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十足的美女,200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師從賀林院士,目前任職於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系。
如今,她已是西方名牌大學中的教授,儘管生活中並不如意,但是卻依然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她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教授錢璐璐。
從錢璐璐教授的經歷來看,2008年01月-2010年12月, 她是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博士後,而在2011年01月-2013年06月,卻是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高級訪問學者,期間做出了2項比較有含金量的研究,而該2項研究也成為了她科研方面最具有代表的成果。
一篇論文就是2011年6月,《增大DNA鏈置換級聯的數字電路計算的規模》(Scaling up digital circuit computation with DNA strand displacement cascades)發表在《科學》雜誌。而另外一篇則是2011年7月,《用DNA鏈置換級聯實現神經網絡計算》(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with DNA strand displacement cascades)發表在《自然》雜誌。
「人類每個人的大腦中都有超過800億個神經元,他們能夠做出非常複雜的決定。像蛔蟲這樣的生物可以使用幾百個神經元,則只能做出簡單的決定。在這項工作中,我們設計並創造了一個小型神經網絡,可以對分子信息進行更為複雜的分類」。
錢璐璐教授曾經這麼說道。而她曾經用核苷酸製造出 DNA 機器人,又在一個小小的試管中實現人工智慧。並且DNA 機器人,在模擬計算機的運算過程中派上了用場。至於她的團隊開發的由 DNA 製成的人工神經網絡,可以規劃智能行為,包括計算、選擇等其他能力,期望試管裡的充滿智慧的混合物,能幫助人類識別上萬個潦草的數字。
不得不說,這樣的想法,的確腦洞有些大。而錢璐璐教授還因為科研成果,獲得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早期職業生涯發展獎(簡稱CAREER Award)以及2013年日本大川獎 (Okawa Foundation Research Award)。
對於科技前沿,我們普通人也很難看得明白,但是從字面意思上,也能夠感受到一絲科幻的味道。但是未來科學家們期望,卻不僅僅是將這種智能分子機器作為一個計算機的替代品,更想看到的是其生物屬性裡蘊涵著巨大的潛能。而這樣的場景,更讓人容易聯想到科幻電影中,擁有人類智慧大腦,卻一副鋼鐵身材的高等機器人。就是不知道在未來,這樣的機器人會不會超過人類的智慧。
「雖然科學家們剛剛開始探索在分子機器中創造人工智慧,但其潛力已經不可否認。類似於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使人類比一百年前更強大,人造分子機器可以製造所有由分子組成的物體(從而幫助人類更強大)。」
錢璐璐教授對於自己的研究的領域充滿了信心,畢竟許多曾經看似科幻的東西,最終隨著科技發展變成了現實。相信,無論是分子機器人,還是其他類型的機器人都會給人類帶來福音,甚至成為人類治療以及預防一些重大疾病的重要幫手。
這位美女教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儘管在婚姻上並不是那麼順利,卻沒有向生活妥協,在科研的道路上追逐著自己最初的夢想,活成了一個強者。未來,相信這位美女教授會做出更多成果,用來改變這個世界。
如果錢璐璐教授的成果一旦實現,那麼,高智慧機器人離我們還會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