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替考科目二被人臉識別識破 網友感嘆:太高能
近日,廣東梅州,五華轉水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二考試的考場上,有一輛考試車考生無法通過考試車的車載人臉識別系統的識別。考官立即對這名考生進行報名相片和現場考試的照片進行比對,並用手機進行人臉識別以後,發現現場這位考生不是報名的本人。近年來,人臉識別被應用在越來越多場景當中,「監考」和「進場檢測」也是重要的一種應用。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識別錯誤率逐年降低。
AI攝像誤認裁判光頭為足球 90分鐘比賽全程跟拍還給特寫
蘇格蘭足球冠軍聯賽的一場比賽引入了一項智能轉播技術,現場AI攝像機原本可以自動捕捉到足球從而實現智能轉播。但事與願違,由於裁判的光頭太亮,加之陽光的照射曝光,AI攝像機遭遇滑鐵盧,錯將裁判員的光頭識別成了足球,90分鐘裡瘋狂追了一整場。只要線審一移動,鏡頭就會來回到線審身上,甚至不時還會有「光頭特寫」。
十四五規劃建議重磅公布,提及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詞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要「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感知/傳輸層】
意法半導體推出世界首個多合一的多區直接ToF傳感器模塊
VL53L5 ToF集成940nm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光源、VCSEL驅動器的SoC傳感器、單光子雪崩二極體接收陣列和運行複雜固件的低功耗32位MCU內核及加速器,其接收孔上的光學元件可以創建64個測距區,從而解鎖許多新功能和用例。
南洋理工研製出可拉伸、變形不敏感仿生觸摸定位傳感器
近日,中國與新加坡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種分層電接觸結構,通過一種彎曲可自由變形的導電針線,研製出了高度可拉伸、變形不敏感的仿生觸摸定位傳感器。不需要集成多個傳感器,通過所研製的一個器件就可以實現信號感知、傳輸、識別等功能一體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no Energy上。研究發現,這種仿生觸摸定位傳感器拉伸不敏感性達到100%,具有超過15000次的循環測試穩定性、小於15ms的快速響應時間。
禪城區智能交通RFID與電子支付產品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11月3日,由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禪城區南莊鎮投資興建的智能交通射頻識別與電子支付產品生產基地正式投產,預計2021年總產值達6億元。項目將藉助ETC智慧城市項目落地的契機,推動停車場智能化、RFID射頻識別、營運車聯網等核心設備在本地研發生產。這也是佛山綜合保稅區吸引落地的又一智能製造項目,而佛山綜合保稅區則是禪城區重點打造的五大發展平臺之一。
業內人士建議:特斯拉應對外銷售其自動駕駛晶片
據報導,comma.ai公司CEO喬治·霍茨認為,特斯拉應該對外銷售其自動駕駛晶片,與另外一家晶片製造商英偉達形成競爭。此前有報導稱,comma.ai的目標是要成為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對手,就像安卓之於蘋果iOS一樣。為了開發技術,這家初創企業非常依賴英偉達公司開發的超強計算晶片。
【平臺層】
全球「超算」排行榜發布:日本富士通系統位列榜首
日前,國際測試委員會發布了國際首個智能超級計算機榜單HPC AI500。榜單顯示,日本富士通公司推出的智能超級計算機系統以每秒3.141億億次的有效浮點運算速度位列榜首;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智能超級計算機系統分別來自美國谷歌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由中國騰訊公司推出的智能超級計算機系統排在榜單第四位。中日美三國公司包攬了榜單前九。
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 性能居國際同期前列
驗收專家組認為,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在主機系統實際持續計算能力、運行機制、應用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達到了科技部《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驗收辦法》的要求,同意通過驗收。這是全國第7家批覆建設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臺認定管理辦法後批覆建設的首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百度助力保定交警打造AI交管大腦 出行效率提升20-30%
該智能交通項目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等先進手段實現了根據車流量自適應即時調整信號燈的時間,單個路口每日的調整優化次數達到300次以上,優化後主幹道行車速度平均提升3.3km/h、停車次數降低了26%,保定市整體交通出行效率提升20~30%。
最新!百度首發OCR自訓練平臺EasyDL OCR
百度智能雲舉辦TechDay OCR技術創新沙龍,並發布了EasyDL OCR自訓練平臺。該平臺具有兩大核心產品功能,即自動訓練OCR和定製化訓練OCR。EasyDL OCR基於百度豐富的算法模型訓練實踐,提供全流程自訓練平臺工具,極大提升模型訓練效率,滿足個性化表單、票據的OCR識別需求。
浪潮雲發布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打造50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基金
近日,浪潮雲發起成立數字萬象生態合作夥伴計劃,發布了基於QID平臺打造的AI視覺識別質量檢測服務、數字車間現場數據監控管理平臺服務、智能倉儲應用、供應商服務、全供應鏈條碼管理軟體服務等5大解決方案,並宣布將打造50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基金,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聯想推出「智慧魔方」 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聯想城市智慧魔方封裝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等能力,通過調度服務資源,賦能生態,搭建城市服務平臺、城市運營平臺和城市雲管平臺。目前,聯想智慧城市服務建設項目已快速落地上海、江西、江蘇、福建、湖北、海南、河北等全國多個省市,涉足綠色能源、社會治安管理、城市應急管理、智慧教育、智慧交通、食品安全以及智慧政務等多個細分場景。
力控元海發布8大數位化解決方案 助力企業智慧變革
方案包括重化工-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光伏行業智能工廠解決方案、鞋服行業數位化工廠解決方案、智能注塑解決方案、冶金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廠務及能源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智慧水務系統解決方案、能源管理綜合解決方案,聚焦用戶「數位化升級」需求,助力企業智慧變革。
新華三發布全新智慧計算戰略及新一代伺服器
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昨日正式宣布以「內生智能,成就智慧計算」升級伺服器技術戰略,並推出全新一代H3C UniServer G5系列伺服器產品。該伺服器採用第二代AMD EPYC處理器、異構加速和全新I/O技術,據介紹,AMD EPYC採用7nm製造工藝。
邯鄲市政府與阿里雲共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助企業數位化轉型
雙方將合作建設「飛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前沿技術和全方位服務,降低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門檻,未來三年計劃新增1400家企業上雲。邯鄲市計劃打造10個企業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試點示範項目,遍及鋼鐵冶金、水泥化工、裝備製造和食品加工等多個行業。
華為車載智慧屏外形首曝:2枚攝像頭或自帶行車記錄儀
華為智選車載智慧屏將配備一塊矩形大屏,同時自帶兩枚攝像頭,一方一圓。其中,方形攝像頭為智慧屏的升降式鏡頭,可支持AI手勢;而圓形鏡頭則是一枚行車記錄鏡頭,將支持行車視頻拍攝。該產品聚合了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大部分適合汽車移動場景的功能,如聽音樂、看視頻、打電話、上網和玩遊戲等,搭載華為鴻蒙OS 2.0系統,可以放置在車上,尺寸類似平板。
派拓網絡推出雲原生安全平臺Prisma Cloud 2.0
網絡安全企業派拓網絡日前宣布推出包括四個全新雲安全模塊的Prisma™ Cloud 2.0。CNSP(雲原生安全平臺)旨在保護多雲和混合雲環境以及雲原生應用,在DevOps全生命周期中集成安全性。
重慶上線建築垃圾監管平臺 實現建築垃圾全過程智慧化管理
該平臺利用數據報表的分析匯總、部級平臺數據共享、智慧環衛系統數據共享、GIS地圖服務、車載數據接入服務、證件審批場地監控和車輛監控子系統等功能,不僅實現了建築垃圾管理的集約化、高效化、智能化,同時也實現對駕駛員的規範管理。
卡奧斯聯合共建工業軟體和工業APP聯合創新中心
近日,卡奧斯COSMOPlat聯合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等20家單位,聯合共建了工業軟體和工業APP聯合創新中心。中心將攜手推進建立國家工業APP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工業APP技術創新、資源匯集、能力協同、供需互促的生態體系,加快工業企業向數位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小米推出物聯網軟體平臺小米Vela 可打通IoT應用
小米推出了基於開源嵌入式作業系統NuttX打造的物聯網軟體平臺小米Vela。小米Vela可以打通碎片化的IoT應用,支持高性價比的MCU設備,可以原生支持小米妙享功能。手錶,手環,音箱,智能家電,相機ISP、傳感器這些硬體已經在規劃之中。
東莞首臺出入境智慧受理亭啟用 56項業務可「一站式」辦理
濱海灣政務服務中心公安專區正式啟動,實現了出入境、車駕管業務、身份證等在內的56項公安業務在此「一站式」辦理。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安專區引入了東莞全市首臺出入境智慧受理亭,集拍照、採集、身份核驗、面見受理、自助繳費等5大功能,將原本需要多個環節才能完成的業務流程集成到一臺設備上,為辦證市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既節約了時間又節省了辦證的費用。
成都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該服務平臺由成都市經信局指導、成都市軟體產業發展中心負責建設與運營。作為四川省首個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建成了政策資訊、項目申報、供需對接、企業上雲、標識解析、金融服務等服務模塊,涵蓋彈性計算、雲存儲、工業大數據服務、工業微服務組件、建模分析、研發設計等上百類服務,可為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運營管理、供應鏈協同等全流程提供產業監測、效益評估、供需對接、解決方案推廣、協同推進政策落地等服務。
昆明市政府與阿里雲籤約打造智慧交通體系
昆明市長王喜良希望依託阿里雲的智慧交通項目,為昆明提供智慧交管、智慧調度、智慧出行、智慧停車等解決方案,真正實現系統性的智慧交通,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務,實現無人值守、先享後付、預約停車、停車導航等智慧應用,大大緩解目前昆明的交通擁堵狀況。
四川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啟用
該平臺目前已建成項目申報、供需對接、企業上雲、標識解析、金融服務等服務模塊,涵蓋彈性計算、雲存儲、工業大數據服務、工業微服務組件、建模分析等上百類服務,可為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運營管理、供應鏈協同等全流程提供產業監測、效益評估、供需對接、解決方案推廣、協同推進政策落地等服務。
人工智慧牽手千年甲骨 世界首款AI甲骨綴合軟體誕生
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二十三屆學術年會上,河南大學張重生教授發布世界首款AI甲骨綴合軟體——AI綴多多,在甲骨學歷史上首次實現了人工智慧批量綴合甲骨。AI綴多多未來將廣泛用於文物和出土文獻的數位化修復,如漢簡綴合、彩陶復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
菜鳥物流網絡平臺已將核心系統全面遷至阿里雲
菜鳥物流網絡平臺已將核心系統全面遷至阿里雲。據菜鳥雙11技術負責人陳偉才介紹,核心系統全面遷至阿里雲後,菜鳥物流網絡平臺將具備日均處理10億包裹的穩定技術能力,突破物流行業的技術極限。「上雲」讓平臺變得更穩定,在遇到流量峰值時,也有更強的彈性應對能力。
霍尼韋爾公司宣布推出10量子比特的H1量子計算機
據了解,Model H1採用了囚禁離子技術,相比更成熟的超導量子位,離子阱的優勢在於量子比特相干時間要長很多,可以執行高保真度的量子態測量與量子門操作。採用該技術後使得H1整體擁有10個完全連接的量子位,它將會達到128的量子體積。
MIT測試自動駕駛船隻 配備雷射雷達、GPS和慣性傳感器
近日,MIT公布了自動駕駛船隻研究項目的最新成果Roboat II,共有四個推進器,可以向任何方向進行移動,裝備了雷射雷達、GPS和慣性傳感器來幫助它導航。船隻可搭載兩人,並自助採集數據。
穗騰OS通過科技成果評審 擔當廣州地鐵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穗騰OS由廣州地鐵公司與騰訊公司聯合研發,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網際網路新興技術與軌道交通業務跨界融合的作業系統,具有高效的物聯網接入、靈活的設備聯動控制、強大的大數據計算處理、豐富的工業組件微服務、開放的軟體集成開發等能力,可支持地鐵線網、線路、車站全景式靈活高效的運營調度。
銀川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升級至3.0版本
指揮中心可以通過街道監控、燈光秀監控、無人機、移動單兵等板塊,更好地了解整個城市的人流、交通、天氣等情況。
深圳地鐵全自動運行試驗中心開工建設 預計明年投運
此次開工建設的試驗中心將建於深圳地鐵深雲車輛段試車線旁,計劃於2021年6月投入使用,建築面積約4200平方米。建成後將支撐深圳地鐵迎來GoA4最高等級的全自動運行線路落成。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子科技大學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SpaceX星鏈項目新突破:試用速度超美國95%寬帶連接
美國網速測試統計公司最新數據顯示,SpaceX的「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試用速度已突破160 Mbps,超過美國95%的寬帶連接。SpaceX上周曾表示,「星鏈」服務最初的定價為每月99美元,同時用戶需要支付499美元購買「星鏈」設備。上周,SpaceX對其「星鏈」網際網路服務啟動了公開beta測試。該公司預計,該服務的網絡數據傳輸速度在50Mbps至150Mbps之間,網絡延遲控制在20ms至40ms,而且有時會有無法連接網絡的情況。
【應用層】
工信部:「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超過800個,投資超過34億元
工信部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魯春叢介紹,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步入快車道,「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超過800個,投資超過34億元,應用於工業網際網路的5G基站總數超過3.2萬個。魯春叢還透露,工信部正在制定未來3年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5G+工業網際網路」仍是布局重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認為,「5G+工業網際網路」將有可能替代現在的有線和無線網絡,並帶來更大的變革升級。
成都發布智能製造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
近日,2020成都「雙千」發布會聚焦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5G、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發布了有關「智能製造」的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據悉,成都智能製造全產業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
北京進口冷鏈食品實行「碼上」追溯管理
「北京冷鏈」實行「首站賦碼」管理,即從京外採購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並運入北京的本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作為首站,在「北京冷鏈」中上傳相關產品品種、規格、批次、產地、檢驗檢疫等追溯數據,並使用「北京冷鏈」按批次為相關產品進行電子追溯碼賦碼。如產品包裝上已有符合GS1編碼和追溯標準的追溯碼,則無需另行賦碼。
武漢街頭現無線充電路燈 工作人員稱免費開放
據武漢建設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在江漢路上有60多個這樣的景觀路燈,每一個路燈都有2個充電口,都是大功率的無線快充,面向市民免費開放,但只有自帶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才能使用。工作人員稱,因為無人看管,市民們在充電時要看好自己的手機,謹防被盜。
青島計劃三年培訓萬名工業網際網路人才 年底前完成1000人培訓
近日,青島市首批工業網際網路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班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開班,首批來自全市工業網際網路「555」企業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幹共100餘人參加培訓。據悉,青島市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1000人的培訓,三年時間完成1萬人的培訓。
中國電信千億級投資聚焦雲計算、5G應用等核心領域
近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期間,中國電信集團資本運營部總經理李原表示,中國電信投資公司作為中國電信股權投資和管理的專業化平臺,以成為「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領域一流投資機構」為願景,以「賦能助轉型、聚力促發展、共贏提價值」為目標,持續發揮資本戰略協同作用,將以千億級投資賦能千餘家生態夥伴。
雙11來了!阿里雲全球最大液冷數據中心給伺服器「泡澡」散熱
今年雙11,阿里工程師們大規模採用了一項黑科技——給數據中心的伺服器「泡澡」散熱,來給火熱的數據中心降溫。工程師將伺服器浸泡在特殊的絕緣冷卻液中,散熱全程無需風扇、空調等製冷設備,大大降低了數據中心的能耗,整體節能超70%。除了硬體外,阿里工程師還設計了一套適合浸沒液冷的監控管理系統,故障率降低了50%。
Semtech與亞馬遜AWS及TensorIoT攜手 簡化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
近日,Semtech宣布了其與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和TensorIoT的合作,通過提供資產追蹤和智能樓宇套件來簡化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開發,該套件集成了Semtech的LoRa?器件、LoRaWAN?協議和AWS物聯網服務。系統集成商和企業現在可以使用AWS物聯網服務來加快其數位化轉型應用,縮短從試生產到量產的生命周期;同時還可利用AWS的主要原生服務,如AWS IoT Core、Amazon API Gateway、AWS Lambda、Amazon CloudFront、Amazon S3等。
中國電信發布終端策略:雲網端融合,推進生態合作
11月7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舉辦期間,中國電信聯合終端產業夥伴召開了「雲終端暨5G應用合作論壇」。中國電信將5G應用牽引,深化5G手機與各類5G泛終端合作;以智慧家庭終端,推進全屋智能、智慧社區和平安鄉村等產品升級;以各類行業終端、物聯網終端,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化應用融合終端產品。同時,中國電信將豐富合作內涵,以終端產品合作為基礎,優化終端產品與業務融合打包,推出終端+套餐+應用+權益的銷售形態滿足客戶需求;加強終端技術合作,共同推進5G SA技術進一步成熟,推動智家終端無感配網普及、天翼看家攝像頭向AI、高清演進,以及全品類雲終端的創新突破。
湖南聯通「三千兆」網絡加速5G全場景智慧生活
11月6日,湖南聯通在長沙舉行了「湘遇5G,沃享三千兆」湖南聯通5G三千兆品鑑會,全面展現湖南聯通5G網絡建設成果和基於三千兆網絡能力的創新科技應用,通過千兆5G、千兆寬帶、千兆Wi-Fi為湖湘人民加速打造數位化時代的全場景智慧生活,同時推動湖南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位化轉型。
犀牛智造第二個產業園在安徽宿州正式投產
10月28日,犀牛智造第二個產業園在安徽宿州正式投產,該工廠總規劃30萬平方米。今年9月,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1號工程」犀牛智造亮相,其將網際網路消費與製造業融合起來,實現「定製服裝批量化生產」。
上汽大眾170億元智能工廠投產
昨日,上汽大眾首款ID.家族車型ID.4 X正式批量投產,意味著上汽大眾投入超過170億元的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車型生產而新建的上海安亭工廠正式投產。據悉,該工廠採用大眾汽車集團最先進的自動化、數位化及節能環保生產技術,實現了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各環節互聯互通,被譽為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範圍內的「智慧標杆工廠」。
金溢科技佛山智能工廠正式投產 總投資3.06億
該工廠建築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總投資3.06億。佛山金溢工廠定位於城市智能交通及物聯網應用領域,依託佛山及周邊區域優勢資源,可大規模批量製造智能網聯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網聯交通系統以及MaaS平臺服務的生態構建設等領域的核心設備,產品範圍涵蓋金溢科技的車域、路域、場域、城域的多個應用場景。
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正式啟動 採用「5G+北鬥」車路協同
該公司聯合AutoX、元戎啟行、馭勢科技等自動駕駛頭部企業,在武漢建立自動駕駛示範運營車隊,並採用「5G+北鬥」車路協同網絡,建設成全國最先進的V2X車路協同測試區域,時延達到毫秒級、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
全國首個「5G+智慧軌道交通項目」 在南京實驗成功
由南京地鐵和南京聯通、西門子公司聯合打造的「5G+智慧軌道交通項目」近日實驗成功。據介紹,該項目實現了對軌道、站臺、機房、車庫、檢修車間等場景基於4G基站和5G基站並存的地鐵專網覆蓋,將地鐵現有的網際網路業務提升至5G網絡,利用5G大帶寬特性解決原有系統不具備多路高清視頻回傳的問題。此外,還增加了隧道場景的5G覆蓋,同時完成5G專網的升級和國內首個智慧城軌搭建與調試成功。
山東聊城首座「多站融合」邊緣數據中心站建成投運
11月4日,國網聊城供電公司110千伏南郊變電站「多站融合」邊緣數據中心站建成投運,該站是聊城市首座、目前山東省內最大規模的邊緣計算中心,配置為2套1拖3機櫃,能夠放置50臺以上伺服器。該項目是國網聊城供電公司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和國網山東電力公司數字「新基建」工作部署,積極探索「多站融合」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帶動智能電網和電力物聯網產業鏈上下遊共同發展。
紫光展銳與中國電信籤署「雲終端」戰略合作協議
紫光展銳與中國電信籤署「雲終端」戰略合作協議, 將共同推動5G時代雲終端的產業發展。根據協議,雙方將從雲+端的產品和技術領域出發,在雲生態、創建融合創新實驗室、技術和標準、終端晶片和產品方案等四個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具體包括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的端雲平臺,通過創建融合創新實驗室共同致力於探索5G應用的創新,共同推進雲生態、工業物聯網、智慧家庭等領域的國際標準、行業標準立項,加強雲智能終端的戰略合作,共同建設差異化的雲終端能力和生態等。
實地集團和廣州移動發布獨立組網5G全場景智能社區
雙方宣布獨立組網的「5G全場景智能社區」在常春藤社區落成。這是實地集團專注於智慧人居建設,應用5G網絡技術構築智慧人居場景取得的實破。智能物流機器人、無人駕駛通勤車、室內智能家居和配套商業,實現了基於SLS平臺的數據互聯互通與高效協同,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家庭、社區到配套的全場景服務,帶來全新的萬物互聯、自主感知的人居場景智能化體驗。
C-V2X大規模測試在嘉定開展 集成多模式V2X通信等多項技術
近日,2020智能網聯汽車C-V2X「新四跨」暨大規模先導應用示範活動在上海市嘉定區舉辦。此次活動在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上開展,這是面向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運行的全息數位化道路,集成了多模式V2X通信、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智慧路側設施和雲控基礎平臺等多項先進技術。
騰訊等中標武漢智慧城市基礎平臺(一期)項目
騰訊將與烽火信息集成技術有限公司一同整合雙方在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應用、本地化服務等領域優勢,並以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應用「四大中樞」為支撐,構建數據融合貫通、應用統一支撐的智慧城市基礎平臺。
騰訊雲與海翼互聯戰略攜手 共建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新生態
雙方將在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工業網際網路新應用標準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新一代數位化、智能化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平臺,加速推動傳統工業製造全面邁向智能製造,為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移動發布「1+1+1+N」產品體系
體系包括1類5G工業終端模組、1張5G工業專網、1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及N個行業領域應用,涵蓋5G+智慧工廠、5G+智慧冶金、5G+智慧礦山、5G+智慧電力、5G+智慧港口等,旨在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與產業融合。
中國聯通助力長安汽車建設「智能工廠」
雙方以魚嘴工廠為核心,將5G技術與智能工廠深度融合。中國聯通將為長安汽車提供5G建網用網保障、5G與各業務跨界融合創新的驗證測試、5G工業集成等服務,將實現5G+跨車間生產智能調度、5G+異構質量數據分析、5G+智能倉儲等32類共69個5G工業應用場景,協助長安汽車建成基於5G網絡的未來智能工廠。
軟銀計劃未來10年向5G投資190億美元部署35萬5G基站
軟銀已決定在未來十年投入約191.14億美元用於部署5G網絡。軟銀的目標是在2022年3月份將5G基站增加到50000個,2025年將5G基站增加到20萬個,最終目標是在日本部署35萬個5G基站。
塗鴉智能發布2020年AIoT開發者生態數據
截至2020年10月,塗鴉智能AIoT平臺上的開發者註冊數已突破23萬,Powered by Tuya賦能產品款數達20萬,增幅122%,涵蓋了健美、安全、節能、效率、健康和娛樂六大用戶剛需。
深圳大學與騰訊微校聯手推出「AI+光碟」新舉措
學生只要在食堂用餐時吃完所買飯菜,不留殘餘食物,並利用AI智能識別技術,拍照上傳到微信校園卡小程序,便可一鍵識別是否達到光碟標準。積累到一定次數,可獲得一定的獎勵。以11月2-3日為例,僅2天時間,就有2萬人次提交了「光碟」數據。
蘇州首創國內智能製造診斷服務 為320家工廠和車間提供現場診斷
近日,2020年蘇州市智能工廠和車間診斷工作順利完成。據悉,工信部電子五所、北京自動化研究所等9家中標的智能製造診斷服務商對320家被診斷工廠和車間提供了2578次現場診斷,並對每個被診斷工廠和車間提供定製的智能化改造方案。經診斷評估和智能化改造,6家被診斷工廠獲評2020年市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40%被診斷車間獲評2020年市級智能製造示範車間。
觀山湖區與科大訊飛公司合作 打造人工智慧產品西南製造基地
雙方擬計劃在人工智慧、智慧教育領域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觀山湖區與科大訊飛公司將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打造人工智慧產品西南製造基地,促進該區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
竹間智能完成2億元C輪融資 中銀國際領投
本輪由中銀國際領投,交銀國際跟投、領渢資本再次追投。竹間智能由前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於2015年創辦,5年多來,一直致力於自然語言處理(NLP/NLU)技術,並且以自然語言理解、情感計算為核心,推出企業級的人工智慧平臺,引領垂直行業的NLP/NLU產品化,目前產品落地業務範圍已覆蓋金融、企業、網際網路、數字政府/城市、智能終端/物聯網。
環保水務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埃睿迪」獲新一輪融資
環保水務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埃睿迪獲新一輪融資,由字節跳動領投、百度風投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來加速市場拓展,擴大市場份額。從平臺的具體功能上看,通過與客戶設備及系統對接,實時傳輸、監控數據,提出系統性優化決策建議,截止目前已經連接了15萬+傳感器;在此基礎上,埃睿迪幫助用戶打通信息流,完成數位化底座構建,並且對業務全生命周期進行監控,實現集成管理。按照目前已部署的平臺運行情況看,用戶整個資產生命周期成本能夠減少5%-10%。
天防安全完成2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本次融資投資方為梅花成長期基金。天防安全目前以視頻監控安全為主要切入口,針對天網工程、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視頻監控網絡資產不清、漏洞問題嚴重、容易被黑客滲透等突出安全問題,為客戶提供安全解決方案。具體在產品端,公司推出了天防視頻網絡安全檢查工具、天鑑網絡資產探測與管理系統、天格網絡空間測繪系統、天辰網絡脆弱性檢測與管理系統、天慧視頻監控網絡空間安全監測系統五款產品。
以Al視覺技術為核心競爭力 炬視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
投資方為合肥市創投。炬視科技專注於算法層的電力視覺產品及解決方案,以Al視覺技術為核心競爭力, 通過對監控設備內採集到的視頻及圖像數據進行實時分析處理,可對各種複雜開放式大場景作業環境進行實時監測、管控及預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目前該產品及解決方案已應用在能源電力、港口物流、石油石化等領域。
飛寶智能完成天使輪融資 深耕固體廢棄物清運領域
投資方為合創資本、資深再生資源專家及物流專家。飛寶智能深耕固體廢棄物清運領域,依託於先進的「飛寶垃圾分類計量清運平臺」,實現對生活垃圾及專項垃圾清運工作的全流程管理。飛寶垃圾分類計量清運平臺提供可信、可計量、可溯源的清運服務及實時的監管服務,對於垃圾分類清運整體效率提升明顯。
即構科技獲五千萬美元C輪融資 本輪騰訊領投
本輪騰訊領投,包括啟明創投在內的原有投資方繼續投資。即構科技提供的服務涵蓋從高代碼量才能接入的PaaS產品,到低代碼量即可接入的aPaaS產品,以及零碼接入的SaaS產品,為企業提供如互動直播、在線課堂、遠程醫療、會議、遊戲、金融、智能設備、政企協作等實時音視頻互動能力。
AI和大數據軟體提供商「偶數科技」完成B輪融資
偶數科技已於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金山雲。偶數科技是一家AI和大數據軟體提供商,為全球各行業客戶提供AI和新一代資料庫產品。公司產品是以新一代雲資料庫OushuDB為核心的智能數據平臺,支持高性能實時查詢和機器學習。OushuDB是世界上最快的新一代雲原生資料庫,同時支持公有雲與私有雲部署,兼容各大雲計算平臺。
威視佰科獲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梅花創投和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共同成立的新勢能基金獨家投資。威視佰科專注於設計與開發新型光譜視覺傳感器及其配套算法,針對智慧農業、智慧水務、智慧物流、工業網際網路以及智能家電等領域提供光譜檢測解決方案。
智能綜合管理平臺「韻動科技」獲得天使輪融資
韻動科技是基於雲計算的智能綜合管理平臺並在螞蟻金服生態體系下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在loT、AI-loT、SaaS幾大領域都有深入的技術積累;在智能硬體方面,從系統研發、硬體設計、終端服務等各個環節實施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擁有lOT物聯網、無線追蹤、設備定位等多項自主核心技術。
傲鯊智能完成Pre-A輪融資 由九合創投領投
本輪融資由九合創投領投,英諾天使、明勢資本跟投。傲鯊智能定位於泛工業領域外骨骼機器人產品研發、製造和配套解決方案。傲鯊智能的核心團隊在機器人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算法、多傳感器數據融合、人機互動,機器視覺等擁有豐富的設計研發經驗,主導完成多款機器人項目落地。
點滴能源獲藍馳創投數千萬Pre-A輪投資
點滴能源專注於柴油領域,為客戶提供全鏈條、全棧式用油解決方案。點滴能源自主研發了國內領先的橇裝數位化解決方案,通過自研的IoT設備和軟體,該系統具備在線校罐、故障監測、風險預測等數十項功能,實現了撬裝場景下的自動化卸油、庫存、加注、數據云傳輸等。藉助該系統,客戶可對橇裝資產進行數位化管理、無人值守式運營。相比傳統橇裝運營商,點滴能源的數位化系統可以為站點降低40%的人工支出,提高站點30%的運行效率。
易視智瞳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致力AI工業細分場景
由廣州科學城創投領投,智數資本及程鉑瀚資本跟投,原投資方啟賦資本繼續追加。易視智瞳成立於2015年,專業從事工業視覺智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公司通過視覺感知與執行決策的實現,解決高端裝備的複雜精密視控及工業場景的智能視覺檢測,致力於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細分場景的有效落地。
智慧機場發展提速 「十四五」時期將產生萬億級投資規模
在「十三五」初期,我國對於智慧機場的建設仍處於認知階段。但隨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相繼誕生,智慧機場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2019年11月,我國印發了《中國民航推進四型機場行動綱要》以及智慧機場框架下的《機場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建設導則》,為機場實施智慧機場規劃建設提供指南,推進我國智慧機場的打造。因此,前瞻假設,在「十三五」期間,用於機場投資的30%用於智慧機場的建設及改造;在「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建和改造的機場均往智慧化方向發展,佔總投資金額的99%。在「十四五」期間,我國智慧機場投資規模達到14947億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