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俄羅斯城市與中國僅一河之隔,現是俄國遠東大城

2020-11-30 紫陌的陌行記

俄羅斯遠東大城哈巴羅夫斯克(原名伯力),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會合口東岸,與中國僅僅只一水之隔。這是哈巴羅夫斯克標誌性的金頂大教堂,鴿群在教堂前的廣場飛舞。

金頂大教堂旁長長的斜坡。哈巴羅夫斯克不多的幾個景點,金頂和藍頂大教堂,遠東博物館基本都分布在黑龍江畔(俄羅斯稱阿穆爾河)。

哈巴羅夫斯克的夜晚,車流川流不息。

哈巴羅夫斯克緊鄰的黑龍江開闊、平靜而又雄渾,呈現出深深的顏色,兩岸肥沃的黑土地帶來豐厚的腐殖質,讓江水變成了黑色,黑龍江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而俄羅斯人則稱之為阿穆爾河。

哈巴羅夫斯克沿江有許多19世紀風格的老建築,掩映在鬱鬱蔥蔥的樹叢背後,這是一座安靜的城市。

哈巴羅夫斯克的阿穆爾斯基公園,沿江而建,遊人寥寥。

夕陽下的江面,黑龍江在俄羅斯被稱作阿穆爾河。

哈巴羅夫斯克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重要一站,不過這座西伯利亞大鐵路上的重要車站看上去一點也不富麗堂皇,而且完全是開放的狀態——你可以從車站旁邊的天橋直接到達站臺,只需小心避開那些拉著行李車在樓梯鋼軌上跑得飛快的大大咧咧的搬運工。

哈巴羅夫斯克依然在使用那些陳舊而笨重的有軌電車,電車看上去似乎和賣票的俄羅斯老太太一樣老態龍鍾,詩意而又古老。

清晨的陽光灑在江面上,薄霧剛剛散去,城市似乎還未甦醒。在城中森林裡「咣當咣當」穿梭的有軌電車,帶著陽光穿過樹葉的斑駁觀影於林間行進,靜謐而韻味悠長,一切的一切,就如同普希金詩篇裡的畫面。

誕生過柴可夫斯基、託爾斯泰的戰鬥民族骨子也是詩意和浪漫的,哈巴羅夫斯克的城市規劃者在森林中鋪設上軌道,有軌電車穿梭在秋日陽光下的林間,上坡下坡,連接著城市的各個角落。似乎已經不能用城市綠化來形容這座城市,而是城市在被森林所佔領——或者,就乾脆是在森林裡修建了這些現代文明的軌道和房屋。

相關焦點

  • 這座俄羅斯遠東城市颳起了「中國風」
    這座俄羅斯遠東城市颳起了「中國風」  符拉迪沃斯託克港。新華社記者賴向東攝  夏秋之交,依山傍海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時常霧氣瀰漫。這幾日,卻是天空湛藍、陽光燦爛。當地司機阿納託利·拉布希笑著對記者說:「是中國客人帶來了好天氣。」
  • 俄羅斯批購房 中國邊境出現了「俄國城」
    2008-04-02 16:58 [摘要] 眾所周知,俄羅斯遠東有大批中國移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也開始到中國境內置業安家,以至於中國的許多邊境城市出現了真正的俄國城。 俄羅斯《勞動報》3月31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城市出現俄國城」,文章摘要如下。眾所周知,俄羅斯遠東有大批中國移民。
  • 俄羅斯遠東三大城市都曾經是中國的領土,現在地圖上仍標註原地名
    說起俄國的遠東第一大城市,或許不少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海參崴。但其實真正的遠東第一大城市早已不是海參崴,而是距離我國撫遠三角洲一水之隔,並且是遠東行政中心的哈巴羅夫斯克,也就是人們俗稱的伯力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曾經是中國領土,如今卻幾乎沒有中國元素
    與我國黑龍江省邊境城市黑河「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又被大家簡稱為「布市」。由於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一衣帶水」,距離非常近,雙方往來也特別頻繁,因此很多去黑河旅遊的中國遊客也會順便過江到布拉戈維申斯克去一日遊。
  • 俄羅斯遠東五大城市,有四座曾經是我國領土,看看它們發展怎麼樣
    在16世紀末以前西伯利亞還不是俄國的領土,17世紀至19世紀時,沙俄東擴強佔了我國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正是有了這些中國領土,俄羅斯在亞洲才有了立足之地。伯力,改名哈巴羅夫斯克,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曾為中國領土,城區面積156平方公裡,人口約120萬。
  • 這是西伯利亞的冬天,貝加爾湖畔最大的城市,被冰雪覆蓋的雪國
    伊爾庫茨克是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首府,也是離貝加爾湖畔最近的城市。這座西伯利亞的重鎮大城,已經有300多年的建城史,從最初開始就有著極為濃重軍事意味。時至今日,也是俄羅斯遠東的重要工業城市,就在伊爾庫茨克路邊的小公園裡,你就能看到和名人雕像一起陳列的坦克、步兵戰車和多管火箭炮。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離中國黑河市僅750米,一天就能看完!
    提到俄羅斯的話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因為俄羅斯與中國北部地區接壤,兩國之間的交流也非常密切。這些你年不僅有很多的俄羅斯人來到中國旅遊發展,也有很多的中國人去往俄羅斯工作或者是旅遊,所以說很多人對俄羅斯其實都是比較熟悉的,特別是那些生活在邊境的朋友,估計都去過幾次俄羅斯了!
  • 俄羅斯是怎樣向遠東擴張的?
    大致與今天俄羅斯西部地區的版圖重合。 拔都以伏爾加河流域為政治中心,在裏海西北岸建立首都薩萊城(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沙皇」本是俄羅斯人對蒙古可汗的敬稱,伊凡四世將之加在自己的頭上,用意不言之明。 此後數十年間,俄羅斯開始了一系列的戰爭,先後兼併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裡木汗國,將金帳汗國大部分領土重新統一。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曾經是中國領土,現在一點中國元素都沒有
    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三大城市,與中國黑龍江省的邊境城市黑河隔江相望,由於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一衣帶水,雙方交往頻繁,很多中國遊客到黑河旅遊時也會到布拉戈維申斯克一日遊,曾經是中國領土,現在一點中國元素都沒有。
  • 留學海參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
    這座濱海城市的非官方中文名稱是海參崴,始建於1860年,最初作為軍事要塞。在蘇維埃時代,要到這個城市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海參崴是太平洋艦隊的駐地中心之一。但大概沒有任何一個俄羅斯城市在蘇聯解體之後能像它這般對外界開放。這邊是俄羅斯遠東的首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
  • 俄羅斯為何寧願死磕歐洲,也不經營遠東地區?
    眾所周知,俄國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達到了1700萬平方公裡,幾乎是我國的兩倍。但是俄國的人口總數只有1.45億,只是我國的一個零頭,相比美國的3.31億人口,連一半都不到。 可以說,現在的俄羅斯就是典型的地廣人稀,這樣的情況之下,俄羅斯很難東西兼顧同步發展。
  • 距離中國最近的俄羅斯大城市,遠東最美首府,異國風情美若畫卷
    布拉戈維申斯克雖然是阿穆爾州的首府、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三大城市,卻和國內意義上的省會不一樣,更像是一個迷你的小縣城,城市規模很小,居民也並不是很多,讓氛圍顯得格外安靜。布拉戈維申斯克這座小城,就位於黑河市的對面,中間隔著黑龍江。
  • 俄羅斯在距離阿拉斯加僅600俄羅斯在遠東部署MIG-31 搭配高超聲速...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據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新聞辦公室12月2日消息,為了加強對北極地區的防務,俄軍方已將MiG-31高速截擊機部署在遠東楚科奇地區的阿納德爾空軍基地,此處是俄國的亞洲領土最東部,也是離北美最近的地方,與美國阿拉斯加州僅僅相隔一個白令海峽。
  • 遠東豹——俄羅斯和中國的共同「居民」
    早在五年前,遠東豹的數量僅為50頭左右,而今天,遠東豹的數量增加到了80頭,其中70頭傾向於住在俄羅斯。
  • 死磕歐洲的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了30年,GDP卻只佔6%?
    其實歷史上俄羅斯人曾經對遠東地區進行過幾次大的開發,不過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一個地區如果要開發,自然需要有充足的人口。為此當時的俄國統治者採取了和清朝湖廣填四川相同的思路,意圖以這種「填人」的方式增強對遠東地區的統治。
  • 俄羅斯人的「向東看」歷史,他們也想經營好遠東但是困難重重
    但是事實情況是遠東地區的人口都集中向莫斯科等俄羅斯在歐洲的主要中心城市聚集,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年老衰邁的俄羅斯大爺、大媽。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現狀就是:人口稀少老齡化,交通不便,許多城市都漸漸成為了死城。這也是普京「向東看」之路的困難,沒有新鮮血液注入的遠東註定是發展不起來的。
  • 俄羅斯遠東動蕩:俄羅斯多座城市抗議兩周,示威普京?
    25日的遊行活動如同之前一樣,遊行示威者先在列寧廣場上聚集,然後沿著中央大街開始遊行,繞一大圈之後再回到列寧廣場。參與示威遊行的民眾手持氣球、彩旗或標語,一邊喊著支持前州長富爾加爾的話,一邊大聲反對普京新任命的該地代理州長捷格加列夫。
  • 墨西哥一座危險的邊境城市,與美國一河之隔,天堂與地獄近在眼前
    華雷斯是墨西哥北部邊境城市,與美國埃爾帕索隔河相望,它是美墨邊境最危險的城市,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一道牆兩個世界。華雷斯是個55萬多人的城市,始建於十七世紀中葉,1888年改名以墨西哥總統貝尼託·華雷斯名字命名。這裡是墨西哥棉花種植區、畜牧區的集散地和加工中心,沒有什麼重工業,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移民主要來自中美洲,讓這座城市混亂不堪。
  • 俄羅斯的遠東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依依東望但豐滿的理想下同樣暗藏著些許骨感的現實: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秩序混亂、經費短缺,這都使普京時期的「依依東望」之路困難重重,使遠東地區長期吸引不到優質的資本與勞動力。今天的文章,就一起來看看俄國人向東看的漫長歷史。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當時沙俄在太平洋地區還是以探險為主,比如探險家白令奉沙皇之命,越過海峽到達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進行殖民活動,這才有了白令海峽之名。沙俄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類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俄美公司,便於推進美洲地區的殖民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