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任何生物體當死亡來臨,也就意味著生命徹底終結,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是絕對不可能再次「重生」的。死亡意味著什麼呢?說白了就是「一了百了」,死亡後什麼都沒有了。
不過,一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甚至是有點驚悚的事情卻是:很多擁有豐富經驗的醫院護工,或者是有經驗的老人,都會在看護的病人或者是家裡的親人去世後,告訴周圍的親人朋友,不要當著逝者的面來爭吵等,因為逝者聽到後,是會覺得難過的。
這個說法的問題在於:為何人死了還能聽見周圍人的說話?難道人死後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是肉身死亡了,「靈魂」還存在嗎?所以,我們以為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了,意識和五感等也都完全消失,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嗎?
這個說法來自哪裡?
雖然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一種說法,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似乎也有研究者針對這個說法,進行過論證,結果證明這個說法真的是準確的。
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類似的研究論文,其實說實話,這種實驗結果究竟是如何得出的,還是很讓人費解的,畢竟不可能真的去研究一個死人,死人也不可能在試驗結束後立刻甦醒,告訴實驗者自己死亡後都經歷了什麼。
那麼,這個結論究竟是如何得出的呢?事實上,發表這篇論文的科學家團隊,他們研究的並不是「屍體」,而是那些因為意外而處於瀕死狀態下的人,這些人雖然是「瀕死」,但事實上卻還是有機會搶救回來的。
而通過實驗發現,這些瀕死狀態下的患者,特別是相對年輕的患者,如果周圍人群持續對他們進行呼喚,那麼,他們是可以聽到的,而且很可能會在外界聲音的刺激下,加速清醒過來,而且,論文的中心思想也不是要去證明「人死後還有意識」,而是想要證明人在瀕死的過程中,意識和五感並不是同時消失的,聽覺器官是最後失去作用的器官之一。
可以說,研究瀕死和研究真正的死者是完全兩個概念,一些人混淆了概念,然後撰寫一些文章來讓很多人產生誤解。那麼,究竟什麼是瀕死呢?其實,在國外,研究瀕死的科學家有很多,而且在研究瀕死體驗的過程中,很多患者都描述了一個「死後的世界」。
什麼是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一般都是發生得非常突然,比方說原本健康的人因為受到意外,差一點死亡,而在失去意識又重新甦醒的這段期間,就是所謂的「瀕死體驗」。
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處於死亡邊緣的人,又非常幸運地脫險,而當他們醒過來後,會跟身邊的人講述自己在瀕死體驗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很多人的說法也是很令人費解的,比方說很多人都表示,失去意識的一瞬間,自己一生中經歷過的事情,無論開心的還是難過的,都猶如放電影一般在自己的眼前閃過。
還有人表示,似乎看到了醫生正在搶救自己,然後自己走進了一個洞穴,發現前面有光,順著光的方向走,等到出了洞穴後不久,自己就有「復活」了。
最早科學家們提出,人在瀕死後還會有所反應,是在2013年,當時來自於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發現瀕死過程中,人的生理機制仍然是活躍的狀態,處於瀕死體驗過程中的人, 並不是完全無意識的,而是對外界的聲音等有所反應。
不過,在瀕死體驗的過程中,也經常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無法解釋的事情,比方說一些原本是「殘疾」的患者,卻在瀕死過程中,自己殘缺的器官或者是身體,突然有了意識。
在1997年的時候,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一名心血管醫生在治療一名女病人的時候,這名女病人曾經一度進入瀕死狀態,不過,當她甦醒後,卻表示自己在瀕死過程中,看到房間中有十多個人正在對她進行搶救,而且描述的手術室場景,也和現實中發生的情況一致。
要知道,這名女病人可是一名盲人,那麼,她究竟是如何在瀕死狀態下,看到了景象?對此,有研究者曾經提出一種觀點:人是存在「靈魂」的,人的「靈魂」是以量子狀態存在,當肉身死亡或者是瀕死後,「靈魂」就會離體。
瀕死狀態下「靈魂」真的會出竅?
其實,這個問題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是人真的有「靈魂」嗎?這個問題目前科學界還是處於爭論過程中,大家都熟悉的一個觀點是著名的「靈魂21克」假說。
根據資料顯示,當時研究者們為了確認人到底有沒有「靈魂」,一共測量了6個病人,最終發現病人死亡後的重量,相差21克,於是得出了「靈魂21克」的結論,那麼,究竟什麼是「靈魂」呢?
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團隊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然後認為「靈魂」就是人類神經系統中的量子物質,當肉身死亡後,大腦中的量子物質就會離開身體,進入到宇宙之中。如果這個過程中,瀕死的身體重新被喚醒,那麼,量子物質又會重新回到肉身之中。
所以,很多患者才會在重新甦醒後,可以描述出豐富的「死後世界」,而且很多人還會在此後的很多年裡,都會自己瀕死過程中去過的「死後世界」記憶猶新,就好像是真的發生過一樣,因為這其實是大腦中的量子物質幫你經歷的一段記憶。
當然,這個觀點目前也沒有被普遍認可,畢竟人類對於量子的研究,也是處於新起步階段,還需要很多實驗數據來支撐,但是可以看出,生物體的「死亡過程」真的是非常神奇的,至於「靈魂」是否存在,目前就是各抒己見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