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半學期的學習和期中考試,相信初一的同學對初中數學已經有了了解。從期中考試的成績來看,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成績並不理想,出現的高分並不多,因此有一部分學生會覺得初中數學很難。其實難度是有,但並不大。初一的數學,相比小學的數學難度上肯定是有增大,但就初中階段的數學來講,還只是基礎內容。所以整個初一階段就是在適應和為後面的學習打基礎的過程。
那麼如何才能學好初一數學,為以後的數學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呢?老師總結這5點,相信會對同學們的幫助很大;家長「秒贊」,直說很受用。
1、 以課本為中心,注重基礎
「萬變不離其宗」,課本內容才是同學們學習的核心內容。在學生問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常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某一道題不會做,當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問及到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時學生答不上來,或者是模稜兩可吃不定。這就說明課本的基本內容都沒有掌握,自然也就不會做題了。所以首先要把課本的內容理解掌握透徹,包括每一個定義概念,每個定理推論,每個公式不僅要熟記,而且要理解其中之意。然後再把課本的每道例題,每道練習題,每道習題都做會做熟。這樣一來,課本的內容全部掌握了,基礎知識自然也就鞏固得很好了。
2、 課前預習很重要,別忽視
課前預習和不預習,聽課的效果截然不同。如果課前預習了,由於對老師要講的內容已經有了大致了解,老師講到哪裡了你就能跟到哪裡,思路完全跟得上,整節課的聽課效果會很好;反之如果沒有預習,老師講到哪裡了都銜接不上,甚至聽著聽著就斷片了,一節課的效果肯定不好。
3、 課堂認真聽講,45分鐘最關鍵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常說向45分鐘要質量,說的就是課堂的重要性。所以在課堂上一定要認真聽講,跟上老師的思路,重點的內容就做筆記,聽得有疑惑的部分做標註,課後再及時理解。可能有些學霸會覺得老師講的內容自己也能看懂,的確也是,可是自己看理解的總是沒有老師講理解的透徹,因為差了老師的「點撥」,理解可能會不深刻透徹。所以課堂一定要注意聽講,45分鐘太關鍵。
4、 課後及時複習,溫故而知新
有些內容課堂上老師講的時候感覺自己聽懂了,但是課後如果不及時複習,可能就會出現作業不會做的情況,或者是對內容一知半解的甚至都忘了,所以課後及時複習不能少,要知道溫故知新。對於學習過的知識點要在課後及時複習,及時鞏固,直至完全「消化」為止。
5、 做題訓練,必不可少
雖說很多人都反對「題海戰術」,但是小隴則覺得對於數學理科科目,做題訓練必不可少。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後,就是要通過大量的做題來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做題訓練達到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能夠做到及一反三,把所學的知識點能夠活學活用。而這些都是要藉助做題才能更好地實現。做題訓練,必不可少。
初一的數學難度並不大,重在基礎的積累,所以作為初一生,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然後按照以上這5點去做,相信你的數學成績會有明顯的提升。數學作為三大科目是必須要學好的,所以從初一開始就要打好基礎。
本節內容就到這兒了,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多多轉發、點讚、關注支持,更多學習方法,持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