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從《異形》到《異星覺醒》外星怪物進化手冊...

2020-11-23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外星人,永遠是科幻電影中最炙手可熱的角色之一,這種來源於人類想像力的地外生命,代表著我們對浩瀚宇宙探索途中的可能性暢想。比如

《星際迷航》

系列"全宇宙心連心"的跨種族大團結,或者

《降臨》

中"七肢桶"為地球帶來超越時間與虛無的世界觀,甚至如《ET外星人》那樣擁有童趣般的魅力,代表我們對可能性的地外文明那麼一絲美好希冀。


  不過這裡要潑冷水了,多數外星人電影並不是這樣子,因為在"科技恐懼"的層面中,大部分同類作品都在描述一個"壞未來",這類外星人電影,一方面代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悲觀或警示情緒,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突出大銀幕的奇觀和獵奇效果。外星人入侵地球嘛,讓人類跟"老外"打起來,總比跟他們在一起"過日子",更能突出商業娛樂化的特色。


  其實在所有外星人電影中,也是存在著兩個極端:


  ★要麼如《異形》

《異星覺醒》

這樣奇異到匪夷所思,代表著進化至上;


  這裡我們主要來描述後一種類型電影,我們稱之為"外星怪物"。


  其實所有外星人都是奇形怪狀,但之所以稱之為"怪物",因為在它們身上,看不到科技甚至智慧的影子,反而是作為一種生命,對生存環境和種族繁衍高度的適應能力,一不留神站在了全宇宙食物鏈的頂端。用句俗話來說,你有科學,我有神功,你有強大的科技和智慧來武裝自己羸弱的身體,那麼外星怪物們,就用逆天的身體機能和繁衍能力作為應對,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進化平衡"。

  諸如

《鐵血戰士》

這樣擁有高度科技文明,還要平時搞個"成人禮"保持身體強大機能的物種,實則有悖於進化論。


  而且所有描述外星怪物的電影,幾乎都是恐怖片。


  隨著《異星覺醒》的公映,不妨讓我們探究一下,這些來自外星、在我們眼中作為"怪物"存在的生命,在電影中究竟有何表現呢?它們可以不受地球生物學的約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見不到。


(友情提示,如下內容,口味有些重)



快出來看上帝!

《異形》開創的完美怪物大時代



進化論王者


  提起外星怪物,絕對繞不開《異形》。雖然它並非最早的外星怪物電影,但卻是最知名的。作為影史上最知名的外星怪物,《異形》系列電影為我們描述了一種噩夢中的生物。

★異形體內流暢著幾乎可以腐蝕一切的高氯酸血,這讓他們就像一個移動的酸性反應爐。它們的外表覆蓋著幾丁質和惰性矽外殼,這種構造不會讓它們與外界進行熱量和能量交換(異形冒著熱氣的口器和四處流淌的"口水"就是證明),從而令異形擁有極高的能量轉化率,帶來強大的身體機能,並且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生存,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


★異形種族屬於蜂巢社會,異形女王統治著自己的族群,種族內部武士、雄蜂、信使等分工明確,在PS遊戲《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異形線中,能夠明確得知異形可以接收到女王的心靈感應,它們智商不高,但卻無上的忠誠。


★最可怕的是異形的繁殖方式,抱臉蟲寄生宿主,決定了異形會隨著宿主的腳步傳遍宇宙各地,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異形,你怕不怕!而且《異形》系列電影表示,異形之所以形態各異,是由於它們會繼承原宿主的優良基因,被稱為"DNA優化選擇"。如《異形3》中寄生在狗身上的信使異形,有著超凡的感官和敏捷屬性,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

中的鐵血異形,繼承鐵血戰士強壯的身體。


  這樣的生命形式,決定了異形在宇宙生命中的至尊地位,偉大的繁殖能力,昆蟲般的社會性,適應性強、而且還能不斷優化選擇基因完成自身種族進化,幾乎是完美生物的體現。如果說要找點缺點的話,只能從單體智商上做文章了。身體機能的至高,代價就是智商上的片段,因此,在人類與異形戰鬥過程中,有的時候真的會"險勝"。


外星怪物生存規則


  《異形》的偉大之處,不僅僅在於創造了一種至高無上的生物,更是為同類作品,制定了一套生存手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外星怪物都來自在遠離人類文明的荒蠻宇宙,最近的也是火星。


★外星怪物身上保留著生物體最基本的進化特徵,它們不會遵循各種規則,唯一的行動指南就是獵殺和繁衍後代。


★外星怪物喜歡殺死同性、追逐異性!比如美女,大部分同類作品中都會存在一個鐵娘子角色,她們是怪物追逐、綁架的主要目標。它們甚至會和美女/美男們產生一種跨越種族的無產階級情感。

★偌大的宇宙飛船,狹小的走廊,把燈一關就是人類一座座墳墓,《異形》的幽閉恐懼氛圍,令同類作品通常將場景也圈定在某個固定區域,無論是在太空船中還是地球上,人類無法離開這片區域,外星怪物很少有跟人類大開大合的正面衝突,通常是跟人類玩躲貓貓,而且多數場景發生在晚上。


★消滅它們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火攻"的中標率最高,《異形》四部曲中異形有三部死於高溫,目前還沒有一種外星怪物可以在烈火中永生。


  《異形》在模式方面的創舉影響了後世很多電影,尤其是在生物學基礎上對外星怪物的塑造成就。那麼除了可怕的異形之外,在科幻電影中,外星怪物們還有那些超凡的本領呢?


非"異形"外星怪咖面面觀

原來我們在幫著外星人侵略地球



  在各類科幻驚悚片,這些來自外星的怪物,之所以堂而皇之的出入地球,一方面有著《異形》為同類電影創立了模式,另一方面它們可以讓創作者不受想像力的束縛。大銀幕上外星怪物奇形怪狀要什麼有什麼,但有個不能忽視的特徵就是,它們與《異形》完全不同,多數情況下它們不把進化論放在眼裡。


(這裡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有足夠代表性)



  1995年的

《異種》

當年票房6000萬,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真正令影迷興奮的是,這類在80年代B級片裡常見的故事,經常打著色情的旗號粗製濫造的題材,竟然被拍成了一部耗資不菲、大牌薈萃的主流R級科幻片。來自

《驚爆十三天》《銀行大劫案》

的名導羅傑·唐納森讓本片情節跌宕氣氛驚悚,特效化妝效果極佳。那時年僅19歲的名模娜塔莎·亨斯屈奇一脫成名,火辣身材留下多少春夢。


  本片最具特色的就是在外星怪物的設定上,讓本片這些香豔的鏡頭有了充足的暴露理由。異種是一種火星生命,通過血液寄生人類,不但生長迅猛且擁有再生能力,而且它們對種族繁衍有著極高的追求,導致它們寄生到人類身上之後,立刻就會變成行走的生殖器,而且被寄生的主兒不是小鮮肉就是大美女,充滿了無窮的交媾誘惑。


  當老司機發車之後,僅需幾分鐘便可分娩生育,照這樣的速度,地球人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滅絕在對方強大的性能力之下。當然,異種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單體攻擊和防禦力一般,且小異種長大成人需要一次結繭行為,而完全消滅異種,只需火攻即可。


寄生前夜——偽裝危機


  很多外星怪物題材,它們喜歡打扮成人類,從人類內部滲透攻擊,和平演變,瓦解敵人防線。


  這類作品很多,通過"偽裝"和"控制"兩點入手,造成一個異化的世界。這裡重點說兩類:



  冷戰核戰的背景,極端主義的威脅,人性的喪失,情感的泯滅,集權體制化的悲哀,這類題材被發揚光大,比如約翰尼·德普的

《太空異種》

和根據海因萊因小說改編《傀儡主人》,但這些電影終究成本不大,只是突出附體,外星怪物形象基本沒有,比如《天外魔花》的翻拍版,1979年菲利普·考夫曼的《人體異形》中通過植物和雨水傳遞的孢子狀生物。

 


  這類電影的怪物們不但可以悄無聲息的寄生人類,而且擁有猙獰無比的變化本領。在《怪形》中,80年代的化妝特效手段為該片塑造了大批半人半獸的怪物,充滿了強大的視覺衝擊力。這種類型怪物,雖然看上去與進化論毫無關係,但這種通過偽裝而從內部瓦解一個種族的方式,無疑象徵著物種入侵的頂級表現。


  當然,消滅它們的方式也比較簡單,依舊是屢試不爽的火焰傷害,《怪形》中用火焰驗血一幕早已成為經典。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90年代的

《奪命高校》

又提供了另一種消滅寄生怪物的手段--寄生獸需要大量水源維繫生命,是它們最大的弱點,果真水火無情啊。



  既然是怪物,就不該限定其生命形態,能行走且能殺人的植物一定是來自於外星,因為地球上絕對沒有這種東西。可想而知,《植物大戰殭屍》中的植物是來自外星的,殭屍才是真正的地球人,原來我們一直在幫著外星人侵略地球。


  恐怖片

《三尖樹時代》

改編自John Wyndham的科幻小說,也是較早引入我國並譯成中文的科幻小說之一。1963年被第一次搬上銀幕,一種外星植物降落地球,人類為了攝取它們的汁液廣泛種植,一場流星雨導致人類全部致盲,外星植物趁機發動進攻。作為那個年代的科幻片,如今看上去比較囧,人類消滅植物的方法也很無聊,但原著小說的地位卻非常偉大,畢竟引領了植物類科幻片的風潮,2009年該小說也被BBC改編成迷你劇,雖然小眾,但腦洞很大。


  還記得

《黑衣人2》

的外星植物嗎?其造型來自於1986年的"恐怖喜劇"片

《異形奇花》

,該片翻拍自羅傑·科爾曼的

《恐怖小店》

,片中的外星植物依靠吸收人類血液生存,後來開始吃人,進而佔領了整個紐約。大嘴花的造型來自於捕蠅草,其實就是《植物大戰殭屍》中的吃人花。電影整體也很歡樂,人類還和大嘴花比賽唱歌,比爾·莫瑞和史蒂芬·馬丁客串。有趣的是,在對付植物的時候,人類反而沒有使用火攻,而是採用"電療"的方式滅之。


吃人的果凍——膠體怪


  1958年的

《變形怪體》

和1988年翻拍版《幽浮魔點》塑造了一種果凍狀膠體的外星人,老版由動作明星史蒂夫·麥奎因主演,是影史上的科幻經典。果凍一般的外星怪物,這回真正的變成一種"物"了。因為這些傢伙沒有形體,卻能吞噬地球一切物體,包括

《撕裂人》

中的喪屍蟲,甚至

《怪獸大戰外星人》

中萌果凍怪,靈感都來源於膠體怪。

  膠體怪屬於積少成多類型,隨隕石而來的"小果凍",對人體有類似濃酸的腐蝕效果,不斷的吞噬人類,被吞噬的人體在怪物體內腐蝕,進而變成膠體怪的一部分,從而體型越來越大,最終從下水道湧出,砸爛、吃掉一切。


  這些傢伙生命體徵不明,人類武器的物理攻擊對膠體怪幾乎沒有作用,一槍下去也只是一個坑,但它卻害怕脫水物,比如消防泡沫液,氟碳表面活性劑、無氟表面活性劑和乾燥劑,火焰似乎也能對它造成傷害,但效果不大。


你找錯對象了——生化怪物


  1999年的《病毒》是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因為該片外星怪物入侵的目標不是人類,而是機器.....

  本片就像《異形》與《終結者》的結合體,外星生命原本沒有形體,只是一道藍色脈衝,先攻擊了俄羅斯空間站,然後混入到美國一艘拖船中,開始獨立製造各種生化人,包括用扳手和零件組成的機械蜘蛛,殺死船員拼湊成半人半機械的怪物。 生化人沒什麼本事,無非就是力氣大,不容易死亡,主要還能噁心人。


  肢解的人體被褪下骨骼,替換機械框架,與暴露在外面的密集電路、電線結合,仿佛穿越到了《雷神之錘》。主腦機器人是一個巨碩的異形機器,移動速度很快,槍擊、爆炸等很難將其殺死。生化人在地球形成了一個自循環的生態系統,包括其能量補給、繁殖後代、科技研發,。


  約翰·布魯諾是好萊塢奧斯卡級特效大師,《深淵》《終結者2》《鐵達尼號》等片的特效都是其主導,本片是他唯一一部導演作品,電影的質量一般,但裡面對外星怪物的塑造手段卻非常罕見,美工設計極佳。


以無形為有形——混沌生命


  你以為這樣就夠離譜了?還沒有!有的外星生命體已經超脫了自然認知而達到了靈修的境界,比如這部

《黑洞表面》

  一艘探索黑洞的"新領域號"科考船,失蹤多年後突然出現,營救人員登上船之後,沒有發現任何外星怪物,但仍然死了個精光?因為這艘船"活了"。"新領域號"穿越黑洞到達的地方超脫於人類認知範疇,可以稱之為地獄,導致這艘船變成了弒殺的怪物,從科學一下子上升到了神學的高度。因此這部電影就像《異形》和

《閃靈》

的結合體,外星生命在這裡看不見摸不著,但無處不在。


  對了,這部電影的導演就是大名鼎鼎的"電玩導演"保羅·安德森。


站在"前輩"的肩膀上

師出有門的《異星覺醒》



  外星怪物類電影,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早已演變成為一種既定模式。所謂的翻新,多數是從外星怪物的設定上大做文章,《異形》給同類作品開了一個好頭,創造了一種橫行宇宙、代表著物種高度的生物,那麼隨之而來外星怪物們,它們都在想方設法的打算超越異形


"異形剝削"與天馬行空


  還記得2001年那部奇葩的

《進化危機》

嗎?那些來自外星的細胞生物,用了幾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地球幾億年的進化,但最後卻死於海飛絲。。。


  《異形》之後,後世很多作品都打算創造屬於自己"異形",在80年代中後期,是外星怪物類電影最為火爆的時刻,比如著名的B級片

《殺出銀河系》

,片中將《異形》工程師的遺蹟換成了金字塔,將異形換成了觸手狀生物(還能強姦美女,比日系觸手類動作片至少要早10年)。該片雖然新意欠奉,但憑藉著重口味獵奇特色和如克蘇魯一般外星怪物,還是贏得了不少B級片粉絲的喜愛,這部電影也成為那個時代"異形剝削"電影的縮影。


  但也有不信邪的,外星怪物又不是只有《異形》,可以完全開拓與後者截然相反的外星生命,於是就有了上述那些五花八門的外星怪物,這些作品絞盡腦汁創造出來的生命(有的甚至連"生命"都不算)都算在了外星人的頭上,最典型的要數著名B級片公司滿月(Full Moon),旗下的科幻恐怖片簡直匪夷所思,就連充氣娃娃在他們手中也能變成外星怪物(《娃娃終結者》)。


  進入到90年代乃至新世紀,外星怪物類作品風潮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以

《獨立日》《星河戰隊》

為代表的外星主流科幻電影,外星怪物回歸B級片。諸如《病毒》《黑洞表面》這樣打算讓外星怪物另闢蹊徑的作品終究未能成氣候,倒是

《迷失太空》

中自帶"電焊口器"的外星蜘蛛,還有範·迪塞爾

《星際傳奇》

裡的盲眼怪物,仍然具備了異形的影子,看來觀眾還是對傳統外星怪物比較感冒。



  縱觀外星怪物電影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大銀幕上的外星怪物一直在進行著進化選擇,從《異形》到《怪形》再到《異種》,它們就像武術門派一樣演變出多個不同的分支和體系,各自體系之內的怪物也有擁有獨立的技能樹。隨著這類電影風光不再,外星怪物們的潛力似乎也被挖掘殆盡,直到2017年,卻又有了復甦之象。


  這部《異星覺醒》,是多少年以來,少見的以外星怪物為題材的主流科幻驚悚片,要知道幾年前就連

《普羅米修斯》

也不是單純的外星怪物電影。


  《異星覺醒》的格調前衛,但模式復古,在外星怪物大舉進攻地球的今日,電影又將場景回歸到了太空飛船(空間站)上,並且故事發展比較遵循當年《異形》創立的幾大生存規則。而片中出現的外星怪物"凱文",也是重回進化論的體系之下,演變出的又一種至尊生命體。


  這個來自火星孢子、被太空人培育出來怪物,從細胞狀態,短時間內就可以"長大成獸"。成年凱文外形就像一隻八爪魚,這裡需要插一句,將外星怪物設定成軟體動物的電影其實不多(比如吳彥祖那部

《歐羅巴報告》

,在木衛二上就碰見一八爪魚狀外星怪物),這裡一方面致敬了曾經風靡一時的八爪魚狀"火星人",另一方面也借用了軟體動物的適應性進化特徵。因為地球上的這類頭足綱生物代謝系統非常簡單,卻擁有發達的感官和神經系統,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腦部極為發達,比如章魚。


  這樣就讓凱文擁有了最強的殺手鐧--超高的智商,這是很多外星怪物作品沒有涉及到的環節,更何況觸手系和幽閉空間對電影驚悚效應的加成。可以看出,《異星覺醒》中的凱文,與以往各類外星怪物都不同,卻又吸納了前輩們的經驗,包括《異形》的規則,

《殺出銀河系》

的觸手,《幽浮魔點》中的軟體生命形式,乃至又開發出超高智商這門獨門武功。


  從《異星覺醒》乃至不久之後的

《異形:契約》

,科幻驚悚片模式下的外星怪物一來就是兩部,而且我們的祖師爺異形大人也終於回歸。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期待,外星怪物電影能夠再度煥發光彩呢?那些形形色色的怪物們,在大銀幕上消失的時間實在太久了。

相關焦點

  • 《異星覺醒》刻畫"進化怪物"屬性 生命本就是理由
    不過,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就是在《異形》正片已經難以為繼的情況下,重新拍攝一部類似於《異形》故事的影片,有多大的意義和必要性?伊斯皮諾薩的回答是:很有意義,相當有必要。求生本能相對照於《異形》中異形的那種繁殖與沒有緣由的出現,《異星覺醒》裡的火星生物卡爾文的出現,則顯得更加「科學化」。
  • 《異星覺醒》一部集太空科幻+驚悚外星生物災難的電影
    《異星覺醒》=《地心引力》+《異形》三位演界大佬的豪華卡司陣容本片的卡司是更加豪華,三大明星領銜出演:《斷背山》傑克·吉倫哈爾終於逃脫後的外星生物開始了第一次殘暴的獵食……《異星覺醒》在北美定級為R級,直觀的血腥場面看得我隱隱作痛。
  • 當你在吐槽《異星覺醒》時,智商就被拉低了
    這主要是因為,電影中的人物在外星生物面前極為愚蠢,電影缺乏邏輯性和科學性,總之在他們眼裡整部電影就是一部弱智片。於是乎大家五花八門的吐槽層出不窮的湧現了。我認為這種反應是對《異星覺醒》的誤解,而那些吐槽表面上是在嘲笑電影人物智商的低下,實際上在嘲笑自己而不自知。甚至可以說這種反應把你自己的智商都拉低了。
  • 異星覺醒:食人外星生命竟然長這樣!
    本周,想看指數最高的莫過於太空災難驚悚片《異星覺醒》了,看來大家口味都挺重啊~在最新發布的終極預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陣容強大的卡斯
  • 異星覺醒和異形有關係嗎揭曉 劇情設定重疊更加刺激恐怖
    前去觀影的影迷發現電影《異星覺醒》的某些片段和《異形》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那麼電影《異星覺醒》和《異形》有關係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據悉,電影《異星覺醒》由是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瑞恩·雷諾茲主演的科幻災難片。
  • 異星覺醒和異形系列電影有聯繫嗎 異星覺醒中文版預告片視頻
    ­  電影《異星覺醒》即將在中國院線上映,吸引了不少觀眾的關注,電影《異星覺醒》的各種物料,包括預告片、海報、劇情介紹,都讓不少觀眾來年想到了異形系列電影,同樣是根據視覺奇觀為大家營造一份恐怖驚悚的電影,讓許多觀眾膽戰心驚,那麼電影《異星覺醒》是異形系列電影嗎?《異星覺醒》和異形系列電影有聯繫嗎?一起來看下相關介紹!
  • 驚悚片《異星覺醒》新預告 火星怪物大開殺戒
    《異星覺醒》有望中國內地引進近日,索尼出品的太空科幻驚悚巨製《異星覺醒》發布最新預告,太空人們在空間站內遭遇火星怪物襲擊命懸一線這款最新曝光的預告曝光了多個驚魂鏡頭,具有超級進化技能和嗜血殺戮本性的外星怪物侵襲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伸手去觸碰看似無害的外星生物,但雙手突然間被纏繞,手指被掰斷,只留下慘叫,神秘外星生物給整個空間站帶來的死亡氣息不禁讓人脊背發涼。 這個火星生物最開始是一個小小的單細胞,但它似乎可以極速生長,且具備超高智商。
  • 正在熱映 || 外星智慧你是否能承受,太空災難巨製《異星覺醒》
    你猜這位黑人醫生有沒有逃脫好萊塢驚悚片中黑人先死的「自然規律」?空間站還有一名俄國女指揮官和日本男駕駛員,他們並非炮灰,不僅人物立體而且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女指揮官,可以說是我看完影片後久久難以忘懷的角色。
  • 《異星覺醒》爛番茄新鮮度100%,IMDb評分8.8,究竟違心不違心?
    上上周有米叔的《摔跤吧!爸爸》,上周有科幻動作電影《超凡戰隊》,下周有迪士尼出品的《加勒比海盜5》,那麼本周最受網友期待的電影就非《異星覺醒》莫屬了!劇情介紹:幾位漂浮在空間站的太空人們發現了一個來自火星的「神秘樣本」,這個樣本其實就是他們一直在找尋的高智能「智慧生命體」。它不僅集肌細胞、神經細胞於一體,更擁有超強大腦,能夠進行超能進化。
  • 《異星覺醒》終極預告 外星生物與人類生死對決
    太空災難驚悚升級,滅世浩劫一觸即發,人類放手一搏對決高智商外星生物,致命恐懼如影隨形,驚嚇指數爆表。五月唯一災難驚悚巨製、最適合情侶體驗的「躲懷」電影19日盛大公映,邀約你和你的ta共赴全程刺激、相擁尖叫的「520」周末!
  • NASA稱或有外星生命存在 《異星覺醒》預言成真
    NASA稱或有外星生命存在 《異星覺醒》預言成真 然而喚醒這個神秘外星生命後,未知的巨大災難也隨之而來。由目前發布的預告來看,這一部太空驚悚巨製堪稱史上最令人心跳爆表,其中尚未完全曝光的火星怪物更是令大家期待指數飆升。 外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現實中人類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美國宇航局NASA北京時間2月23日凌晨2點剛剛宣布了一項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40光年距離的一顆小恆星周圍有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圍繞。
  • 《異星覺醒》限制級預告 火星生物大鬧宇宙飛船
    《異星覺醒》限制級預告 火星生物大鬧宇宙飛船 時間:2017.03.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異星覺醒》集體智商掉線,內心卻無法平靜,還有古典科幻的氣質
    對外星文明的恐懼!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 《異星覺醒》公映 傑克·吉倫哈爾對決外星生物
    幽閉空間奪命追魂 太空災難全程戰慄 《異星覺醒》講述發生在空間站的致命邂逅,科學家首次發現地外生命,但迅速成長的外星生物露出猙獰面目追殺人類更威脅地球,空間站秒變人間煉獄,太空人為人類命運拼死一戰。影片將幽閉空間心理驚悚元素髮揮到極致,打造全程尖叫無尿點的刺激觀影體驗。空間站狹小逼仄又錯綜複雜如同迷宮,是「密室追逃」式驚悚大戲的完美舞臺。
  • 《異星覺醒》新預告火星怪物大開殺戒
    近日,索尼出品的太空科幻驚悚巨製《異星覺醒》發布最新預告,太空人們在空間站內遭遇火星怪物襲擊命懸一線,驚悚又刺激。
  • 科幻電影《異星覺醒》主要講的是人類前往太空探索外星的故事?
    David Jordan(傑克·吉倫哈爾 飾)人類有意識聯繫外星文明,歷經20年火星探測車採集到「神秘樣本」,而這樣本竟是外星智慧生命線索,新發現令一眾太空人十分興奮,但不知其暗含致命殺機,整個空間站岌岌可危。一名醫生,Jordan。他在國際空間站呆的時間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久。
  • 生存,就意味著毀滅——《異星覺醒》影評
    地球作為無垠宇宙的一顆塵埃,一定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肯定會有無數的地外生命存在,只是因為地球現在的科技還不夠發達,無法探測到遙遠的智慧生命而已。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外星生命,而不是外星人。其實外星人長什麼樣,誰也不知道,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外星人形象,都只是編劇和導演的臆想而已,歸根結底還是局限於人類的思維定式。外星人,就一定像人嗎?就一定是碳基生物體嗎?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看不見,它就不存在。
  • 《異星覺醒》曝中文特輯 火星怪物暗示巨大災難
    《異星覺醒》曝中文特輯 火星怪物暗示巨大災難 《異星覺醒》首款中文特輯 時長:01:30 來源:電影網
  • 接棒《火星救援》 《異星覺醒》火星有心跳發現
    「太空人大戰高智商火星怪物,密閉空間站心跳逃生,在太空,沒人會聽到你的尖叫!」索尼今年開春的重磅科幻驚悚大片《異星覺醒》近日再度曝光一款中文特輯,特輯中透露了扣人心懸,讓人心跳爆表的精彩劇情。
  • 【1+1】《異星覺醒》影評:一部有驚喜感的電影作品
    編者按:五月唯一太空災難驚悚巨製《異星覺醒》正在內地全面熱映,密室逃脫式的心理驚悚大戲被贊全程扣人心弦無尿點。影片上映首周末奪取新開畫影片票房冠軍,截至目前累積票房成功破億。如今,一部擁有眾多人氣明星出演的《異星覺醒》頂著「年度科幻力作」的名頭上映,無疑令廣大科幻迷期待不已!  影片的英文名稱是「LIFE",意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