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接受採訪,回答記者提問。
問:請問出臺《實施方案》的背景?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能力建設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修訂了《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國務院頒布制定了《城鎮排水與汙水處理條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編制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關於完善長江經濟帶汙水處理收費機制有關政策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能力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為我國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改善城鎮水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統計,2019年城市和縣城汙水處理能力超過2.1億立方米/日,汙水管網長度達57萬公裡。
但我國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仍存較多短板弱項,與實現美麗中國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汙水收集管網短板較為突出,毛細血管缺失,管網老舊破損和混接錯接廣泛存在,南方地區雨汙溢流汙染較為普遍,汙水收集率和汙染物消減效能不高。汙水集中處理能力不平衡,不少城鎮存在較大缺口,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地區汙水資源化利用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重水輕泥」現象較為普遍,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滯後,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尚不規範、水平總體不高。為解決城鎮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補齊設施建設短板弱項,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實施方案》。
問:請問當前開展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答:一是完善城鎮功能的重要內容。城鎮是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是必備的基礎設施。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開展城鎮生活汙水補短板強弱項,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建設美麗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尤其是反思疫情暴露出來的問題,更要求我們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強化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治理風險防控能力。
二是落實擴大內需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補短板強弱項,建設涵蓋汙水收集管網、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和汙水資源化的系統性工程,既可形成當期投資,又可吸引產業投資、帶動綠色產業發展,對推動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三是可改善城鎮居民生活品質。城鎮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否,與居民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基礎設施若不完善,居民難以安居樂業,對於社會穩定和城鎮發展將帶來不良影響。推進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和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將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問:《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在《實施方案》起草過程中,我們組織開展調查研究,聽取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針對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主要短板弱項,提出四方面重點任務:
強化汙水處理能力建設。一是統籌考慮城鎮人口容量和分布情況,科學確定城鎮汙水處理廠的布局、規模。二是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填補處理能力缺口。三是突出重點,對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重點區域汙水處理能力和設施排放標準提出更高要求。四是選取缺水地區、水環境敏感區域,積極推動汙水資源化利用。五是積極推進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補齊收集管網短板,此項工作作為補短板的重中之重,包括七項內容。一是強調新建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必須合理規劃建設服務片區汙水收集管網。除乾旱地區外,新建管網應嚴格雨汙分流。二是加快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管網空白區,加快補齊「毛細血管」。三是通過清汙分流、管網更新修復、混錯接改造等途徑,提升汙水集中收集效能。四是對現有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於100mg/L的城市汙水處理廠,要求圍繞服務片區開展「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五是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城市,推進雨汙合流管網改造,降低溢流汙染頻次。六是積極推進建制鎮汙水收集管網建設。七是提升管網建設質量,鼓勵優先使用球墨鑄鐵等管材,推行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
推進汙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是補短板強弱項的難點,包括五項內容。一是在減量化處理基礎上,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處置技術路線,避免一刀切。二是全面推進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汙泥處理設施建設要納入規劃。三是限制未經脫水處理達標的汙泥填埋,重點地區壓減汙泥填埋規模。四是鼓勵採用「生物質利用+焚燒」的處置模式,將焚燒灰渣用作建材原料。五是推廣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後的汙泥用於土地利用。
推動信息系統建設。包括開展生活汙水收集管網摸底排查、依法有序建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鼓勵探索構建智能化管理平臺等內容,為汙水處理設施的運維管理、汙染防治監管提供輔助決策。
問:城鎮補短板強弱項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哪些?
答:將統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合理設計資金保障方式,從拓寬財政資金投入渠道,調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的積極性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支持。明確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堅持「項目跟著規划走」、「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設計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確保項目資金來源可靠、規模充足,嚴防「半拉子工程」,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關部門繼續通過中央預算內資金等多種渠道對符合條件的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給予支持,推進項目建設實施。
二是吸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範有序推廣PPP模式。通過給予中長期信貸支持、發放企業債券等資金募集渠道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建設運營。發揮中央企業的專業化、規模化優勢作用,起到龍頭帶領作用。積極推進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探索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
問:如何保證《實施方案》落到實處?
答:一是加強組織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做好督促指導,對補短板項目給予積極支持。各省(區、市)統籌推進規劃和建設工作。市縣作為第一責任人,切實擔負主體責任,加快項目謀劃和儲備,明確建設時序,紮實推進項目建設實施。
二是完善政策保障。各地要將汙水處理設施設施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範圍,合理預留土地空間,有效防範和化解「鄰避」問題。各地要合理制定汙水處理費標準,加大徵收力度,保證專款專用看,推廣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汙水處理服務費水平。
三是強化監督管理。推動汙水收集處理、資源化利用和汙泥處理處置全流程監管能力建設。組織開展進入納管工業廢水排查清退工作。積極推廣「廠網一體化」運營模式。加強管材和施工質量監管。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