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於盲目的較勁。」人類有些時候不是真正因為有了好奇心才會去做某件事,有些時候總是在為了與他人較勁才選擇去做某件事,國家之間也同樣如此。探索地球人類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下來,於是在某個特殊時期,因為國家之間的暗較勁,於是就連自由探索地球這件事都開始有了「較勁」的成分。
《海底兩萬裡》就是一部關於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一場海底探索之旅,但是就1970年,蘇聯開始了一項真正意義上的深度探索之旅,不過他們探索的不是兩萬裏海底,而是萬米以下的「地心工程」。
早在1970年,當時的蘇聯政府在迫於來自美國的壓力下,蘇聯政府於是開展了許多項重大領域的大型工程,其中一樣就是探索地心,想深度挖掘,這可以說是一個瘋狂的計劃,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萬米的地層面,他們為何堅決停止了呢?
「科拉超深鑽孔」計劃的起始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格局重新劃分,潛移默化地形成了前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陣營,長期冷戰開始了。
這場冷戰首先是從兩國軍事實力強開始競爭,都想成為全球第一軍事強國,所有的前提是不會單方面挑起戰爭,畢竟二戰的血淚史依然清晰。
在短短幾十年裡,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每個人都想要和平穩定的生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蘇兩國誰也不敢一國對戰全球。
就這樣,在對峙不開戰,不發生大規模衝突的情況下,美蘇兩國開始了在核武器等毀滅性武器上的深度研究,就是想不斷地通過武力來威懾。雖然都不會爆發大規模核戰爭,但是兩國通過領域之間的競爭來代替真正的軍事戰爭,多領域的暗較勁,讓這場「冷戰」持續了幾十年。
兩國的競爭開始圍繞全球各個已知或者未知的領域開始全面升級競爭,不管是地球內部的海陸空,還是地球外部的外太空計劃,又或者藏在地球內部的人類從未探索的秘密,都成了他們競爭的方向。
首先在航空航天領域,雖然都已經成功送上各自的太空人上太空,但是對於美國先登月這個事實蘇聯是耿耿於懷的。而美國當時進行的一個「挖掘地球」計劃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因為美國土質問題,只能在挖到地下4500米深時,不得不立即叫停,這個領域也給了蘇聯一次可以佔上風的局面。
1970年,紀念列寧誕辰一百周年,蘇聯動用了大量的科學家和大量的工作者,開始挖掘地心,而這個挖掘地址被選在科拉半島,這個計劃被命名為「科拉超深鑽孔」。
科拉超深鑽孔始末
首先,在這個計劃開始之前,其實當時的蘇聯工業已經極為發達,從礦物、石油、其他工業領域已經為蘇聯政府獲得了大量資金,於是,在充沛的資金下,蘇聯領導人下令在當時的科拉半島進行這項計劃。這項計劃於1970年5月24日開始,在整個鑽井現場,有十六個蘇聯科研工作室對巖心進行深度研究,其當時的蘇聯地質部長更是親自監督整個鑽井計劃的全部進程。
鑽井總是越往下越艱難的,但就是這樣,蘇聯也已經輕鬆的鑽井達到了7000米以上,這一指標已經遠遠超過美國的4500米深度,說實話,這方面蘇聯已經領先。
7000米以下,鑽井計劃遇到了大難題,越往下,不僅溫度越高,而且鑽頭碰見的物質越堅硬,普通的鑽頭已經無法滿足這項計劃的繼續進行,但是,當時的蘇聯政府憑藉著國內的雄厚的資金財力,做出了兩大重大抉擇。其一,一邊把國內的大量的工業器械煉製成更加實用的鑽井設備,加緊投入整個計劃進程;其二,花重金從瑞士進口設備,就在整個鑽孔計劃實施中,光進口資金都高達數十億美元。
地下9500米時,可喜的成績出現,除了挖掘到大量的稀有金屬,還發現了一個藏在地底下的黃金和鑽石地層,這一發現,讓整個工作團隊都無比振奮,畢竟投入總算有了回報。但是當他們高興時突然也意識到一個重大問題,這藏在地下9500多米的有價物質他們卻無法大量搬運到地面。
然而,在1989年整個科拉鑽孔計劃挖掘到12262米時,蘇聯突然宣布停止整個地心挖掘計劃,再加上後來的蘇聯解體,整個科拉鑽孔計劃再也沒有重新復工。地下12262米,成績斐然,再往下挖也許會有更大發現,但是他們怎麼就說停就停呢?這一原因,直到49年後才明白突然停止的真正原因。
計劃終止的真正原因
科拉鑽孔計劃,其實早在9500米深度時,整個地質工作組的負責人就已經開始建議國家上層暫緩或者試著停止此項計劃。一是蘇聯本身的開採挖掘設備的更新,跟不上整了挖掘深度的變化;二是除了本國器材跟不上計劃外,就連當時不斷從瑞士進口的更先進的裝備也無法滿足整個計劃的下探。
除了無法解決開採挖掘設備問題之外,在外界,蘇聯派兵參與了當年的阿富汗戰爭,整個阿富汗戰場更是拖垮了蘇聯的整體經濟,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蘇聯花費了近十年時間,蘇聯傷亡5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00多億美元,這對於當時在不斷參與各項計劃投入的蘇聯來說,簡直就是釜底抽薪,畢竟花了這麼多錢,並沒有取得他們想要的結果。
同樣,在那些年,蘇聯一方面大量資金用於在跟美國競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競爭上,另一方面蘇聯投入的其他各項投資,一直都是沒有啥回報的,很多計劃都只是為了跟美國比而盲目進行的,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到底是為了得到什麼而開始的。經濟的不斷下滑,讓蘇聯更加雪上加霜,最終他們才看清一些計劃的真正本質。
科拉半島的「地心計劃」,至始至終就是為了跟美國比深度,就只是為了向世界證明蘇聯可以挖得更深。但是,其中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等等成本太過巨大,反觀其挖掘更深後他們的收益是什麼,其實什麼都沒有得到,白白浪費了一切資源。
結語
蘇聯的這項「科拉超深鑽孔」計劃的突然叫停,也更是說明了這個計劃對於國民經濟生活沒有任何作用,蘇聯太過於追求外界對於美國和蘇聯的評價,以至於達到一種病態模式,只要美國做得,蘇聯就立刻跟,從不想著自己為什麼去跟進,最後只能落下一個又一個爛攤子。
科學探索不應該被盲目跟風,不應該別人怎樣做我們就怎樣做,不然到頭來,你自以為投入巨大投入就能能換來豐厚回報,可是得到的卻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虛幻。腳踏實地,認真想清楚自己做這個或者那個科學研究到底是為了什麼,也只有這樣,你的每次前進都會慢慢向著你的目標靠近,成就自然就會出現。
參考文獻:
《科拉超深鑽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