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全國少有的既無平原也無大盆地的省份,但山環水抱的大地塑造了比平原地帶更豐富的自然帶和生態系統。
貴州
從海拔數百米的亞熱帶氣候到海拔超過兩千米的寒溫帶氣候,幾種天然植被帶依次分布在這裡,分別養育著各類物種。憑藉著這無與倫比的地理環境優勢,形成了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狀態,生長著種類紛繁、數目眾多的珍稀動植物。粗略統計,總共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和近四千種植物。
但經過人類活動的蠶食和環境的變遷,有很多生物已經滅絕,幸好,貴州還有很多「倖存者」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與人類共享著同一片家園。
黔金絲猴因其珍稀性和惹人喜愛的外貌,成了貴州野生動物的一個代表。 攝影_ 何雄周
-01- 你真的「猴猴看」
「黔金絲猴—世界獨生子」
黔金絲猴是中國最為珍稀的靈長類動物之一,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由於黔金絲猴僅棲息在猶如孤島一般的梵淨山中,生存範圍狹窄,加之數量稀少,又被稱為「世界獨生子」。黔金絲猴面色為灰藍色,冠毛黃色,但毛尖為黑色,全身披著暗灰色的毛髮,此外最獨特的標記還有大塊的橢圓形白斑長在背面的兩肩之間,生性機敏可愛。
隨著人類逐漸進駐貴州的深山老林,黔金絲猴的棲息地也在逐漸減少。 攝影_牛克鋒
通過大量的觀察和研究發現,黔金絲猴的社會結構主要是由一雄多雌的小家庭為單元組成的大群,常以棲息地內百餘種植物的花、葉、果實等為食,也愛夜間活動。黔金絲猴的種群數量,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調查者的估計,從200至750隻不等。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一物種已經極度瀕危。
「黑葉猴—山中隱者」
黑葉猴喜集群生活,每群一般會有3~10隻。 攝影_李華奇
在貴州,像黔金絲猴一樣飽受人類壓力、生存空間受到威脅的珍稀野生動物還有另外一種珍稀靈長類動物-黑葉猴。1990年前後,黑葉猴的身影還在貴州的十幾個縣出現過,到了2011年,黑葉猴就只存在於貴州的5個保護區中了。黑葉猴體態較小,全身黑色有光澤,僅耳至兩頰略有白毛,好像身著夜行服、在山中「深居簡出」的隱士。
貴州是黑葉猴最重要的棲息地。攝影_彭慶模
-02- 植物界的「活化石」
「桫欏—蕨類植物之王」
桫欏誕生於數億年前,是個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與恐龍一樣,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誌。但經過漫長的地質變遷,地球上的桫欏大都罹難。因此,桫欏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是已經發現的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
長得高大挺拔的桫欏在蕨類植物裡顯得十分特殊。 攝影_熊亞平
這種植物生命結構比較簡單,僅依靠一種名為「維管束」的組織進行養分和水的傳導,維繫生命活動。桫欏不開花、不結果,通過孢子繁殖。多生長在高溫、高溼、不受陽光直曬的林下地帶和貧瘠的土地上,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一旦有所變化,脆弱的桫欏就會大量死亡。
貴州赤水燕子巖
目前在世界上唯一的、最具規模、保存最為完好的地方就是貴州的赤水,赤水地處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海拔較低,形成了一個擁有充足熱量和溼度的「綠島」。並且歷史上,人類的開發活動始終沒有影響到這裡的原始森林,這也為桫欏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赤水因而也被人稱為「中國的侏羅紀公園」。
赤水秘境
「珙桐—種子愛休眠的「鴿子樹」」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珙桐,6000萬年前,珙桐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珙桐天生怕冷,在第四紀冰川時期,許多地方的珙桐相繼滅絕。那如今這些珙桐是如何度過漫長的第四紀冰期的呢?它靠的是種子休眠,被雪藏的珙桐種子會睡得很久,直到變化的溫度喚起了它們的生命力,才開始萌發。這種休眠機制,讓珙桐為自己換來了生存的空間。
珙桐的花形似白鴿,因而又有「鴿子樹」之名。 攝影_何雄周
春夏之交,風吹珙桐,滿樹白花,十分美麗,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命名為「中國鴿子樹」。從初開到凋謝,色彩多變,一樹之花,次第開放,異彩紛呈,故人們稱讚它為「一樹奇花」。
貴州田園風光
這些珍寶留存於世是因為世世代代的努力,貴州這片「亙古秘境」需要我們繼續接力守護。
-END-
文 | 牛克鋒 陳旭
編輯 | 張瑜
原文取自《地道風物·貴州》有增減、改動
本文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