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提出「1+N」5G發展目標:構築5G極簡網絡
在2020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提出「1+N」5G發展目標,並發布了支撐「1+N」的5G全系列解決方案,構築5G極簡網絡。包括業界首款支持64T64R Massive MIMO和Sub3G全頻段合一的Blade AAU Pro解決方案,基於獨特的透明天線技術,實現64T64R Massive MIMO和Sub3GHz全頻段的極簡部署,持續降低站點部署成本。
F5G來了!華為首次發布F5G智慧城市應用解決方案
11月12日,華為首次提出F5G智慧城市的理念,並展示了F5G智慧城市應用解決方案。F5G是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定義的固定網絡的第5代技術和標準,以光纖通信為主,具備超大帶寬、安全可靠、確定性低時延的特點。華為企業傳送接入領域總裁金志國分享了全國多個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提出F5G全光網是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礎設施,與水、電、氣、路等傳統基礎設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每秒58.3萬筆!阿里雲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
11月11日0點剛過26秒,天貓雙11的訂單創建峰值就達到58.3萬筆/秒,阿里雲又一次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這一數字是2009年第一次天貓雙11的1457倍!「今年雙11,阿里巴巴把全副身家性命都放在了雲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程立表示,繼去年雙11核心系統上雲後,阿里巴巴全面雲原生化,底層硬核技術升級帶來了澎湃動力和極致效能。以支撐訂單創建峰值為例,每萬筆峰值交易的IT成本較四年前下降了80%。
工信部:將有序對外放開數據中心、雲等增值電信業務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中國將有序開放增值電信業務,包括數據中心、雲服務等業務,首先在上海、海南等自貿區進行試點。
工信部啟動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申報
據介紹,此次試點示範內容主要圍繞網絡化改造集成創新應用、標識解析集成創新應用、「5G+工業網際網路」內網改造、平臺集成創新應用、安全集成創新應用等5個方向,遴選出一批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通過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業態,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農業農村部: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
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417號建議的答覆中,農業農村部表示,將在繼續做好現有工作基礎上,著力推進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快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各領域深度融合應用;二是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整合各方資源,探索建立覆蓋全產業鏈數據的採集體系;三是鼓勵產學研開展數字農業科技合作,加快農業信息技術創新,加快數字農業技術創新和轉化。
江蘇出臺意見打造數字經濟強省 5G、在線旅遊等迎發展紅利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打造4大高地,推進6大工程、實施6項保障措施,來實現建設數字經濟強省的總目標。《意見》提到,擴大5G網絡覆蓋範圍,挖掘5G在製造業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積極創建國家「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先導區。推廣「網際網路+文旅」新業態新模式,開發並推廣新型優質的數字文旅產品。發展數位化生活和服務業,鼓勵共享出行、餐飲外賣、團購、在線購藥、共享住宿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
【感知/傳輸層】
紫光展銳發布5G射頻前端完整解決方案:採用模組化設計
紫光展銳今日推出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採用模組化設計,集成了功率放大器(PA)、開關、濾波器和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器件,比業界平均水平降低15%的通路損耗、尺寸減小20%,為纖薄的智慧型手機帶來更大的設計空間。
紫光展銳發布業界首款5G R16 NB-IoT晶片
近日,紫光展銳發布業界首款5G R16 NB-IoT晶片V8811(工規級)。這是一顆基於最新凍結的3GPP R16標準設計的5G NB-IoT工業控制器晶片,可以與5G NR網絡共存並接入5G核心網。V8811讓NB-IoT終端產品從傳統的靜態應用向動態應用升級,進而承載更多2G退網過程中的新應用場景需要。
科學家開發可在人體內安全降解的高性能植入式醫療傳感器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植入體內,並且在不再需要時,安全地進行生物降解,成為可被人體吸收的組分。在這項研究中,他們開發的可植入傳感器可以監測人體內各種形式的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水平。這類物質在人類健康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人體中自然產生的一氧化氮可以舒張血管以增強血液流動,從而使氧氣和營養物質在體內循環。
美國Dish將測試高通5G RAN晶片 用於其即將推出下一代網絡中
美國Dish Network宣布計劃對高通最近發布的 5G RAN 晶片進行測試,用於其即將推出的下一代網絡中,這有望使計劃進軍Open RAN市場的高通獲得一筆大型供應交易。該公司將對高通上個月發布的3款支持開放技術的5G RAN 平臺進行測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其當前和未來的網絡供應商都將在其設備中採用高通的技術。
【平臺層】
騰訊推出產業版地圖WeMap 由5大產品構成
騰訊WeMap由5大產品構成,包括數據工廠Data、數據管理平臺Base,、智能分析平臺AI、可視化平臺Vis、產業地圖服務平臺Service,可以應用在智慧城市、應急管理、疫情防控、交通及文旅等多個領域。
蘑菇車聯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落地蘇州高鐵新城
據悉,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可完成交叉路口碰撞預警、闖紅燈預警、弱勢交通參與者碰撞預警和綠波車速引導等日常高頻場景,通過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系統協同保障出行安全、提升通行效率。
高德地圖發布國內首個智慧交通物聯網平臺
11月9日,高德地圖在2020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發布了國內首個智慧交通物聯網(IOT)平臺。硬體方面,高德帶來了一隻會自動採集信息的「智慧錐桶」——會自動採集道路佔道施工、封閉等信息,通過高德地圖引導車主提前躲避施工路段或減速慢行。還有面向交警執法者、高速救援單位的物聯網產品「事故車盒」,方便管理者將交通實時信息與高德地圖聯動,在處理道路事故現場時自動定位,一鍵上報。 「執法一體化快速封路器」則通過車輛後方伸縮「封路杆」,可讓交警實現「一鍵封路」。
高德地圖AR導航再升級 支持連接行車記錄儀
本次更新與之前版本主要的區別在於,拍攝道路畫面的設備由手機攝像頭,改為了行車記錄儀。由行車記錄儀的攝像頭實時捕捉現實道路畫面,再通過手機地圖呈現直觀的3D導航指引,為用戶帶來AR實景導航體驗。目前高德地圖「手機+行車記錄儀」的AR導航功能支持iPhone 8 Plus及以上機型。
博世在進博會上發布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該方案是具備運算能力的軟體創新平臺,可作為車內的數據中心,適用於多種電子電氣架構,為智能網聯汽車軟體和大數據服務提供了硬體基礎。此外,博世最新一代傳感器產品組合也在進博會上亮相。
內蒙古政務雲大數據災備中心建成投運
11月11日,經過一年緊張的建設,具有百年存儲、容量達23PB的全國最大的「內蒙古政務雲大數據災備中心」項目在烏蘭察布市落成投運。內蒙古政務雲大數據災備中心」由內蒙古中弘紫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規劃投資42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1.6億元,建設23PB容量的藍光災備存儲中心和一條年生產能力達200萬片的藍光光碟生產線。
北京構建全國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管理平臺 測試車輛有望駛入高速
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在開放道路上已累計測試20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跑了50圈,且實現零事故。下一步,北京還將開放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測試。
澳門首輛無人駕駛巴士落地 搭載雷射/毫米波雷達
來自安凱客車的無人駕駛巴士將在澳門大學進行試運行,無人駕駛客車長6.6米,搭載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GPS天線等,可針對道路情況和突發狀況做出實時反應,其持續掃描測距達到100米,精度達到2釐米,能夠自動檢測行人、過往車輛等動、靜態障礙物,以及斑馬線、交通信號燈等交通標識,從而根據實際情況減速避讓、停車、障礙物繞行。
虎牙上線YOWA雲遊戲平臺 已實現跨終端玩遊戲雲遊戲核心能力
11日下午消息,虎牙公司旗下YOWA雲遊戲平臺結束為期4個月的用戶內測,正式上線。目前,YOWA雲平臺已實現跨終端玩遊戲的雲遊戲核心能力,用戶可通過YOWA用手機暢玩電腦遊戲,用低配電腦也可以玩市面上最新最熱的3A大作。據悉,雲遊戲是以雲計算為基礎的遊戲模式,YOWA雲遊戲平臺上所有的遊戲都在雲端運行。
【應用層】
GSMA:全球已發布5G商用網絡106張 其中35張為SA網絡
據GSMA總幹事葛瑞德(Mats Granryd)介紹,全球已有47個國家發布了106張5G商用網絡,現在有7%的連接在5G上,市場上也已推出200款移動終端。在106張網絡中,超過35張是5G SA網絡。「從現在到2025年,全球運營商約投資1.1萬億美元,其中80%用於5G網絡,移動運營商決策者都相信5G技術將加速創新,滿足新的流量需求。5G網絡的部署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在理想的情況下需要有一套堅實的產業基礎和企業應用,才能夠維持投入。」
工信部前部長苗圩:5G應用場景80%是To B的
第11屆財新峰會上,工信部前部長苗圩就5G應用場景,給出了「二八率」,即5G的應用場景中約20%是To C,80%是To B,「除了解決人和人之間的交互,信息、通訊之外,5G更大的應用還是在物聯網,在工業網際網路」,他說。苗圩表示,在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領域當中,車聯網可能是最大的應用之一。
河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公布 8市正式入圍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11月9日正式印發《河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名單的通知》。《通知》明確,鄭州、洛陽、鶴壁、新鄉、焦作、漯河、三門峽和駐馬店等8市被確定為河南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以健康有序推進我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貴州352.4億元大數據產業項目在京發布
貴州省2020年央企助推貴州發展推介對接會上,發布了貴州省大數據產業招商推介項目60個,涵蓋大數據核心業態、電子信息製造、智慧大數據、智能製造、軟體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擬引資規模總計352.4億元。其中,大數據核心業態項目3個,擬引資36.6億元;電子信息製造項目19個,擬引資136.1億元;智慧大數據項目6個,擬引資71.5億元;智能製造項目6個,擬引資22.5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項目12個,擬引資35.6億元;生產管理大數據項目8個,擬引資41.4億元;電子商務項目5個,擬引資8.6億元;市場銷售大數據項目1個,擬引資0.1億元。
廣州黃埔首個政務服務分中心開放 科學城數十萬群眾生活更便利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政務服務科學城智慧分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可辦理公安、社保、民政、工商、稅務、水電氣、貸款融資等事項150項,可受理查詢、列印類綜合業務1021項。配有智能政務機器人,可提供迎賓接待、諮詢答疑、智能引導等多項交互服務。目前,分中心覆蓋科學城周邊6大功能園區上萬家市場主體,惠及周邊群眾數十萬人。
浙江義烏打造數據融合創新的智慧城市
今年以來義烏努力打造數據融合創新的智慧城市,建設國內新型智慧城市的義烏標杆、國際智慧城市的義烏樣板,實現「七個一」發展願景,即「一網全面感知、一雲集約共享、一數智融全城、一體聯動治理、一機智享生活、一網商聚全球、一艙掌控全局」。
河北固安智慧法庭建成並投用 法院智慧審判邁入新臺階
近日,固安縣人民法院智慧法庭於第九審判庭完成落地並順利啟用。智慧法庭深度結合庭審辦案業務,通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技術,以智能化案件要素分析為核心,為法官、書記員、訴訟參與人等提供智能、便捷、高效、全流程的服務。
新華三與鄭州高新區聯合籤署「一臺多峰」戰略合作協議
「一臺」是以新華三為基礎搭建高新區智慧城市的作業系統平臺,「多峰」是指引入頭部的智慧城市服務巨頭共同參與,實現鄭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加速增長。目前高新區已引入阿里巴巴、華為、新華三等,同時還在與百度、騰訊、中國電子達成合作意向。
綠地與中車聯手建智能製造產業園 總投資約260億元
近日,由蘇州市吳江區政府、中車、綠地共同建設的中車綠地長三角綠色智能製造協同創新示範區在「汾湖星艦超級工廠」正式開工。據悉,園區總投資約260億元,將計劃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產業製造基地和面向未來的人工智慧社區。
紫光展銳與中國電信籤署「雲終端」戰略合作協議
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紫光展銳與中國電信籤署「雲終端」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雲+端的產品和技術領域出發,在雲生態、創建融合創新實驗室、技術和標準、終端晶片和產品方案等四個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具體包括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的端雲平臺,探索5G應用的創新,共同推進雲生態、工業物聯網、智慧家庭等領域的國際標準、行業標準立項,加強雲智能終端的戰略合作,共同建設差異化的雲終端能力和生態等。
天貓雙11數據中心斷網斷電88秒修復 一切恢復正常
阿里巴巴CTO程立日前向外界披露了一條秘密突襲行動的視頻,視頻顯示,阿里巴巴內部曾先後發起了斷網、斷電的突襲。發現斷網後,阿里工程師快速發現定位到故障,並完成了主備切換,僅僅88秒鐘後,一切恢復正常。據悉,此次突襲沒有任何提前預警或通知,而最終所有業務沒有受到影響,用戶也毫無察覺。
阿里明確車聯網業務目標:車載系統3年裝機量1000萬輛
據《晚點》報導,阿里對斑馬網絡提出新目標,車載作業系統AliOS三年內裝機量要達到1000萬輛。而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AliOS裝機量僅90多萬輛。新目標對斑馬網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AliOS是阿里的物聯網作業系統,為生態夥伴提供定製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適用於汽車等CPU性能及內存要求較高的IoT設備。
海爾數科與薄言信息達成戰略合作 打造透明工廠
薄言將助力海爾集團,將工業知識圖譜、工業虛擬助手和預測性維護風控助手,通過海爾數字科技運用於工業設計、智能製造 、裝配式建築、智慧園區、智慧社區、大數據醫療等領域,打造透明工廠,實現智能製造。
彤程集團攜手霍尼韋爾共同打造現代化智能工廠
雙方將共同打造智能物流倉儲系統,攜手創建更安全、更高效的美好未來。該項目建成後將大幅升級化工產品物流的智能化,為化工物流的安全、高效提供智能化保障。
運去哪與國家物流信息平臺達成戰略合作
一站式國際智慧物流在線平臺「運去哪」與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在第三屆進博會現場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打造跨境物流公共服務系統,提供包括貨櫃物流全程追蹤、船期查詢等豐富的功能。
正大青春寶「智慧藥廠」建成啟用 突破「認知智能」
該工廠採用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浙江大學藥學院共同研發的中藥智能製造成套技術,建立了中藥智能製造平臺,其功能主要包括全程質量智能管控、設備智能管理、精益製藥智能看板、製藥知識圖譜等功能,實現了中藥製藥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發展的關鍵性突破。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太赫茲通信大展身手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太赫茲通信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易實現通信感知一體化等優勢,在地面和空間通信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是全球第六代移動通信(6G)的關鍵技術之一。
24名視障人士體驗滴滴自動駕駛汽車 360度感知周圍道路情況
本次活動由滴滴自動駕駛提供,共邀請24位視障人士和15條導盲犬參與體驗。在乘車前,工作人員介紹了目前自動駕駛車輛裝載的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攝像頭等可以360度感知周圍道路情況,體驗者表示「感覺很安心」。這是國內自動駕駛公司首次對視障人群開放試乘體驗。
浪潮榮獲亞太智慧城市評選7項大獎 5城市獲評領軍智慧城市(區)
11月12日,在國家信息中心和IDG主辦的「2020亞太智慧城市評選頒獎典禮」上,浪潮一舉囊括7項大獎。其中,浪潮自2017年起連續四年蟬聯「中國領軍智慧城市服務商」,自2019年起連續兩年蟬聯「領軍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浪潮參與建設運營的重慶、濟南、攀枝花榮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市」,臨沭榮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縣級城市」,鄭東新區榮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區」,充分體現業界對浪潮智慧城市的肯定和高度認可。
Yutime緣泰石油與西門子正式籤約打造首座AI智能石化工廠
西門子將為緣泰提供數位化、自動化、驅動產品以及一體化工廠設計運維和協作平臺,包含工業大數據、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工業網絡及網絡安全、智能儀表和生產製造執行系統MES等在內的解決方案及服務,協助Yutime緣泰石油打造全球首座AI智能石化工廠。
AWS投資28億美元 擴張印度數據中心和雲區域
亞馬遜AWS計劃投入28億美元,折合185億元人民幣,在印度新增兩個數據中心,以及三個可用性雲區域。AWS聲明顯示,印度中部的海得拉巴(Hyderabad)是其新的AWS亞洲地區一部分,通過新的部署,將促進開發人員、初創企業,以及政府、教育部分和非盈利組織等使用其應用與資源,並藉助印度數據中心為其服務。AWS表明,詳細計劃要待2022年中期正式發布,不過據悉最初計劃中包括三個可用雲區域項目,致力增強印度、澳大利亞、中國、韓國、日本和新加披等9個地理市場和26個基礎區域的區域組合。
北美打造首條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專屬車道
根據規劃,項目前期主要支持高級輔助駕駛、L4自動駕駛車輛以及智能道路基礎設施的測試、驗證和應用;後期將啟動商業化運營,應用於智能網聯和無人駕駛的各種類型車輛,包括公交車、共享班車、貨運車和私家車。該車道被稱為密西根智慧出行走廊,全長60公裡。
歐盟指控亞馬遜濫用「大數據」 牟取不正當競爭優勢
歐洲聯盟10日宣布,經調查初步認定,美國網際網路巨頭亞馬遜破壞歐洲主要市場的零售業公平競爭,涉嫌利用其規模、權力和「大數據」牟取對其平臺第三方賣家的不正當競爭優勢。歐盟當天啟動第二項調查,以判定亞馬遜是否對自營產品和使用其物流配送服務的賣家給予特殊待遇。
數瀾科技完成B輪1.5億元戰略融資 為企業提供數據中臺服務
由金蝶集團獨家戰略投資。數瀾科技成立於2016年,在服務多行業的同時,聚焦地產、金融等領域深耕,不斷鞏固行業業務優勢護城河。以地產行業為例,「數瀾科技」目前已為20%以上的中國地產百強企業提供數據中臺服務,行業數據中臺服務市場佔有率第一。
天瞳威視完成億元B1輪融資 發力智能駕駛關鍵技術點
天瞳威視已於9月完成由中投中財旗下的龍石資本、香港的中源資本共同領投的億元B1輪融資。天瞳威視(CalmCar)是一家專注於未來出行零部件的供應商。自2016年起,始終聚焦發力智能駕駛關鍵技術點,目前產品已涵蓋環繞視覺感知、駕駛員行為分析、泊車及DSSAD系統,服務OEM及Tier1 L2+至L4智駕量產平臺。
費米子獲上億元A輪融資 大數據為新藥早期研發增效
本輪投資方包括熊貓資本、廣州金控、同晟資本等。費米子成立於2018年,專注研發針對小分子化藥的AI輔助製藥技術平臺,通過與CRO公司、原研藥企的合作,利用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生成對抗、大數據、知識圖譜等AI技術來提高新藥早期研發的效率。
智能交互技術研發商遠傳科技獲天風天睿6000萬元投資
智能交互技術領域企業遠傳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浙江國改基金、樸盈資本、天風天睿聯合領投,湖畔宏盛基金、國金直投、同家資本、國創中鼎等機構跟投。
駐雲CloudCare獲得近億元C+輪融資 張江高科領投
駐雲CloudCare近日獲得由張江高科領投,阿里跟投的C+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億元。這對於沉寂半年多的雲計算市場來說,或是一支強心劑。
潤澤科技獲平安創投戰略融資 對接資本市場助跑「新基建」
11月13日,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獲新一輪融資,平安創投領投。此次融資完成後,公司計劃以重組上市的方式,與 A 股資本市場實現對接(相關交易待審批)。平安創投將結合平安集團的平臺優勢,持續為公司提供多元化、高價值的投後支持。潤澤科技是國內領先的專業從事網際網路現代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營的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穩定、安全、可靠的優質雲存儲和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擁有高等級(T4) 數據中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能力。
智慧農業服務商「雲洋數據」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投資方為甲子啟航等機構。雲洋數據是一家針對農業種植中設施種植的智慧農業產品與解決方案服務商。自成立以來,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將AIoT技術與農業生產技術深度融合,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增收。
簡耘科技完成近千萬新一輪融資 定位馬鈴薯種植微觀數據服務
本輪融資由天使輪獨家投資方甲子啟航繼續追投。簡耘科技是一家馬鈴薯種植垂直領域的微觀數據服務商,定位馬鈴薯微觀數據應用及服務平臺,專注於微觀數據驅動馬鈴薯種植過程精準化。2020年,公司獨立研發的馬鈴薯生長健康監護系統——「耕簡單」,在薯都烏蘭察布唯一的馬鈴薯專用實驗室支撐下,形成了AI作物模型,並通過作物模型實際服務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累積獲取種植數據總量近億條。
深耕高端測繪裝備領域 奧倫達科技獲千萬元Pre-A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廣東聯塑二號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奧倫達科技成立於2019年9月,是一家致力於研發高精度測量系統、數據處理軟體系統和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地理信息高科技公司,自主研發了CBI系列雷射雷達測量系統和點雲數據處理軟體,用於高精度的三維地理信息採集、處理、管理與分析。
蘇州漢天下完成新一輪融資 聚焦射頻濾波器及相關射頻晶片研發
投資方包括精確資本、元禾原點、同創偉業、中國聯通、TCL創投等。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射頻濾波器及相關射頻晶片和器件的研發。團隊經歷了產品從實驗室研發到大批量生產和銷售的全過程,擁有關於射頻MEMS諧振器、濾波器、振蕩器的多項核心技術;是國內率先全面掌握射頻MEMS濾波器(BAW)量產技術的公司。
鈦深科技獲3000萬元A+輪融資 提供柔性壓力傳感器模組及方案
由小米湖北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聯想創投跟投,同創偉業繼續追加投資。鈦深科技專注於為醫療健康、工業自動化和消費電子等領域提供相關的柔性壓力傳感器模組及解決方案。傳感器技術已在工業、醫療、消費電子等領域擁有多個解決方案,分別是:獨立的傳感器模組,以及在其基礎上開發的工業壓力檢測儀器,可按壓控制的耳機,搭載觸控傳感器的安全帽以及實時檢測足部脈搏信號和肌肉運動的智能鞋。
工業AI視覺平臺服務商「阿丘科技」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
工業AI視覺平臺服務商「阿丘科技」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襄禾資本領投,老股東DCM、君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大核心產品研發、擴充交付及銷售團隊,為國內工業AI視覺市場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及服務。
量子計算技術公司ColdQuanta在A輪融資3200萬美元
量子計算技術公司ColdQuanta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3200萬美元,本輪融資由Global Frontier Investments和LCP Quantum Partners共同領投,現有投資者Maverick Ventures和新投資者Foundry Group也參與其中。 該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推進基於ColdQuanta量子核心技術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定位系統和實時量子信號處理的開發。
我國智慧交通項目規模快速增長 產業技術研發活躍
從行業相關項目規模來看,根據智慧交通網ITS114公布的城市智能交通千萬級項目資料顯示,2015-2019年我國城市智能交通千萬項目規模逐年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千萬項目規模達到103億元,同比增長15.5%,主要包含交通管控、智慧停車和智慧運輸三大板塊。
從專利申請量來看,通過在SooPAT網站以「智慧交通」為關鍵字搜索分析,可看出近年來智慧交通領域專利申請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9年,智慧交通相關專利申請量為328件,同比增長55%。2020年1-9月,智慧交通相關專利申請量為73件。
從專利公開量來看,2015-2020年中國智慧交通相關專利公開量高速增長,2019年達到256件,同比增長63%;2020年1-9月智慧交通相關專利公開量為326件,同比增長74%。反映出國內智慧交通行業技術研發較為活躍。
中國農業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在2020年達到7500萬個
據華為技術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水錶、智能路燈、智慧停車、智慧農業、財產跟蹤、智慧家居分別有7.5億、1.9億、2400萬、1.5億、2.1億、1.1億的連接需求,由此帶來的市場空間十分可觀。根據華為的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長至26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4.3%。其中美國的市場份額最大並且已經進入成熟期,亞太地區作為新興的市場,將享受更高速的增長。
當前,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在線監測、數位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應用,但生產信息化仍是農業農村信息化的短板。《農業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聚焦農業物聯網發展,提出到2020年,我國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從2015年的10.2%提升至17%,提高農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加強遙感技術在監測土襄墒情、苗情長勢、自然文害、病蟲害和主要農產品產量等方面的應用,突破大田種植業信息技術規模應用的瓶頸。
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國政府部門也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的發展,先後出臺了《農業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全力支持「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的發展。據BIintelligence預測中國農業物聯網設備安裝量將在2020年達到7500萬個。
IDC預測: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支出規模將達266億美元
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預測,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相關投資總額將達到1144億美元。預計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支出將達到266億美元。
工信部報告:到2023年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達1.3萬億元
工信部牽頭2020年《數字孿生白皮書》指出,到2023年,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