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在數十億年的生命中孕育了無數種生命。但是,無論是簡單生活還是複雜生活,都無法逃避自然帶來的生物滅絕。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數十億年的生命史中,發生了五次生物滅絕事件,每一次生物滅絕將消滅地球上80%以上的生物。那些倖存下來的生物通過不斷進化而進化為新的生物。即使這些生物幸運地倖存下來,也基本上很難擺脫另一場生物滅絕事件。
可以說,地球上存在的這些生命基本上是在第五次生物滅絕之後出現的。第五次生物滅絕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恐龍滅絕。小行星的撞擊結束了恐龍統治地球的時代。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進入了歷史舞臺,開始了地球統治時代。
哺乳動物的迅速發展最終催生了聰明的人類。人類的出現大大改變了地球的生態。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生態的變化基本上是由自然控制的。但是,人類的出現和活動正在不斷改變自然。特別是在人類進入科學技術時代之後,工業的快速發展加速了生態變化。
當然,這種生態變化並不是朝著正確的方向變化,而是地球生態的不斷惡化。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使許多生物無法適應,因此走向滅絕之路。數百年的人類科學技術文明使許多生物滅絕,有些生物滅絕了100多年。當然,有時某些生物似乎已「滅絕」,但後來的研究可能發現它們並未完全滅絕。
根據2020年2月21日的科學新聞報導,研究人員在費爾南迪納島(Fernandina Island)進行的一次探險中發現了一隻雌費爾南迪納(Fernandina)巨龜「生活得很好」。費爾南迪納(Fernandina)的巨型烏龜在過去已經滅絕了100年,但科學家沒有想到的是,出乎意料的探險隊可能會發現已經滅絕了數百年的巨型烏龜。
儘管科學家發現了絕種的費爾南迪納巨龜,但情況並不樂觀。這個島上只有少數巨龜,也可能是地球上唯一的費爾南迪納巨龜。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巨型烏龜的滅絕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這使科學家非常難過。
即使我們能夠保護這幾隻費爾南迪納巨型烏龜,在這種罕見的情況下,當巨型烏龜死亡時,它們仍可能無法改變這一「滅絕」的事實。這樣的事情給了我們警告:我們必須對第六次大規模滅絕的到來保持警惕。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地球的整個生命史,我們將發現一種我們必須相信的情況,即,滅絕生命似乎是一個不變的命運。時間一到,新的生物滅絕就會發生。從第一次生物滅絕開始到最近的第五次生物滅絕,時間是很規律的,從幾千萬年到數十億年不等。
現在距第五次生物滅絕還有6500萬年。從時間的角度看,它似乎也接近新的滅絕發生的時間。此外,在過去的100年中,生物不斷滅絕和消失。看來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利的趨勢。更重要的是,人類工業的迅猛發展和資源的大量消耗正在迅速取代地球的生命。
此外,近年來,我們將發現地球上有越來越多的災難。在2019年下半年,澳大利亞出現了野火肆虐的問題。燃燒了幾個月後,滅絕達到了1200萬公頃。在這場災難中,至少有10億隻動物被殺死。此外,由於野火,許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也受到嚴重破壞。澳大利亞環境保護部的科學報告指出,這場大火使113個物種面臨絕望。
大火過後,人類迎來了一種新病毒,這種病毒一直持續到現在。各種不正確的現象使我們看到地球的生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最初,在適者生存的過程中某些物種的滅絕是合理的。但是,科學報告指出,隨著人類的發展,某些生物的滅絕速度增加了。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全球581個地區的538種生物進行了分析,重點是分析過去10年或更長時間的生物變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個或多個地區的物種滅絕超過40%。
根據目前的預測數據,預計在未來的50年中,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動植物物種將從地球上消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滅絕」。一些科學家甚至預言地球可能已經開始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許多人不感到大規模滅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規模滅絕的持續時間相對較長,範圍從數萬年到數百萬年不等。
地球生命史上的五個生物滅絕事件,除了第五次是由小行星撞擊引起的快速生態變化外,其他四個都是地球本身的自然變化引起的,因此持續時間都相對較長。大量的生物只滅絕了很長時間,並且不會很快滅絕。
如果地球現在已經開始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那麼這種大滅絕的原因很可能是人類造成的。人類的活動和工業發展導致地球生態迅速惡化,並引發了一系列環境變化。在此過程中,生物將不斷滅絕。隨著地球生態的不斷惡化,一旦超過一定閾值,真正的生態崩潰就會到來。
當時,它是生物滅絕的高峰,是對人類生存的最嚴重威脅。人類只能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來逃避這種生物滅絕。儘管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了地球的大滅絕,但科學技術的力量也可以改變自然。只要科學技術力量足夠強大,就不難改變生態和環境。
此外,在未來,人類還有另一種出路,那就是放棄地球向其他星球的遷移。我們可以選擇遷移到火星或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可以看出,即使未來的生物滅絕再次來臨,只要人類技術能夠繼續迅速發展,我們就會一段時間內成為星際文明。那時,無需擔心地球的生物滅絕會威脅人類的生存並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