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和她一起入圍的,還有物理學家居裡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學家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也是所有28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看到這一消息,內心是激動不已的。屠呦呦被國際科學界的認可,一方面證明了在專注科學研究,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領域,中國的科學家或是學者一直在努力;另一方面,屠呦呦研究提取治癒瘧疾的青蒿素,源於四百年前的中醫古方,也印證中藥以及中藥方的潛在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對於中醫中藥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留給炎黃子孫的瑰寶數之不盡。中醫、中藥是其中璀璨的一顆明珠。中醫中藥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重要醫藥保證,通過漫長時間的驗證。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和追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西方的醫學在解剖學、藥效動力學以及藥品成分等方面有這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國人接受西方醫學,甚至摒棄中醫中藥。現如今中醫中藥在我國醫藥行業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很多醫學院校開設中西醫相關專業,但是大部分都定位在西醫這個領域;在藥廠生產藥物方面,用於出口的藥品或是原料藥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組分才能被別人接受。即使用於國內的藥物都傾向於西藥,原因是成分明確便於控制生產。但是中醫中藥的魅力之處在於它通過將人體看做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調節達到動態的平衡,然後運用機體自身的力量去恢復健康。雖然不如西藥的快速,但長遠看來是對身體最小的負擔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的古人在四百年前就將這個藥方用於對瘧疾的治療,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在見證它的療效。通過現代的技術,將它發揚光大,造福人類。然而我們的中醫古方,我們的中醫技術不僅僅只有一個青蒿素,還有千千萬萬的「青蒿素」等著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去發現,用他們去造福更多的人類。
因此,不要遺棄我們的傳統瑰寶。它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的傳承,也是民族智慧的洗禮,更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