中聯農機與開封市籤訂智能工廠項目合作協議

項目包括智能化農機、核心零部件、物流等園區,以及技術研究院、數字農業數據中心、農事服務中心等,建成後將成為全球領先的現代農機裝備智能製造基地。該項目的籤約,標誌著中聯農機由傳統製造企業向高科技農業農機企業轉型發展的戰略進一步落地。

現代汽車牽手騰訊發展智慧出行創新業務

19日,現代汽車集團北京CRADLE創新中心與騰訊智慧出行在汽車出行領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諒解備忘錄(MOU)。現代汽車將利用騰訊網際網路生態、數位化營銷方面的經驗,將在當地發掘的初創企業新技術融合於汽車出行領域。

智慧社區建設不斷推進 騰訊雲未來社區落地湖州

日前,騰訊雲未來社區解決方案正式落地湖州市吳興區,通過「1+1+2+雙11」的建設模式,助力湖州市吳興區智慧城市建設。「1+1+2+雙11」建設模式,是騰訊雲依託自身未來社區解決方案,結合吳興區自身實際情況推出的針對性建設思路。具體包括1個數據匯聚中心,1個數據中臺,以及綜治安防管理和社區服務兩大平臺,覆蓋了11項基礎服務和11項增值服務。社區基礎數據匯聚中心,把社區內的人員出行、社交、繳費、康養、消費、住房、物業、人口數據進行匯總,提供便民服務。

挑戰龍頭亞馬遜 微軟與SpaceX合作推出太空雲計算服務

10月20日,微軟宣布與太空運輸公司SpaceX合作,將全球雲計算延伸到太空,挑戰雲計算龍頭亞馬遜。微軟表示,計劃結合SpaceX的太空技術資源,將Azure雲計算網絡連接到SpaceX旗下衛星網絡服務Starlink,讓新的Azure模塊化數據中心(MDC)能夠使用高速、低延遲的衛星寬帶。數周前,微軟宣布推出名為Azure Orbital的衛星資料處理服務,可將資料通過衛星通信傳遞到雲計算。

SpaceX成功發射第15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 入軌衛星總數達895顆

日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第15批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據悉,這是SpaceX自2019年以來第15次執行星鏈衛星發射任務,也是該公司本月第二次執行此類任務。此次發射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893顆,如果包括2018年發射的2顆原型衛星,入軌衛星總數則為895顆。今年9月份,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公司計劃每月定期向軌道發射120顆星鏈衛星,還計劃每月生產數千臺用戶終端。

5nm驍龍X60基帶立功!高通、愛立信將5G速度推向5.06Gbps

日前,高通、愛立信及Verizon三方合作,利用5G毫米波頻譜和載波聚合實現了5.06Gbps的超快網速。據介紹,這套設備使用了愛立信無線系統產品組合的5G通信設備和搭載Qualcomm 驍龍 X60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與第三代Qualcomm QTM535毫米波天線模組的智慧型手機形態的5G測試終端。

專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產業升級 「德風科技」完成近2億元A+輪融資

「德風科技」近日宣布完成近2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普華資本、國科嘉和、招商局創投和雲啟資本跟投。據悉,德風科技半年內已完成2輪近3億元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新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系列產品的研發升級及業務拓展,協助更多企業客戶加速數位化轉型。「德風科技」提供先進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智能安全物聯網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等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

德風科技宣布獲得近2億元A+輪融資 用於工業互聯

10月20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行業解決方案研發商北京德風新徵程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近2億元A+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普華資本、國科嘉和、招商局創投和雲啟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新基建」工業網際網路系列產品的研發升級及業務拓展,協助更多企業客戶加速數位化轉型。

主營CMOS傳感器晶片設計 思特威電子科技完成近15億元新一輪融資

本次融資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小米產業投資基金、招銀國際及招銀電信基金領投,聞泰科技、傳音控股、中芯聚源、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及紅杉中國、海通開元及其他數家活躍的私募投資機構共同投資,光遠資本、聯想創投等多名現有股東繼續加碼跟投。思特威科技成立於2011年,主要業務為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設計,產品應用領域包括安防監控、機器視覺、車載影像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

專注於HRSaaS服務 穩贏雲獲千萬級Pre-A輪融資

HRSaaS服務商穩贏雲宣布獲得聯創資本投資的千萬級Pre-A輪融資。穩贏雲採用以云為基礎的HRSaaS平臺,藉助移動化和智能化的數位技術,解放人力資源部門、支撐業務決策。其差異化路線在於,專注幾百到幾萬人之間的中型規模以上企業市場,致力於為他們提供以PaaS平臺為基礎的、支持客制化的一體化核心人力HRSaaS解決方案,涵蓋了組織人事、排班考勤、薪酬管理和績效管理等功能模塊。

雲原生技術服務商「時速雲」獲C1輪融資

時速雲正式宣布獲得由華泰產業基金領投的C1輪融資,融資金額暫未披露。CEO黃啟功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大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生態鏈建設以及人員招募等方面投入。時速雲TenxCloud 成立於2014年10月,業務涵蓋容器雲PaaS、微服務治理、DevOps、自動化運維、AIOps等領域。時速雲核心團隊由來自IBM、VMWare、Oracle、BAT等知名企業的高管和技術專家組成,產品被企業級客戶等廣泛採用。

九章數據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原子創投領投

先行者 「九章數據」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原子創投領投,上輪投資人信天創投、星漢資本跟投,這也是九章數據在2020這一特殊之年內完成的第二筆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產品的升級迭代和垂直行業的深度服務,持續推動酒店、零售、地產三大支柱行業龍頭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之路。九章數據的產品分為三個部分:數據中臺、業務中臺以及瞄準場景的數據智能產品。

騰訊投資上海欣兆陽 再次加碼雲端SaaS服務領域 

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入股上海欣兆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由原來的約290.5萬人民幣新增至約361.2萬人民幣,增幅為24.32%。Convert Lab創立於2015年,是一家通過雲端SaaS服務,幫助全球企業實現全渠道自動化營銷的公司,技術涵蓋構建全面的客戶檔案、分揀客戶群體、管理多方數字渠道信息、統籌營銷活動、完善受眾畫像和個體用戶特徵,通過流暢的用戶體驗提升客戶轉化率,隸屬於上海欣兆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專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軟體開發 容智信息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容智信息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億聯凱泰人工智慧創業投資基金投資,將用於新一輪產品技術能力的提升及渠道生態的建設。其成立於2016年09月,是一家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軟體開發商,自主研發了「容智RPA-iBot」,在RPA技術平臺的基礎上,集成了AI人工智慧算法和認知計算能力,致力於為企業和行業用戶提供智能的數位化生產力。公司由曾在微軟、IBM、Intel、Dell、HP等知名IT公司從業多年的資深人士共同創立。

博泰車聯網獲海爾資本B輪戰略投資 具體金額未透露

博泰車聯網19日正式宣布已完成海爾資本的B輪戰略投資,投資金額和具體股比未透露。博泰車聯網成立於2009年10月,總部位於上海,主要從事智能化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研發和製造,並提供後期配套服務。目前已為國內幾大主流汽車集團,以及賓利、捷豹路虎等豪車品牌提供車聯網產品和服務。該公司目標是整合「車載、網際網路、手機」三個部分,搭建以汽車生活服務為核心的跨平臺體系。

5G小基站晶片公司「比科奇微電子」獲數億元A輪融資

和利資本完成對5G小基站晶片公司比科奇微電子(杭州)有限公司的A輪投資。比科奇是一家為5G小基站設備商提供開放RAN標準的基帶系統級晶片(SoC)和運營商級可靠性的軟體產品的半導體公司,首批產品包括一款針對小基站DU優化的SoC。團隊成員參與和開發了多款3G/4G小基站基帶晶片,以及3G、4G、 NB-IoT 、 5G小基站軟體。

杭州國芯科技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自研首款物聯網AI晶片GX8010

本輪融資由中信證券投資領投,高榕資本、海爾資本、耀途資本跟投,A輪投資機構繼續加碼跟投。國芯科技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領先的機頂盒晶片供應商之一,開發的數字機頂盒晶片,產品累計出貨近4億顆。2017年,國芯科技推出了首款物聯網AI晶片GX8010,該晶片集成了國芯科技自研神經網絡處理器gxNPU,可用於加速神經網絡的運算。

以色列熱傳感器製造商AdaSky獲1500萬美元B輪融資

部位於以色列的AdaSky Ltd.周四宣布,該公司已完成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其先前的支持者牽頭,其中包括日本的京瓷公司和韓國的零件製造商Sungwoo Hitech。AdaSky基於與人眼或普通相機不同波長的技術開發和製造智能,高解析度的熱感測系統。AdaSky開發的智能高解析度LWIR熱像儀Sharp Vision,是專為智能城市基礎設施而設計的,可安裝在街道交叉路口或低能見度區域,以在發生危險時發出警告,例如汽車停在火車軌道或行人專用道上。

中國是MEMS傳感器最大市場 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

從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來看,2018年中國MEMS傳感器行業銷售規模排名全球第一,佔全球比重達23.82%,其次為美國(15.61%)、韓國(9.03%)和日本(8.01%)。此外德國(6.57%)、英國(3.29%)等少數經濟發達國家也佔據了重要份額,中東、非洲等地區所佔份額相對較少。未來,隨著全球電子製造產業鏈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憑藉成本等優勢,MEMS產業重心也將不斷東遷,亞太地區的MEMS產業規模也將持續增長。

MEMS傳感器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擴張,從全球範圍來看,消費電子仍是MEMS的第一大市場,佔比41.8%,這主要得益於在智能家居、智慧型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機會日益增多。醫療電子位居第二,佔比28.1%,歸功於MEMS在臨床監測中的廣泛應用,如心電圖患者監測和腦電圖測量;以及成像應用,如CT成像和數字X射線。此外,MEMS還被用於診斷和治療設備的定位應用,包括外科手術臺等設備的高精度定位,以及假肢和患者監測應用,如運動和位置監測。醫療電子上的MEMS器件附加值很高,平均售價遠高於其他MEMS應用領域。

Gartner:2020年政府物聯網總收入將接近150億美元

據Gartner的數據,2020年全球政府物聯網(IoT)端點電子和通信市場總額將達到147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6%。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師Kay Sharpington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導致支出減少,但是,全球各國政府仍在繼續使用物聯網技術和解決方案來改善公民安全。同時,不斷下降的端點和連接成本使得智慧城市倡議變得更加可行。」2020年政府物聯網市場最大的收入機會是戶外監控、街道和戶外照明,以及道路收費和交通管理。

微軟報告:受疫情影響,31%的企業正在提高物聯網投資

微軟近日發布的第2版《物聯網信號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31%的企業正在提高物聯網投資,是計劃降低投資企業數量的兩倍。如果項目能儘早產生正向投資回報,就會極大地提振企業信心。研究發現,一些企業預計物聯網投資保持不變或者有所增加,而這些企業的項目中有27%處於學習階段。物聯網的早期成功對企業選擇以什麼方式投資網際網路具有累積性的影響。

微軟報告:中國企業進入物聯網應用階段用時最短

微軟近日發布的第2版《物聯網信號報告》顯示當前,美國、法國、德國和中國採用物聯網的企業比例最高。本報告覆蓋了中、美、英、德、法、日六個國家。報告研究團隊發現,六國企業採用物聯網的措施都很有力,只是採用速度和對成功的定義略有不同。中國企業進入應用階段用時最短(10個月),德國企業用時稍長(14個月)。雖然採用物聯網技術的速度不同,但是中德兩國企業都強烈認為,物聯網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英國和日本企業採用物聯網的步伐較慢,處於學習階段的物聯網項目多於其他國家。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
    「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5月12日,「行雲工程」首發星「行雲二號」01星、02星成功入軌,「湖北造」全國首個天基物聯網正式啟動組網計劃。「行雲工程」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逐步建設系統,最終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字節跳動全資收購才雲科技,阿里雲...
    首批物聯網區塊鏈標準出爐 中興在其發揮重要作用近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研究組召開全體會議。會上,由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等成員單位共同研製的三項物聯網區塊鏈項目正式凍結。連同在今年1月ITU-T SG20會議上發布的Y.4464(物聯鏈框架),至此,ITU-T第一批物聯網區塊鏈標準共計四項正式出爐,標誌著區塊鏈在物聯網領域應用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深度。中國聯通、中興通訊等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廣受國際認可,同時,這也是我國參與物聯網區塊鏈領域國際標準化的重要裡程碑。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我國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
    該標準是TRAIS-P國際標準的測試標準,它規範了無線射頻識別(RFID)安全密碼套件一致性測試方法。標準發布後,將從技術到產品測試兩個層面共同構成國際標準體系。國家衛健委: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 切實方便人員出行跨省流動近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71期:華為推出「萬裡眼」智能追溯,阿里...
    中國物聯網產值佔全球1/4 5G用戶佔全球85% 12月20日,2020世界物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組委會主席 網易發布賦能區域產業數位化三大載體 三大載體分別為網易聯合創新中心、網易數字產業中心、網易數字產業基地,共同構成了網易數字產業發展生態平臺,助力地區產業數字經濟發展。同時,網易還發布了行業數字產品——網易數字產業平臺,以技術基礎能力為基礎設施,面向政府及企業提供更高效的數位化升級服務。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我國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國家...
    據介紹,加快建設包括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物聯網、能源工業雲網、智慧能源綜合服務、能源網際網路5G應用、能源區塊鏈應用、電力北鬥應用等。國家電網表示,今年內將完成7個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完成5G關鍵技術攻關、電力5G標準體系制定,建成能源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1200座電力北鬥地面增強基站。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30億新基建項目落戶南京,首個全球...
    國電投集團將致力於在南京未來科技城打造城市能源網際網路綜合示範區,助力區域智能電網、5G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壯大。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將建設南京運營中心,打造「一中心一基金兩基地四研院」。首個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獎「湛盧獎」出爐近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組委會聯合福布斯中國評選首個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獎——「湛盧獎」。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全球最大規模類腦計算機誕生,百度...
    ,在頻譜、標準和產業的支持下,毫米波已經取得積極的商業化進展,預計將在2022年具備規模商用能力。行雲工程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低軌窄帶物聯網衛星星座,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分α、β、γ三個階段,計劃在2023年前後建成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五年投入5000億!騰訊全力押注新...
    工信部公示物聯網安全標準五大項目5大項目具體包括《物聯網標識解析安全技術要求》、《物聯網業務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技術要求》、《物聯網終端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技術要求》、《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設備標識與解析系統的總體技術要求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清華去年年底已開啟6G試驗,黑客3...
    目前鴻海集團已經宣告1465件5G標準必要專利技術,世界排名第9。未來通信技術方面,正在對車用晶片硬體安全機制、6G晶片、量子運算應用在5G基站的最佳存取策略進行研究。華為高管回應高通解禁4G晶片:明年手機照樣做計劃近日,有消息稱,高通將恢復華為4G晶片供應。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曠視發布河圖2.0及7款硬體新品...
    阿里雲物聯網實訓解決方案發布 打造高校物聯網人才教育競爭力近日,阿里雲正式發布了物聯網實訓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基於阿里雲物聯網平臺核心能力,從各行各業數位化經驗中提煉出8門物聯網核心課程,幫助高校等構建在物聯網人才教育上的競爭力。同時該方案還將阿里雲在物聯網行業多個成功案例進行逆向分解和深度解析,讓學習者快速掌握技能。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阿里「智慧人居」首個樣板區落地...
    這項技術中使用了未經許可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運行功率高於現行法規所允許的水平。目前公司正在尋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准,以推廣這項技術。特斯拉表示,該設備可用於「降低留在車內兒童中暑的風險,通過先進的安全氣囊部署和安全帶提醒,保護車內人員免受傷害,並加強防盜功能。」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小米建下一代無人工廠,諾基亞完成...
    諾基亞和軟銀完成全球首個5G聯網汽車測試2月11日消息,諾基亞(NOK.US)向日本運營商軟銀提供端到端的5G組合測試,其結果表明非獨立的5G技術可以用於聯網汽車的商業運營,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測試的公司。據悉,軟銀利用諾基亞端到端5G產品組合中的設備,在日本北海道上河郡的本田研發基地安裝了適用於網際網路車輛測試的非獨立5G網絡。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京東方擬投132億建設智慧系統,騰訊...
    訊雲此次一舉通過可信物聯網雲平臺通用及安全能力兩項認證,在物聯網平臺必備的企業屬性、設備管理、數據管理、應用接入以及安全能力等多維度全面符合國家可信物聯網雲平臺要求,成為中國第一批獲得該項權威認證的雲計算企業之一。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廣深掀起智慧杆革命!一口氣建5萬根...
    徵求意見稿表示,在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安全管理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情況,重點在5G、移動網際網路、車聯網、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重點領域進行布局,並結合行業發展情況,逐步覆蓋其他重要領域。結合重點領域自身發展情況和數據安全保護需求,制定相關數據安全標準。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4期:騰訊450億元建長三角AI超算中心...
    此外,依託超算中心,騰訊還將從城市服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產業互聯四大板塊切入上海松江區的智慧城市建設。快手首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落地烏蘭察布 投資達百億 快手烏蘭察布大數據中心(IDC)應用一系列領先技術,共計佔地約500畝、容納30萬臺伺服器,第一批IT設備預計2021年底上線。該項目將支撐快手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平臺。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阿里巴巴公布「雲釘一體」戰略...
    奧迪、高通等合作 在全球部署推廣C-V2X通信技術據悉,幾家公司正在研發公共和私營部門都可採用的新型部署模式,讓C-V2X技術很容易就推廣到全球的道路上。此外,這幾家公司還在與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VTTI)以及V2X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Commsignia合作,採用5.9 GHz無線通信頻段初步部署C-V2X技術。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AI攝像誤認裁判光頭為足球 雙胞胎...
    原標題: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AI攝像誤認裁判光頭為足球,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識破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每秒58.3萬筆!阿里雲扛住全球最大...
    F5G是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定義的固定網絡的第5代技術和標準,以光纖通信為主,具備超大帶寬、安全可靠、確定性低時延的特點。華為企業傳送接入領域總裁金志國分享了全國多個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提出F5G全光網是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礎設施,與水、電、氣、路等傳統基礎設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每秒58.3萬筆!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點亮「烏鎮時間...
    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開幕 物聯網炫技體驗吸睛,未來將制定中國智慧醫療與人工智慧應用的行業標準。馬斯克再曝雄心計劃 發射三萬顆衛星打造全球衛星網際網路據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代表SpaceX,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了20份文件,涉及3萬顆在低地球軌道運行的小型衛星。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正在嘗試用衛星網際網路覆蓋全球。
  • NB-IoT窄帶物聯網智能水錶工作原理 新天科技公告
    新天科技(300259)8月4日早間公告,公司8月3日聯合中國電信、華為公司在鄭州召開了「物聯無限、豫響全球-中國·水行業NB-IoT生態大會」,公司研發的NB-IoT窄帶物聯網智能水錶正式發布。公司稱,NB-IoT窄帶物聯網智能表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表,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窄帶蜂窩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