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動速讀跟量子力學到底啥關係?

2020-11-24 騰訊網

前一陣子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的一個事兒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讓廣大網民哭笑不得,讓無數雞娃老母親愛恨難捨的——量子波動速讀。

好奇之下我給某培訓班打了個電話,那邊慷慨激昂地告知我「我們這套課程是有量子力學專業知識支撐的balabalabala……」,當時隱隱約約覺得我作為理科生的過往和智商,在被piàn子們按在地上摩擦。

這讓我一個理科生不得不,不自量力地又重新走馬觀花地複習了一點點量子力學的過往……確實,整個微觀世界,從普朗克、愛因斯坦、波爾,到海森伯和薛丁格,這麼多研究者都沒有一個人能證明,書上的文字能通過空氣傳播到我的腦子裡。

所以,回到題目,量子波動速讀跟量子力學沒半毛錢關係,純屬碰瓷……

當然,今天我並不是來聊量子波動速讀的,看看今天的日子,今天,我是來推薦書的!

在我看來,現如今知識進入一個「下沉」階段,當年讓萬千學子熬禿了頭的歷史、地理、政治,紛紛一頭扎進有趣的「深淵」,最近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本書也一樣,帶著物理學大佬量子力學走下神壇,戴上「親民」的標籤兒,用有趣的方式,科普曾經高不可攀的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怎麼來的?

越是簡單的事物,本質就越複雜,這句話一點沒錯。

古希臘哲學家在「把一塊石頭敲碎,再把最小塊敲碎,再把最最最小塊敲碎……敲敲敲,一直敲下去,直到敲不碎」的過程中,找到了世界的本質——原子。

然後,在跨過「世界的本質」這座大山後,他們將目光轉移到——光,是由什麼構成的?

毫無疑問,光是不可能被敲碎的,於是古希臘哲學家用他們驚人的物理直覺表示:光是由一粒一粒非常小的光原子組成。

這就是上古科學界的微粒說。

到了17世紀,日常所見的光,就成了物理學家們爭論的焦點——是微粒,還是波?

簡要敘述一下這場戰鬥(每一場戰鬥都落腳到初高中物理課知識點)

失戀的數學教師格裡馬第通過衍射現象,宣布:光是一種波。由此,正式開啟波動說與微粒說長達300多年的鬥爭。

1672年,牛頓帶著光的色散實驗,加入微粒說陣營,並在波動說大神胡克和惠更斯去世後,出版《光學》一書。由此,微粒說威震四方。

一個世紀後,少年天才託馬斯·楊用雙縫幹涉實驗,為波動說站臺,並驚動了整個微粒說軍團。

為了證明光是一種微粒,拉普拉斯提出「折射現象」,馬呂斯提出「偏振現象」,都被託馬斯·楊的橫波假說擋了回去。

接下來,麥克斯韋一不小心計算出電磁波的速度,竟然幾乎和光速一致,而就在1887年,赫茲通過一個高頻振蕩迴路,確認了光電效應……

由此,打開了一個人類一直不曾進入的世界——微觀量子世界。

為什麼要看量子力學?

類似的問題,我們多年前也問過——

為什麼要學奧數?

為什麼要學編程?

事實上,時代的發展告訴了我們答案。

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觀世界讓量子力學神秘莫測,琢磨不透,但事實上,它一直在老老實實地為人類「打工」:從分子生物到化學材料,從原子到核能,從工藝到軍事,從計算機到天文學,人類之所以能進入信息新時代,量子技術居功至偉,沒有它,就沒有電腦、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電子顯微鏡、導航……

看不見摸不著,看似遙遠,但量子力學和空氣一樣,與你我同在。

推薦此書前,我也實打實地翻了兩遍這個書,邊翻邊百度+回憶從前在物理學中所剩無幾的知識點,這本集歷史、物理、段子於一體的《上帝的骰子》,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呈現出當年物理學的天才們「神仙打架」的場景——

牛頓站邊居然這麼隨意?!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愛因斯坦!

薛丁格的貓原來是這個梗!

……

敲黑板劃重點,這是一本可以笑著看完的量子物理漫(gù)畫(shì)書,輕鬆了解量子力學,從此以後,跟小夥伴吹牛談天論地不是夢!

今日福利

「可以笑著看完的量子物理漫畫書」

《上帝的骰子》

——如何參與活動?

星標或置頂「有養」,按如下圖所示步驟操作,將最後一步的截圖發到「有養」公眾號對話框。

編輯部將從發送截圖的粉絲中抽取10名讀者,由中信出版社和有養共同送出價值48元的《上帝的骰子》一本!

——截止時間

2019年12月31日11:00

-END-

策劃:有養

撰文:王機智

編輯:王機智

視覺:JZ

圖片來源:中信出版社,《上帝的骰子》

相關焦點

  • 「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
    流言: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在量子波動速讀過程中,你只需高速翻動書本(類似於洗撲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完全翻開,就能理解書中內容,並複述出來!真相: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波動」只是物理學上量子的一種狀態。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大概想包裝的概念是:通過量子波動讓頭腦中產生動態影像,即通過物理學的概念讓感知器官產生多維感受。然而,量子波動或量子碰撞只能在巨大的「量子對撞機」中產生。單純用手翻閱書本,根本不可能產生量子波動,所謂「量子波動速讀」完全是異想天開。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波動速讀純忽悠,小心別交智商稅
    最近,國內「量子波動速讀」的教育輔導界騙局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一方面,搞出「量子波動速讀」的教育輔導機構首先捉住了量子力學在全社會的話題度,然後鑽了許多人其實對量子力學的科學研究以及理論並沒有深入了解的空檔,大肆進行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1~5分鐘真能看完10萬字?「量子波動速讀」被...
    這群孩子並非拿著書本玩耍,而是在進行「量子波動速讀」的日常學習。工作人員表示,書翻得越快,孩子們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據說這樣不停翻書,會有一股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跟孩子發生感應,從而讓孩子擁有一種速讀能力。更神奇的是,即使孩子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傳達的情緒和內容。
  • 一目十行的「量子波動速讀」風靡,這屆家長的智商哪去了?
    你一定知道黑科技 你一定知道量子、波動是啥 但你知道量子波動速讀法嗎 今天的一則微博熱搜 再次刷新了不少人的認知範疇 進入話題後了解到此事件是 來自於北京的一場
  • 到底什麼是「量子波動速讀」?
    然而事實讓人更加匪夷所思,孩子們進行的是一種叫「量子波動速讀」的腦力競賽。什麼是「量子波動速讀」?培訓機構介紹這是一種通過翻書時產生的量子波動,讓書中的內容以電影的方式進入到孩子的大腦中。據宣傳可以達到「十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可怕閱讀速度。
  • 量子波動速讀真能做到一目百行嗎
    號稱1分鐘可讀10萬字 家長明知被忽悠仍趨之若鶩  量子波動速讀真能做到一目百行嗎  ● 推廣機構稱按照量子波動速讀法,讀者只需高速翻動書本,就能快速理解書中內容,閱讀速度可高達每分鐘10萬字。監管部門應要求培訓機構向監管部門備案教育培訓項目、內容、對象,由此掌握培訓情況  科幻圈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意思是一遇到解釋不清的問題,就習慣用量子力學來矇混過關。沒想到,這樣一句玩笑話竟被「有心人」運用到兒童培訓班中。  最近,一段量子波動速讀的視頻流傳甚廣。
  • 突然爆紅的「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神仙技能!網友:看傻了
    波動速讀法的英文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簡稱QSR,在波動速讀過程中,你只需以高速翻動書本(類似於洗撲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翻!開!書!本!就能理解書中內容,並複述出來!量子波動跟人的閱讀沒有關聯,不可能實現速讀。這是一個典型的騙局,騙術很俗套。   而有網友表示,甚至有很多受過較高教育的家長也踏進圈套。
  • 深圳市教育局發文:禁止中小學生參加「量子波動速讀」培訓
    不久前,一段孩子們用「量子波動速讀」法快速翻書的視頻引發熱議培訓人員的說法是,激活大腦松果體,蒙著眼睛就能感知到物體或文字。海報稱,課程特點是運用HSP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腦呈現動態的影像。「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來路?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一分鐘速讀全本的方法在這裡!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常用來形容科幻作品創作時,作者濫用「量子力學」等看似高深的科技概念,去彌補邏輯漏洞的方法。但事實上,再荒誕的課程,仍有無數家長帶著孩子趨之若鶩。看來對於「速讀」「速成」的訴求,在如今快節奏的年代裡需求巨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有沒有辦法,在5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速讀一部著作?當·然·有·啦!咪咕醬速食包,把整部漫畫的精彩,濃縮到小視頻裡,讓你花最少的時間get整部漫畫精華~接下來只需要花上5分鐘,就能速覽3部超人氣漫畫!不信?那就往下看!
  • 鏡像思維:量子波動速讀法
    QSR(Quantum Speed Reading)量子波動速讀法什麼是量子波動速讀法
  • 量子波動速讀,交錢學完就能上天
    我以為我在少兒教育上早已見慣了各路魚鱉海怪,但少兒量子波動速讀的存在卻著實讓我猝不及防。
  • 量子波動速讀:被起底多次依舊市場火熱
    量子波動速讀:被起底多次依舊市場火熱 2019-10-17 11:28:39
  • 「量子波動速讀」:老師只需大專學歷 培訓4~7天就可上崗
    海報稱,課程特點是運用HSP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腦呈現動態的影像。「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來路?量子波動速讀(簡稱QSR)官方網站顯示,該方法起源於日本,由飛谷由美子(Yumiko Tobitani)女士發明。
  • 量子力學是什麼?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怖?
    引言:最近有一種營銷手段特別出名,那就是量子波動速讀。人民網,新華社等國家媒體相繼報導,讓量子力學又一次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下量子力學,講講量子力學中比較著名的實驗——電子雙縫幹涉。
  • 除了量子波動速讀,還有什麼量子詐騙方法?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量子波動速讀」視頻在微博上流傳出來,視頻中有很多6-10歲的兒童閉眼快速翻著手上的書,據說「可以10分鐘閱讀10萬字」,而且培訓班還收費不菲,一學期三到五萬元。從這個名字上來看,其實八成也是騙局,因為近年來的騙子特別喜歡用「量子」、「原子」這種新潮的科學名詞。有了這種新潮的科學名詞「裝身」,仿佛就「高大上」了很多。讓一些科普基礎薄弱的大叔大媽們很容易上當。除了「量子波動速讀」,還有一些騙局也用「量子」的名義。
  • 專家闢謠「量子波動速讀」: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局
    (原標題:心理學家談「量子波動速讀」: 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局) 封面新聞 記者 宋瀟近日,網上流傳出某教育機構組織6-10歲兒童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賽及日常學習的視頻
  • 人民直擊:「量子速讀」是不是騙局?
    不少地方都有量子波動速讀班。有家長不光為孩子交了2.6萬元的學費,還被推薦進一步繳納學費認證為「波動速讀」老師。「可以交12.8萬元參加家庭傳承班,包夫妻兩人的師資培訓,發我們承認的證書。」記者以加盟為由諮詢時,河北我本優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張秀娟如是說。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速讀見過,量子只狼你見過嗎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篇幅不夠,平行宇宙」。作為劇情中無法解釋的事,一個量子力學也就成功圓了過去,欺負觀眾們不懂科學。而因為量子力學興起的一股智商稅也在朋友圈傳播開來。那就是「量子波動速讀」,5分鐘十萬字的小說,還能複述出來,聽到這樣的廣告宣傳,就問誰不動心?畢竟獲得了這種能力,就可以不用辛苦背書了啊。當然了,這種沙雕廣告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可信度還不如老中醫。
  • 「量子力學」騙局背後:總有人排隊交智商稅
    比如最近大行其道的量子波動速讀?事實上,由於量子力學本身高深莫測、難以理解,以至於被不少不良機構拿來行騙。許多平平無奇的商品,被不良商家加上「量子」這一前綴之後,往往性能「大大提升」,甚至變得「無所不能」。在Google、Facebook、Amazon的實驗室裡,對於量子計算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載,但時至如今,量子計算仍未在實際應用上取得明顯突破。
  • 多城教育機構培訓「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讀10萬字?這屆家長又交...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是科幻圈中流傳的一句話,意思是有些科幻作品一遇到解釋不清的科學問題,就喜歡用量子力學來矇混過關。最近,這種科學家都沒完全搞明白的問題,卻出現在了多城的兒童培訓班中……「量子波動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