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重要評審結果,吉林大學新增5位國家優青!

2020-09-29 吉林大學招生辦公室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吉林大學新增5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他們分別是物理學院教授謝禹、動物醫學學院教授李心慰、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王楓、建設工學院教授張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韓奇鋼。

謝禹,吉林大學物理學院、計算方法與軟體國際中心、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和博士均畢業於吉林大學。先後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美國萊斯大學等研究機構從事博士後研究;2019年以學術帶頭人身份引入吉林大學物理學院。

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型能源材料的理論設計與優化。研究成果包括:解決了層狀過渡金屬碳化物等儲能材料的表面結構難題,據此提出了多層離子吸附的儲能新機理,為精準設計高容量電極材料提供了途徑,設計了結構有序的高容量雙過渡金屬層狀儲能材料,提出了單層六角碳化鈦自組裝生長的物理機制,建立了原子層級上實驗製備金屬性過渡金屬碳化物能源材料的理論基礎。

李心慰,吉林大學動物醫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年獲得吉林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15年晉升副教授,2018年晉升教授。入選吉林大學"培英計劃"人才,入選吉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吉林大學優秀青年基金。

主要從事動物及人類營養代謝病(酮病、脂肪肝、糖尿病)預警、發病機制、診斷新方法及防治新技術研究。明確了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等能量代謝紊亂疾病的關鍵發病環節和調節信號通路,揭示了凋亡、炎症和自噬等病理機制在奶牛能量代謝病肝損傷中的作用及其"Crosstalk"機制,闡明了制約奶牛酮病和脂肪肝防控的多個基礎科學問題。參加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和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

王楓,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在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獲得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博士學位;2014-2017年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8-2019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同位素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

主要從事火成巖成因與造山帶巖石圈演化研究工作。在中亞造山帶東段松嫩地塊東緣發現新元古代地質體,揭示了松嫩地塊的基底屬性,重塑了興蒙造山帶東部古生代演化歷史;利用火成巖組合時空變異,結合沉積物源變化,揭示了古亞洲洋最終閉合時間與方式;確定了古太平洋板塊在歐亞大陸下俯衝的起始時間和俯衝變化過程,揭示了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構造體制影響的時空範圍。

張文,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碩士、博士均就讀於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2013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入職建設工程學院工程地質系,2019年破格獲評教授。

主要從事山區地質災害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工作,側重巖體結構精細描述、複雜結構巖質斜坡災變與泥石流災害的綜合預判,形成了巖體結構-斜坡地質災害-泥石流的鏈式分析評價體系,用以指導山區工程地質減災防災工作,以及裂隙巖體參數不確定性與結構穩定性、地質災害評價與防護、巖體力學分析與數值模擬方面的研究。

韓奇鋼,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在吉林大學獲博士學位,2013-2014年在英國伯明罕大學開展訪學研究。研究方向為纖維複合材料構件的仿生設計與多點成型加工,纖維類能源/功能材料製備及零件性能表徵。

長期從事具有仿生結構的纖維增強層合材料設計製造研究;創新性提出纖維協同增效仿生原理,建立仿生結構/功能解析模型,設計出纖維定向排列的仿生新結構,實現輕質高強協同提升;發明仿生結構/功能調控方法,設計出機/電一體化仿生新結構,實現纖維增強層合材料機械承載與電儲能功能的一體共存;形成仿生結構纖維增強層合材料成形製造的新工藝、方法與技術。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截至2020年6月30日,吉林大學教師隊伍中共有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7人。此次新增5位國家優青,為吉林大學的人才隊伍注入了新的力量。


關注"吉林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985、211工程,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吉林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吉林大學新聞中心網站、吉林大學動物醫學學院、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吉林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三大項目評審結果
    高校科技進展9月2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以公告的形式,正式公布了2020年醫學科學領域專業評審組專家名單,並明確已於9月12日-16日對申請項目進行評審。這也意味著,醫學科學部尚未公布的幾個項目立項結果即將放榜。
  • 國家優青625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果發布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據悉,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到項目申請269671項,經過專家評審後,決定資助項目32486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截圖從資助情況來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資助的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均在萬項以上,分別為14773項、13771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共計資助2260項,項目數量僅次於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國家優青項目再創新高!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果發布
    高校科技進展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據悉,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到項目申請269671項,經過專家評審後,決定資助項目32486項。
  • 吉林大學新增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千萬級項目
    【消息來源:科研院】2020年,吉林大學新增四項國家自然基金委千萬級項目,分別是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宋俊峰教授的重大項目《雷射雷達晶片的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管理學院蔡莉教授的重大項目《創新驅動創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數學學院張然教授的專項基金項目《天元數學東北中心》和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韓志武教授的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機械系統仿生理論與技術基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三大項目評審結果
    9月2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以公告的形式,正式公布了2020年醫學科學領域專業評審組專家名單,並明確已於9月12日-16日對申請項目進行評審。這也意味著,醫學科學部尚未公布的幾個項目立項結果即將放榜。
  • 關於傑青、優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高校專家們這樣說
    高校科技進展早在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關於避免人才項目異化使用的公開信》,已明確表示國家傑青和優青是人才項目,不是帽子。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度國家基金人才類項目申報工作會上,羅喜勝副校長做了申報工作動員。
  • 重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公布
    2020年9月17日,國家基金委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各依託單位科學基金管理人員和申請人可於 9 月 18 日以後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查詢相關申請項目評審結果。
  • 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生命科學部和醫學科學部名單)揭曉!
    作為我國科研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促進我國整體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基礎學科建設與發展、優秀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高校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實力的重要標尺。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創新高,獲批6項國家優青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項目評審結果。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方面獲悉,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
  • 重磅!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官網上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國科金髮計〔2020〕64號)。上述通告顯示,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項目申請269671項,經初審及覆審後共受理267541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查詢 201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已經放榜
    2017年3月1日至3月20日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項目申請190840項,經初步審查和覆審後共受理187135項。其餘項目正在評審過程中。依託單位科學基金管理人員及申請人可於8月17日以後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查詢相關申請項目評審結果。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向相關依託單位寄發紙質批准資助項目通知,並以電子郵件形式向申請人發送申請項目批准資助通知、不予資助通知及專家評審意見。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揭曉出爐了。
  • 進入項目評審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這樣呼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7日發公開信,呼籲各方發揚抗疫一線工作者們堅守信仰、敬業守則、不畏艱險、奉獻擔當的精神,攜手防範損害評審公正性的「病毒」對科學基金事業健康肌體的侵蝕,持續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環境,切實保障科學基金評審的科學規範和公平公正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公布
    9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第二批)的通告》,資助醫學領域面上項目458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50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917項,合計10006項。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結果公布,聽說資助率再創新低
    9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第二批)的通告》,《通告》稱2020年第20次委務會議決定資助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項目管理辦法以及專家評審意見,自然科學基金委2020年第19次委務會議決定資助面上項目14773項、重點項目737項、重大項目1項、重點國際
  • 我院口腔修復科青年醫師張文杰獲批2020年國家優青項目
    近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正式公布,我院口腔修復科青年醫師張文杰的「口腔頜面部血管化骨再生」項目獲準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12年開始設立的人才項目,主要支持38周歲(女性40周歲)以下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與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構成年齡梯次並形成有效銜接,是我國高層次人才梯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 重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初審結果公布
    來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科金計函〔2020〕56號關於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初審結果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在2020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共接收各類型項目269671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批率,哪所大學最高?
    來源:青塔6月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初評情況。經初審,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受理項目申請267534項,不予受理項目申請2137項。這也標誌著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正式進入評審階段。自科基金項目的獲批,對於學校和教師來說都至關重要。也正因此,國自然的申請與評審結果,每一年都能夠成為關注的焦點。
  • 資訊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方式或將迎來大變革
    【測繪學報的個人主頁】長按複製此條消息,長按複製打開抖音查看TA的更多作品7NsBSynuc88[抖音口令]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塔,信息來源:來源:國家自然基金委 。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內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
  • 重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學部
    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消息,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學部:交叉科學部,並已公布在官網「機構設置」一欄中。長期以來,交叉科學建設都備受國家重視。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中、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的計劃中,都正在大力地加強推進學科交叉和交叉科學。
  • 【資訊快遞】基金委兩學部公布傑青優青等項目會評專家名單
    8月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公布2020年度生命科學學部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2020年度醫學科學領域部分項目專業評審組組成名單同時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