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南嶽衡山盤谷溪澗邊,生長著一種全身灰白的烏龜,體重250克左右,嘴鉤似鷹嘴,殼硬如鐵,尾堅如鋸。這種龜智勇雙全,居然能捕食到空中的老鷹。
當老鷹在山谷中飛翔覓食時,這種龜就施放出一種奇特的腥臊氣味,而老鷹又最喜歡這種腥味,於是一頭衝下來用利嘴向龜身上亂啄。
當老鷹啄到龜的縮頭處時,早已準備好的龜迅速用利嘴鉗住老鷹的嘴,任憑老鷹怎樣掙扎也抽不出來,只好帶著烏龜一起飛向天空。
在空中,烏龜彎轉堅利的長尾猛刺鷹的腹部,鷹受傷後越飛越低,最後掉在地上,不能動彈。這時,龜便利用長鉗尾巴將鷹頭鋸斷,再將鷹翅和鷹爪鋸下,然後一塊一塊地吞食之。
那麼這種烏龜真的存在嗎?據小編分析判斷,這種烏龜可能真的存在,而且極有可能是這種烏龜:平胸龜。
平胸龜 (學名: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屬龜鱉目,平胸龜科,平胸龜屬。俗名:鷹嘴龜,大頭龜,鷹龜等。成年龜背甲長12~18cm左右,長橢圓形。龜殼扁平,頭大尾長,不能縮入殼內。背甲有棕黃、褐色、黑色,墨綠等,背甲顏色與產地、環境、水質有關。尾長几乎與體長相等。趾間有半蹼,既利於陸地爬行,又便於水中遊泳。
【為什麼說吃老鷹的烏龜可能真實存在而且最可能是平胸龜而不是其他烏龜呢?】
首先平胸龜為水陸兩棲(廢話,烏龜不都是兩棲動物嗎呵呵),喜歡生活在滿是巨礫和碎石的,水流湍急的山澗中(都差不多)。但是重要的是平胸龜攀緣能力強,可爬樹及攀登崖壁覓食或曬太陽,其他烏龜很少有能爬樹的,能爬樹也不見得攀緣能力強,還有就是平胸龜以肉食為主,而其他烏龜幾乎都是雜食性動物。
其次最重要的是其特殊的外形:
1.【頭大,不能縮入殼內,頭背覆以整塊完整的盾片,上、下顎鉤曲,呈強喙狀】,這個是重點,跟鱷龜有點類似,不僅頭大有盾片(頭不能縮進龜殼的烏龜很稀少,這就決定了它遇到危險只能反擊,哪怕是老鷹),而且帶鉤顎,這就決定了咬合力和傷害力驚人。所以傳說中:「當老鷹啄到龜的縮頭處時,早已準備好的龜迅速用利嘴鉗住老鷹的嘴,任憑老鷹怎樣掙扎也抽不出來,只好帶著烏龜一起飛向天空。」很容易得以實現。
2.【四肢強,被有覆瓦狀排列的鱗片。前緣大鱗排列成行。前肢5爪,後肢4爪。指、趾間具蹼,指甲伸出尖銳】,配合它的大嘴殺傷力進一步升級。
3.【尾長,幾與背甲等長,其上覆以環狀排列的矩短形鱗片。尾基部為7枚一環,4枚位於腹面,1枚位於背面,側面各1枚;中部為5枚成一環,背側部各1枚,腹面2枚;末端為3枚成一環,背一枚,腹2枚;尾梢為1枚鱗片。尾背鱗片大,從基部至尾梢一縱行約30枚。頦與喉部具扁平圓疣,股後及尾基兩側有長圓錐形棘突,雄性更甚】。這不就是妥妥的一把鋼銼嗎?雖然不如鋼鋸那麼直接,不過慢慢來,憑藉烏龜那堅硬的鱗片,實現所以傳說中:」在空中,烏龜彎轉堅利的長尾猛刺鷹的腹部,鷹受傷後越飛越低,最後掉在地上,不能動彈。這時,龜便利用長鉗尾巴將鷹頭鋸斷,再將鷹翅和鷹爪鋸下,然後一塊一塊地吞食之。」也是很有可能。
所以從以上幾點來看,傳說中能吃老鷹的烏龜真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平胸龜,除了這種平胸龜以外其他烏龜還真不大可能能在老鷹的利爪下逆襲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