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獨家合作
圖片來源:Andrey Atuchin
今天我們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龜與兔同赴奧運,
遇狼,兔卒,龜存,乃得金牌,
故事終。
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比賽第二,生命第一。神龜雖慢,其殼乃堅,亂世可保平安,盛世即得安居,傲視虎狼,獨步天下。
千萬年來,龜殼久居動物兵器譜排行榜首,所有脊椎動物只能望殼興嘆。如此神器,人類科學家對其也是百般痴迷。
「長久以來,古生物學家和進化學家對龜殼的的來源一直困惑不解,」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古生物學家託爾斯滕·沙耶爾(Torsten Scheyer)說。科學家通過對烏龜化石與今天的龜殼對比觀察發現,龜殼很有可能是由擴大的肋骨進化而來的。這些肋骨在烏龜行動時對其身體有支撐作用,還有助於烏龜肺部通氣。肋骨過度擴大導致烏龜軀體僵硬,行動不變,呼吸也受到影響。
丹佛市自然科學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的泰勒·萊森(Tyler Lyson)介紹說:「肋骨對行動和呼吸的重要性或許可以解釋肋骨形狀的單一性。」鯨魚、蛇、恐龍、人類和幾乎所有其他動物的肋骨看起來都比較相似。烏龜是例外,因為它的肋骨已經進化成龜殼的主體。
圖片來源:Joe Flanagan
化石中的新線索
科學家通過研究正南龜(Eunotosaurus)化石樣本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南龜是生活與2.6億年前的烏龜祖先,來自南非的卡魯盆地(Karoo Basin),只有部分進化的龜殼。這些化石是由金山大學(Witwatersrand University)的羅傑·史密斯(Roger Smith)和布魯斯·魯比奇(Bruce Rubidge)發現的,其中最重要的樣本是一個叫科布斯·斯尼曼(Kobus Snyman)8歲男孩在他父親的農場上發現的。
正南龜化石。圖片來源:Digitaljournal
這個15釐米的樣本有保存完好的骨架和四隻腳。它有善於挖掘的動物所特有的鏟狀前肢,它擴展的肋骨構成的堅硬胸腔成為龜殼的原型,為其前肢提供支撐。研究人員因此得出結論:早期的龜殼並沒有保護作用。「烏龜利用原初龜殼在地下掘洞,這使它在惡劣的南非環境中得以生存,」沙耶爾解釋說。
龜雖慢,殼堅挺,不怕狼,不懼虎,就問兔子服不服!
參考: Current Biology.Doi:10.1016/j.cub.2016.05.020
深科技招聘自由撰稿人,要求
文筆好,懂科技,稿酬優
聯繫:deeptech@mittrchina.com
IEEE中國是DeepTech深科技的戰略合作夥伴,想要獲得最新的科技資訊和會議信息,敬請關注IEEE中國。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國唯一版權合作方,任何機構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及翻譯。
分享至朋友圈才是義舉
DeepTech深科技
ID:mit-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