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關村在線
XPS 13引領微邊框風潮,並取得極大成功之後,戴爾推出了更大尺寸的微邊框XPS 15系列。之後,我成為了微邊框XPS 15系列的早期用戶,因為它非常符合我心目中對於辦公電腦的需求——有足夠大的屏、兼顧一些便攜性,以及有足夠用的性能,辦公之餘可以勝任簡單遊戲的需求。
發展至今,微邊框XPS 15系列已經歷數次迭代。今年,隨著英特爾第九代酷睿標準電壓處理器發布,XPS 15也全面升級,新型號為XPS 15 7590,而今天我評測的這款產品是其中的XPS 15 7590-R1848機型。
·經典外觀設計再臨
就外觀來看,XPS 15系列近年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銀色金屬A面與D面,碳纖維C面以及微邊框B面已經成為這款產品的標誌性元素。整個產品給人的感覺依舊是用料紮實,拿在手上就有一種非常可靠和放心的感覺。
機身接口依舊豐富,這是我認為XPS 15作為辦公機最合適的一點。左側配有USB 3.1、HDMI 2.0、雷電3以及3.5mm耳麥插孔和電源插孔;右側配有讀卡器和USB 3.1接口,擴展性足夠,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這裡還是要提一下雷電3,XPS 15的雷電3是滿速,並不是20Gbps傳輸速率的半速雷電3,而是滿速40Gbps,所以傳輸速度非常快。我在平時使用XPS 15的時候,遇到傳輸大文件或碎片化文件比較多的情況都會首選雷電3,節約不少時間。
另外,經典的電源指示燈設計也依然存在,按下按鈕就可以知道大概的電量水平。說實話,在購買XPS 15之前我也和不少人一樣覺得這是個雞肋功能,但自己成為XPS 15的用戶之後才發現,每次出門前不確定要不要帶適配器的時候,按一下這個小按鈕而不是必須要開機就可以得到答案,這種體驗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一般會給人留下好印象。
鍵盤方面,新的XPS 15給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比我手上的第一代微邊框XPS 15,這款的鍵盤手感明顯改進了不少。按鍵彈性反饋充足,鍵程較長,按鍵壓力適中,打字非常舒服。不過沒有獨立數字鍵區這個設計,我還是覺得有待改變。
XPS 15的腕託面積相當大,所以手腕放上去有足夠的支撐空間,辦公應用舒適性方面很有保障。此外在實際使用體驗方面,XPS 15 C面由於材質的關係會比較容易髮油,對此有心結的朋友建議使用完後及時的擦一下,這樣會使C面看起來能夠更加清爽、美觀。
·升級500尼特亮度顯示屏
雖然大體外觀沒有變化,但這一次新款XPS 15在屏幕素質上卻做了極大的升級。不僅配備了100% sRGB顯示屏,同時屏幕亮度相較上一代還提升到了500尼特,戶外較強光線環境下使用也能看清屏幕內容。
此外,XPS 15系列依舊保持了FHD和UHD屏幕的可選項,我手上這臺新產品是3840×2160 4K解析度的高配產品,整體顯示效果非常細膩。在色彩還原方面可以參看下面的測試結果截圖,整體表現堪比專業顯示器,ΔE平均值僅為1.32,48色還原精準到位。我的設計師同事看過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之後給出了高度評價,畢竟戴爾在顯示技術方面也有著高超的實力。
色彩精確度相當高
·升級九代酷睿i7與GTX 1650獨顯
配置方面,新機型搭載了英特爾第九代酷睿i7 9750H處理器、16GB內存、1TB固態硬碟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1650獨立顯卡。這樣的配置放在辦公本、生產力產品中去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豪華配置了。
性能方面首先看看處理器。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i7 9750H是一顆6核12線程處理器,主頻2.6GHz,睿頻4.5GHz,TDP 45W,三級緩存12MB,除了酷睿i9之外,它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移動級標壓處理器了。而且這款處理器主要被用在遊戲本以及高性能設計師電腦上,對於定位創意設計PC的XPS 15來說無疑是最合適的配置。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i7 9750H處理器詳情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處理器除了性能提升之外,我認為最有價值的改變是其性能表現更加穩定了,很少會出現8代酷睿那樣大起大落的性能波動。而且在不同模具上,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發揮也都比較充分。
CINEBENCH R15測試
CINEBENCH R20測試
Cinebench R15實測多核1082cb、單核187cb;Cinebench R20實測多核2350cb、單核431cb,與其它產品上的測試成績相比,多核差異在100分以內,單核差異在10分以內,可以說是非常穩定的性能輸出。
固態硬碟性能測試
我手上這臺XPS 15直接配置了1TB大容量固態硬碟,PCIe接口使其在性能發揮上遊刃有餘。從測試成績來看,1GiB數據5次讀寫,隊列深度為1的情況下Seq Q32讀取3424MB/s,寫入3009.9MB/s,4K各項成績也相當出色,是一塊讀取和寫入性能非常均衡的固態硬碟。
GTX 1650獨顯
XPS 15系列的傳統就是會配置一塊足夠用的獨立顯卡,畢竟它定位不是遊戲本,所以不會配備發燒級的遊戲顯卡。所以,本次XPS 15新機選擇了GTX 1650獨顯作為圖形性能的保證。
GTX 1650獨顯其實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性能夠用,且能夠給大多數軟體提供GPU加速,對於文創領域的用戶來說是非常好用、且性價比足夠高的配置。
GTX 1650獨顯擁有4GB GDDR5顯存,128bit顯存位寬,1024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1395MHz,Boost頻率1560MHz,性能處於主流水準。
Time Spy:圖形分3214;總分3424
FSE:圖形分3857;總分3778
FS:圖形分8499;總分6600
通過3DMark測試可以看到其性能表現:
Time Spy模式:圖形分3214;總分3424
FSE模式:圖形分3857;總分3778
FS模式:圖形分8499;總分6600
這些跑分說明,GTX 1650獨顯能夠輕鬆勝任網路遊戲的需求,對於大型單機遊戲來說略有不足,但應付各類主流遊戲不成問題。此外在設計類軟體應用中,結合CUDA加速功能,GTX 1650獨立顯卡能夠為文創類用戶帶來更加高效的應用體驗。
PCMark 10綜合性能測試
之前之所以選擇XPS 15做為辦公用機,我看中的是它均衡的綜合性能。我對辦公本的需求有兩點:一是辦公夠用(這是廢話);二是辦公之餘我還有一些簡單的遊戲需求,所以在選購上就要考慮較好的CPU、較大的內存以及普通的顯卡即可。XPS 15系列正好滿足這些需求。
現在新產品升級九代酷睿i7、GTX 1650獨顯,依舊是走比較均衡的路線。從PCMark 10測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常用功能、生產力、數位內容創作等幾項應用的評分都很高,滿足基本應用或一些高階應用都不成問題。
·CPU/GPU散熱表現良好
接下來我們看看散熱。
XPS 15給我留下的最好印象就是其散熱。因為C面使用了碳纖維材料,所以在長時間工作之後,C面不會感到太熱,而是有一些溫熱的感覺,非常的舒服。其出風口隱藏在屏軸和機體接壤的地方,下面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散熱情況:
CPU/GPU核心溫度控制良好
通過AIDA 64的FPU和Furmark顯卡雙拷機測試,可以看到CPU核心溫度基本在76℃左右,GPU溫度基本在68℃左右,都是非常低的溫度水準。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CPU的TDP有所保留,穩定之後基本跑在15W附近。
·定位創意設計PC 為設計提速
不久前英特爾正式落地創意設計PC概念之後,各大廠商開始紛紛推出創意設計PC產品。XPS 15自然是當仁不讓的進入了這一範疇。其實在設計師電腦,創意設計PC這些概念還在萌芽的狀態,XPS 15從自身產品特性來看,就是非常適合文創領域人群使用的產品。足夠大的屏幕、優良的屏幕素質、均衡卻又高效的硬體配置、以及如堆料般良心的外觀,每一個元素基本都符合設計類人群的需求。
高效的Premiere視頻剪輯
最近拿到XPS 15之後,我體驗了一下Premiere剪輯視頻,效率之高真是讓人感嘆。我的第一代XPS 15渲染同樣視頻文件需要20分鐘左右,而最新的這款XPS 15隻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效率提升之大真的是無法不讓人感慨科技進步帶來的實惠。
·如何選購新款XPS 15?
雖然我沒有第一時間購買升級新款XPS 15,但是這幾天使用下來已經被這款產品種了草,估計等待一個合適的價格我就會下單了。所以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目前新款XPS 15的售賣情況。
新款XPS 15在售機型
我評測的這款產品售價16999元,畢竟是4K屏,所以這個價格也可以理解。另外還有8GB內存配置的機型,其售價為15999元。此外,i5款高配機型售價13999元,入門配置i5 9300H處理器、8GB內存、512GB固態硬碟機型售價為8999元,總體分布在高端價位水準上。
不過如果是對於追求高效的設計領域用戶來說,XPS 15的定價其實並不高,尤其是對比同類型產品來說,XPS 15是相當值得考慮的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