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小時候看動畫片,有沒有這個印象,那就是動畫片裡的烏龜,經常會從殼裡跑出來,臨時避難,然後再回到自己的殼,感覺殼和烏龜的身體好像是分離的。
就算是沒有殼似乎烏龜也能夠生存,只是說沒有了一個保護層而已,但是這只是動畫片裡展現的,那麼這是真的嗎?烏龜真的可以脫殼而活嗎?科學家掰開龜殼後,和你想的不大一樣。
很多時候查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實驗,而對於科學家來說,了解動物的身體構造,通常也是他們的一個研究任務。所以自然就有人會研究烏龜的身體構造,而結果就是掰開龜殼後的烏龜,就差不多算是死亡了。
因為烏龜的龜殼實際上是和烏龜的身體緊密相連的。烏龜的龜殼上分布著非常多的神經和血管,而烏龜的脊椎其實也是和龜殼牢牢相連的,而龜殼內的則是內臟,如果將龜殼拿下,就差不多使其死亡了。
而我們想像中的那種,可以靈活的脫殼的烏龜是不存在的,它們其實僅僅能夠做到的就是把自己藏進龜殼中,以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龜殼可以說是烏龜的盾牌。也只有這個能夠抵擋天敵的傷害。
其實很多的動畫片,是有違自然界的常識的,就像是被老鼠做捉弄的貓,被羊戲耍的狼,這在自然界想都不要想,除非這隻狼是被雷劈了腦子。但是動畫片本身就是想像的作品,如果一味地強調符合邏輯,那就是紀錄片,而不是動畫片了。
而其實每個人看動畫片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有人是完全相信,而有的人則是完全不信, 而相對於讓動畫片拍成紀錄片,不如告訴孩子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動畫片其實更加能夠豐富孩子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