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變清波 汩汩入贛江 南昌汙水處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2021-01-20 瀟湘晨報

南昌汙水處理能力邁上新臺階,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3.5%

擴建後的青山湖汙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汙水處理是保障綠水青山的重要一環。去年4月,南昌啟動開展彰顯省會擔當、唱響「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動,大力推進河湖水系治理大提升行動,對城區生活汙水處理進一步提質增效,日汙水處理能力從104萬噸增至144萬噸,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南昌汙水處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日前,記者在青山湖(城東)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現場看到,生活汙水從粗格柵到汙水提升泵房,再從泵房到細格柵,然後經過曝氣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澱池、過濾器、紫外線與次氯酸鈉聯合消毒後,汙水變成清水排入贛江。

「工程採用了半地下式結構,佔地少,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服務範圍涵蓋紅谷灘(城北)地區、青山湖(城東)地區、高新區湖東地區、城南片區、昌東工業園等,設計規模為20萬立方米/日,總服務面積約138平方公裡,總服務人口177萬人。」江西洪城城東汙水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樑介紹,青山湖(城東)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是我省首例大型生態式、全封閉、半地下汙水處理廠項目,可滿足服務範圍內日益增長的汙水量處理需求,大大削減汙染負荷,消除黑臭水體,對於改善贛江水質,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保護區域水環境生態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特別是人口的快速增長,南昌汙水處理能力要求逐漸提高,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一直制約著南昌水環境治理工作。為進一步擦亮南昌「山水名城、生態都市」品牌,我市啟動了青山湖(城東)、紅谷灘(城北)兩個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於2019年年末開工建設,總投資近17億元。

青山湖汙水處理廠、紅谷灘汙水處理廠是南昌城區規模最大的兩個生活汙水處理廠,是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支撐。「去年12月31日,兩項工程均已竣工試通水,可新增汙水日處理量40萬立方米/日,服務人口近300萬人,出水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熊樑告訴記者,隨著這兩個汙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的通水試運行,可以有效提升我市汙水收集率,消除黑臭水體,保護贛江水質,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治理目標,進一步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正是南昌落實生態文明的實際行動。目前,南昌城區汙水處理廠已達到8個,日汙水處理能力從104萬噸增加至144萬噸,約佔全省生活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的40%。市城管局汙水監管科負責人易紹基說:「隨著多個汙水處理廠的擴容,極大地提高了我市汙水處理能力,進一步完善我市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對我市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對保護贛江母親河、保護鄱陽湖生態環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力推進灣裡、航空城汙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實現城區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一級A標準;加快推進南昌市城區城鎮汙水全收集全處理達標整治工程汙水管網系統建設計劃,進一步完善城區管網;加快推進象湖及撫河故道及東南北湖及賢士湖水生態修復工程,率先實現城區湖體水質達到IV類標準;加快完成青雲譜區大梵寺水體整治……去年以來,南昌圍繞打造「山水名城、生態都市」目標,加快補齊短板,實施了一系列汙水提質增效工程,全部建成後,可滿足服務範圍內日益增長的汙水量處理需求。

近年來,南昌通過實施城市河湖水環境治理和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南昌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3.5%,全面完成10處黑臭水體整治、6處劣V類水質斷面整治;通過整治城市排汙排水口,有效實施青山湖區、紅谷灘區等城市汙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和擴容工程建設,前湖、烏沙河、西湖、蓑衣夾、青山閘排水口水質等城市河湖明顯改善。截至去年10月底,南昌全市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8.89%;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連續四年優於考核目標(77.8%)要求,地表水考核斷面無V類和劣V類水體。(南昌日報記者 張代豔/文 魏勇劍/圖)

【來源:南昌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推動我國汙水處理事業邁上新臺階
    這進一步明確了汙染防治要作為「新常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守住水生態和水環境底線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迅速增長 改善水環境迫在眉睫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會各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與日俱增,改善水環境質量已經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 精緻的小公園|花園式汙水處理終端 讓汙水變「活水」
    這個夏天,街頭鎮一個院子裡的汙水終端處理房在陽光下安靜佇立,草地上的紅花愈發欣欣向榮。街頭鎮街一村這處新添的景致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座精緻的小公園,但事實上,它是街頭鎮創建「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中重要的最後一環——「花園式」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終端。輕微的機械運轉聲中,汙水經過一層又一層,一次又一次的過濾、處理,終於變成清水,汩汩而出。
  • 高效好氧菌及集成工藝處理汙水新技術
    由於汙泥中含有病毒和重金屬元素等,需作專門的填埋或焚燒處理,不僅處理費用高,還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二、 好氧高效微生物用於處理汙水的微生物有很多種,它們分解汙水的能力不同,新技術是由復旦大學的科研團隊,用自主技術,從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中將活性高,分解汙水能力強的細菌篩選出來。然後在不同的汙水環境中進行馴化,使之成為耐受力強、性能穩定、適應性好,各項性能均優於活性汙泥的微生物菌群。
  • 汙水處理行業簡史以及我國水汙染處理現狀
    上海北區汙水處理廠是中國第一座城市汙水處理廠,該廠佔地0.84公頃,日處理能力為3500立方米,尾水排入沙涇港。如北京高碑店一級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可達40萬立方米。但是於此同時國內的汙水處理技術依舊停留在較初級的階段,多利用水體的自淨或者較初級的水處理方式,沒有把汙水處理作為城市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技術上也沒有較大的發展,仍處在相對比較落後的狀況下。
  • 山西太原:汙水治理助力汾河「水質好起來」
    原本又臭又黑的汙水變清澈,從汾東汙水處理廠流出後,排入瀟河,最終匯入汾河。 張雲 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西太原:汙水治理助力汾河「水質好起來」中新網太原7月20日電 (楊佩佩 卞立群)粗格柵、細格柵過濾,曝氣沉砂池、初沉池中沉澱,生物池內推流,膜池淨化……19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十餘名記者在太原汾東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看到,平日裡惡臭的汙水經此處理,變成一泓清水汩汩流入汾河,助力汾河「水質好起來」。
  • 嘉興汙水處理廠日處理60萬噸汙水
    「一期能夠處理30萬噸,共有4組工藝線,採用的是氧化溝工藝;二期也能處理30萬噸,採用的是A2/O工藝。」嘉興市聯合汙水處理廠廠長孫振傑告訴記者,一期工程主要針對城市生活汙水,從進水到出水需要8至9個小時完成;而二期主要應對城市工業廢水,從進水到出水需要33個小時,「在一期的基礎上,二期的功能更加完善。」
  • 缺氧汙水怎麼處理 缺氧汙水處理方法
    導 讀 大家知道缺氧汙水怎麼處理嗎?相信很多新手玩家都還不清楚怎麼處理汙水,今天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缺氧汙水處理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汙水處理廠變身江南園林 浙江要推廣城鎮汙水處理2.0版
    汙水處理廠變溼地公園臭氣噪音不見了作為本次會議的舉辦地,餘杭在城鎮汙水處理上的先進經驗在哪裡?記者和與會人員一起實地考察了當地的臨平淨水廠。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臨平淨水廠開創全省地埋式汙水廠建設的先河,把傳統的地面汙水廠搬到了地下,並開設了遊覽觀光通道,拓展工業旅遊;而在地面上,建成了一個融山、水、景於一體的溼地公園,並配備網球場等健身場所,成為附近市民觀光休憩的場所。「汙水處理過程全部在地下進行,噪音、臭氣等外部效應得到有效控制。地面的美麗景色,改變了公眾對傳統汙水處理廠的固有印象。」
  • 汙水處理工藝流程,附圖
    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汙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汙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我國現階段汙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旋轉接觸旋轉接觸氧化汙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點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汙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汙水處理方法。
  • 汙水處理要經過哪些主要流程?
    ,一起來了解一下,汙水處理要經過哪些主要流程?眼見為實,確實很規範,處理後排放出來的水清澈了許多。汙水處理從業者 莊淑芳:我以前是做工業汙水處理的,現在想自己創業,正好借這個機會來了解一下,生活汙水處理和工業汙水處理有什麼不一樣。現在的汙水處理標準都很嚴格,老百姓可以更加放心。綠水守護者生態環保中心創辦人 陳彥君:這個參觀活動是「新陽河流文化節」的一部分,新陽排洪渠的水,也是在這裡進行處理的。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本文介紹了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詳情如下:  1、活性汙泥技術:  活性汙泥技術是一種生物法,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汙泥,生物法逐漸成為汙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這一方法自1914年由E.Arden和W.T.Lokett在英國曼徹斯特開創。
  • AO汙水處理工藝在汙水處理中的運用 附工藝流程圖
    汙水處理工藝就是對城市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實施各種合理、科學、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隨著我國汙水處理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進,汙水處理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醫療、餐飲、工業、農業等各個領域,根據不同的處理規模、水質特性等,運用不同的汙水處理工藝,選用不同的汙水處理設備。
  • 探秘漢西汙水處理廠:微生物處理汙水的過程像沸水一樣鼓泡泡
    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20日訊 (記者黃師師 通訊員黃金波) 20日,長江日報市民觀察團走進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汙水處理廠——漢西汙水處理廠,揭開黑水變清水的奧秘。目前,漢西汙水處理廠正在進行提標升級,計劃明年尾水排放標準升級至一級A。這也是目前國家規定的汙水處理排放的最高標準。
  • MBR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在醫院汙水應用
    隨著汙水處理工藝的不斷發展,醫院開始引入MBR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相較於傳統醫院汙水處理工藝,MBR更能節省消毒劑劑量,使觸碰時長減少,並且在微生物滅活層面會獲得良好的功效,同時也協助消毒工藝所產生的費用大大降低,消毒劑殘留為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隨之減少。
  • 好氧工藝氧化溝-大型汙水處理廠常用汙水處理工藝
    氧化溝是一種活性汙泥處理系統,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於傳統的活性汙泥法,它是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又稱循環曝氣池。最早的氧化溝渠不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護坡處理的土溝渠,是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氧化溝最早是以序批方式處理汙水的技術。
  • 汙水處理之曝氣池
    汙水入池後順次在廊道內流動,至另一端排出。空氣是用空氣壓縮機通過管道輸送到設在池底的空氣擴散裝置,成為氣泡彌散逸出,在氣液界面把氧氣溶入水中。擴散裝置有多孔管、固定螺旋曝氣器、水射器和微孔擴散板等四種不同型式。 鼓風曝氣是影響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和降低能耗的重要部分。
  • 汙水處理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和
    缺乏全面和綜合比較能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外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就不斷衝擊國內市場,成熟技術和國產技術總是無法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這是我國城市汙水領域存在的問題之一。  西方國家經過一、二十年的治理工作,一些國家汙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 廣東汙水處理-幾分鐘了解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
    傳統的汙水處理設備一般都位於地面上,佔地面積大,集成度低,操作複雜,維護困難,汙水處理效率低,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該新型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佔地面積小,集成度高,操作簡單,維護方便,汙水處理效果好,效率高,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汙水處理的常見技術分類
    (2)中和法用化學方法消除汙水中過量的酸和鹼,使其pH值達到中性左右的過程,稱為中和法。處理酸汙水以鹼為中和劑,處理含鹼汙水以酸作中和劑,也可以吹入含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氧化法多用於處理含酚、含氰廢水。常用的還原劑則有鐵屑、硫酸亞鐵、亞硫酸氫鈉等,還原法多用於處理含鉻、含汞廢水。(4)電解法在廢水中插入電極並通過電流,則在陰極板上接受電子,在陽極板上放出電子。在水的電解過程中,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
  • 汙水處理聚合氯化鋁
    汙水處理廠是從汙染源排出的汙水,因含汙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準要求或不符合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汙水處理廠和各汙染源分散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