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瑞穎攝影報導: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庚子鼠年即將開啟。關於「鼠」你究竟了解多少?1月19日,記者來到江西省博物館,聽這裡的專家介紹「鼠」文物、「鼠」寓意,和「鼠」們背後的故事。
宋青白釉褐彩十二生肖手捧鼠
宋素胎生肖鼠陶俑
素胎十二生肖手捧鼠俑
宋素胎鼠首陶俑
松鼠圖紙本扇面
青花松鼠葡萄紋
鼠俑被作為鎮墓神獸之一
「一隻老鼠靈活地匍匐在人的手臂上。」在江西省博物館,可以看到北宋「素胎十二生肖手捧鼠俑」,手臂上的鼠尖嘴、豎耳、細爪、長尾,形象非常清晰,俑高18.5(cm),1970年在進賢縣池灑公社吳公謹墓出土;另一件館藏宋代「素胎生肖鼠陶俑」,老鼠則停在人的帽子上,俑高30.5(cm),1984年在南豐縣桑田宋墓出土;宋代「素胎鼠首陶俑」是鼠首人身生肖俑,俑首模擬鼠首,而俑身模擬人身塑成,鼠首高昂,身著長袍,雙手撫胸,該俑高23.0(cm),1975年在永豐縣坑田公社出土。江西省博物館保管部的邢琳介紹,這些「鼠」文物都是隨葬品,以十二生肖的形式組合出現。
有學者認為,十二生肖以造型俑的形式出現大概在隋唐。十二生肖俑作為神煞俑,是隨葬墓中用來保護墓主人免受鬼魅侵害,也可防止其化為邪靈危害生靈。在墓中按照十二方位安置,以期輪流守護墓主人的安寧。邢琳稱,作為十二生肖的「鼠」在墓葬中發現較多。
「松鼠葡萄」寓意祥瑞
江西省博物館有一幅《松鼠圖紙本扇面》,出自清代的範金鏞之手,畫中,兩隻松鼠翹起毛茸茸的尾巴,輕盈地在松樹上跳躍。而同樣是清代的「青花松鼠葡萄紋」碗,更是採用了傳統經典的吉祥紋飾「松鼠葡萄」。
「為什麼古人喜歡將松鼠與葡萄放在一起呢?」邢琳解釋,葡萄枝葉蔓延、果實纍纍,寓意子孫綿長、家庭興旺,是人們心中的瑞果;鼠的繁殖能力強,寓意多子,所以松鼠葡萄紋樣,象徵著祥瑞、吉祥。
讓人又愛又恨的「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鼠樣貌醜陋,對人類危害極大,但古人對鼠的情感其實是又恨又敬愛。邢琳介紹,鼠是繁殖力極強的動物,由於中國古代存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因而人們總是希望子孫滿堂。而且,漢字中子(鼠)與子(孫)同字或諧音,因之把子(鼠)視為子孫繁盛的象徵,而把鼠尊奉為子神。鼠常常活躍於糧倉和田地裡,認為鼠年會給人們帶來好年景和富裕,因此將鼠奉為倉神。
邢琳還告訴記者,鼠還象徵財富。在藏傳佛教信仰中,鼠是吐寶送瑞、招祥滿願的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