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識到底和量子力學有啥關係?

2020-12-03 小彭來給您解惑

前面我寫過一篇文章講解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差別,其中最核心的差別就是觀察對於宏觀和微觀的意義不一樣,觀察宏觀物體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我們的觀察行為沒有關係,但是微觀世界就不一樣了,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和我們的觀察行為是有強烈的因果關係的。所以我們一旦去觀察一個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我們看到的結果其實是由於我們的「觀察行為」導致的。所以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到底我們的意識和微觀世界有啥關係?

其實就目前的主流科學家認可度而言,意識還是獨立於客觀世界而存在的,也就是說意識的參與並不能直接影響到微觀世界的演化進程,但是無數次實驗又告訴我們,一旦去觀察微觀粒子,那麼你的觀察行為會不可避免影響到被觀察的微觀粒子,所以其實我們也默認了一個事實:觀察的確會導致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所以我們只需搞清楚觀察和人的意識到底有啥關係即可。

其實觀察本身而言並不直接代表人類的意識,因為觀察相當於是一種探測手段,比如我們人的眼睛能看到遠處的一片樹葉,觀察本身也是有物理含義了,這個觀察樹葉的物理含義就是:樹葉的光子進入了人的眼睛後成像,所以我們大腦分析這個像也就看到了這個樹葉。

但是實際的觀察並未一定要直接讓光子進入人的眼睛,也可以讓光子進入一個檢測儀器,在這個儀器裡面成像,一旦成像完畢後,再去讓人的眼睛去看這個像即可。此時由於觀察已經結束了,所以人的意識就和觀察之間沒有關係了。

所以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人的意識並非能夠直接作用於微觀世界,真正起作用的是觀察行為,但是觀察只要不是人直接去看,而是用儀器去看,那麼人的意識就暫時能夠獨立於觀察之外。因為我們就可以暫時排除掉微觀世界和意識的關係。

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雖然我們可以藉助儀器去觀察,但是這個儀器本身不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類的意識嗎?儀器也是人類創造的,所以說儀器去觀察本質上來說也無法撇開意識和微觀世界的關係。所以很多唯心主義者就利用這個特性,大做文章來渲染意識第一,物質第二的觀點。

其實當宇宙大爆炸的時候,萬事萬物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是微觀世界肯定是已經存在了,也就是說人類還未誕生前微觀世界就已經存在了,微觀世界在先,人類再後,所以說如果人的意識真的可以直接作用於微觀世界,那麼人類誕生之前的微觀粒子,又是由誰來主導呢?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想告訴大家,就目前來看,我們還很難證明人的意識和微觀世界的演化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人類的意識還無法直接作用於微觀世界產生一些具體的影響,希望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目前量子力學的確還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而存在。但是這並非說意識和量子力學沒有任何關係,因為當人類藉助儀器去觀察微觀粒子的瞬間,微觀粒子的確會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當人類不去觀察它,微觀粒子又將自己的狀態恢復到原來的模式(疊加態),所以人類意識雖然無法直接作用,但是卻有一種間接的作用,這個間接的作用到底是啥?目前還不清楚,或許量子力學繼續發展,未來某天能揭曉這個答案

相關焦點

  • 潘建偉:量子力學和意識產生可能是有關係的
    那麼,我們知道最早試圖比較系統地來探索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時候,其實聖經給出了一種可能性,說上帝創造了宇宙,創造了萬物和人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個《聖經》是目前為止營銷最好的一個學說,如果叫做學說的話。因為像在《聖經》裡所講的那樣,我們當時有很多種人,有貴族、平民、奴隸,《聖經》告訴我們,我們是上帝創造的,無論是貧富,貴賤,黃人,黑人,白種人,都是兄弟,都是上帝的子民。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用來幹嘛的?它和量子力學有什麼關係?
    量子力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梗」?一直以來都有民間都有一種說法:「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其實是讓一般人誤解最深的一個科學理論。關於量子力學其實還有很多「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上帝不擲骰子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關於量子力學會有這麼多的「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
  • 人類思維與量子力學間的奇妙聯繫:意識到底來自哪裡?
    一些科學家認為,意識是什麼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也有人認為意識僅僅是一種幻覺。然而,更多的人認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意識到底來自哪裡。長期以來,意識之謎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一些研究者甚至嘗試用量子力學來對其進行解釋。
  • 量子波動速讀跟量子力學到底啥關係?
    讓廣大網民哭笑不得,讓無數雞娃老母親愛恨難捨的——量子波動速讀。 好奇之下我給某培訓班打了個電話,那邊慷慨激昂地告知我「我們這套課程是有量子力學專業知識支撐的balabalabala……」,當時隱隱約約覺得我作為理科生的過往和智商,在被piàn子們按在地上摩擦。
  • 量子力學能夠解釋意識的起源?
    比如美國的《紐約時報》,英國的《新科學家》、《BBC》和《金融時報》等等,基本上國際上比較有影響的媒體,都對我們中國成功發射的量子衛星進行了報導。今年年底英國《自然》雜誌評選的2016年度國際的重大科學事件中,量子星發射與引力波的發現等重大科技成果一起入選。幾乎同時,《科學美國人》也評選了2016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其中也有量子衛星發射。
  • 量子力學解釋意識何以可能
    量子力學可以解釋意識問題嗎?相信在被問到這一問題時,大多數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疑惑。或許在他們看來,意識只是人腦內神經信息之間複雜的計算行為,是一種生物現象,它又如何能和量子力學這一描述微觀世界中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產生關聯呢?然而,意識研究的過往事實卻對此提出了反駁。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有關從大腦中尋找量子效應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
  • 量子力學和 意識 有什麼關係?簡單通俗地告訴你!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有所了解,肯定聽過量子力學和意識之間貌似有瓜葛的說法! 其實這是一個宏大的課題,文章只能簡單, 通俗的讓你 了解一番,如有興趣可以查閱更多資料!那麼我們先看看量子力學的一些現象! 比如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不確定性關係,和量子糾纏!
  •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量子力學有多可怕?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正常人要是能弄懂它,改變命運只在分秒之間。它為他們多年來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數據。總之,對於愛因斯坦的攻勢,玻爾可以見招拆招,愛因斯坦被困其中。量子力學是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結構和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如今,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 不過不管量子力學和電子力學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
    更別說量子力學在電子力學這一基礎研究領域是個新東西。不過不管量子力學和電子力學之間到底有沒有聯繫,在三體入門這個階段都得熟悉量子力學。前邊說過,三體的主線被定為黑暗森林法則,剩下的深入實驗揭開隱藏的真相,所以不去討論電子力學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是一回事。你是學什麼專業的?中文還是英文?你確定你會用英文去看原著?
  • 量子力學裡的「波函數坍塌」是由於人的意識導致的嗎?
    有一幫人老喜歡將量子力學神秘化,這不又有人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量子物理中,沒有這樣的說法。這是一個神神叨叨的話題,說這種話的人連量子物理一根毛都不知道,卻硬要不懂裝懂大言不慚憑空臆斷,把自己那一套神鬼玄說往裡套,因此純屬扯淡。「意識」導致波函數坍塌這是誰說的?量子力學大師們波爾、狄拉克、海森堡、泡利說過嗎?沒有。曾經與上述幾位大師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對著幹的愛因斯坦、薛丁格說過嗎?也沒有。那麼是誰說過呢?
  • 夢境中死去的人,意識會永遠留在夢中嗎?量子力學給出答案!
    每個人都有夢想,有時夢想著美好,有時夢想著惡夢。夢境是一個沒有約束的存在,它不受身體的控制。而人類的夢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有的認為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認為是物理因素造成的,有的認為夢與人的生理狀況有關。
  •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意識的存在,表明人走後意識會短暫殘存
    科學家們曾經嘗試用很多方面的觀點去解釋意識以及靈魂的相關問題,但是依舊沒有辦法找到合理且可以得到證實的答案。直到量子力學的出現,又給了科學家們一個全新的觀念去詮釋靈魂以及意識的內容。被用來試圖解釋意識的物理內容主要是「量子糾纏」現象,這個現象的主要內容為兩顆或以上的粒子在組成的系統中存在相互影響,即使在空間上也許是分離的,但是它們的影響力卻依舊是存在的,所以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又將其命名為「鬼魅似的遠距作用」,例如在實際的科學實驗中就有相關的應用,我國的人造衛星「墨子號」在證明量子糾纏在空間上可以分割的同時實現了千裡級別的量子傳輸。
  • 人過世後到底去哪了?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
    人過世後到底去哪了?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死亡是人們難以避免的事情,不管是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避免不了最終走向死亡的事實,那人死後到底去了哪兒呢?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 人死後到底去哪了?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
    人死後到底去哪了?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看完恍然大悟!世界萬物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很多人都感到好奇,人死後會去到哪裡,是像電視劇裡美化的那樣去奈何橋孟婆那裡討要一碗湯,繼續輪迴重生。
  • 量子力學解釋人死後的奧秘:意識終將消失!
    在認識「生」的同時,人對死亡的研究一直也沒有停止,甚至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對「死」的問題更為好奇。古時候,有種極刑名叫「腰斬」,即通過將受刑犯人攔腰斬成兩截來處死犯人。人們都看到,被斬成兩段的人上半身會繼續向前爬行一段距離,甚至還能完整的寫下好幾個漢字。當時,人們都很驚訝人死後意識竟然不會消失。
  • 觀察到底對微觀世界有啥影響?
    上一期我們談到量子力學和人的意識有啥關係,其實目前科學家只認可「觀察」會影響到微觀世界,並不承認人的意識會影響到微觀世界。但是不少網友認為「觀察」本身也是起源於人的意識,所以並不能立即否定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影響,今天我將進一步揭示「觀察」對微觀世界到底有啥深刻影響。
  • 量子計算機先導--認識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20世紀初由普朗克、愛因斯坦、薛丁格、玻爾等多位科學巨匠創建的一門物理學分支,量 子力學是區別於經典力學、相對論(宏觀低速、高速世界),研究微觀量子世界的學科,但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卻始終伴隨著否認與質疑。
  • 玄乎的量子力學有啥用?終於懂了
    潘建偉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量子力學和牛頓力學有相似和不同之處。牛頓力學或者是經典電動力學均屬決定論,「預測所有的現象是決定的」,但是量子力學告訴世人,如果有觀測者對這個客體進行觀測,會對這個狀態帶來不可避免的影響。所以,人類本身的測量行為會對體系的演化發生根本的影響,這導致首次量子力學介入到了測量的範疇。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會被推翻麼?
    總把這些想法掛在嘴邊的人,建議先去了解一下科學史,就會知道科學到底是如何進步的。咱們就說牛頓吧,牛頓力學至今還各大初中、高中、大學的課程中頻繁出現,尤其是還是高考的重點。照理說,如果科學發展是靠一個理論來推翻另外一個理論,那牛頓力學早就該被淘汰掉了,為啥我們還要學?
  • 都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到底是個啥?
    為了避免大眾上當,知名主持人甚至在節目中直接建議,「凡是用錢能夠買到的量子產品全是假的」。然而,很多人免不了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量子到底是什麼?量子力學、量子通訊領域研究成果這麼多,目前真的還沒有開發出實用的量子產品嗎?我們今天就把大家的疑惑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