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不是為了自我保護?2008年發現龜殼「半成品」,原來是肋骨!
自然界當中的不同生物,由於環境的不同而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當然進化有一個巨大的前提,那就是可以在自然界當中生存下去,如果連生命都沒有了,那麼所有一切的能力都是空談。
生物們保護自己的方式各不相同
在陸地上很多的捕食者都進化出了矯捷的身姿和極快的奔跑速度,就是為了可以在捕食的過程中更加具有優勢,它們鋒利的爪牙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像變色龍,竹節蟲等這些昆蟲,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偽裝,用自己多變的外表來迷惑天敵的視線,從而逃過一劫。
海底的很多生物它們就進化出了堅硬的外殼,比如說像扇貝,貝殼就是保護它們最好的堡壘。說到有堅硬外殼的生物,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烏龜吧,它們堅硬的後殼給身體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只需要將頭部和四肢躲進厚重的殼內,就可以順利逃脫了,因為面對烏龜種種的後殼,捕食者通常都無從下口。因此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都認為烏龜之所以會進化出厚殼,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盔甲,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何會進化出龜殼呢?
烏龜殼的「真實面目」
先來看一下烏龜殼的真實面目,這是一個烏龜的骨架可以清晰地看出,烏龜整個身體的骨骼至於龜殼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它的身體並無法與其分離開來。那麼如此巨大的龜殼,它們到底是如何進化而來的呢?
目前在科學界有以下的這兩種觀點,第1種是認為其實龜殼本來是它身體骨骼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肋骨,後來在面對危險時,經過了漫長歲月的進化,形成了龜殼,之所以有這樣的觀點,是因為在烏龜的胚胎當中發現了肋骨向龜殼所演變的過程。第2種則認為,其實烏龜的龜殼是一些非常堅硬的皮膚。龜殼是由它的皮膚演化而來的,這樣的觀點可以以自然界當中的其它生物為例,比如說像鱷魚堅硬的皮膚。
2008年發現的龜殼化石
對於這兩種觀點雙方都僵持不下,一直到2008年的時候在貴州找到了來自於2.2億年前三疊紀時期的龜類化石,揭開了烏龜進化的秘密。根據化石顯示遠古時期的歸類,它們的龜殼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沒有進化完成的半成品,並且不是在背部而是在腹部。這也就印證了烏龜堅硬的龜殼很有可能是從自身的肋骨進化而來的,而並非是身體體表堅硬的皮膚。 由肋骨進化成厚厚的龜殼之後,發現在腹部根本起不到保護的作用,反而是一種累贅,所以龜殼就成了背在背上的「房子」。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