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鶺鴒
雀形目 > 麻雀科 > 鶺鴒屬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Motacilla flava
描述:中等體型(18釐米)的帶褐色或橄欖色的鶺鴒。似灰鶺鴒但背橄欖綠色或橄欖褐色而非灰色,尾較短,飛行時無白色翼紋或黃色腰。亞種各異:較常見的亞種simillima雄鳥頭頂灰色,眉紋及喉白;taivana頭頂橄欖色與背同,眉紋及喉黃;tchutschensis頭頂及頸背深藍灰,眉紋及喉白;macronyx頭灰,無眉紋,頦白而喉黃;leucocephala頭頂及頭側白;plexa頭頂及頸背青石灰色;melanogrisea頭頂、頸背及頭側橄欖黑。非繁殖期體羽褐色較重較暗,但三四月已恢復繁殖期體羽。雌鳥及亞成鳥無黃色的臀部。亞成鳥腹部白。
虹膜-褐色;嘴-褐色;腳-褐至黑色。
叫聲:群鳥飛行時發出尖細悅耳的tsweep聲,結尾時略上揚。鳴聲為重複的叫聲間雜顫鳴聲。
分布範圍:繁殖於歐洲至西伯利亞及阿拉斯加;南遷至印度、中國、東南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及澳大利亞。
分布狀況:常見的低地夏季繁殖鳥、冬候鳥及過境鳥。亞種plexa,angarensis,simillima,beema及tschuschensis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但遷徙時見於中國東部省份。simillima也經過臺灣。macronyx繁殖於中國北方及東北,越冬在中國東南及海南島。leucocephalus繁殖於中國西北部,越冬在喀什地區。melanogrisea繁殖於新疆西部天山及塔爾巴哈臺山。taivana遷徙經中國東部,越冬在中國東南部、臺灣及海南島。
習性:喜稻田、沼澤邊緣及草地。常結成甚大群,在牲口及水牛周圍取食。
居留狀況:冬候鳥
遇見指數:★★☆☆☆
時間:5月 地點:龍湖 ▼黃鶺鴒(Mac亞種)
我很好奇,各種鶺鴒、紅尾歌鴝等許多鳥都喜歡不停的抖動尾巴,這是為什麼呢?
歡迎轉發、轉載,轉載需署名並註明來自「觀鳥首席行走」
更多內容,請長按二維碼關注「觀鳥首席行走」
歡迎轉發、轉載,轉載需署名並註明來自「觀鳥首席行走」
更多內容,請長按二維碼關注「觀鳥首席行走」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