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標籤的市場增速強勁。據悉,2019年,全球超高頻RFID相比2018年增長超過20%,標籤銷量將達到200億片,在五年以後的2024年將達到412億片,市場增速驚人。
而全球最大的超高頻RFID標籤廠商艾利丹尼森,目前也在2019亞洲國際標籤印刷展覽會上,推出多款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簡稱,譯為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艾利丹尼森是一家材料科學與製造的全球企業,除此之外,公司還製造包括針對工業、零售等應用的材料。
此次艾利丹尼森發布的兩款新產品,是應用在金屬或液體包裝的On-Metal RFID智能標籤,以及在950瓦的微波環境中安全耐受5分鐘的RFID智能標籤WaveSafeTM。
一般來說,微波在遇到金屬時會反射,遇到液體時會吸收。普通的RFID標籤應用在上述場景時,效果會打折扣。通過這樣的技術改進,RFID標籤的應用場景得到了擴展。
艾利丹尼森RFID智能標籤市場開發經理趙春野女士介紹了其產品的應用情況。她預計,2018年超高頻RFID連接154億的產品,但這只是所有物品中的1%。除此之外,還有2萬億的食品包裝,800億的服裝,300億的快遞和包裹,和40多億的航空行李尚待開發。市場容量驚人。
具體到細分行業,在航空領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已經要求航空公司成員用智能標籤追溯乘客的行李,未來三年,在80%的行李上可能用到RFID技術。2018年航空運輸的行李是48.6億件,其中的潛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服裝領域,一些世界知名的服裝品牌都有RFID的應用,如優衣庫、阿迪達斯等,目前每年服裝行業RFID的用量是數億個。通過在服裝上安置RFID標籤後,服裝企業可以及時準確的跟蹤服裝庫存情況,進而降低了缺貨率。
不過,應用成本始終是制約RFID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於零售商來說,一個成本幾毛錢RFID標籤用在一瓶可樂這樣幾元錢的商品上會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用在10元以上的商品上可能是更划算的。降成本只是一條路徑,用一個RFID標籤為客戶撬動更多價值以覆蓋成本,這是艾利丹尼森更在意的。
除了RFID領域,艾利丹尼森標籤和包裝材料專項解決方案產品線北亞區負責人胡家廉認為,汽車行業的應用將更為廣闊。他表示,雖然國內汽車銷量持續疲軟,但中國仍是重要的電動車發展地區。艾利丹尼森此次首次展出全系列車用標籤解決方案,包括針對汽車外飾、內飾和引擎蓋,以及針對電動汽車所必須的低表面能基材等輕量化材料的車用標籤。
艾利丹尼森標籤與標示材料北亞區總經理Roger Machado先生表示,「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儘管面臨複雜的貿易環境。公司仍將堅持為中國的合作夥伴提供服務。公司近期在常州投資了新的工廠,在崑山推出的中國首個RFID體驗中心I.Lab,這些都顯示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