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Tianyu Zheng
通訊作者:Ying-Yeung Yeung(楊英洋),Ying-Lung Steve Tse(謝應龍)
通訊單位:香港中文大學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0-00530-9
不對稱多米諾親電滷環化在結構複雜和藥物重要化合物的合成中非常有用。雖然已有文獻記載了一些針對催化和對映選擇性多烯環化的研究,但手性產物僅限於稠環。理論上,多米諾不對稱親電滷代環化反應涉及到在末端烯烴和頭部親核劑之間使用含有過渡親核劑的底物,可以產生手性多環系統,這些系統可能是醫藥相關分子的有用構建塊。然而,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由親電滷素引發的催化不對稱滷素多環化的例子被記載。
● 本文報導了一種高效和高度對映選擇性和非對映選擇性的烯烴酮酸滷環化和螺旋式酮化反應。
● 在本研究中,富電子硫脲催化劑對高對映選擇性至關重要,由此產生的螺旋化合物是許多藥物和天然產物的骨架核心。
● 實驗和計算研究表明,反應是通過雙動力學分解機制進行的。作者預期這項工作將促進其他多功能化合物的親電滷環化合成。
受多烯的催化不對稱滷代環化和烯烴的滷代乳糖化的啟發,作者認為在烯烴和羧酸部分之間可以插入一個羰基作為過渡親核劑。
▲圖1 不對稱的多米諾滷代化。
a,多烯滷環化。
b,本論文設計的多米諾滷代化和螺縮酮化。
作者試圖通過分別使用酮酸3a和N-溴代琥珀醯亞胺(NBS)作為底物和滷素源來證明這項概念證明研究。控制立體選擇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可以得到四種可能的異構體。對各種硫化物基催化劑進行了評價,這些催化劑被認為是催化不對稱滷環化反應的有效催化劑。
▲圖2 烯烴酮酸的不對稱滷代化和螺酮縮合的優化。
用底物3a(0.05 mmol)、催化劑7(10 mol%)、NBS(0.1 mmol)在CHCl3/己烷(1:2 vol/vol,3 ml)中在78℃無光下進行72 h。e.r.在Daicel Chiralpak IF柱上通過HPLC測定,d.r.通過1H NMR和內標測定。
以7i為催化劑,對溶劑進行了簡單的優化(CHCl3/甲苯,1:3 vol/vol),得到了在98.5:1.5 e.r和50:1 d.r條件下的溴吡咯酮化4a-Br。確定了優化的反應條件後,探索了3的溴吡咯酮化的底物範圍。
▲圖3 立體選擇性多米諾溴化和碘代環化螺環化的底物範圍。
反應條件:A,底物3(0.05 mmol),催化劑7i(10 mol%),NBS(0.1 mmol)在CHCl3/甲苯(1:3 vol/vol,3 ml)中,在78℃無光下72 h;B,底物3(0.05 mmol),催化劑7i(10 mol%),NIS(0.1 mmol)在CHCl3/甲苯(1:3 vol/vol,3mL)中,60℃避光72h。
▲圖4 底物的立體選擇性多米諾氯環化、螺旋化。
底物3 (0.05 mmol)、催化劑7i (10 mol%)和DCDPH (0.1 mmol)在甲苯(3 ml)中,在60 C無光條件下反應72 h。
▲圖5 5的對映選擇性和非對映選擇性氯環化。
底物5 (0.05 mmol),催化劑7k (10 mol%), DCDPH (0.1 mmol)在甲苯中,40℃無光條件下反應48 h。
▲圖6 機理研究。
a、13C核磁共振實驗。b、與各種滷化劑的反應。c、3h和4h-Br的紅外伸縮頻率。d、3a的X射線晶體結構。
採用密度泛函理論(DFT)對甲苯/CHCl3(3:1vol/vol)溶劑模型中底物3a、催化劑7i和NBS的反應進行了理論計算。
▲圖7 立體選擇性多米諾溴環化螺環化反應的DFT計算。
a、78℃時的自由能分布。幾何優化和單點能量的計算水平分別為M06-2X-D3/6-311G(d,p)和DSD-PBEP86-D3(BJ)/def2 TZVPP。採用PCM溶劑模型(甲苯/CHCl3,3:1 vol/vol)。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0-00530-9
作者簡介
楊英洋
楊英洋(Ying-Yeung Yeung),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及教授,研究工作涵蓋多個領域,包含不對稱催化,天然產物全合成等。楊英洋教授,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哈佛大學E. J. Corey課題組進行博士後研究。2008年,楊英洋博士以助理教授身份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展獨立研究工作,並於2014年被提升為副教授並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助理主任,2016年至今為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主任,2019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謝應龍(Ying-Lung Steve Tse),2011-2015芝加哥大學博士後,2015起任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1.有機塗層水滴的動力學和平衡特性;2.膠體粒子在液-液/液-固界面附近的擴散阻礙;3.燃料電池膜的電荷傳輸和力學性能;4.不對稱催化有機反應的化學動力學(與楊英洋教授合作)。
主頁:http://www.tsegroup.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