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大陸是什麼
關於泛大陸,這裡有兩個最大的問題:為什麼它首先形成,為什麼會分裂?這就是研究人員感到模糊的地方。對於大陸的形成和分裂,科學家們還沒有提出一個原因。相反,有許多解釋。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都與地球的地幔有關。在板塊運動時期,如超級大陸的解體和形成,科學家認為地幔正因為放射性衰變而升溫。這導致地幔不穩定,板塊移動.
這並不總是發生,這就是為什麼大陸的形成和分裂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很難想像地幔有多強大,它對今天和整個歷史的地貌有多大貢獻。
化石
化石證據提供了關於泛大陸驚人陸地形成的見解。今天,我們知道,北美沒有大象,北極熊也不住在非洲。有趣的是,從泛大陸時代的化石顯示,同樣的生物存在於今天的許多不同的大陸上,除非各大洲之間相互連接,否則這是不可能的。
是個土地爬行動物這在泛大陸存在的三疊紀時期是存在的。科學家在南美洲和非洲發現了這種生物的化石。
另一種陸棲爬行動物,在印度、南極洲和非洲發現過賴特龍化石。沒有泛大陸或其他超大陸,這些化石的分布是不可能的。這些動物的化石證據是如此有趣,因為它有助於證明泛大陸在很久之前就存在了。
潮汐
我們都知道有五個海洋:北極,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最新的成員,南大洋。這五大洋是巨大的,佔據了地球的大部分。在泛大陸存在的時候,同樣數量的區域只由一個海洋組成,稱為泛大洋。
因為只有一個大陸,泛大陸,只有一個海洋包圍著這個超級大陸。因此,泛大洋的洋流與今天的洋流有所不同。
根據專家的說法,潘達拉沙河的水流可能會非常緩慢。科學家們還認為,不會有如此劇烈的潮汐變化,如漲潮和退潮。這個巨大的海洋會非常平靜,溫度比我們今天擁有的海洋還要高。
氣候
當泛大陸開始分裂的時候,整個海洋的功能都改變了。陸地分裂不僅導致海洋分裂成不同的部分,而且還引發了水流的變化。
當海洋只是泛大洋時,洋流開始從西向東旋轉,而不是這樣。此外,冷潮和暖潮的分布也停止了。由於海洋彼此隔絕,洋流不可能輕易地移動溫水,這完全改變了海洋的溫度
大滅絕
研究人員認為,今天大陸的內陸地區非常乾燥,並且在泛大陸存在的時候沒有得到多少降雨。這將類似於沙漠氣候和發生,因為該地區被山脈所包圍,這將阻擋雨水。
由於在某些地區發現了煤層,研究人員還認為,靠近赤道的泛大陸的部分地區可能是熱帶雨林。想一下泛大陸上的氣候會有多麼不同是很奇怪的,但更瘋狂的是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像煤沉積這樣的小東西來理解這個古老的世界
動物
現在,許多動物都瀕臨滅絕的邊緣。然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許多物種同時滅絕的頻率很高。大規模的滅絕是罕見的,但它們已經發生在過去,並將在未來繼續下去。
在泛大陸時代,大約2.52億年前就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這段時間被稱為「偉大的垂死」。這種滅絕使物種得以存活,最終成為鳥類的近親。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還看到了第一種恐龍。
超級大陸循環
我們知道,我們的土地看起來與泛大陸非常不同。事實上,研究人員認為,我們的土地配置不會永遠持續下去,而且有朝一日可能會出現另一個泛大陸。
縱觀地球的歷史,各大洲已經走到一起,形成超級大陸,然後再次分開。因此,在將來的某個時候,這也不是不可想像的。事實上,澳大利亞現在正緩慢地靠近亞洲,未來可能形成一個超級大陸。
要多久才能形成一個超級大陸,我們能在有生之年再看到另一個大陸嗎?嗯,大約需要300–4億年才能造出另一個泛大陸,然後它又要那麼久才會裂開。所以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將看不到這片神奇的土地。
動物的生活
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星球上找到泛大陸。想想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東西與我們今天的世界是多麼的不同,這真是不可思議。泛大陸上有很多動物,但大部分都和我們習慣的很不一樣。
在泛古大陸時期首次出現了一個名為特氏齒獸科的動物家族。這種食草動物被認為是哺乳動物的祖先。昆蟲也在泛大陸時代繁衍生息。具體來說,到處都是甲蟲和蜻蜓。
三疊紀時期,出現了始龍,並最終導致了鱷魚和鳥類。最後,正如前面提到的,第一批恐龍出現了。然而,他們看起來有點不同,我們可能期望。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恐龍的骨頭充滿了空氣,上面覆蓋著羽毛。許多在泛大陸上的物種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動物。
1The Name 『Pangaea』
泛大陸是一個非常奇怪而有象徵意義的名字。1912年,一位名叫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的氣象學家第一個提出了「超級大陸」的想法。他在研究大陸漂移理論,發現在過去的某一時刻,可能存在著一個超級大陸。
那麼他為什麼決定把它命名為「泛大陸」呢?
泛大陸源自於希臘詞pangaia,意思是「整個地球」。這個名字對於超級大陸泛大陸來說是完美的,因為地球上所有的土地都在一個地方。
當然,魏格納的理論也遭到了一些批評。但如果沒有他的關於大陸漂移和泛大陸的研究,就不可能收集到關於這些主題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