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處,生長著1種植物,人稱「山蕨菜」,見到了,是幸運

2020-12-06 一種記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是老一輩人的俗語。說來也是,在我國的天南地北,有些各種各樣的民俗和文化。生活在大山裡的農村人,不像城市裡那麼方便,而在日常飲食上,自然也有很大的區別。就拿筆者來說吧,筆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家裡不富裕,所以經常會吃一些野菜。畢竟野外的一些植物,具備很高的營養價值,口味也不比超市裡差多少。

在野外的一些植物野菜裡面,有一種至今筆者還是記憶猶新。它往往生長在大山深處,尤其是東北一帶,這種植物只記得小時候大人們叫它「龍頭菜」。直到長大了,才對這種野菜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原來這長在大山裡的龍頭菜,其實就是「山蕨菜」。

山蕨菜

作為實打實的農村人,筆者對著山蕨菜是有很濃厚的感情的,畢竟小時候經常在餐桌上見到它的影子。這種野菜,近幾年有人說它致癌,可是村子裡的人到現在依舊把它當美味對待!這山蕨菜,除了叫龍頭菜之外,有的地方還稱呼它吉祥菜。話說這名字好聽呀!當然了,沒有見過山蕨菜的人,是體驗不到漫山遍野尋找山蕨菜的趣味的,當然也體會不到山蕨菜的新鮮美味。對於山蕨菜,您了解多少呢?接下來,跟隨筆者一起,重新認識一下這價值高昂的野菜吧!

山蕨菜的價值

我國地大物博,所以野外生長著無數的野生植物、蔬菜。或許很多個品種,我們都叫不上來名字,但是它們的價值都是很豐富的。就拿這山蕨菜來說吧,根據筆者的了解,山蕨菜之所以被農人看作是寶貝,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營養成分。這種野菜除了還有澱粉、脂肪、蛋白質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和鈣磷等多種物質。在食用方式上,這野草的做法也有很多,比如炒食、煮湯、熗拌和鹽漬等等都是可以的。沒在農村生活的人,估計難以吃到新鮮的山蕨菜。

雖然山蕨菜含有的營養物質比較多,但是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人對它有看法。比如部分人認為此野菜可以致癌,說實話現在去城市裡的大超市,依舊能夠見到它的影子。而在農村,只要有山蕨菜生長,就會當成一種美味。畢竟多少年來,這種野菜養活了很多的農人。

不過呢,曾經漫山遍野的山蕨菜,現在尋找起來卻不是很容易了,數量逐漸減少的它,我們以後要是在野外見到了,萬萬要珍惜起來。況且這種野菜在市場上價格還是5-6元一斤!

關於山蕨菜、龍頭菜的知識,筆者這一期就分享到這裡了。話說在農村的野外,不管是山上還是河溝,還有許多植物具備價值。以後到了野外不要隨意踩踏植物野草哦,說不定其中就有高價值的野菜。

這種長在大山裡的山蕨菜,您有見過嗎?歡迎在下面互動評論!

相關焦點

  • 安徽黃山的蕨菜,大山裡的野生植物,卻被稱為山菜之王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徐霞客的這句詩,道出了黃山的美麗。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等美景享譽天下。來到黃山旅遊,賞美景的同時不免要品嘗當地的美食。臭鱖魚、清蒸石雞這類經典菜品就不說了,其實在黃山能夠嘗嘗當地的蕨菜,也是非常愜意的。因為蕨菜不僅清香可口,味道鮮美,而且營養也是非常豐富。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山高谷深,雲霧繚繞。這樣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生態系統平衡穩定,是綠色植物薈萃之地。蕨菜就是在山區隨處可見的野生植物。
  • 山野菜之王,山蕨菜,成了我們夫妻的紅娘。
    山蕨菜是我最喜歡吃的野菜,所以禁不住美食的誘惑,就應了山蕨菜紅娘的之約,嫁給了現在山裡出身的老公。外婆知道我特別喜歡吃山蕨菜,總是在那個季節裡,採上很多,儲備起來,等我放假大吃特吃。說起山蕨菜,其實做法還是很多的,有涼拌,有生沾醬的,還可以炒著吃,做湯。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涼拌。把新採來的山蕨菜,洗乾淨,放在熱水裡燙一下,在冷水中泡一下,拿出瀝乾水,在放上各種調料,就可以開吃了,方法簡單,卻很好吃。
  • 竹竿上生長的山珍,外形似銀耳,人稱「植物燕窩」,產量非常低
    至今無法人工培育在遙遠的大山深處,連生長的植物都是神奇的,比如同樣是竹子,大山裡面生長的就比較特殊,竹竿上竟然能長出花苞,這樣的竹子你見過嗎?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包括筆者在內,以前也從來沒見過竹竿上能開出花來,直到前一段時間在一個朋友那親眼見到,才真正大開眼界。
  • 河邊的1種「水生植物」,人稱「菱角」,看著像「牛角」,奇特!
    在河邊生長著很多植物,比如我們熟悉的蘆葦、菖蒲、浮萍、荷花、水葫蘆等植物都會生長在河邊,而垂盆草這種容易繁殖的植物,在河邊我們也是經常見到的。但是呢,還有1種「水生植物」,植株看著很像「牛角」,被很多花友稱之為「菱角」,我覺得是很奇特的,比家裡的月季、富貴竹、發財樹、綠蘿、龜背竹、虎皮蘭、吊蘭、長壽花等花卉有觀賞價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河邊的1種「水生植物」,人稱「菱角」,看著像「牛角」,奇特!
  • 1種野果像「草莓」,生長在山上,人稱「山莓」,如今價值高!
    生長在野外的野果是非常多的,我在山坡下就經常看到燈籠果、烏飯子、人心果、紅毛丹、八月瓜等野果,這些果子都不會很大,當它們在山坡下生長的時候,看起來就非常奇特,記得我以往就經常去山坡下採摘八月瓜,這種野果比較有名,這種果子的果形很像香蕉,據資料記載,果子裡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胺基酸,分布在貴州
  • 山蕨菜不愧被譽為野菜之王!
    另外它還含有大約十八種胺基酸哦。並且每一百克蕨菜裡都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可謂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一種野菜了。既然它有那麼多營養那麼一般我們應該怎麼吃呢?可以做成哪些菜餚呢?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兩道關於山蕨菜的做法吧!
  • 農村這種植物,人稱「鐵包金」,如今很珍貴,一斤200元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近海邊的人們為了生存,會到海裡捕抓各種海鮮維持生活,而生長在大山深處的人們,則靠上山的各種野味生存。農村人除了會到山裡尋找各種山珍野味外,還會進山獲取一些生活必備的材料,比如農村人每天都要燒的柴火,還有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草藥。
  • 農村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人稱「穿龍薯」,地下根莖可入藥
    導讀:農村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人稱「穿龍薯」,地下根莖可入藥!大家好,接下來小編給朋友們帶來的是農村大山上一種叫「穿龍薯」的野生植物,不過現在在山上不好找了,其價值非常珍貴,不知道您見到過沒?「穿龍薯」為大山裡不起眼的植物品種,之前農家人在山上遇到了常常給忽視掉,畢竟長得和普通野草差不多,葉子有點像楓葉,不過是綠色的,而農村的植物往往都是一大片的生長,都是綠色的,只有少數開出豔麗的花朵,它的根部看起來倒是像一條龍,有些地方還因此叫它穿山龍。
  • 蕨類植物,一種不產生種子和花朵的植物
    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各種形式多樣的植物。但是植物主要分為五種: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經常吃的蕨類植物。中國有四大長壽菜分別是蕨菜,馬齒筧,海帶和香菇。蕨菜又叫做龍頭菜、如意菜,是山區很常見的山野菜。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
  • 農村1種酸酸的野草,根莖似人參,人稱「土人參」,80後當零食吃
    2020-09-06 00:06:55 來源: 農夫也瘋狂 舉報   導讀:農村1種酸酸的野草
  • 山上開紫色花的植物,人稱「荊棵」是盆景佳品,見到挖回家
    本期主題:山上開紫色花的植物,人稱「荊棵」是盆景佳品,見到挖回家本專題由百家號創作者「一種記錄」原創,版權歸「一種記錄」所有,抄襲必究。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歡迎關注!記得小時候也是經常去山坡河邊玩耍,去尋找和採挖一些具備造景價值的植物。在印象中,有不少長在山上的植物是很好的盆景材料。比如金彈子和黃楊,當然了卷柏也不錯。在這一期裡,筆者再來分享一個適合做盆景的植物,它就是「荊棵」。要想找到「荊棵」,需要去山上才行。因為這種植物,主要生長的環境就是山坡荒野,越是雜草叢生的地方,越是容易見到它。
  • 踏山尋味 苦筍水芹蕨菜等嶺南春之滋味別錯過
    原標題:踏山尋味 苦筍水芹蕨菜等嶺南春之滋味別錯過   暮春初夏,古城韶關的天空總是被斷斷續續的雨水侵擾。一眼望去,整座城市溼漉漉的,不少人難免心情低落,但在潮溼的雨季到來之際,無數粵北山區盛產的時令野菜也開始上市,嫩艾、苦筍、石韭、水芹、蕨菜、香椿等嶺南春之滋味四處鋪陳。
  • 山蕨菜功效作用有哪些?祛除毒素才能吃得更健康,這幾點需注意
    在農村的人都知道,一到春天,山上就會長出一種叫「蕨菜」的美食,而很多人也對蕨菜情有獨鍾,特別是到了每年的三月份,蕨菜就上市了,脆嫩的蕨菜用沸水清焯,再淋上蒜油,令人胃口大開。現在的90後00後的人群估計對這種野菜不太熟悉,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山蕨菜長什麼樣,有哪些功效作用,以及再處理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形態特徵:蕨菜是鳳尾蕨科生落葉草本植物。蕨菜一般株高達一米作用,根狀長而橫走,有黑褐色絨毛,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狀。
  • 農村山上的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農村山上的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蕨菜是山裡的一種蕨類植物,其所以叫蕨菜,主要是4月份以後從植株基部抽生出新的葉片,葉片未展開前以莖杆為主,頂端呈旋轉狀曲卷,葉未展開前,莖杆鮮嫩可食用,是山裡人逢季必採的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山野菜之一。
  • 戶外可食用植物科普(1):蕨類植物
    在野外,你會沮喪地發現,這裡既沒有飯館,也沒有菜市,除了山和樹,就剩下草了。你甚至連一隻長四條腿的動物都難看到。所以收起你那天天打獵、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幻想,做好當苦行僧的準備,老老實實用你的眼睛搜索周圍的植物吧。我不能保證你能大碗喝酒,但大碗喝湯還是可以的。在野外,你必須要摒棄偏食習慣,吃是你生存下去的動力源泉。
  • 1種植物像「菊花」,有著黃色的「花朵」,人稱「鴉蔥」,珍貴!
    而在山上還有1種植物非常特別,它看起來就像是菊花,植株有著黃色的花朵,我覺得它的花朵非常美,一年四季都有觀賞價值,這種植物人稱「鴉蔥」,分布的範圍比較廣,同時也比較珍貴。
  • 難得一見的東北山野菜,酷似蕨菜,如今出口成風,別有風味一斤15
    說起東北山林中的野菜瑰寶,隨便叫出一位東北人都能說上幾種,比如人盡皆知的蕨菜、刺老芽等等,其實,在東北這片黑土地的大山之中,還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美味野菜。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種山野菜,外觀酷似蕨菜卻與蕨菜還有著很多的差別,隨著它的稀缺性提高更是備受國內外市場的喜愛,其實,要說這種野菜算得上是東北的"山珍之王"也不為過,總之,如若你遇到了這種野菜,切莫錯過。可能,很多東北人在看到開篇如此說,會猜測今天分享的山野菜是猴腿菜,其實,今天要分享的這種山野菜甚至連一些年輕的東北人都不知道,名字叫做黃瓜香。
  • 蜈蚣草是禾本科蕨類植物的多年生植物,你對它了解多少呢?
    蜈蚣草是禾本科蕨類植物的多年生植物。稈濃密叢生,纖細直立,葉鞘扁平,互相交叉,鞘口具纖毛;葉舌膜質,非常短,截頭;葉片通常直立,先端漸尖。總狀花序單生,通常拱形,花序梗和它們的軸向節間被微柔毛。對採自礦區的砷汙染土壤的室內栽培試驗表明,室內栽培鳳尾蕨羽毛的砷含量是田間生長(同種土壤)的兩倍多,其羽毛的砷含量高達5070 mg / kg。隨著種植時間的延長,鳳尾蕨羽毛中砷含量不斷增加。蕨菜不僅對砷有很強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而且生長速度快,生物量大,地理分布廣,適應性強。
  • 你認識蕨菜嗎?你對蕨菜感興趣嗎?蕨菜有什麼秘密,你知道嗎?
    葉遠生;柄長20-80釐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稈色,略有光澤,光滑,上面有淺縱溝1條;葉片闊三角形或長圓三角形,長30-60釐米,寬20-4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三回羽狀;羽片4-6對,對生或近對生,斜展,基部一對最大(向上幾對略變小),三角形,長15-25釐米,寬14-18釐米,柄長約3-5釐米,二回羽狀;小羽片約10對,互生,斜展,披針形,長6-10釐米,寬1.5-2.5釐米
  • 它是農田常見雜草,自帶腥臭味,人稱「豬鼻拱」,遇到記得挖回家
    導讀:它是農田常見雜草,自帶腥臭味,人稱「豬鼻拱」,遇到記得挖回家在陽春三月的時候,正是各種野菜大量上市的季節。要說到野菜,還是南方地區的野菜比較豐富,像這個季節地皮菜、香椿、小山筍、蕨菜、清明菜等野菜都已經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