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地球面臨毀滅,至少需要保存多少火種才能保證人類不會滅絕呢?
隨著如今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但在科技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對環境造成難以彌補的影響。
沙漠化嚴重、空氣汙染、白色汙染、深海垃圾、太空垃圾等等……
誰又知道災難是否真的會在某一天來臨呢。
那如果人類保護好了環境,能避免災難嗎?
未必,縱觀地球歷史,
地球上的生物也曾盡力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
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
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
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
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
和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也稱恐龍大滅絕。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又有沒有可能到來又會何時到來呢?
假如那一天真的到來,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
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就開始在為未來的星際轉移做準備了,包括發展航空航天科技,進行封閉生態系統實驗以及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等等
那麼,那一天真的到來之時,至少要轉移多少人類才能保證人類能夠繼續繁衍下去呢?
科學家假設,如果每個女生平均生育能力是2±0.5個,
且每個女生的平均壽命在85歲以上,男人的平均壽命在79歲以上。
而且人類有充足的能量來源,以及這些人分別具有不同的生存技能,
那麼最少需要98人才可以100%保證人類血脈的延續,和持續的繁衍。
也就是說,即便是挑選那些精通生存技能的人類,也至少需要98人才能使人類得以延續。
那麼有人會問了,既然要轉移,為什麼不轉移越多越好呢?
其實就像前面說的,人類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面那種毀滅性的災難,
也不知那個時候的科技能否完成星際轉移又或者在那時沒有時間完成全人類的星際轉移,
那麼在最短時間內,該如何保留火種自然是需要首要考慮的。
而且,即便是找到了合適的98人,在一個「新的地球」上,沒有人類多年經營完善的居住環境和科學設備,
在面臨自然災害,野獸襲擊和各種細菌,病毒造成的疾病時,都有可能加速人類的毀滅。
希望到那個時候,人類的科技已到了可以轉移全人類
最好是在那之前人類就已經找到並建立屬於人類新的家園。
讓人類的足跡走向宇宙的深處……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