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將英特爾視為CPU的領袖,不免小覷了藍色巨人的實力,在整個業界,英特爾一直在構建著PC的構架和方向。
這個歷程要從8088時代算起,而後的奔騰、mmx等硬體概念一直在影響著PC的前行,而從酷睿開始,英特爾甚至掌握了整個筆記本電腦的構架基礎,其構架一直被全行業所認同。而後的故事我們愈加熟悉,上網本、超極本、影音本、遊戲本,每一概念都是影響整個市場的產品類別……英特爾對於PC行業的最新定義,便是發布了「創意設計PC」這一全新電腦品類。
GDP的後續故事——創意設計PC
熟悉PC行業的人還應記得,英特爾在4年前將PC的重度使用人群定義為「G、D、P」,也就是遊戲玩家、設計師和圖形工作者,關於Gamers,英特爾早在8年前便已開始推動這個市場,而後遊戲本市場的崛起也印證了英特爾對這個市場的正確看法;然而,為何時至今日,英特爾在公布GPD定義的四年之後,才開啟針對Design Workers和Photographers的創意設計PC的市場呢?
為此,我們深入到「創意設計PC,釋放才華萬千」發布會的第一線,與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業務總經理王稚聰等高層直接對話,試圖揭開英特爾在創意設計PC上的「野望「。
這一概念的產品是否會成就PC市場下一個四年的黃金時代呢?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發表演講
需求決定戰略方向
在王銳博士的介紹中,她提到中國職業化的創意設計人群事實上已經高達2000萬,這一部分實際上是整個設計金字塔的頂尖需求,也是創意設計PC首先要鎖定的用戶群,不僅如此,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做的圖形化處理或簡單的設計需求也越來越多,這也促使創意設計PC從專業領域、商用領域向大眾端開放,正是這樣的需求使英特爾和合作夥伴下定決心推出創意設計PC
王銳博士還進一步表示:「PC作為賦能創造力的重要生產力工具,需要為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提供強大計算力。面對文創市場的廣闊前景,英特爾攜手產業夥伴,推出針對創意設計市場的新品類PC,助力設計師群體在高性能硬體平臺的支持下,釋放每個人的才華萬千」。
在我們看來,創意設計PC事實上是英特爾對前一階段市場自然發展後的一次梳理,從硬體的角度,創意設計PC並無過多的突破,但英特爾通過新概念的推出規範和整理了整個市場,這樣的意義實際上的巨大的。前一階段遊戲筆記本市場的崛起,使得眾多性能需求同樣迫切的Design Workers和Photographers選擇遊戲本作為自己的工具,畢竟老是被桌上型電腦限制在辦公室或家裡並不符合這部分人群的工作習慣。
這樣的選擇是否可行呢?我們不妨從讀者和用戶端獲取的信息來進行解讀。我們聽到最多的抱怨便是遊戲本的屏幕只注重刷新率,而色域、飽和度完全不能滿足設計的需求;設計師對於硬體並不熟悉,使用中需要更高的商務級服務,遊戲電腦的售後明顯不足以滿足;同樣因為這個原因,設計師們在購買選擇上幾乎就是盲目的。
相信英特爾收到的這方面反饋比我們更多,所以促使其將創意設計PC的規劃提上日程。正是前期對於設計師需求進行了充分地了解,英特爾也認識到這個市場的複雜性。十年前,PC用戶的需求是單一、或兩極化的,用戶需求無非是輕薄or性能,而今用戶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放在Design Workers和Photographers人群中,這樣的需求更加細分化和場景化。
細分化、場景化的戰略規劃
所以我們看到,英特爾將創意設計PC分為三類產品,四個系列處理器、六方面關鍵需求和七大應用場景:
創意設計人群通常會在家和工作室使用臺式機進行創作、設計、渲染等工作,因臺式機更容易發揮出更強、更穩定的性能;他們通常也會在戶外的拍攝現場、或者機場、咖啡廳等地隨時進行移動創意設計操作,這就需要筆記本電腦在擁有強勁性能的同時還能夠保持便攜、美觀,符合他們偏執的審美。
因此英特爾根據創意設計人群七大工作負載應用場景將所有產品劃分為三大類:平面、攝影、短視頻;高階平面、影視後期;以及建築及工業設計。基於酷睿X系列臺式機處理器、U和H系列筆記本處理器以及至強這四個系列處理器,針對他們的需求通過CPU、內存、存儲、顯卡、顯示和接口六方面提供了不同的配置推薦及解決方案,讓創意設計人群輕鬆處理桌面級與移動級的高負載工作。
無論是海量圖片的處理、文化娛樂市場對高清視頻的井噴式需求,或是建築設計行業的設計工具向國際標準的BIM工具看齊,抑或是高負載的作品處理,無不對整個設計行業及設計工具提出更高的要求。「創意設計PC」新品類應運而生。英特爾於2015年首次將設計師設為高需求目標用戶,隨後便與眾多業界合作夥伴一道發展,共同為創意設計人群打造專屬電腦,使之充分釋放才華。經過對市場的充分了解與深入耕耘,英特爾將攜手20家廠商打造百餘款產品,針對三類人群打造基於四個系列處理器的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及輕薄本筆記本電腦,通過六大方面的標準支撐,滿足七大應用場景需求。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業務總經理王稚聰發表演講
生態鏈的成熟開啟新時代
所以對於創意設計PC,更像是一個市場策略的重新整合,所以開啟這個市場,執行更重於前期規劃,對此我們向王稚聰先生進行了詢問。王稚聰先生看來:「創新設計PC是區別於遊戲市場的另一個細分領域,兩者有區別,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首先是市場結構非常相似,遊戲市場中專業電競的選手和專業設計師一樣位於金字塔的頂端,我們實施的方向也是先做好高精尖的市場,慢慢通過口碑的累計再往下,看看哪些產品適合下沉。
就好像現在遊戲市場,以前都是一兩萬,現在慢慢八九千,因為產業規模產業鏈起來了,會匯集到更主流的市場,設計師市場也會走這麼一個過程。為何會選擇現在開啟創意設計PC市場呢,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態鏈更加強大和成熟,不像十年前一樣,那時我們提出很多細分市場的機會,很多人都不信。正是在遊戲市場做得如此成功,才奠定了進攻設計師市場的基礎,而且近年來中國的電影產業、製作產業、產品設計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未來的細分市場奠定了很大基礎。
我們的入手方式是先從專業入手,沉澱、積累然後再擴大,相信在未來不需要太長時間,可能三四年,也許這個市場就可以下沉,甚至將來我們可以助力所有人都可以是設計師。如今的用戶需求越來越看重軟硬結合,比如如今的智慧型手機拍攝已經接近單反的解析度了,怎麼處理這些照片,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我們先從內容創作者入手慢慢進入基礎人群,然後再回饋到消費人群,會帶來整個產品生態的進一步擴大。
王稚聰還提及,創意設計PC的未來並非極中於產品硬體上,催生的軟體需求,甚至包含雲端運算力的運用。以現在設計師常用的渲染農場,便是通過伺服器集群對大運算力需求的渲染過程提供私有雲服務。英特爾如今已經在探求能否在這方面建立一個公有雲的專業服務平臺,目前國內在這方面還是空白的。
在截稿前,我們獲知,英特爾不僅號召了眾多合作夥伴提供了上百款機型的支持,並根據創意設計人群七大工作負載應用場景對產品和硬體規格進行了合理規劃,達到這個需求的產品均會在產品上貼上創意設計PC的LOGO,幫助設計師辨識和購買。不僅如此,英特爾還打通了京東、天貓、蘇寧、國美等線上線下渠道,我們已經能夠在電商平臺上看到創意設計PC的新品類登場,這意味著英特爾的這一新戰略已經走到了正始啟動的節點之上。
寫到最後:
有需求、有產業鏈基礎、有合夥夥伴和渠道的支持,英特爾的創意設計PC戰略似乎已經走到水到渠成的地步。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坐享新品類產品帶來的紅利。在運算力上,PC有著天生的優勢,也更能滿足專業設計師和創意人群的需求,但在多核產品的成本上,英特爾同樣受著AMD等競爭對手的挑戰。
而將眼光進一步放在消費市場上,智慧型手機在AI應用和基礎軟體應用上已經走在了PC的前面,儘管其專業性還不能與其媲美,但低門檻、易應用的優勢已經顯現。如果想要在創意設計PC圈更多的地,英特爾還需要在軟硬結合上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