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公布,中國世界第一,但卻暴露2個大問題
推薦語:近日,一年一度《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出爐,自2019年中國世界500強上榜企業首次超過美國之後,中國上榜企業數量新增4家,再次奪得世界500強企業數量的冠軍頭銜。
中國企業上榜數量越來越多,自然也能側面證明我國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且在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方面都處於穩步提升之中。
根據歷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資料顯示,在1997年時,中國大陸僅有4家500強企業上榜。而經過短短23年間,中國上榜企業就從4家增長至133家,翻了整整30多倍,可見中國企業在這些年時間成長速度有多麼驚人。
中國網際網路不斷發展的幾年內,榜單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榜單可以看出網際網路科技處於重要的發展階段,這使得中國網際網路的版圖在世界領域更具影響力,正在一步一步改變著世界商業格局,也成為當下全球時代變革的重要力量。
在最新上榜的500強企業裡,中國企業取得的成就值得大家慶賀,但與此同時,其中暴露的問題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第一個存在的問題:在這次500強上榜的中國企業中,很多都屬於國有的「壟斷型」企業。
像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其實屬於國有壟斷企業,他們在國內幾乎沒有對手,手握著龐大的市場資源,所以他們能夠上榜,雖然有客觀的市場因素,但也有「內在的決定性因素」。
再比如,進入榜單的中國銀行累計就有10家。據悉,這10家銀行利潤佔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4%。相比往年佔比50%以上,今年上榜銀行利潤佔比已經明顯下降,但是比例仍然過高。
而多家銀行上榜,這和我國14億的龐大人口自然是離不開的,這點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此外在這次榜單上,我國像華為、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小米等科技型的上榜公司,所佔的比例還是比較小的。而美國在這方面確實做得好一些,所上榜公司科技佔比較大。
第二個問題:雖然我國在這次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最多,但是利潤加起來卻不及美國的一半。
資料總計數據顯示,榜單上我國124家大陸企業的平均利潤僅有36億美元,只有美國企業的一半,而且也遠沒有達到所有上榜企業利潤的平均線。
綜上所述,這次我們既要肯定中國企業在榜單上的出色表現,同時也要知道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