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周末
作為新年獻詞的開創者,南方周末今天刊發2018年新年獻詞。
獻詞稱,始終有兩種力量,在我們一生中激蕩。一種推著我們向外走,一種拉著我們向內收。一種力量去遠方,一種力量回原鄉。
以下為原文,來源|南方周末:
始終有兩種力量,在我們一生中激蕩。一種推著我們向外走,一種拉著我們向內收。一種力量去遠方,一種力量回原鄉。
這一年,我們依然在工地上揮汗如雨,依然進出寫字樓風風火火,或者像候鳥一樣滿世界飛翔……無論我們有多忙,走得有多遠,卻始終被一種力量牽絆,被一種惦記溫暖,被一種責任召喚。於是,我們看到阿拉善沙漠的沙生植物在公益人腳下不斷綿延,看到山間角落裡的塵肺病人被一個個找到送醫,看到涼山格鬥孤兒們被「遣送」後重新回來學習與訓練。高速運轉的時代陀螺,將社會切割成一個個網格,將人們隔離成一個個原子。但生命意志頑強地向外向上生長,激勵我們從一個個原點走出,又將一個個原子彼此相連,讓吾國斯民,遙相守望。
曾經,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工作、播灑汗水,就可以自然獲得更多的收入,站上更高的平臺,讓孩子得到更優的教育,使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總有一些意外,可能先於明天到達;總有一些事情,超出個人能力之外。交了昂貴學費,幼兒園不一定就能安全放心;住了高檔小區,空氣不一定就比別處清新;攢了一輩子錢,銀行卡收得再緊也不一定躲得過詐騙的厄運。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獨善其身越來越不可能。我們為自己奔忙,也給他人幸福。我們撿起一片廢紙,也是在為自己清潔環境。你我都是社會生態鏈的一環,是休戚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美好生活需要你我發自內心的善意,也需要更溫暖的公共產品和制度供給。政府放開生育政策,讓信奉家庭價值的中國人更好地親其親、子其子,不僅滋養著個體的終極幸福,也涵育著中華民族的繁榮之源。
曾經,我們以為人類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歷史早已教會人們珍惜和平與發展,但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版圖,一直波譎雲詭。有的國家將國門打開,有的卻關門「退群」;有的經濟體高歌猛進,有的增長缺乏後勁;有的可能遍地黃金,有的滿目戰亂貧病……
世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警報一直在為你我鳴響。氣候變化利劍高懸,核爆危機陰魂不散,霸權與恐怖主義的雙頭怪胎競相瘋長,基因技術與人工智慧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倫理與法律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退回孤島,自理人類的這些困難。只有深悟命運共同體的真義,穿過看似冰冷的商業與國家競爭,將一個個漂流的孤島連成共享繁榮的大陸,我們才可能在「天下為公」中牽手大同,這個日夜旋轉的星球,才不會在浩渺宇宙中顯得寒冷寂寥。
時空坐標中,個體局限性總是影響對歷史大轉折的感知,即使親歷者,也往往在事後才突然醒悟。40年前,改革開放春雷炸響,父輩們篳路藍縷,用一代人的時間,改變了自身的命運,也讓百年中國告別積弱積貧,重拾偉大復興的民族自信。今天,「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已過中年,但新時期勇猛精進的圖景,依然讓人怦然心動。曾經念茲在茲近40年的「下個世紀中葉目標」,終於在2017年秋天正式由「基本實現現代化」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歷史的接力棒,由「新時期的新一輩」交給了「新時代的這幾輩」。
拉開新時代的大幕,讓現代化的列車帶上每一個人。我們重申古老的中華文明,只因它既凝聚於內在的德性,又延伸到無限的遠方。仁不在別處,就在你光明的初心;義不在別處,就在你該走的大道;文明不在別處,就在每一個居仁由義的現代中國人。在忙碌中懂得相互關愛,在逆境中記得堅守良知。無論何時都珍惜自己的選擇,珍惜你我站立的中國。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沐浴新年的陽光,一些朝向內心的期許會在瑣碎的生活中誕生,一些面向世界的夢想會從平淡的日子裡升起。我們祝福你,祝福你的期許和夢想,在溫暖的大陸棲息生長。
祝福新時代,祝你新年好!(本文首發於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1999新年獻詞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這是我們與你見面的第777次。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這是冬天裡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樹葉已經落盡,南方的樹葉還留在枝上,人們在大街上懶洋洋地走著,或者急匆匆地跑著,每個人都懷著自己的希望,每個人都握緊自己的心事。
本世紀最後的日曆正在一頁頁減去,沒有什麼可以把人輕易打動。除了真實。人們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們得到過安慰也蒙受過羞辱,人們曾經不再相信別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歲月讓我們深知"真"的寶貴——真實、真情、真理,它讓我們離開凌空蹈虛的烏託邦險境,認清了虛偽和欺騙。儘管,"真實"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正義的號角。當你面對蒙冤無助的弱者,當你面對專橫跋扈的惡人,當你面對足以影響人們一生的社會不公,你就明白正義需要多少代價,正義需要多少勇氣。
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前進的腳步……
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樣,我們與你再次見面,為逝去的一年而感懷,為新來的一年作準備。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在這個時刻,我們無言以對,惟有祝福: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往前走的繼續走,讓幸福的人兒更幸福;而我們,則不停為你加油。
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你的希望就是我們的希望,因為你的苦難就是我們的苦難。我們看著你舉起鋤頭,我們看著你舞動鐮刀,我們看著你揮汗如雨,我們看著你谷滿糧倉。我們看著你流離失所,我們看著你痛哭流涕,我們看著你中流擊水,我們看著你重建家園。(勵志文章 www.lz13.cn)我們看著你無奈下崗,我們看著你咬緊牙關,我們看著你風雨度過,我們看著你笑逐顏開……我們看著你,我們不停為你加油,因為我們就是你們的一部分。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新年的第一天,我們要向你、向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說一聲,"新年好"!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因為有你,才有我們。
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裡。為什麼我們總是眼含著淚水,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麼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麼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得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互相關懷。
南方周末1998新年獻詞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迎著新年初升的太陽,讓我們輕輕地作個道別,說一聲:「再見,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個日夜,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記者」。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現場目擊了朔州假酒荼毒生靈的慘禍;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奮力傳遞了昆明「剷除惡霸」的呼喊;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仔細觀察了中國電信反壟斷的艱難進程;
透過記者的眼睛,我們忠實記錄了億萬軍民戰勝世紀洪水的巨大勇氣和抗爭精神 ……
有人說,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
也有人說,履行一項職責時總會感到是在還債,因為它決不會令我們自己非常滿意。
記者所履行的職責,何嘗不是對公眾的一種「還債」——
他要告訴人們世界上發生的新聞,他還要告訴人們新聞背後的真相。
對於這樣一項職責,我們當然時時力有不逮,但我們願意為此而竭盡全力。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綠葉顯示,新聞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實擔保。
面對世俗的力量, 儘管生命有時也會顯得脆弱,儘管我們也不都總是那麼堅強,
但是,我們決不苟且於虛偽和庸俗,決不。因為我們深深懂得,尊嚴是人類靈魂中不可糟踏的東西。
讀者也許還記得伐木工人的最後一個勞模吧。為了尋找他,以便尋找長江上遊水土流失的真相,我們的記者排除了「報喜不報憂」的地方幹擾,翻山越嶺。穿過一個又一個伐木點,終於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這位老伐木工發自內心的懺悔,為「尋找長江的傷口」留下了最真實的言說和最切膚的痛。
我們的許多報導,就是不斷發現和不斷尋找的結果。
記者的眼睛不僅僅為發現事實尋找真相而睜開,記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動,而輕輕閉上。
在東北災區,滔滔洪水已退,漫漫嚴冬將臨,迎著刺骨的寒風,一位大嫂對我們的記者悠悠地說了一句:「我們需要什麼?太多了,國家哪幫得過來,今年災情這麼普遍,自己苦點都沒啥……」言者毫不經意的話語,卻令聞者心頭一,久久為之發燙。(勵志文章 www.lz13.cn)面對如此重災巨創,柔弱之軀內蘊藏的寬厚與善良,誰說不是一種堅強?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堅強,喚起我們一種不可摧毀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幾塊脆弱的木板,在狂風暴雨的急流中顛簸過的人,才能體會到一個晴朗的天空是多麼的可貴。
告別一九九八,回訪我們報導過的新聞,作惡多端的孫小果終於被一審判處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陽終於在他鄉找到知音,而中國電信也終於開始降低消費者們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費……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從來也不拋棄弱者。希望就是我們自己!
南方周末2009新年獻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當經濟危機帶來的一絲隱憂瀰漫在心頭,當寒風吹動落葉而雪的消息從北方傳來,在這新年的第一天,請讓我們傾聽一個久遠的聲音。十年前的今天,本報發表了1999年新年獻詞《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今天,當南方周末致力於新聞專業主義之路時,這句標題仍是我們精神的圭臬,我們勉力繼承其志,並視之為偉大的傳統。中國已經度過了激流般的十年,多少繁華事,已付笑談中,可是這句箴言仍然在每一個新年來臨之時嗡然迴響。
因此,在今天,讓我們在這最單純和美好的精神傳統中相逢,讓我們在自己的內心中汲取力量,尋找最熱誠的信念。讓我們繼續前行,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中堅。
這就是為什麼在汶川地震發生之時,無論我們身在現場,還是在千裡之外,都曾感受到舉國一致的悲傷;在北京奧運會舉辦之時,無論我們是中產階層,還是貧寒之家,都曾體會過壯美場景帶來的欣喜;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發生之時,無論我們為人父母,還是尚無子嗣,都曾拍案而起,怒不可遏。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整體,我們休戚與共,須臾不曾分離。這是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中堅,因為捫心自問之時,我們發現自己對人的愛無可置疑,對國家的愛無可置疑。
當我們捫心自問之時,我們心中對這個國家深摯的愛已經給了該如何行事的答案。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只讚美國家的進步,也批評它的不盡完美;為什麼像捧著燭火一樣捧著「真相」,在群論洶洶之際也堅持獨立的立場;為什麼若我們只能發出熒熒之光,也有崇高之意。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在今天買下這份報紙,而它沒有提供可供獲利的消息甚至也不提供什麼消遣。
這是因為我們是理性的愛國者。經歷了地震的悲痛,經歷了奧運的盛況,經歷了30年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已經成年。當我們在這新年的這份新聞紙上相逢,我們已是社會的中堅。
在這個時候,讓我們回想,30年前,在改革開放之初的羊腸小道上,我們的父輩蓽路藍縷,何其艱辛。他們經歷了多麼複雜的年代,走過了多麼長的路。今天,他們結束了對國家的使命,頭髮斑白,回想著自己與同輩如何開創了這個世界。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比過去更好的世界,我們可曾想過他們有權利生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是否有一天當他們追問我們的故事,我們可以說,我們沒有推卸責任,不負歷史的託付?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犬儒,不能抱怨「那是不可改變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尋找最熱誠的信念。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望向歷史深處,回憶這個國家在一百多年來的兜兜轉轉。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中堅。
越是望向歷史深處,我們就越是堅定。是的,我們要毫不遊移地支持那些人類共同的價值。我們支持進步、民主、自由、人權,支持中國走向現代文明。我們可曾憶起,一百多年前,先賢們發現故步自封於本國文化已不足以救亡圖存,因此埋藏了心中痛苦,遠渡重洋,以尋求國家振興之道?因此西風東漸,建兵工廠以御外侮,建學校以期未來,建報館以開民智,因此德先生、賽先生給這個古老的國家帶來了復興之光。在這漫長歷史的此端,我們可曾想過這個國家的希望從何而來?我們可曾想過,如何延續這希望,以不誤國家和人民的前程?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堅持讓各種社會力量進行公正博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呼籲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超越集團利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支持繼續深化改革。這就是為什麼公正、公平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無論發生什麼;為什麼國富民窮的趨勢需要徹底扭轉,無論要做多麼繁複的工作。
一切都因為,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在我們手中。我們是社會的中堅,不是因為我們身在高位,不是因為我們資金豐足,不是因為我們聰明絕頂,不,我們甚至並不比任何一代中國人優秀,只是我們有此機會。我們有一個機會把中國變得更好,我們有一個責任把中國變得更好。我們不能彼此耳語,而要朗聲合唱,這歌聲要求著國家與人的共同幸福,從一百多年前而來,迴蕩今時今日。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相信自己的使命,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真相,不能墜入一個失真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講述自己對國家的愛時,可以平靜、深邃和堅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既不隨波逐流,也不凌空虛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現實主義者,求應然之事。
因為在這個大陸上,太平洋以西,當新年的熹微曙光籠罩大地之時,我們要對這個國家負責。當我們看到它遼闊的天空,看到天空下一條條曾被地震折斷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的山嶺和阡陌縱橫的土地,繁華都市和出產古老穀物的土地,以及在這個國家中來來往往的沉浸在夢幻中的人們;當我們的孩子將出生,在夜色中發出柔弱卻嘹亮的哭泣聲;我們會知道,沒有任何東西比一個信念更為珍貴,也從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有如此之多的困難,有如此之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