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植物王國,
也是動物王國,
許多動物都習慣毗鄰人群而居,
這其中也包括毒蛇。
近期,
就有很多相關事件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圍:
↓↓↓
經現場民警多方找尋,最終在房間裡的一張破舊床墊內找到了大蛇。由於眼鏡王蛇十分危險,民警就將床墊進行簡單包裹後抬到警車車頂運出村莊,並選擇在一處偏遠空曠的位置,成功將蛇誘出,最終將蛇捕獲。
除此之外,在雲南各地,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PS
↓↓↓
昆明:
眼鏡王蛇搭順風車
鑽進發動機不出來
近日,北京路延長線鑫世界小區地下停車場,一住戶正準備開車外出,突然發現一條大蛇盤踞在車的引擎部位。這可把住戶嚇壞了,他趕緊向森林公安報警。
民警迅速趕來,只好把車開到附近的修理廠。當修理工移開發動機護板的一瞬間,一團黑影掉了下來,並且立直了身子,昂起了頭,擺出一副進攻的姿勢。民警一看,這傢伙原來是一條眼鏡蛇。見狀,趕緊疏散群眾,然後成功將其抓捕。
隨後,民警將這條眼鏡蛇送往雲南省野生動物收容拯救中心。經工作人員確認,這確是一條眼鏡王蛇,且具有較強的毒性和攻擊性。
西雙版納:一下就來了3條眼鏡王蛇
4月正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傣族潑水節,正當人們在大街上潑水慶祝節日的時候,3條眼鏡王蛇偷偷溜進一香蕉地的工棚內覓食,把剛從街上回來的工人嚇得不輕。
幸虧及時抓捕,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在對3條眼鏡王蛇進行了全面檢查後,民警將它們放歸勐臘自然保護區。
昆明:菜花蛇逛水果市場
4月13日下午4點半,官渡森警接到市民報警稱,在金馬正昌水果批發市場發現一條蛇。民警趕往現場後,幾經周折將蛇捕獲。
經觀察,該蛇為黑眉錦蛇,是本地野生蛇,屬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它身體健康,適合野外放生。4月14日下午,民警將其放歸大自然。
普洱:3.4米眼鏡王蛇藏身浴室
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森林公安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電話稱:鎮沅縣九甲鎮登高村一村民家闖入一條大蛇,村民受到了驚嚇,束手無策,請求森林公安幫忙抓捕。接警後,鎮沅縣森林公安局迅速組織民警攜帶專業捕蛇工具立即出警趕往現場。
村民羅先生介紹,當天下午5點左右,這條大蛇就出現在鄰居家碾米房上面,被鄰居驅趕下來後,大蛇就不見了。羅先生說,之後這條大蛇來到他家,在浴室的牆縫裡躲著,他用了各種方法驅趕大蛇,但它就是不肯離開。一直僵持到晚上,無奈之下,羅先生只好請求森林公安幫忙抓捕。
經鑑定,這是條劇毒眼鏡王蛇,身長3.4米,重達12斤,鎮沅縣森林公安局隨即將這條眼鏡王蛇移交給普洱市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點。
在雲南,常見的毒蛇到底有多少種?
小編盤點出「雲南十大常見毒蛇殺手榜」,
以便大家出行遊玩被蛇咬傷後能正確自救。
1、銀環蛇
生活習性:生活於平原或山地,常在黃昏出沒於住宅附近,夜間活動。
中毒症狀:排毒量雖小,但毒力強,以神經毒為主。被咬傷後,傷口不紅、不腫、不痛,僅有微癢和感覺減退,如不及時搶救,在1~4小時內產生全身中毒症狀(胸悶、全身乏力、步態不穩、語言不清、吞咽困難、眼瞼下垂、流口水、呼吸困難、肌肉抽搐),最終導致呼吸麻痺,造成死亡。
分布地區:滄源、富寧、河口、景洪、景東、綠春、瀾滄、臨滄、隴川、龍陵、孟連、思茅、雙江、永德、元江、盈江、雲縣。
2.金環蛇
生活習性:喜陰溼環境,常居於河岸和水稻田邊。夜間活動。
中毒症狀:不痛或微痛,傷口周圍紅腫,局部呈雞皮樣疙瘩,症狀基本同銀環蛇咬傷,但全身筋骨陣發性疼痛明顯。
分布地區:富寧、景洪、個舊、河口、綠春、勐臘、孟連。
3.眼鏡蛇
生活習性:棲息於山間盆地中的緩坡及平臺上,常居於土穴、蟻穴、墳洞中等處,有群居現象。以蛙、鳥為食,有時也進村寨吃小雞。
中毒症狀:傷口出血不多,易閉合變黑;一般2-6小時左右出現症狀(胸悶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全身疼痛、呼吸困難),嚴重者因急性循環衰竭和呼吸麻痺死亡。
分布地區:盈江、瑞麗、隴川、龍陵、騰衝、永德、河口、思茅、景東、孟連、綠春、屏邊等地。
4.麗紋蛇
生活習性:此蛇白天相對溫和,棲於森林中、或溝邊和田裡,有時藏於地表枯枝敗葉下。傍晚或夜間活動,很少咬人。主要吞食其他小蛇。
中毒症狀:麗紋蛇是中國最小的劇毒蛇,具有神經毒。
分布地區:屏邊、瑞麗、永德。
5.眼鏡王蛇
生活習性:生活於海拔700~1800米的山區,常居於山溪旁的樹洞中。有護卵習性。
中毒症狀:眼鏡王蛇性極兇猛,受驚發怒時主動向人進攻,受傷時傷口麻木、疼痛,但紅腫不明顯,症狀基本同眼鏡蛇咬傷。但發病急,且嚴重,嚴重者常可在半小時內發病,常因循環衰竭、呼吸麻痺,很快死亡。
分布地區:福貢、景洪、隴川、綠春、孟連、勐臘、屏邊、普洱、盈江。
6.白頭蝰
生活習性:多發現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區,棲於路邊、碎石地、農田草叢中及人住宅區附近,能進入房內。可能以小型鼠類或食蟲類為食。
中毒症狀:傷口出血不止,局部腫痛劇烈,發展快,中毒症狀出現快。來勢兇,病情持久,皮下、內臟、五官出血嚴重。常因失血、溶血而出現貧血、黃疸,尿呈醬油色,尿少,尿閉。終因急性腎功能衰竭、休克而造成死亡。
分布地區:孟連、祿豐(一平浪)。
7.雪山蝮
生活習性: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棲於灌木叢中。
中毒症狀:傷口明顯腫脹,刺痛逐漸加重;一般傷後1-6小時左右出現症狀(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張口困難、全身肌肉酸痛、呼吸困難、尿少或無尿,尿呈醬油樣)。
分布地區:德欽、香格裡拉、麗江。
8.山烙鐵頭
生活習性:生活於海拔1300~3600米的山區,棲於耕作地或附近草叢中。以鼠類等為食。
中毒症狀:局部腫脹、傷口痛如灼,可出現血泡,頭昏、頭痛、眼花、五官和內臟出血,導致死亡。
分布地區:大理、福貢、貢山、景東、景洪、金平、昆明、隴川、瀘水、瑞麗、騰衝、威信。
9.原矛頭蝮
生態習性:棲於丘陵及山區,低矮植物叢中或耕地中,在室內也曾有發現。多夜間覓食,食物以鼠類及鳥類為主,亦食蛙及小型蛇。
中毒症狀:全身症狀多於傷後1-6小時出現,眼瞼下垂、視力模糊,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張口困難,胸悶,全身肌肉酸痛,皮下出現紫癜,尤以婦女兒童較為多見。若治療不及時,多死於呼吸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分布地區:大姚、屏邊、綏江。
10.雲南竹葉青
生態習性:常棲息於海拔1500~2200米灌木叢上,或低矮的樹林、林緣的草地上。以鼠類、蛙、蜥蜴等脊椎動物為食。
中毒症狀:傷口灼痛,腫脹明顯,全身中毒症狀較輕,死亡率很低。
分布地區:騰衝、隴川、瀘水、福貢、孟連、貢山、景東、新平、金平、昆明。
提醒:被蛇咬傷緊急自救方法
一、切勿驚慌失措
保持鎮定,緊張和奔跑只會加速血液循環,加快蛇毒的吸收。
二、簡單處理蛇毒
1、燒灼:被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支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
2、衝洗:蛇毒在1-3分鐘內是不會蔓延的,這時擠出或衝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衝洗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鹽水或冷開水、肥皂、尿,最好將傷肢置於4~7℃冰水中(冷水內放入冰塊),在傷處周圍放置碎冰維持24小時,亦可噴氯乙烷(降溫時注意全身保暖)。切記:千萬不要在傷口處塗酒精。
三、快速包紮傷口
停止傷肢的活動,將傷肢置於最低位置,檢查傷口內是否有折斷的毒牙殘留,如有,立即拔出;爭取在2-3分鐘內用止血帶在傷口上方約10釐米或距離傷口上一個關節的相應部位進行結紮。結紮的鬆緊應合適,能阻斷淋巴、靜脈回流,又不妨礙動脈血的供應。結紮後每30分鐘松解2-3分鐘,以免影響血液循環造成組織壞死。
四、儘快就醫
將患者在做好以上自救後,快速送往有血清的醫院。如果條件允許,應有他人運送患者,運送傷員到醫院的路上,傷員儘量少活動,減少血液的循環,注意保暖。
五、其他注意事項
無毒蛇咬後無須特殊處理,只需對傷口清洗、止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2. 經過衝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皮膚,同時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鐵頭蛇、蝰蛇、咬傷,不要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的蛇毒中有一種溶血酶,可以導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對傷口再做切開處理,只能加速人體失血。因為普通人無從分辨毒蛇,所以,治療蛇傷時切開傷口的做法要慎用。
遇見毒蛇時 該如何防範
1、先了解蛇的習性,見到蛇不要去挑逗蛇,應當儘量繞開。
2、去熱帶旅遊應當儘量穿著長褲、長袖、靴子、帽子。
3、不要過分迷信蛇藥,被蛇咬傷後還是要儘快就醫。
4、曾經有蛇出沒的地方,要做全面清理,檢查附近是否有鼠窩,或在稻田附近是否有青蛙都應當特別注意,慎防有蛇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