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我國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

2021-01-07 前瞻網

AI還原宋明清三朝皇帝 還找到了最匹配的明星臉

最近,微博博主@大谷Spitzer又出新作,用AI還原了宋、明、清三朝皇帝,還從皇帝扮演者當中找到了最匹配的明星臉。這段3分多鐘的視頻不僅使用了AI修復技術,還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讓AI匹配尋找現實中和宋代皇帝長相最接近的演員,網友不禁感嘆,「感覺顏值一代比一代高」。

特斯拉銷售帶客戶試駕 自動駕駛失靈

山東臨沂的姜先生近日在網絡上表示,其與銷售員共同試駕特斯拉Model 3時,因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失靈撞上大貨車。姜先生稱,碰撞後特斯拉氣囊未彈出,事故造成銷售員受傷。此後,特斯拉臨沂體驗中心銷售人員稱,氣囊未彈出是因為未到達彈出級別。

我國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國際標準

我國自主研發的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TRAIS-PTEST)日前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ISO/IEC)發布成為國際標準。該標準是TRAIS-P國際標準的測試標準,它規範了無線射頻識別(RFID)安全密碼套件一致性測試方法。標準發布後,將從技術到產品測試兩個層面共同構成國際標準體系。

國家衛健委: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 切實方便人員出行跨省流動

近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包括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在線支付工作;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化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

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未來三年,成都將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產業功能區共建5G精品網絡,率先在32個先進位造業產業功能區實現深度覆蓋,構建高質量工業網際網路外網。支持龍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合作利用5G改造內網,推動5G網絡部署應用從生產外圍環節向生產內部環節延伸,建成20個可複製、可推廣的5G應用標杆工廠。

西安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出爐 真金白銀補貼

近日西安市政府印發《西安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將以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為目標,圍繞網絡、平臺、創新、生態、示範、安全六個維度,聚焦西安市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升級、平臺體系建設、創新能力提升、生態體系構建、試點示範培育、安全保障提升等發展任務,加快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發展,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上海公布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入選名單

在AI+教育、AI+醫療、AI+園區、AI+社區四個領域,上海世外教育集團、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張江人工智慧島和長寧區北新涇街道4個場景體驗度高、創新性強、應用成果顯著,被評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

重慶等西部五省市聯手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標識新生態

日前,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等西部五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和通信管理主管部門籤署《西部五省市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備忘錄》,五省市將圍繞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標識解析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多方面展開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交流。

2021年北京將推動電子印章在多領域深入應用

根據《北京市電子印章推廣應用行動方案(試行)》,北京市將推廣製作基於籤章伺服器為載體的電子印章,包含數字證書、電子籤名密鑰、印模圖形等信息。北京市電子籤章總體框架包含電子印章管理系統、電子籤章應用服務平臺和電子籤章聯盟區塊鏈。

全國首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白酒行業節點上線

該節點是全國首個白酒行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節點,由四川郎酒承建,將為白酒產品全網資源的經過區分和信息管理,以及商品的溯源提供依據,進一步促進白酒企業「上雲上平臺上標識」。

【感知/傳輸層】

恩智浦推出完整雷達傳感器解決方案

該套解決方案包括新款恩智浦雷達處理器以及77GHz收發器,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了靈活、可擴展的配置,滿足車輛角落雷達以及前置雷達的NCAP要求,還首次為4D成像雷達實現商業化量產提供了可行的道路。4D成像雷達能夠提升雷達的測距、測速以及測量方向、入射角以及仰角的功能。

聯發科表態春節前推5G旗艦處理器

高通最近發布了驍龍888旗艦處理器,聯發科CEO蔡力行表示聯發科也會持續布局高端市場,最快在明年第一季度、農曆新年前推出5G旗艦級晶片。這款晶片很有可能就是傳聞中的5nm天璣2000,目前規格不詳。

曝三星開發6億像素傳感器

據博主@i冰宇宙爆料,三星正在開發6億像素傳感器,它擁有1/0.57英寸超大底,單位像素麵積為0.8μm,支持8K視頻拍攝。這枚傳感器的厚度達到了22mm,遠遠超過了手機機身厚度,因此Galaxy S21系列旗艦將與之無緣。

中科大通過分布式量子精密測量推進高精度量子傳感技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徐飛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糾纏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計的實驗驗證,這為將來構建基於量子網絡的高精度量子傳感奠定基礎。該成果於11月30日在國際學術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學》上在線發表。

中石化化銷華南啟用珠三角最大RFID智能中心倉庫

近日,隨著第一批500噸合成樹脂產品運抵佛山中石庫,標誌著化銷華南正式啟用珠三角最大智能中心倉庫。佛山中石庫採用RFID智能倉庫管理系統,託盤和庫位電子智能化,達到實物流與數據流實時同步。擁有固定翻轉自動登車平臺、環保電瓶叉車、自動噴淋消防等先進管理系統,可供14臺車輛同時裝卸作業。

哈薩克斯坦收費公路將全面普及RFID技術

據哈薩克斯坦國有公路股份公司(QazAvtoJol)消息,計劃在哈國境內的收費公路全面推廣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相關技術得到普及後,安裝在收費公路入口處的系統設備,通過掃描粘貼在車輛前擋風玻璃上的電子標籤,即可在無接觸模式下完成對駛入和駛出收費公路的車輛進行識別、收費和放行的工作,全程無人員接觸,整個程序等待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QazAvtoJol還表示,對車輛粘貼電子標籤的工作將免費進行。

新加坡研究人員開發用於監測土壤砷含量的植物仿生傳感器

來自新加坡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植物納米仿生光學傳感器,可以實時檢測和監測地下環境中劇毒重金屬砷的含量。與用於測量環境中砷含量的傳統方法相比,這一發展具有顯著的優勢,對於環境監測和農業應用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砷是許多常見農產品(如大米、蔬菜和茶葉)中的汙染物。

丹麥研究人員研發可用於農業的低成本光學氨傳感器

奧胡斯大學與丹麥技術大學(DTU)合作,開發出了光子傳感器技術,該技術可以為可攜式、可靠、尤其是低成本的農業氨和其他氣體檢測設備鋪平道路。研究人員在現代電信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種集成式光學傳感器,利用雷射器、氣體傳感器和中空芯光纖測量空氣中的氨氣。科學雜誌《MDPI Photonics》對這種新型傳感器進行了描述。

伊利諾伊大學研發可在5分鐘內檢測出病毒的紙基電化學傳感器

據《每日科學》雜誌7日最新消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格蘭傑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研究生瑪哈·阿拉菲夫所在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快速、超靈敏的檢測方法,使用一種紙基電化學傳感器,可在5分鐘內檢測出病毒的存在。利用類石墨烯二維納米材料製造生物傳感器主要優點是靈敏度高、生產成本低、檢測周期快。

【平臺層】

阿里雲推出7款產品 啟動AIoT夥伴計劃

昨日,在阿里雲AIoT首屆渠道大會上,阿里雲AIoT推出了阿里雲Vlog、阿里雲AIoT客流分析產品、阿里雲佩戴式視音頻攝錄智慧一體機、消控寶安消一體機、阿里雲知位停車、園區產品解決方案及教育產品解決方案等7款重點產品。同時阿里雲宣布啟動AIoT夥伴計劃,以好產品好服務賦能合作夥伴。

阿里雲發布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解決方案

阿里雲昨日正式發布冷鏈食品追溯系統解決方案,該方案基於螞蟻鏈溯源平臺構建,可實現冷鏈食品生產流通全過程信息上鏈,全鏈條可信追溯;全環節冷鏈流轉情況可展示、可查詢、可追溯,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今年以來,這套解決方案已在湖北、浙江、鄭州等多地開始應用。

阿里發布自動化AI對抗攻擊平臺 可檢測安全漏洞

阿里安全圖靈實驗室整理歸納了學界針對AI模型提出的32種攻擊方法,以此為基礎搭建了一個自動化AI對抗攻擊平臺CAA,幫助檢測AI系統存在的安全漏洞。據介紹,經CAA「體檢」後,AI安全專家可針對被檢測AI的薄弱地帶提出安全建議,幫助AI魯棒性(穩定性)檢測,以此增強AI系統的安全性。近日,該研究成果被人工智慧頂會AAAI2021接收。

Apache基金會正式宣布新一代分布式對象存儲Ozone成為頂級項目

Apache基金董事會通過一致表決,正式批准分布式文件對象存儲Ozone從Hadoop社區孵化成功,成為獨立的Apache頂級開源項目。Ozone是騰訊大數據團隊首個參與和主導的開源項目,是Apache Hadoop社區推出的面向大數據領域的新一代分布式存儲系統,它的推出解決了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在可擴展性上限方面的缺陷問題,能夠支持百億甚至千億級文件規模的存儲。

亞馬遜雲服務宣布了Amazon Braket的兩項重大更新

首先,Amazon Braket已支持PennyLane,兩者結合,客戶將能夠藉助通用機器學習庫,對量子電路展開類似傳統神經網絡的訓練。自並行啟用以來,該過程已可提速十倍。其次, AWS擴展了Braket上可用的模擬器選項,在保留可模擬34量子比特計算機的狀態適量模擬器之外,新添加的張量網絡模擬器還支持多達50量子比特的電路模擬。

騰訊會議2.4版本上線眼神接觸功能

據悉,眼神接觸由騰訊會議與騰訊優圖實驗室聯合開發,該功能可通過實時高精度人臉跟蹤算法,智能識別出待處理人臉區域,並將該區域送入深度神經網絡中進行編碼,然後可將眼神相關信息送入到解碼模塊,從而實現在視頻會議場景下自然、準確和穩定的眼神接觸效果。

帆軟SaaS產品「簡道雲」首次線下亮相

簡道雲1.0版本於2015年正式上線,於2016年底正式商業化。通過零代碼應用搭建平臺,企業客戶不需要寫代碼,通過積木式的搭建就可以建設企業級的業務系統。明年,簡道雲將繼續推出包括開放平臺、企業互聯、私有雲部署等功能。

湖北一駕校引進首批新能源車機器人教練車

機器人教練車裝載一套智能系統,通過這臺系統的語音、電子顯示屏等裝置對學員進行教學。學員無需教練員陪同,只需在教學車輛的的操作顯示平臺上自主選擇教學模式和訓練模塊,機器人教練便可嚴格執行訓練命令,全程採集學員訓練數據,並對訓練過程進行監督。

信通院聯合騰訊雲、華為發布物聯網行業標準物模型平臺

會上,信通院、騰訊、華為主導的針對物聯網行業的標準物模型平臺發布,標準物模型庫具備標準公開、成本可控、資源開放、類別豐富等諸多優勢,可以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通用標準在全行業各類場景通用。此外,「騰訊連連」品牌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Explorer實現全新升級,將聚焦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

港珠澳大橋智能運維雲平臺即將建成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消息,「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運用」專用雲平臺將於12月底建成。該項目立足雲運用模式下的數據存儲、共享、管理、查詢需求,形成一個支撐大橋業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多源異構數據處理與服務的一體化平臺。

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正式亮相

據悉,該實驗室選址於東莞松山湖的萬匯雲谷科技產業園,總面積達 4680 平方米,計劃總投資 3.3 億元,將建設運動健康標準研發平臺、生態企業產品測試認證平臺、科技企業產業加速器、生態創新示範平臺四大平臺,分為專業研究區、生態聯合開發區、生態互動展示區三大區域。

百度Apollo發布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

在第二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Apollo全新發布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攜廣州開闢數字交通運營商新模式,推出純視覺感知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產品,發布全球首個多場景自動駕駛運營報告,並公布其完全無人化技術進展。據悉,Apollo樂高式解決方案包括「智駕、智艙、智圖、智雲」四大系列產品。

網新數字展出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診斷解決方案

在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浙江網新數位技術有限公司展出基於人工智慧的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診斷解決方案。該方案藉助數據採集處理模式,可實現路面病害及時發現處理,達到降低養護成本、延長路網壽命、提高安全運行的目標。 

湖北、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線

湖北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只需要掃描「鄂冷鏈」碼,就能看到該進口冷鏈食品的身份信息。接觸該進口冷鏈食品的人和物一旦出現異常,可以被迅速定位、精準追溯。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皖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

重慶合川區「智慧環衛雲平臺」正式投用

合川區「智慧環衛雲平臺」正式投用,該平臺的投用將使環衛工作前端保潔、中端收運、末端處置,實現實時可視化管理。「智慧環衛雲平臺」投用後,灑水車、新能源清掃保潔車、高壓衝洗車、環衛工人區域工作排班情況及人車所在路段、行車情況、機械設備運轉作業狀態、作業軌跡等工作信息均可在雲平臺顯示屏上呈現,實現在線智能化管理。

從「治水」到「智水」 寧波首個「智慧治水」平臺上線運行

總投資699萬元的驚駕路美食街截汙納管工程近日正式完工。正式上線的「鄞州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臺」,之前已經試運行三個月。作為全市首個區縣(市)治水平臺,該平臺充分利用現代地理信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使得全區的影像地圖以及分布在地圖上的水面監控、水質監控、汙染監控、實時水雨情、項目進展和排汙口整治進展等信息一覽無餘。

中科創達、施耐德電氣聯合發布基於AWS的融合智能工業視覺平臺

TurboX Inspection是依託中科創達作業系統和AI技術面向工業視覺場景進行深度優化和適配的雲端一體化融合智能平臺,可對各種複雜的缺陷進行快速、精準的識別,並在雲側與Amazon SageMaker的算法框架實現深度融合、在端側與施耐德電氣的各類工業自動化設備實現無縫對接,可有效幫助製造企業減少75%工作量,產能提升35倍。

世界上最智能的拖拉機問世 採用電動系統+自動駕駛

該款拖拉機被稱為世界上最智能的拖拉機,憑藉360度攝像頭、一套傳感器和自主導航軟體,可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執行預先編程的任務。操作人員可以通過地面的手勢控制拖拉機,或通過「影子」模式讓拖拉機進行作業。

【應用層】

廣州市與百度升級戰略合作 建立AI應用示範區和車聯網先導區

雙方將緊密圍繞智能經濟應用,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廣州全方位、立體式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協力將廣州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和特色鮮明的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江西開通5G基站突破3萬個:全省5G套餐用戶數達850萬

截至2020年11月底,江西累計開通5G基站30729個,實現了11個設區市主城區5G連續覆蓋和全部縣城核心區覆蓋,全省12個5A級景區均實現5G網絡覆蓋。江西省前10個月完成5G直接投資41.1億元。同時,商用步伐不斷加快,全省5G套餐用戶數突破850萬,其中行動電話用戶佔比超過20%。同時,聚焦全省5G發展規劃明確的5G﹢VR、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農業六大行業領域,利用5G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上海成立「5G+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總部中心」

中心將以大數據深度運用為驅動,深化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放區域場景資源和數據資源,推動產業能級提升。同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五型經濟」,吸引一批企業總部、國際組織和功能性機構在北外灘落戶。

昆鋼首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投入使用

該項目由玉鋼公司聯合中國電信和華為公司共同實施,利用5G通訊技術實現了無人行車的遠程通訊、自動控制、視頻監控以及水渣行車的無人化操作,這也是雲南省鋼鐵企業首臺成功運行的無人水渣行車。

福建實現縣級以上區域5G網絡全覆蓋

截至目前,福建已建成5G基站2萬多個,實現縣級以上區域(含重點鄉鎮)5G網絡全覆蓋。福建省數字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建省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分解落實5G基站、寬帶工程、工業網際網路、窄帶物聯網、數據中心等建設任務。

濟南與百度達成AI工業網際網路合作 落地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

近日,濟南市工信局與百度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智慧交通等更廣闊的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百度將在濟南落地「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助推濟南數位化轉型高質量發展。

中國移動與天津市政府合作 助力天津打造「全5G城市」

12月10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與天津市政府在天津舉行《「十四五」時期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全5G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十四五」期間,雙方將進一步深化長期戰略合作關係,推動「全5G城市」建設,充分結合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提升天津數位化基礎設施能力和水平。中國移動將持續加大在津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約120億元。

東軟與王國棟院士團隊共建」鋼鐵智能製造軟體聯合創新中心」

雙方將把」RAL-NEUSOFT鋼鐵智能製造軟體聯合創新中心」共同打造成鋼鐵行業數字孿生與智能優化等工業軟體的產、學、研、用平臺,致力於解決鋼鐵產業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制定鋼鐵行業的智能化建設標準,引領鋼鐵行轉型升級。

騰訊和日立在車聯網、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合作

雙方將共同致力於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輛信息安全等領域的服務開發。通過將騰訊的雲計算、AI、大數據等技術與日立的車載相關及信息安全等汽車相關技術相結合,旨在為汽車行業提供先進、高質量的服務。

國內首個龍靈山自動駕駛主題景區建成

該項目實現了車路協同體系與自動駕駛汽車的融合發展。園區設有自動駕駛計程車、觀光車、售貨車、環衛車、穿梭巴士等19輛自動駕駛車輛,聯合東風、海梁、百度、深蘭、智行者、新石器、文遠知行、行深智能等自動駕駛領域國內頭部企業共同運營。

中聯重科華東智能製造基地揭牌 投入9條全自動生產線

基地以「流線化、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綠色化」為設計理念,投入了9條全自動生產線,2座智能立庫,12套數控加工中心,21臺RGV、AGV無人搬運小車,36道智能檢測工藝,58臺智慧機器人,以及全球建築機械行業最大、最先進的電泳+水性漆塗裝系統,標誌著中聯重科智能製造戰略布局持續提速和完善。

馭勢科技與極智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圍繞室內外一站式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展開深度合作,通過業務互補、方案創新和聯合研發,打通室內智能倉儲或智慧工廠與室外無人運輸環節。

騰訊雲「牽手」瑞泰科技打造智能製造標杆

騰訊雲將與瑞泰科技共同圍繞崗位、產線、車間、工廠四個層面全面推進智能製造;通過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應用以及透明化數字工廠的構建,實現工藝流程優化、產品結構改善的目的,全面提升製造企業的數位化水平。

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在貴陽通過國家建設驗收

近日,貴州省獲批籌建的首個大數據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完成籌建任務,通過國家發改委授權組織的專家驗收,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建設驗收的大數據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

IBM和AMD宣布達成聯合開發協議 共同推動雲上加密計算

IBM和AMD近日宣布一項為期多年的聯合開發協議,以增強並擴展兩家公司的安全和人工智慧(AI)產品。此項聯合開發協議將通過構建開源軟體、開放標準和開放系統架構來促成這一願景,推動混合雲環境中的加密計算的發展並支持跨高性能計算(HPC)領域的一系列加速器,以及虛擬化和加密等企業關鍵能力。 

高通、LG Uplus與LG電子在韓國部署5G毫米波網絡

近日,三方基於5G商用智慧型手機在國立金烏工科大學成功部署了韓國首個5G毫米波網絡。5G毫米波將使LG Uplus能夠在高頻譜頻段利用大量的頻譜資源,使電信公司能夠更容易地提供千兆的蜂窩速度。

高通在日本實現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商用

日前,高通和NTT DOCOMO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基於DOCOMO全新的5G網絡和搭載高通驍龍865移動平臺與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的部分終端,用戶可享受高達4.2Gbps的行動網路下載速度,這也是目前日本最快的行動網路速率。

義大利電信攜手愛立信及高通創造長距離毫米波5G FWA新紀錄

義大利電信、愛立信及高通宣稱,他們在長距離毫米波5G固定無線接入(FWA)網速方面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距離天線6.5千米的終端上實現了1Gbps的速率。測試在羅馬進行,使用了26GHz頻段的毫米波頻譜,測得1Gbps的下行速率和700Mbps的上行速率。測試採用了由愛立信提供的配有擴展範圍軟體的天線、義大利電信的現網,以及Casa Systems基於高通擴展範圍天線和數據機的FWA接收設備。

諾基亞被任命領導歐盟資助的6G項目 計劃持續兩年半

近日,諾基亞已被任命領導歐盟資助的6G研究項目Hexa-X。Hexa-X項目的目標包括創建獨特的6G用例和場景、研發6G基礎技術並為整合關鍵6G技術使能因素的智能網絡結構定義新的架構。該項目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啟動,計劃持續兩年半。

AWS、Azure在華業務或受重大影響 美商務部有權禁止開展業務

據悉,美商務部一直在接洽美國國內的雲計算公司,尋求他們對這一項提案的反饋和想法。而根據提案的內容,美國商務部將有權禁止美國雲服務提供商在某些國家繼續開展業務,並禁止美國客戶使用某些國家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了解談判過程的消息人士稱,該提案的目的是阻止惡意使用IaaS服務商進行網絡攻擊。如果政府提出要求,那麼Google Cloud,Amazon Web Services 或Oracle Cloud等IaaS供應商必須收集美國及國外客戶的數據,包括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財務信息和IP位址。

和利資本被投企業武漢飛恩微電子宣布完成2億元D輪融資

近日,和利資本投資企業武漢飛恩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恩微電子)宣布超額完成2億元D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軟銀中國、長江創新投,原股東方廣資本跟投。飛恩微電子是致力於為汽車、物聯網、智能家居及工業控制行業提供MEMS傳感器及系統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AI語音晶片公司深聰智能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上海深聰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深聰智能)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境成資本領投。投資方還有致道資本、風物資本。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加大對AI晶片、軟硬體一體化的語音交互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公司以智能語音交互晶片為基礎,結合思必馳的AI語音算法技術,為客戶提供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能實現語音處理、語音識別、語音播報等功能。目前主要應用場景有智能家居、智能終端、車載語音、可穿戴設備等。

研發智能感知晶片 曦華科技獲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曦華科技近日完成由清華力合領投、廈門合方跟投的數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曦華擁有類似CortexM多模態的Sparrow架構平臺。基於Sparrow平臺的在研和規劃項目包括3D人臉識別視覺晶片、雙目視覺晶片、智能解碼Scaler晶片、MCU+感知/驅動系列晶片等。曦華科技聯合創始人&CMO王潔預計,到2020年底,智聯萬物將達到500億連接數,市場規模將超2萬億元,50%網絡容量用於物聯網連結。智能家居因此智聯設備核心元件晶片需求量將高速增長。

谷歌宣布收購Actifio 進軍數據管理領域

據外媒報導,谷歌宣布將收購數據管理和災難恢復供應商公司Actifio,收購完成後,Actifio將會併入Google Cloud,目前交易條款尚未披露。Actifio成立於2009年,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數據長期存儲、備份和恢復服務。

Uber宣布拿自動駕駛部門ATG置換Aurora股權

Uber宣布出售自動駕駛部門ATG給初創公司Aurora,獲得在這家公司持股約26%,使得Aurora的估值將達到100億美元。這意味著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部門Waymo將面臨一個更加龐大的競爭者。

實現NB-IoT晶片的自研和量產 移芯通信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蜂窩物聯網基帶晶片設計公司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和匯添富資本聯合領投。A輪股東祥峰投資、浦東科創、興旺投資、深創投和烽火產業基金繼續追加投資。多維海拓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移芯通信於2017年2月成立,從事蜂窩移動通信晶片及其軟體的研發和銷售。

AI安防獨角獸雲天勵飛遞交招股書:總募資30億元

12月8日,人工智慧公司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為科創板又一家公開招股的AI公司。雲天勵飛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專注於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人工智慧企業,也是AI+安防賽道的獨角獸公司。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IPO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主要用於城市 AI 計算中樞及智慧應用研發項目、面向場景的下一代 AI 技術研發項目、基於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視覺計算AI晶片項目等。

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擬募資37.5億元 

雲從科技日前對外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募集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展開,分別用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是國內AI頭部企業中成立時間較晚的一家,但其發展速度卻令人側目。招股書顯示,雲從科技2020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21億元。

我國NB-IOT建設加速 2019年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為8.84億戶

在政策積極支持,以及5G商用加速,網際網路需求前景廣闊等眾多因素的推動下,國內三大運營商積極布局移動物聯網(包括NB-IOT),根據2019年通信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底三家運營商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已超過10.3億,較2018年的6.71億增加了3.59億。從歷年通信業統計公報數據來看,近年來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

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6月底,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已達到11.06億,較2019年底增加了0.78億,按此速度,到年底突破規劃的12億也就一步之遙,移動物聯網連接數超過人與人連接數的「物超人」態勢在不久很快就能實現。

從三大運營商具體布局來看,截至2019年底,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為8.84億戶,高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總和,較2018年增長3.3.億戶;中國電信則後來居上,2018年為1.07億戶,位於中國聯通之後,2019年猛增至3.25億戶,領先中國聯通1.35億戶(2019年為1.9億戶)。

愛立信:今年底5G網絡覆蓋將超過10億人口

愛立信最新的移動報告預測稱,2020年底將有超過10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15%)生活在5G覆蓋的區域。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達到35億,佔總人口的60%。該報告指出,隨著通信供應商不斷擴展5G網絡,愛立信將2020年底全球5G用戶數上調至 2.2 億,其中中國市場佔近80%,約1.75億。據悉,上調預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市場5G的快速成長,而這一驅動力在於中國的戰略重點,通信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各大廠商相繼推出經濟實惠的5G智慧型手機。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美國...
    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 全環節對物聯網安全進行規範我國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經超過10億個,其中NB-IoT(窄帶物聯網)連接數已經破億。華為無線產品線副總裁曹明同時透露,近期國際電信聯盟做出重大決議,我國提交的NB-IoT技術正式成為5G標。演講會上,聯盟發起了《物聯網基礎安全基線規範》倡議,旨在以行業自律形式,從設計、生產、運行、退網等全環節對物聯網安全進行規範。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30億新基建項目落戶南京,首個全球...
    該項目於2016年12月啟動,其測試平臺和外場測試採用了3GPP C-V2X的兩種互補技術,最終結果表明V2X技術具備可靠性和高性能。測試結果表明在1.2千米範圍內的視距條件下接收安全消息的100%可靠性,該距離範圍受限於測試道路的長度。在測試中,兩輛汽車反向行駛,其相對車速高達430千米/小時。上述測試在德國A9和A6高速公路的兩個路段進行。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阿里巴巴公布「雲釘一體」戰略...
    加速智能邊緣落地 英特爾發布物聯網增強處理器Intel發布了一系列增強物聯網功能的處理器,其中包括第11代酷睿處理器、凌動x6000系列、奔騰、賽揚N系列和J系列產品。Intel表示,這些產品將會提高邊緣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和5G以及安全方面的性能,主要是為了應對現在普遍存在的物聯網調整,包括邊緣複雜性、成本的影響。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71期:華為推出「萬裡眼」智能追溯,阿里...
    他介紹,中國是物聯網應用實踐和創新開發最多的國家,中國佔到了全球物聯網產值的1/4左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已完成5G基站超70萬個,預計今年年產值超2萬億人民幣。 IBM攜手廈門雅迅打造車聯網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IBM和廈門雅迅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雅迅)聯合宣布,雙方達成合作,雅迅將採用 IBM QRadar智能分析平臺,打造更加智能、安全的車聯網信息安全架構,為整車廠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化服務,進一步推動車聯網信息安全的完善與發展。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小米建下一代無人工廠,諾基亞完成...
    諾基亞和軟銀完成全球首個5G聯網汽車測試2月11日消息,諾基亞(NOK.US)向日本運營商軟銀提供端到端的5G組合測試,其結果表明非獨立的5G技術可以用於聯網汽車的商業運營,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測試的公司。據悉,軟銀利用諾基亞端到端5G產品組合中的設備,在日本北海道上河郡的本田研發基地安裝了適用於網際網路車輛測試的非獨立5G網絡。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
    「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5月12日,「行雲工程」首發星「行雲二號」01星、02星成功入軌,「湖北造」全國首個天基物聯網正式啟動組網計劃。「行雲工程」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逐步建設系統,最終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曠視發布河圖2.0及7款硬體新品...
    後端AR實景地圖應用平臺利用地圖標籤標註技術將人眼無法感知的資源以標籤的方式疊加到高點時刻畫面中。中移物聯網推出商用4G Cat.1車聯網前裝終端產品近日,奇瑞汽車推出新一代捷途車型,搭載中移物聯網研發的Cat.1車載T-BOX終端,網聯化及智能化覆蓋度與市售車型相比有大幅提升。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五年投入5000億!騰訊全力押注新...
    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伺服器、大型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物聯網作業系統、5G網絡、音視頻通訊、網絡安全、量子計算等,都將是騰訊重點投入領域。其中,在數據中心方面,騰訊將陸續在全國新建多個百萬級伺服器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我國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國家...
    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 有望2022年規模商用於5G系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全球最大規模類腦計算機誕生,百度...
    行雲工程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低軌窄帶物聯網衛星星座,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分α、β、γ三個階段,計劃在2023年前後建成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中國電信物聯網用戶突破2億 NB-IoT連接近7000萬9月2日,中國電信天翼物聯透露,其物聯網用戶已突破2億,其中NB-IoT(新一代物聯網)規模近7000萬,NB-IoT連接數全球第一,NB市場佔有率行業第一。與此同時,中國電信物聯網開放平臺終端接入數超3000萬,終端適配類型超1000類,物聯網開發者匯聚超3萬。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AI攝像誤認裁判光頭為足球 雙胞胎...
    原標題: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AI攝像誤認裁判光頭為足球,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識破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廣深掀起智慧杆革命!一口氣建5萬根...
    徵求意見稿表示,在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安全管理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情況,重點在5G、移動網際網路、車聯網、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重點領域進行布局,並結合行業發展情況,逐步覆蓋其他重要領域。結合重點領域自身發展情況和數據安全保護需求,制定相關數據安全標準。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京東方擬投132億建設智慧系統,騰訊...
    訊雲此次一舉通過可信物聯網雲平臺通用及安全能力兩項認證,在物聯網平臺必備的企業屬性、設備管理、數據管理、應用接入以及安全能力等多維度全面符合國家可信物聯網雲平臺要求,成為中國第一批獲得該項權威認證的雲計算企業之一。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4期:騰訊450億元建長三角AI超算中心...
    該超算中心將成為長三角最大、全國前三的人工智慧超算樞紐,預計2021年底陸續投入使用,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此外,依託超算中心,騰訊還將從城市服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產業互聯四大板塊切入上海松江區的智慧城市建設。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全球超算500強榜單出爐,滴滴正式...
    河北省委發布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建立全省統一的物聯網感知設施標識中共河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大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鋼鐵、石化、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製造、氫能等18個重點產業鏈,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字節跳動全資收購才雲科技,阿里雲...
    會上,由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等成員單位共同研製的三項物聯網區塊鏈項目正式凍結。連同在今年1月ITU-T SG20會議上發布的Y.4464(物聯鏈框架),至此,ITU-T第一批物聯網區塊鏈標準共計四項正式出爐,標誌著區塊鏈在物聯網領域應用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深度。中國聯通、中興通訊等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廣受國際認可,同時,這也是我國參與物聯網區塊鏈領域國際標準化的重要裡程碑。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AI攝像誤認裁判光頭為足球,雙胞胎...
    「電子科技大學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阿里「智慧人居」首個樣板區落地...
    《通知》指出: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建設5G網絡、物聯網、車聯網和骨幹網擴容等;支持市政公用設施數位化改造項目,包括改造交通、公安和水電氣熱等領域終端系統等;支持大數據設施建設項目,包括建設集約化數據中心、供應鏈數位化平臺和產業數位化平臺等;支持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項目。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清華去年年底已開啟6G試驗,黑客3...
    國務院支持地方適度擴大自動駕駛測試特殊路段通報指出,支持地方適度擴大自動駕駛測試特殊路段,加快建設車路協同車聯網、智慧道路,建議研究完善特殊道路交通安全有關規定,允許有條件的地方選取部分特殊路段進行智能汽車道路測試。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每秒58.3萬筆!阿里雲扛住全球最大...
    工信部前部長苗圩:5G應用場景80%是To B的第11屆財新峰會上,工信部前部長苗圩就5G應用場景,給出了「二八率」,即5G的應用場景中約20%是To C,80%是To B,「除了解決人和人之間的交互,信息、通訊之外,5G更大的應用還是在物聯網,在工業網際網路」,他說。苗圩表示,在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領域當中,車聯網可能是最大的應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