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工作一直沒有停止過,這些年各國都在大力發展航空事業,不斷向太空領域發射衛星,時間一長就逐漸變成了各國之間對太空空間使用權的競爭。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各國達成了共識,就是對於新的天空領域,哪個國家最先佔據就獲得了該空間的使用權。目前為止,我國、俄羅斯和美國應該是航空事業發展得最好的三個國家,目前判定一個國家航空技術的標準都是以衛星數量來定義,根據數據統計得知當下整個太空範圍中,俄羅斯衛星130顆,美國衛星400顆,那我國擁有多少呢?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除去部分航天儀器,到目前為止我國一共發射了大約480顆衛星,截止去年為止,有323顆衛星處於正常工作狀態,當然其中也包括了部分與別國合作發射的衛星。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知道,近10年來,我國每年發射進入太空的衛星數量都在10顆左右,2018年是達到了最高峰,而在去年衛星發射的數量有所減少。如今我國在太空領域中工作的衛星數量僅次於美國,這些衛星根據各自的用途被分為觀測衛星、科學探測試驗衛星、通信衛星等等,其中觀測衛星數量最多。
我國已經實現了獨立發展多款衛星的目標,而且在很多領域已經引領世界各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鬥衛星,不僅讓我國掌握了先進的國產導航系統,還逐漸被各國所接受採納使用,就連美國軍方都曾將北鬥導航系統列入備用系統中,充分說明了我國的衛星技術已經獲得大眾認可。我國如今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讓很多國家都刮目相看,畢竟我國與俄美相比,起步是比較晚的。
美國本身實力就比較雄厚,二戰結束後更是一舉成為了世界霸主,後期遇到了蘇聯後,雙方為了爭奪霸主地位不惜展開了冷戰,在航空技術領域上進行了激烈的競爭,也都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工作,美國的NASA宇航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立的。之後也創造了不少的奇蹟,成為了第一個進入月球的國家。由於背景強大,所以到目前為止,美國發射的衛星是全球最多的,我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前蘇聯的航空技術在過去也是可以和美國媲美的,畢竟是蘇聯人首個進入太空的,但可惜最後蘇聯解體了,讓美國一躍成為了該領域的領頭軍。俄羅斯作為前蘇聯的主要繼承國,在蘇聯解體後,也理所應當繼承了航空技術,但後期因為經濟原因,導致該領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錯過了不少的發展機會,所以到目前為止,俄羅斯才發射了大約一百多顆衛星,這個數量並不是非常出眾的。我國雖然起步晚,但如今取得的成績已經遠遠超過了俄羅斯,所以這方面一直都是俄羅斯的一塊短板,這些年也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和進步。俄羅斯目前的水平與我國有很大的差距,就更不用說競爭對手國美國了。
我國雖然目前的衛星數量不及美國,但我國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研發和創新中,相信未來一定會傳出更多的好消息。美國此次經歷了新冠疫情後,其實力遭到嚴重打擊,而且如今美國政府將主要精力都投放到了對外矛盾領域,忽略了對自身技術的發展,所以正好給了我國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