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札記」一個免費下載學習資料的地方
每晚22:00與你相約~
▼
眾所周知,自計算機初始發明以來,科學家們就在不斷用複雜的發光二極體和微電路,刷新著人們對於智能的認知,試圖製造著微小精確、邏輯緊密、儲存容量大的超級「產品」,但是幾乎都是局限在機械部件,不過現在卻有人將目光瞄準在了生物體分子上面。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就有這麼一位美女學霸,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她就是如今的加州理工學院教授錢璐璐。
錢璐璐教授,200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師從賀林院士,是十足的美女學霸。隨後留學國外,在2010年12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博士後,2018年12月又成為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助理教授,在2019年1月成為了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教授。
其代表成果有論文《增大DNA鏈置換級聯的數字電路計算的規模》,《用DNA鏈置換級聯實現神經網絡計算》。
曾經她用核苷酸製造出 DNA 機器人,又在一個小小的試管中實現人工智慧。錢璐璐團隊開發了一種由 DNA 製成的人工神經網絡,使用這種人工神經網絡來規劃智能行為,包括計算、選擇等其他能力,期望試管裡的充滿智慧的混合物,能幫助人類識別上萬個潦草的數字。
「人類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超過800億個神經元,他們能夠做出非常複雜的決定。像蛔蟲這樣的生物可以使用幾百個神經元,則只能做出簡單的決定。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設計並創造了一個小型神經網絡,可以對分子信息進行更為複雜的分類」。
錢璐璐教授這麼說道。
錢璐璐教授之前製造的 DNA 機器人,則在模擬計算機的運算過程中派上了用場。至於「Winner-Take-All」神經網絡,則被認為能夠對 MNIST 資料庫中 98% 的手寫數字進行正確分類識別。
雖然,這樣的研究看起來似乎很幻想,更科幻,但是科學家們期望,也不僅僅是將這種智能分子機器作為一個計算機的替代品,更想看到的是其生物屬性裡蘊涵著巨大的潛能。
「雖然科學家們剛剛開始探索在分子機器中創造人工智慧,但其潛力已經不可否認。類似於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使人類比一百年前更強大,人造分子機器可以製造所有由分子組成的物體(從而幫助人類更強大)。」
錢璐璐教授對於未來該領域發展潛力有著足夠的信心。也許這樣的領域聽起來還是有些科幻,但是科學的探索本身就充滿了太多的不可思議,而這些新的概念和研究,為使用「分子機器」探索人工智慧提供了可能性。
或許,未來該領域帶來的新技術也能應用到生物環境之下,能夠為人類防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期待錢璐璐教授能夠在該領域取得更多的成績,為全人類造福。
親愛的家長們,今天的內容就先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作為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盡其所能,以現有的知識儲備,在如何教育孩子、怎麼提高孩子成績的路上,為家長們帶來一些幫助。
「學霸札記」謝謝大家的點讚和轉發,你們的支持是老師持續更新的唯一動力!
文章 ▕ 整理來之不易
希望大家可以分享點讚支持「學霸札記」
你點的「在看」,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