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的科技發展的十分迅速,但是依舊還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尤其是關於人類本身的一些問題,例如意識究竟是什麼,人是否存在前世今生,我們是否真的擁有靈魂等等,都是一些未解之謎。科學家們曾經嘗試用很多方面的觀點去解釋意識以及靈魂的相關問題,但是依舊沒有辦法找到合理且可以得到證實的答案。直到量子力學的出現,又給了科學家們一個全新的觀念去詮釋靈魂以及意識的內容。
被用來試圖解釋意識的物理內容主要是「量子糾纏」現象,這個現象的主要內容為兩顆或以上的粒子在組成的系統中存在相互影響,即使在空間上也許是分離的,但是它們的影響力卻依舊是存在的,所以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又將其命名為「鬼魅似的遠距作用」,例如在實際的科學實驗中就有相關的應用,我國的人造衛星「墨子號」在證明量子糾纏在空間上可以分割的同時實現了千裡級別的量子傳輸。
雖然以往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量子糾纏的現象更加適用與光纖等信號通訊方面,但是對人體的一點一點的研究發現,人體與量子力學也存在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這也使得讓科學家們意識到可以用量子力學的內容解釋意識的存在。
那科學家們是如何用量子糾纏現象來解釋意識或者是靈魂的存在與否呢?首先我們認為,人類的體內存在著很多的粒子,也是組成意識的主要成分,然後如果一個人瀕臨死亡的時候,就會有一部分的粒子離開身體,分散到宇宙中去,所以實際上人體體內還殘留著一部分的粒子。因為量子糾纏現象表明兩個粒子在空間上是可以被分割的,而且聯繫是不斷的,所以如果這個人死裡逃生的話,分布在宇宙各個地方的粒子就會因為量子糾纏的效應重新回到人體。
但是如果這個人沒能死裡逃生,那殘留在體內的這部分粒子還有其原有的功能嗎?或者說,在死亡的一瞬間,他能不能聽到家人的呼喚?以前人類普遍認為心臟停止跳動就意味著死亡,後來認為真正的死亡應該是腦死亡,不過一般情況下,心臟和呼吸都停止後,大腦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那麼再聽到家人的聲音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如果用量子力學的內容來解釋死亡的話,我們認為因為體內還殘存著一部分的粒子,所以人體在死亡的一瞬間,意識還沒有完全失去,他還能還能感受到外界的信息,只是身體死亡的他已經失去了回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