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是人人皆可玩原創音樂的時代,上至當紅巨星,下至平民草根,誰都可以,也都很容易給自己貼一個"原創歌手"的標籤。在百家爭鳴但是又嘈雜不堪的環境裡,"原創"這個詞顯得廉價而平庸。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用一片真心去充實這個詞應有的內涵,王源和很多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一樣,在或好或壞的境遇裡,始終選擇用音樂去表達自己,儘管,他的流量光環和粉絲的溢美之詞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潛在的聽眾。這未嘗不是一種逆流而上。

這不,王源發布的新曲就表達了自我主張,對這首歌不想做什麼分析解釋,我喜歡他營造的氛圍,我喜歡他傳遞的情緒,在千千萬萬的歌裡,我選擇這首單曲循環,在琳琅滿目的歌詞裡,我選擇"生而自由,愛而無畏"作此時心情的註解,這首歌讓我感慨萬千,讓我浮想聯翩,讓我一口氣寫下很多卻又覺得都是多餘。其實我想表達的,只有"共鳴"兩個字。

好歌不需要太多的註解。不用去了解背後的故事,不用去分析歌手的情感,好歌就是花花世界裡的一面鏡子,忽然照出了你自己的身影。畢竟,滾滾紅塵裡經歷的那些喜怒哀樂,其實都一樣。

做一個漫長的公路片,在不冷不熱的時候,在不早不晚的時辰。如果會抽菸,或許能黑暗裡點一星開車,吞雲吐霧的時候,流淚就可以反駁說,老子被燻的好吧。那不行,王源在一旁接過了我的油門,說能不搞惡之花這一套嗎,"做不完的事明天再說早安"。我氣噎,不是你讓我哭的嘛!王源就是這樣,代你入境,放任你自由,眼看著你往海裡哭去了,他再打個彎兒,把前輪掙回來。

往灑脫了說,這是他作為歌手的本領之一,歌詞裡明確拒絕"共情",唱歌時劫你墜入無邊情境。高山上自己敘愁,你們來就來了,我不在意。往批判了說,王源還有兩天年滿十八歲,這什麼年紀啊,聽起來就是寬闊通途,世間大道你可勁兒走去。古人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還是不通。並非少年不識愁,而是你過了那個階段,成年不識少年愁。

王源的聲音是敏感的磁性的,低音部分的敘事感尤其強烈。他是一個渾然的矛盾體,你聽到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的時候你還在懷疑他的誠懇,然後他也不生氣,繼續自比塵埃,拒絕共情,踏踏實實,把自己的脆弱掰開給你看。

信任是拉近陌生人距離的荷爾蒙,而展示脆弱則是此費洛蒙的開關,他深諳此理。事實上,早在人們時隔三十年復又追崇"on the road"一代的時候就該意識到,王源這般年輕的、敏感的音樂有多麼寶貴。

王源本人親自填詞的歌曲,都能感受到王源在人生階段和創作領域的雙面成長。然而,這一份成人世界的煩惱如同一場風暴,來不及感概,便已驟然而至。大風拂過,少年提筆,留下的還是為自己誓死效忠的篤定。對二字弟弟的音樂比較關注,從最早的到不了,董小姐,注意到這個小男孩清澈動人的嗓音,會唱歌的人很多,但是適合唱歌的

人卻不多,嗓音有辨識度,有自己的風格,基本成了鐵律。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林俊傑,張敬軒,吳青峰,這些實力派歌手,能在樂壇長青的法寶就是一開口便能驚豔的特別嗓音。新生代裡除了華晨宇,就看好王源。

王源有與生俱來的辨識度極高的嗓音,蒙面唱將一開口就被猜出是王源,和吳青峰一樣,裝是裝不了的,這是他的優勢,所以他們都是一輪遊。

說到這首新歌,吉他伴奏,輕緩節奏感,很有畫面感的一首歌,文藝片裡情緒湧上,男女主獨自發洩傷感時,緩緩釋出的一首歌,很適合做文藝電影的主題歌和插曲,耐人回味,也適合在開車路途,多次循環播放。王源這首歌唱

腔控制的好,沒有刻意用薄荷音的優勢,反而技術性的處理,讓薄荷音融入在技巧中,虛實音結合,聽感極佳,高音溫潤不刺耳,相當舒服,低音穩穩噹噹,帶著沙沙的質感,我認為這首歌的演唱處理和技巧上,比之前出的歌曲都要高,王源弟弟的詞向來寫的非常棒,語文功底深厚,這首也不例外。

希望少年偶像都可以不隨波逐流,生而自由,隨心無畏。而不是被市場,粉絲,資本,輿論綁架。能夠自由自在的做音樂。從這首歌能感受到二字弟弟要做專業音樂人的決心。這麼好的天賦和努力,想不成為樂壇巨星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