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流浪地球》
七月初阿爾卑斯的奇觀將人們的目光拉到海那邊的西方,「西瓜雪」慢慢爬上Presena冰川,這壯觀的奇景來源於一種藻類植物生長。
Presena冰川被稱為「阿爾卑斯巨人」,海拔3069米,它是所有熱愛自然,歷史和高山運動者的天堂,這類神奇的藻也為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添上紅色調。
它不夠鮮豔,但是確實滑稽卻浪漫的粉色。
「藻類不是危險的,它是自然現象,發生在春季和夏季的中緯度地區,也發生在中緯度地區。」
而粉色的壯觀源於它們攜帶胡蘿蔔素,「西瓜雪」的名字也不是空穴來風,而它真的攜帶西瓜的香味。
這類藻類名為「極地雪藻」,這種春夏才會出現的藻類,需要適量的光照,溫暖和水才能生長。通常,藻類在雪和冰下處於不活躍的狀態,但是一旦融化季節來臨時候,通常鮮明的景觀就會突然失色。
雪地裡盛開它的花,而它的出現並不值得我們去感嘆生命之最,它的出現標誌著加速冰川的融化。
雪越白,越能將陽光反射回大氣層中,使物體保持涼爽,從而降低地球的溫度。
當冰川變成粉色後,它對陽光的反射度就會降低,導致冰川會吸收更多熱量開始融化,冰川的融合又會給藻類植物帶來更好的生長環境。
全球變暖給地區和冰川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這類生物卻得到了更好的生長的空間,它們的生長又變相加速了冰川的溶解。
這類奇觀的出現卻標誌了地球生態的現狀——持續惡化。
根據去年的研究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本世紀多達一半的阿爾卑斯的冰川可能會消失。而大家去翻閱文獻卻發現關於「西瓜雪」的文獻很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藻類對冰雪的完全影響,以及全球變暖更可能發生開花現象。
「預計冬季較少的固體降水以及春季和夏季的較高空氣溫度將有利於雪藻和冰川藻的形
成。」
今年三月,南極北部加林德茲島上的烏克蘭研究研究人員目睹了類似的事件,北極另一部分被綠藻花覆蓋,動物的排洩物成為了綠雪藻的養分,在鳥類和企鵝棲息地發現了花朵。
也許企鵝自己也沒想到自己一早起來家門口也能「百花齊放」。
而冰川雪藏著數以萬計的遠古病毒,它壯麗潔白。
這血紅色的奇觀無疑來說是生態給人們敲響的警鐘。
但是雪白的冰川也是景物上的奇觀,站在聖潔的冰川之上目觀日落星空是生活之最吧。
2016年川藏線共計接待遊客2300多萬次人,奇特的冰川壯麗吸引無數人的嚮往,挑戰未開發景點讓無數人在山頂唏噓。
我們應該感激這彩色的「奇觀」還沒步入中國境內,但是地球生態在2020的開年已經告訴大家,它是同生的。
澳洲的大火從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冰川溶解,為了繁盛藻類植物需要隨時供應水,而地球溫度升高和積雪的融化,卻讓高原冰川地區成為藻類最合適的生長的地區。
早在2008年人們早就意識到冰川的融化,他們整個夏天都用大量的土工織物覆蓋冰川,保持冰川的涼爽防止冰川融化。在巨大的努力下,冰川依舊面臨領著藻類的新威脅。
而「西瓜雪」很有可能是由於在格陵蘭島「暗區」中繁衍的一種生物引起的。這也是一個冰在悄悄融化的區域,導致冰蓋西邊普遍變黑。
在格林蘭西南部以及安第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也發現了這種藻類。在全球範圍內,冰川正在融化。
而這次發現「西瓜雪」並非偶然,過去的幾年內,南極沿海地區部分海岸綠色積雪已經開始向更遠的內陸擴散,明亮的綠色光澤改變了雪的外觀,並且在太空也可以看到綠色覆蓋。
也許綠色是意味著生機勃勃,但是這一次並不是很好的事情。
因為衛星只能拾取綠色,在保守的估計下人們又忽略了它所伴隨的紅色和橙色藻類。
科學家嘗試去追溯的來源,他指出,遠足者和滑雪纜車也可能對藻類產生影響,換而言之可能是人為的傳播。
而冰川融化的危害不只是淹沒城市,早在2016年英國《衛報》就報導過炎熱的天氣導致俄羅斯西伯利亞平原凍土層融化,冰川融化後露出一具死於75年前死於大瘟疫的馴鹿屍體,它的出現導致40多人感染病毒,25萬疑似感染馴鹿被捕殺。
如果一頭馴鹿都能造成這樣的結局,那麼不敢相信數以萬計的史前病毒席捲全球是怎麼樣的景象。
而輿論的走向並沒把這一奇觀當作爆炸性新聞,它出現在熱搜只是曇花一現。
是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冰川溶解的未來在自己生命的長河裡仿佛是遙不可及,自己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切。
但是,澳洲大火已經加速了冰川的溶解,誰也不知道下一次大火在哪。
但是,南極的藻類也開出花來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南極大陸會變成什麼顏色。
但是,北極的熊已經因為找不到岸死在大海狸,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死掉的會不會是最後一個....
如果每一個人都重視生態問題,那一天會在更遙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