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也有實體?科學家:或許是以量子形態存在!

2020-11-29 籠子裡的平田君

人的意識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自己的意識是受自己控制的一種完全主觀的東西,是超越物質至上的更神秘的東西!

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事實似乎並不是如此,科學家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我們在思考、猶豫、甚至做出某種決策的時候,我們很可能在無形之中遵循著某種規則,這種規則並不是簡單的傳統規則,而是物質基本粒子運行的量子規則!

量子

自己在腦海中思索的時候居然還有規則可言?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像意識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居然也遵循著規則?

雖然很荒誕,但也許人的意識真的在遵循著某種固有的規則!

我們知道,心理醫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心理暗示來對心理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實現催眠等效果!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導致我們習以為常,並未覺得不妥!

但細想之下,這是否證明了不同人的意識是可以發生相互作用的,也就是他們之間有交涉的共同點!

人類的意識

為了證明不同人之間意識能夠相互影響,科學家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

科學家告知參與試驗人員,他們有一半的機會贏得200 美元,還有一半的可能是輸掉100 美元,先讓測試者玩第一局然後問他們是否願意再玩一局,並且選取一部分人告知其第一局的結果。

結果發現如果告訴測試者第一局你贏了那麼這其中有70%的人打算再玩一局,而被告知第一局你輸了的測試者中,則有60%的人也決定再玩一局,但是在那些未被告知第一局結果的測試者中,只有35%的人決定再玩一局,顯然這一結果是違背常理的!

事實上,如果我們知道量子力學原理的話,就會發現這個測試的結果與量子糾纏有著驚人的相似度!

量子力學誕生於上個世紀初,與相對論截然相反,量子力學是研究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的理論!電子、光子、甚至是原子核都是其研究對象。時至今日,量子力學依然是一門成熟的理論!

量子力學

在量子的世界裡,物質不在被傳統的規則所束縛,就如同我們熟悉的電子云,它只是表明電子運行的一種隨機狀態,並不會像傳統理論一樣,通過速度與位置就可以推測量子的運行軌跡。

在量子力學裡,量子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叫做「量子糾纏」!如果兩個量子處於量子糾纏狀態時,我們將無法通過傳統意義上的方法將其分離,就算糾纏中的兩個量子相隔非常遙遠的距離,它們也能夠感應到對方的行為而採取相對應的行為!

量子糾纏

除此之外,量子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會受到觀測的影響!如果量子在沒有觀察者的情況下穿越牆上的兩個洞,量子會同時穿越這兩個洞,而如果存在觀察者的話,那麼量子則只會穿越其中的一個洞!

而觀察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離不開人類的意識!所以科學家們推測,意識應該具有量子屬性,或者說意識的運行方法實際上就是在遵循著量子力學的原理,所以才會跟量子產生互動,而且這種互動極有可能就是量子糾纏,致使量子會按照人類的意識發展成人類想要的結果!

意識作用於量子

綜上所述,人類的意識很有可能是按照量子的規則來運行的,或者意識本身就是量子!

事實上,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神秘的東西都被科學家們所認知!比如萬有引力是通過引力波來進行作用的,而引力波的速度就是光速!也許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宇宙間越來越多的神秘將會被人類認知,甚至就連空間、時間這樣更加基礎的概念,或許也是由某種基礎物質組成的

引力波

相關焦點

  • 宇宙或許存在無數意識體漂浮在星空中
    而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玻爾茲曼大腦。什麼是玻爾茲曼大腦?前文中提到,「熵」是在不斷增加的,因此我們的宇宙在未來或許會因為時間的不斷推移,變成一團無序的虛無,因為熱量和能量總是在不斷流逝的,只不過需要的時間很久很久,久到我們無法想像。
  • 意識並不僅在大腦之中,也可能存在宇宙中!宇宙或許存在主觀意識
    自從物理學被確立以來,其發展可謂是以飛一般的速度成為人類最前沿的學科,而物理學經過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宏觀物理學,到最前沿的量子物理學也不過短短幾百年,雖然說牛頓和愛因斯坦對我們影響十分深遠,但要說現代物理學對物質微觀和本質的研究,就不得不提量子物理學。
  •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意識的存在,表明人走後意識會短暫殘存
    如今我們的科技發展的十分迅速,但是依舊還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尤其是關於人類本身的一些問題,例如意識究竟是什麼,人是否存在前世今生,我們是否真的擁有靈魂等等,都是一些未解之謎。科學家們曾經嘗試用很多方面的觀點去解釋意識以及靈魂的相關問題,但是依舊沒有辦法找到合理且可以得到證實的答案。直到量子力學的出現,又給了科學家們一個全新的觀念去詮釋靈魂以及意識的內容。
  • 量子宇宙研究者:若觀察者意識可決定物質,宇宙或時時處於置換中
    或許,「大統一理論」真的存在,人類只是還沒有真正地發現而已。「大小本無別」,進一步延伸,可以推測: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其實都一樣,並沒有根本的區別。限於人類視界的局限性,而給予了局限性的定義。量子宇宙學裡最激動人心的一個理論,便是多重宇宙理論。除了我們這個宇宙,還有無數個與我們平行的其它宇宙存在。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而量子隱形傳輸卻從「實體」得到完整的信息,從而複製出了「實體」本身,儘管只是一個小小的量子態!現在傳播的是某個東西的全部信息,總有一天能實現把一個人的全部信息傳遞到火星上去,然後在那個地方用原子組裝出來,不就變成傳輸了一個人了嗎?這個超遠距離隱性傳輸,就類似於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幻想。
  • 它究竟存在不存在?
    是說世界的存在完全是以感知世界的獨立生物個體的感覺而存在的,如果沒有感知個體,那麼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另一種認為,自然界是一切物質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總和,是唯一的客觀實在,是「非產生、非創造」的實體,是永恆的實體。在古希臘時期,科學和哲學曾經結合的十分緊密。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社會分工逐漸明顯,科學家和哲學家越來越成為了分道揚鑣的不同「職業」。科學和哲學在分化,甚至逐漸遠離。
  • 人死後,意識還存在嗎?
    回過來,亞利桑那大學這兩位科學家主攻的量子物體,他們親自體驗了一把瀕死狀態,發現量子物質可能是靈魂的載體。注意,文中用到了可能,Possible,說明亞利桑那大學這兩位科學家已經先定了調,這只是可能性研究,不代表權威,說不定是人家的業餘愛好也有可能。
  • 量子理論詳細解析:為什麼宇宙萬物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即使同一種事物,在形態、顏色、大小、屬性等方面,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別。正因為宇宙萬物各有各的「個性」,才能被我們輕而易舉地區分開來。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言: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或正是對此理的闡釋。或許,會有人不假思索地反問道:難道孿生兄弟姐妹也不相同嗎?回答:這還用問嗎?
  • 我們的生死由意識決定?科學家揭露量子力學詭異點,大眾難以接受
    現階段量子力學的發展仍然處於初步階段,而科學家們將有限的知識發揮到了極致,試圖從中找到更多有關宇宙和萬事萬物存在的奧秘。以生死為例,人類從古至今都認為,這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然而隨著人們對人類起源問題的深入思考,有關生死的討論也變得越來越深奧,甚至有說法認為,生死是由意識決定的。
  • 美國科學家稱死亡並非結束,意識或永遠存在,並活在平行宇宙中
    人類的意識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種東西了,看上去虛無縹緲,無跡可尋,但是卻又真實存在。很多科學家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甚至做了很多實驗。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實驗就是,一位科學家對人的靈魂進行測量。
  • 認識物質實體,建立量子哲學,實體觀思維的基本邏輯學原理是什麼
    在定性、定量的描述方法上,它摒棄了一切意識和精神理性思維,先驗的預設,這是認識物質實體、建立量子哲學相干反映論的重要理論特徵。但是如果沒有人意識和精神的活動存在,認知就不可能發生。也不會產生出任何對物質世界觀念的思維反映。物質的相干性運動也就只能是宇宙間物質的獨立活動,與我們的認識無關。隨著物理學的進展,對物質世界認識的範圍、深度、層次越來越深入。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有科學家曾指出,只要你懂一點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比90%的同齡人更能看清縹緲的未來。2016年,醫學教授羅伯特‧蘭薩(RobertLanza)從量子力學角度切入,用大量的論證證明所謂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真正的終點,它只是一種意識幻象。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如今的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對它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不僅知道了許多人類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推導出了許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感到害怕的結論。有科學家曾指出,只要你懂一點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比90%的同齡人更能看清縹緲的未來。
  • 人死亡後,意識還會存在嗎?量子力學告訴你答案
    人類一直對未知世界十分好奇,在不少朋友心裡,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疑問,人類死後,還會有意識存在嗎?我們的靈魂又將去往何方呢?而人無法死而復生,所以這也就成了永恆的謎團,成為了活著的人們,永遠無法得知的答案。
  • 意識不只存在於大腦,可能是受量子糾纏
    大腦是組件中人類最重要的一個「零件」,這個理論說法都是由科學家理論充分說明了這一切。其中一位科學家多年從事研究人類到大腦,他發現大腦存在磷原子核自旋,並且基本量子比特的作用。只有這個條件下,人類大腦就會充分運作主要受到量子糾纏,這時的大腦運算就如量子計算一樣,並且解決任何事物遊刃有餘。
  • 意識是量子物理學的體現?科學家猜想:未來或可實現心靈感應
    馮·諾依曼這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意識可能就是量子物理學的一種體現!,比如說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如果能夠大規模的應用,那麼超級計算機,超級通信都將不是夢想了。
  • 諾獎級猜想:意識的本質是量子糾纏?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訪問學者,他在論文中給出了多種可行的實驗驗證方案,學術界或許在今年就能給出部分結論,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如果意識的本質真的是量子糾纏,Fisher的這一工作無疑是諾獎級猜想。本文來自新智元邀請的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副教授任全勝對量子腦理論等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解讀。
  • 朱清時院士: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最後結果會使大家認識到,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物質世界和意識不可分開的。 這個實驗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薛丁格提出的,被稱為「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本意是想批駁量子力學和量子力學的態迭加,他認為一個東西既存在這個狀態,又存在那個狀態,像女兒即在客廳,又不在客廳一樣,那是荒謬的。
  • 量子意識可怕在哪?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量子意識並不能被理解,畢竟宇宙中究竟有什麼,我們並不十分清楚,畢竟它是某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但事實上量子意識同樣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也是一種猜測。更有甚者,一些科學家認為多重宇宙的存在,即人的死亡,只不過是量子意識從一個身體轉移到另一個身體。
  • 量子意識可怕在哪?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美國科學家認為,意識處於大腦神經元的微管中,因為麻醉的藥劑會讓人失去意識,而麻醉藥作用的位置這是這個微管。他們認為人處於死亡邊緣的時候,微管內的量子意識會消失,但是這個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回歸到了宇宙中去,就像量子糾纏那樣,會與相距很遠的另一個意識產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