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態
6月5日,法制日報第一版刊登《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法援力量》相關報導,報導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現轉載如下:
講述人:林舒雯(福建省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2019年,我接到福建省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遞來的橄欖枝,成為那裡的一名法律援助志願律師。今年3月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經手了從業以來的第一起涉疫情法律援助案件。
重慶農民工龍某在福州某建材公司開泵車,他被拖欠了兩個月的工資。今年春節,龍某回鄉過年,卻因疫情被困在老家。屋漏偏逢連夜雨,沒過多久,他又接到了公司因疫情經營不善裁員的電話。工資被拖欠,又丟了工作,龍某冒著健康風險回到福州維權,找到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了解到龍某的困難後,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為他開啟了「綠色通道」,從現場審核到受理不到半小時,當天便指派我來辦理這個案件。
↑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照片
我對龍某的遭遇也很同情,知道他每在福州滯留一日,就要承受巨大的健康風險和生活成本。於是,接到指派的第二天,我便約見了他,同時開始收集證據。
在與公司方取得聯繫後,我了解到,龍某所在的建材公司一直未和其籤訂勞動合同,且拖欠2020年前兩個月工資和2019年年終獎未發放。因疫情影響,企業現在已經陷入經營困難,這種情況下,要取得足額權益存在不確定因素和風險。
仔細分析案情後,我馬上起草勞動仲裁申請書,及時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為龍某主張拖欠的工資、年終獎等款項。
其間,我接到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導建議。法援中心表示,目前正值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和農民工都面臨著生存困難,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希望我能優先考慮以調解的方式儘快定分止爭,妥善解決好勞動糾紛。
↑工作照片
為讓龍某接受調解,我耐心向他解釋,勞動仲裁從立案到開庭一般需要近兩個月時間,並且雙方都還有向法院起訴及上訴的權利,所以,當下的最優方案是通過勞動仲裁委組織雙方調解,縮短維權時間和成本,為他爭取到最大化利益。一番釋法說理後,龍某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
4月21日,福州市高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召集雙方調解,我據理力爭,當場出示了養老繳費明細表、銀行帳戶交易明細、微信聊天記錄、通話錄音等共10份證據,並向公司方闡述了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中的相關內容。
調解中,勞動仲裁委也勸說龍某和公司互諒互讓,共克時艱,各自適當作出一些讓步。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調解,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公司一次性向龍某支付調解款46000元。
↑工作照片
得到了滿意的結果,龍某第二天便踏上了返鄉之路。5日後,我接到他打來的感謝電話,告訴我已收到全部款項,如今在重慶也找到了工作,全家老小生活都恢復了正常。
我也覺得很欣慰,不僅是因為自己幫助了別人,也因為自己履行了一名法律援助律師應盡的社會責任,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法援力量。
來源:法制日報
責編:劉興
審核:方琮 高奇
■習近平: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
■福建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國「兩會」精神
■強制報告!九部門發文:遇到這九類情形,立即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