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英國【放射性物質】聚焦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女科學家居裡夫人

2021-02-26 電影研究所

放射性物質的劇情簡介 · · · · · ·

  基於Lauren Redniss所著小說《Marie & Pierre Curie: A Tale of Love and Fallout》,

聚焦瑪麗·居裡和皮埃爾·居裡夫妻對科學的探索和兩人之間的關係。

部分豆瓣用戶短評 · · · · · ·

       主線拍的很文藝我很喜歡,但突然穿插一些未來科技發展的閃回畫面實在是太糟了,完全打亂主線的節奏和氣氛的古典感。但是瑪麗真酷啊!無懼種族歧視和厭女的社會,放到現在還是很前衛,太愛了!

Rosamund Pike也演的很好,加一星吧(另外原來居裡夫婦跟跳舞的Loïe Fuller有交集啊,真是神奇

部分豆瓣用戶短評 · · · · · ·

       淳華真的很穩,上乘的角色駕馭能力穩住了人物的整個脈絡,但導演為了適應時下話題,討論女性主義和科研的倫理等議題,進行了未來閃現和一些意識流的場景表達,展現得太花哨了一些,和主線劇情也不太融合,很難讓人有深層共感,讓全片作為人物傳記包袱很重,有點可惜

       女性有多難,就是即使她的科學成就得到世界認可。即使她的成就已經達到一堆男人科學家裡唯一的女性,但她打到世界的名號依然是居裡的夫人,而不是自己的名字,瑪麗。

       TIFF P&I 愛了愛了 塑造出的居裡夫人形象還真挺符合我的想像 攝影美學和配樂都能把顆粒的放射感和前沿科學的未來感給傳遞出來了 除了有些臺詞意圖太明顯外 希望有好票房

       居裡夫人和丈夫一起探索科學前沿的故事,他們的愛情也是一個重點。皮埃爾·居裡死後對居裡夫人的打擊還是挺大的,她經歷了一段彷徨無助的時光。一戰期間,她和女兒一起用X光機在前線幫助了很多受傷的士兵。

問題在於,居裡夫人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事怎麼也應該提一下吧,畢竟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世界第一人。另外,導演可能對化學也不太了解,居裡夫婦倆做試驗得到放射性元素的過程本應是這部電影裡最精彩的部分,但導演加快了這部分的進度配合著一首BGM就過掉了……


相關焦點

  • 偉大的女科學-居裡夫人
    諾貝官方: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居裡夫人,出生在中學教師家庭,後來遇到了一位教師,他的丈夫皮埃爾·居裡,後來他們提煉分離了釙(Po)和鐳(Ra),後來她丈夫不幸離世
  •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
    她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超越霍金,和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齊名!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一共有領導人、探險者、科學家、演藝人員、社會運動、運動員、藝術家7大板塊,總計入圍28位候選人。在14日發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此次與其一起入圍「科學家篇」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數學家艾倫·圖靈。
  • 臺當局欲為居裡夫人"正名"蔡英文被建議稱"張蔡英文"
    臺當局欲為居裡夫人"正名"蔡英文被建議稱"張蔡英文" 2018年09月19日 10: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正元(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1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課審大會近日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要求未來教科書寫到女性科學家要用本名,而非附庸丈夫,並以居裡夫人為例討論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1900年瑪麗·居裡夫人被提升為巴黎大學理學院教授。1903年居裡夫婦,以及發現天然放射性的貝可勒爾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一年居裡夫婦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戴維獎章」。3 情感風波: 與丈夫皮埃爾 . 居裡的學生——保羅·朗之萬居裡夫人在丈夫去世後,其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狀態。在長期的工作合作中,居裡夫人與丈夫的學生小她5歲的保羅·朗之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戀,他深深迷上了依然美麗動人的瑪麗,介入了她的生活。
  • 放射性物質
    ◎譯  名 放射性物質 / 以光之名 / 居禮夫人:一代科研傳奇(港) / 居禮夫人:放射永恆(臺) / 放射性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合照
    ,能讓人類感嘆至今 即使跨越百年,仍然被瘋狂點讚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的這張合照 幾乎囊括當時世界上所有偉大科學人物 29人中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 留下了「史上最強朋友圈
  • 致敬1927: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合照
    ,能讓人類感嘆至今 即使跨越百年,仍然被瘋狂點讚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的這張合照 幾乎囊括當時世界上所有偉大科學人物 29人中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 留下了「史上最強朋友圈
  • 人類歷史最偉大的100位科學家
    萊布尼茨:微積分的奠基人之一,德國哲學家、數學家,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拉瓦錫:化學革命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他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矽的存在。
  • 他被稱英國「毒王」,去世後屍體不能火化,只能裝進鉛棺材裡深埋
    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著名的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居裡夫人就是死於放射性物質的侵害。居裡夫人從事放射性物質研究,但是她的實驗室環境條件並不好,無法很好保護人體免受傷害,導致她的血液最終遭受迫害,最終因患白血病而死。
  • 為什麼中國人都很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為中國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至今為止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不是少數,相比於男性和女性,女性科學家的數目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但若是讓你問身邊人20世紀最偉大的女科學家是誰,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居裡夫人。魯迅先生是在1903年的時候在雜誌上發表了《說鈤》一文,從那以後這位偉大的西方女科學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居裡夫人被了非常高的評價,自此以後居裡夫人開始被中國人所熟知。在魯迅先生的介紹下,一大批赴法留學的人都紛紛前去拜訪居裡夫人,在那個留學生備受歧視的時代,居裡夫人帶給了他們很多溫暖。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嚴濟慈:她的關懷就像寒夜裡溫暖的火焰
    ——貝爾納誠哉斯言,人類歷史的進步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科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推動,亦離不開一位又一位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在無數的科學家之中,不僅僅有男性,許多女性科學家亦是「巾幗不讓鬚眉」,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00位科學家,中國7人上榜
    2007年,一位受過原子和分子物理學教育,熟悉數學和科學史的瑞士學者,在網上公布了他眼中「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00位科學家」(截止到2000年)名單,基於四個維度的排名,分別為「總體能力」、「多方面才能」、「生產力」和「對人類發展的影響」,耗費15年參考20多個國家幾十個圖書館的資料整理而出
  • 永恆的《放射性物質》,永恆的居裡夫人
    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她發現鐳,運用鐳,也死於鐳,她的一生都和放射性物質緊密相連,她在學術界獲得最高成就,她的情感生活也為人津津樂。她就是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夫人。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物理論壇(Physics Forum)2007年做了一項民意調查,投票選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他又將放射性物質按照貫穿能力分類為α射線與β射線,並且證實前者就是氦離子。盧瑟福領導團隊成功地證實在原子的中心有個原子核,創建了盧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並最先成功地在氮與α粒子的核反應裡將原子分裂,還在同實驗裡發現了質子,並且為質子命名。盧瑟福的發現對世界發展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被世人稱為「近代原子核物理學之父」。
  • 塑造電影居裡夫人傳記電影「放射性物質」的聲音 上
    他們恰巧在談起Jo在這部電影中做聲音,結果發現居裡夫人的一本筆記本是這個博物館收藏的一部分。所以,在這一點上,我想,『好吧,這有點有趣。』我剛搬到倫敦拍這部電影,所以我對倫敦的了解相對有限。我以前從未去過Wellcome Collection。
  • 科學改變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每一個都能撼動地球!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之中,科學可以說是其最無可替代的推進器,從一開始的鑽木取火,到如今的上天下海,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他們之中的每一位都足以去撼動這個地球。
  • 外媒評出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20發明,中國「五大發明」上榜
    在外媒Big Think評出的人類史上最偉大20發明中,中國有5大發明上榜,但其中一個卻被歸到了德國人頭上。下面我們從第20名看起。#20. 個人計算機,1970年代發明後極大拓展了人類的能力邊界,後又經蘋果、微軟和IBM的不斷完善,才有了現在大家在用的計算機。#19. 半導體,電器和數碼時代的基礎。半導體主要由矽製成,這也是「矽谷」的由來。
  • 屠呦呦入圍「20世紀最偉大人物」,要正視我們的中醫中藥
    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和她一起入圍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學家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也是所有28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看到這一消息,內心是激動不已的。
  • 英國君主制為何這麼穩定?看一下溫莎王朝,對英國歷史有偉大貢獻
    尼泊爾廢除君主制似乎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歷史發展到現代,君主制仍然面臨重大挑戰,或許不久的將來,還會陸續有國家廢除君主制。世界上至今仍然實行君主制的國家不多了,目前還有英國、西班牙、日本、泰國等近三十個國家。
  • 20世紀最偉大的28位科學家,唯一活著的一位在中國
    由英國BBC新聞網發起的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評選中,中國的諾貝爾獲獎者屠呦呦入選最偉大的28位科學家,她是唯一入選的亞洲人,也是唯一活在世上的人。和她一起入圍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愛因斯坦。屠呦呦的刻苦和敬業精神曾讓英國衛生大臣亨特深受感動,並告誡英國人要以屠呦呦為榜樣,像她那樣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