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機器人心》:看 2048年的人類科技

2020-11-28 虎嗅APP

近期上線的美劇《機器人心》在科技預言方面充滿了大膽的想像力,讓我們對35年後的世界充滿了期待,本文接下來將細數該劇中展示的種種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

1.大腦記憶

記憶研究的創始人Endel Tulving教授將記憶的特徵描述為「精神的時間旅行」。回憶過去發生的事件就好像在當下重新經歷一次過去的時光。而到底大腦中的記憶是如何編碼,神經學家提出了兩種對立的理論。一種理論認為,記憶是動用數以億計的神經元分布式儲存在整個大腦中;而另一種得到更多科學家認可的理論認為,顳葉中的「概念細胞」使感知和記憶相互聯繫,通過抽象化和稀疏編碼的方式表示語義知識,比如人、場所、物體,以及構成我們個人世界的全部有意義的概念。它們巧妙的編碼方式使我們的思維可以撇開無數瑣碎的細節,提取有意義的東西,以此來形成新的記憶,並在概念之間建立新的關聯。


劇中連一個隱藏在華人街棚戶區的無照遊醫都可以用一套先進的系統來幫病人修復記憶,就足以說明在2048年,原本複雜的人腦記憶對於人類來說已經不再神秘,人類不僅充分掌握了記憶的生物機理,還可以藉助外部電子設備對其進行修復。從實現的技術來看,好像是醫生利用更加先進的經顱電刺激來激活休眠的神經元,讓這些神經元重新對特定的記憶重新「放電」。如同神經認知學裡的經典故事——「祖母細胞」一樣,當人類經歷痛苦或者受到傷害,或者某天突發奇想要忘掉之前的一段經歷時,他完全可以求助醫生來消除某段記憶。

這在一方面會給人類帶來福利,可以幫助那些曾經遭受過傷害的人從過去的傷痛中走出來,完全忘掉之前的悲慘遭遇,重新面對新生活。例如,兒童時候受到侵犯的人、災難事故中的倖存者、被曾經的過錯折磨的夜不能寐的懺悔者、甚至是剛剛經歷痛苦失戀的年輕人。但在另一方面也會引發一些擔憂,當我們神奇的海馬體變得像硬碟一樣可以任意讀取、刪除和修復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對那個主管著我們經歷、認知和情感的記憶失去敬畏,而把大腦當做成簡單的儲存信息的「工具」,與我們手邊的硬碟沒有任何區別。這時的人類可以藉助設備肆意刪除和修改自身的記憶,既可以刪除痛苦的記憶,也可以按照心情的變化來修改此前的記憶,甚至還有可能將別人的記憶植入自己的大腦中。人類夢寐以求的「神交」得以實現,人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變成了簡單的信息傳遞。人類甚至可以把記憶傳輸至機器人,在身體機能耗盡之後,由機器人承載著你的記憶將「你」永遠延續下去,就像不久前史蒂芬-霍金教授認為的那樣,「將來人腦可以存在於身體之外,為永生理論的可能性增加了砝碼。」但那個機器的「你」還是原來的你嗎?

2.智能夥伴

劇中提到了兩種人類的智能夥伴,一是警察的好幫手——機器人警察,二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好朋友——性愛機器人。

1)性愛機器人


第二集出現了性愛機器人,DNA和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使她們具有人類般真實的皮膚,人工智慧技術又讓她們可以精確捕捉客戶的心理和生理反應,並做出最恰當的反饋。劇中提到的「不是所有找性愛機器人的人都是為了做愛,有些人只是聊天,或是結束了一天應付各種有事相求的人所帶來的疲憊工作之後去尋求一絲慰藉。」已經足夠說明這時的性愛機器人已經高度智能,可以與人正常交流。這些高端技術用在性服務行業可謂是如魚得水,再恰當不過了。難怪劇中提到「自從性愛機器人出現後,性交易中的犯罪下降了38%。」這不僅拯救了無數失足婦女,還大大提升了服務質量和職業道德。但在追求性愛機器人的真實性上是永無止境的,所以那些不法分子才會殘忍的將人類的真實皮膚取下,再貼合在性愛機器人身上,以追求更加真實的感覺。

執法機構對於性愛機器人的管理也是非常嚴格,他們要求所有的性愛機器人都是登記註冊,並且任何攜帶人類DNA的性愛機器人必須銷毀。

2)機器人警察

2048年的機器人警察分成兩種,一種是更加「高級」的代號MX的超級機器人,他們有著人類一樣的外表,同時又具備著超能力般的計算能力,他們可以進行人臉、物質等各種模式識別,可以連接到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像科幻小說《雪崩》裡的擁有海量信息的圖書館)隨時進行信息檢索和分析,可以輔助人類警察戰鬥。雖然在劇中他們是人類警察的助手和附屬,但看起來好像人類的一切都逃不過他們那顆強大的「大腦」,但他們沒有認知和情感,也無法讀懂人類的內心和情緒,他們只是按照計算機的嚴密邏輯進行計算、反饋和執行。所以劇中當他們判斷負傷的人類警察已經無法救治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將其拋棄,去執行更加有效的任務;所以我們的主人公警察把他的MX搭檔猛然推出車外時,他才毫無還手之力。這些都是因為他們沒有一顆人心,也無法讀懂人心。

另一種是較為「低端」的DRN系列機器人,基於「合成靈魂」的開發程序。研發目標是儘可能像人類一樣,也就是因為這樣,DRN機器人才會像人類一樣無法控制情緒,有時會情緒崩潰,這對於機器人的研發者來說就是有一些bug。所以在計算程序上不夠完美的DRN機器人才會處處遭到嘲笑,也會被早早的安排到宇航局打雜。但事實上,我們的主人公——DRN機器人卻是最高級的機器人——他們能讀懂人心,他們除了強大的科技能力外,還能像朋友一樣與人類正常交流,甚至可以很貼心的把你的資料上傳到交友網站幫你尋找另一半。

這兩種機器人足夠強大,同時也足夠脆弱,不法分子的一臺電磁幹擾設備就足以讓這些威風凜凜的機器警察變成一堆廢鐵。

從目前的技術進展來看,我們一直在尋找像DRN那樣類似人類的機器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旗下的創業團隊 Affectiva,正在做一款可以讓機器識別人類感情的軟體,軟體通過識別人類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給出反饋,旨在實現具有情感的人工智慧(Emo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而谷歌也提到未來的設備是通過語言識別和機器學習的研究最終開發出《星際旅行》中那樣的一款博學多知而且又具有人性的電腦;《奇點臨近》作者、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想要創造一種真正的人工智慧,使計算機真正理解,甚至預測機器將在2029年達到人類的智能;也有未來主義者預言機器或可在2045年變得比人還聰明。

劇中的2048年出現了像人類一樣的DRN機器人,但他們卻被認為是低級產品。或許那時科學家的理念已經改變,他們衡量機器人是否高級的標準已經變成計算程序是否完美、計算邏輯是否嚴密,而不是它是否接近人類、哪怕具有人類天生的缺點。從某種意義來說,那些機器人的確比人類更加聰明,只是聰明的內涵需要重新界定,或許超出了人類的界定範圍。或者說,那時的人類和機器人,到底誰才是更加先進的「人類」,誰又是相對低級的「工具」。

3.醫療

1)義肢

《機器之心》劇中,警察裝上的義肢看起來很高大上,與腿部完美貼合,行動靈活,足以滿足警察這類對動作要求較高的職業需求。但遺憾的是使用起來並完美,經常出現「合成校準未完」問題,更讓人驚訝的是竟然還需要橄欖油潤滑!而當警察在小朋友面前將刀子插進義肢時,他感覺不到疼痛。也就是說那時候的義肢還無法將獲得的感覺傳回大腦,使用者也無法真正感到這是其身體的一部分。這確實足夠讓我們大失所望。當然,也有可能警察在把刀子插進義肢前已經把義肢的人工神經系統切斷了。

不管怎樣,目前可以模擬並傳遞感覺的義肢已經出現了。芝加哥康復研究所在義肢和身體之間重新部署了神經系統,使假肢可以接收來自大腦的電信號,並且在解碼之後知道該怎麼做,就像患者真實的肢體那樣。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也研究可以直接接受大腦控制的仿生手,讓患者「完全忘卻假肢的存在」。所以對於30多年後的智能義肢,我們還是有理由充滿信心的。

2)人工DNA

在劇中,人工可編程DNA已經出現,人體組織和器官的修復和移植將變得非常普及。人工合成的皮膚將更加真實,但和真實皮膚還是有差距,所以才會有罪犯來尋找人類的真實皮膚,加上信息素和生物特徵來製造高端和更加真實的性愛機器人。那時,政府對人工DNA、組織培養和器官移植的控制也會更加嚴格,任何攜帶人類DNA的機器人都不允許存在。

4.犯罪

就像片頭提到的,「2048年,技術發展不再循規蹈矩,危險的技術進步讓犯罪形態從此改變,警察未做好準備,執法機構建立新的防線,與罪惡進行鬥爭。」就像人類社會歷史上的每一次技術變革一樣,最先進的技術總是先應用於商業,成為商人們率先攫取財富的手段;接下來,犯罪團體也不會錯過每一次技術變革帶來的發財機會,他們會一直站在技術最前沿,將技術用做不法用途來獲取暴利;最後,執法機構就顯得較為被動了,一直以來的防禦者地位使他們只有在犯罪團體將新技術應用於犯罪並危害社會之後,才能準確定位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高科技犯罪→執法機構的高科技應對→更加高科技犯罪」的循環過程必將一直延續下去。只是隨著技術進步的越發隨機性和顛覆性,這個循環會在某個節點上膨脹甚至崩潰。

從劇中來看,未來的犯罪活動與科技的關聯越發緊密,犯罪團夥中僅次於Boss的職位將不再是軍師,而是首席科學家。毫無技術含量的坑蒙拐騙可能會失去市場。犯罪團隊有光彈、拋物線脈衝炸彈等更加先進的攻擊性武器;有專門的電子設備來幹掉機器人警察;用DNA炸彈來掩飾犯罪現場;用閃光面具來逃避攝像頭監控;通過變臉器偽裝成其他人來躲避警方的人臉識別;他們進入大樓後的第一件事是炸毀伺服器機房……與術業有專攻的犯罪團體一樣,未來的罪犯也會根據自身的技術儲備和研究領域來進行相應的犯罪活動,例如,有搶奪人工可編程DNA以進行非法器官交易的犯罪團體;有搶奪裂變觸發器或鈀金屬的暴力組織;有獲取人類皮膚來製造高端性愛機器人的色情犯罪集團,等等。

5.小物件

2048年,仿生技術和計算能力的提升使動物玩具非常真實,並且可以和人類良好互動。

小型無人機被廣泛應用,今天的亞馬遜已經給我們開了一個好頭。

類Segway電動車成為檔案整理人員的標配,並且比現在更加智能。

電腦沒有了實體顯示器,全息成像技術使屏幕無處不在。

個人微信:zhaoyunfeng1984

相關焦點

  • 從美劇《機器人心》看2048年的人類科技
    美劇《機器人心》(點擊觀看)在科技預言方面充滿了大膽的想像力,讓我們對35年後的世界充滿了期待,本文接下來將細數該劇中展示的種種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  1.大腦記憶(第1集,點擊觀看)  記憶研究的創始人Endel Tulving教授將記憶的特徵描述為「精神的時間旅行」。
  • 未來學家:2048年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人類!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4月23日報導,未來學家預測30年內,機器人數量將從5700萬增長到94億,到2028年或可具備「情感智能」。到時,大量工人將被機器人取代,尤其是製造、金融、會計和運輸業,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
  • 愛上美劇機器人
    在美國FOX頻道新播出的電視連續劇中,我們都看到了機器人們將在未來泛濫的啟示,這些將在2048年和題為「幾乎是和人類一模一樣」的每一個警察都配備了一個高度進化的人類android系統夥伴。  這個節目由兩個電視明星搭檔表演,他們是伊爾.厄本和麥克.貝利,這個電視劇的製片人是JJ阿伯姆斯,周日的夜晚給人們帶來未來機器人時代的暢想和緊張刺激。
  • 機器人類科幻美劇推薦
    《西部世界》是近年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慧類美劇的經典之作,自2016年開播以來隨即受到世界範圍內的科幻迷粉的發燒級追捧。特別是目前正在熱播的第二季,更是將劇情推向深入,簡直彩蛋連連。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同類型的經典美劇呢,在此,本人推薦兩部。
  • 未來學家預測30年後機器人數量將超人類:達94億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4月23日報導,機器人控制世界,可能聽起來有些像是反烏託邦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一名專家今天預測,到2048年——即30年後——機器人在數量上可能超過人類。據「知名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Ian Pearson)博士稱,未來30年,地球上的機器人數量將由目前的約5700萬增長至94億。
  • 《西部世界第三季》劇情,機器人即將統治人類世界
    雖然新貴網飛(Netflix)出品的科幻美劇勢頭迅猛,而且不乏奇思妙想的精品,比如《愛死亡機器人》,但是要說到科幻美劇的精緻唯美,以及構思精巧,還得看老牌HBO的出品。轉眼間,距離《西部世界第二季》的上映已經足足過去了兩年的時間,因為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劫後餘生(中國),以及劫中煎熬(美國)的人們,都有一種滄海桑田之感。
  • 經典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機器人系列,機器人真的會統治人類嗎?
    機器人電影,一直在科幻影視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機器人的研發製造也是目前人類科技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器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科幻作品中出現的機器人通常都具有人類的情感和自我意識,甚至會統治人類。
  • 美劇推薦:這九部正在播出的美劇有望成為科幻美劇經典之作
    《星際迷航:發現號》故事設定於美劇《星際迷航》世界觀的十年前,約2256年左右,描述被瓦肯人收養的人類麥可·伯納姆原為聯邦星艦神舟號大副,因被判定抗命逐出艦隊,後接受發現號艦長洛卡招募,展開一場新了冒險旅程。
  • 美劇推薦:五部好看的科幻(英)美劇
    我推薦幾部近兩年的科幻類美劇(含英劇),和一部2004年開始的美劇。西部世界未來世界有一個叫「」西部世界」的遊樂園,不過裡面的非人類角色已經做的跟真人一樣了,人性在這樣的世界裡,如何表現。黑鏡每集一個獨立的故事,大多數都是發生在未來,科技已經非常發達的社會,克隆、VR、社交媒體……人類社會走向何處?劇集對於未來和科技的態度相對比較黑暗,提醒人類在科技可能帶來的危害。
  • 陳根:複製人類同理心,機器人怎麼理解機器人?
    文/陳根同理心是人類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是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也是指人們將心比心,心理換位的能力。顯然,這種能力除了幫助我們認識他人和理解他人外,也給我們提供了預測他人行為的可能,這意味著,人們能夠更好地合作。
  • 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恐怖谷理論告訴你,人類恐懼的原因
    人類目前對於科技的依賴程度不說我們也是知道的,無論是世界的發展,還是人類的生活娛樂,這些都離不開科技,也正是因為此,。仿生機器人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我們人類對於這些仿真機器人還總是會心生畏懼。不過我們今天不討論機器人會不會代替人類,而是來討論一下人類為什麼會對仿生機器人產生恐懼。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
  • 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恐怖谷理論告訴你,人類恐懼的原因
    人類目前對於科技的依賴程度不說我們也是知道的,無論是世界的發展,還是人類的生活娛樂,這些都離不開科技,也正是因為此,。仿生機器人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我們人類對於這些仿真機器人還總是會心生畏懼。不過我們今天不討論機器人會不會代替人類,而是來討論一下人類為什麼會對仿生機器人產生恐懼。人類對於仿真機器人心有畏懼?恐怖谷理論告訴你,人類恐懼的原因。
  • 預言地球2060年將發生「大事件」,程式設計師將是人類最吃香的職業?
    而大家最關心的人工智慧KFK也同樣提到了,大概是從2030年開始不同國家人類之間,其語言壁壘將會被逐漸消除人們通過穿戴一種翻譯機就能實現語言的統一。不僅如此:在大街小巷上也隨處可見機器人的蹤影機器人將會取代許多基層職業,比如說:清潔工、服務員以及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
  • 《機器之心》是一部科幻警匪電視劇!
    《機器之心》是一部科幻警匪電視劇,由卡爾·厄本丶Michael Ealy等主演。J.J. Abrams掛名製片,《危機邊緣》(Fringe)製片人J.H. Wyman監製,Bad Robot公司出品。故事發生在2048年,擁有高度人工智慧的人形機器人出現,所有的洛杉磯警署偵探都分配了一名人形機器人搭檔。他們既要調查與人類有關的案件,也要調查與機器人有關的案件。但在許多情況下,人類案件和機器人案件是混雜在一起的。約翰·肯尼士(卡爾·厄本飾)十分討厭機器人,但是他的機器人搭檔Dorian(Michael Ealy飾)比他更懂人性和人類的情感。在患難與共的情況下,他們之間建立起出人意料的友情 。
  • 人類「機器人助手」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圖)
    莫凡 攝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模仿人類、協助人類 「機器人助手」將會很出色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雙足行走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等在專一功能上向人類靠攏。可以想像,當未來的機器人將這些功能集於一身時,會成為人類出色的助手。
  • 年中美劇盤點:只推薦這幾部!
    7月來了,2020年正式過半! 不知道今年大家都看了哪些美劇呢? 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原本該播出的劇集只能延期,但!好在上半年仍有不少吸引人的劇 科幻、懸疑、喜劇...各種類型,你想看的通通都有。
  • 盤點秋季檔英美劇:《機器之心》迎戰《沉睡谷》
    盤點秋季檔英美劇:《機器之心》迎戰《沉睡谷》   科幻異能類:  《機器之心》迎戰《沉睡谷》  新劇《機器之心》由艾美獎得主卡爾·厄本主演。故事以35年後的近未來時代為背景,那時的洛杉磯警探都和高度智能的機器人搭檔。
  • 未來人類科技發達,製造除了有人類情感的機器人小孩,看哭很多人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人工智慧,這是一部人類機器獲得人類情感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是也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的幻想,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科技不斷的在發展,但是因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很多沿海城市被淹沒,導致人類社會資源匱乏,為了減少人口以持續經濟發展,法律規定每家每戶生孩子都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
  • 2048球球大作戰
    最近小夥伴們是不是非常的無聊,基本上能看的,能玩的都已經嘗試過了,那不妨來試試2048球球大作戰吧,這款遊戲不僅擁有著精緻的遊戲畫面,更是還為玩家提供了有趣益智的遊戲玩法,而且豐富的關卡設計更是可以輕鬆幫助小夥伴打發無聊的世界,感興趣的話就趕快下載吧。
  • 從電影看未來 機器人真的會毀滅人類?
    我們印象最深的肯定都是施瓦星格所飾演的終結者,在人類與天網戰爭中所產生的各種故事。那麼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吐槽下,我們現實中科技可以達到的機器人與終結者系列中的機器人的差距。  從理論上講,這種機器人類似偵查作用,不過和終結者中、或者說電影中的偵查機器人相比,可謂是弱爆了,而且看著形象,怎麼看怎麼覺得怪怪的  裝:完全沒有  力量:(弱不禁風)  速度:(看起來還挺能跑的)  智力:(不想給0,不過應該是弱智)  生存能力:(以現在的科技水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