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為啥會讓你覺得「飄」起來?那是一種名叫「控制錯覺」的定律在作怪。11月29日,2021國考筆試開考,考題的思維容量再創新高。最近大熱的「凡爾賽文學」相關知識點竟然也出現在了考題裡,這讓考生們頗感意外:「感覺被考題內涵了」。
視覺中心 蘇陽 攝
【現場】
應屆生一邊備考一邊找工作
「擔心在門口排隊時間長,進去之後得一路狂奔,影響考試心情,所以我提前了將近一個半小時來南林。」29日早晨,記者在南京林業大學考點採訪時發現,由於疫情防控管理,不少考生都做了充足的準備,提前了一個多小時來考點門前排隊,準備好蘇康碼和相關考試證件,等待進場。
人群中,背著書包的年輕面孔和往年相比多了不少。「我是應屆,準備公務員考試的同時還在找著工作,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裡。」南京財經大學考生許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參加公務員考試多少有被家人逼迫的意味,「財經類專業其實不愁就業,但今年整體的疫情防控讓我媽媽堅信,找一個『鐵飯碗』比什麼都重要。我拗不過媽媽,所以來報名參加考試了。」「我們班今年是標準的『楚河漢界』,一小半人考公,剩下的都在考研。」張立來自淮安一所高校,為了備戰公務員考試,已經閉關了半年。「這次應屆生能報的崗位增加了不少,所以對我們來說是個機會。有機會肯定要抓住。」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公布的數據,2021國考招錄2.57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近1600人。其中涉蘇職位626個,共招錄1131人,佔總招錄人數的4.40%。本次國考將安排1.5萬個計劃用於招錄高校應屆畢業生,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全國共有 157.6 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 61:1。
視覺中心 蘇陽 攝
【考題分析】
行測:考生瘋狂背詩詞回憶歷史時間點
「國家強大是真的,我做不出來也是真的。」上午的行測考試結束後,不少考生笑言,考卷讓自己感受到了「渺小」,「卷子上提到的科技大事件包括北鬥、嫦娥、蛟龍、天問、C919、中國天眼……複習的時候漏看了哪一個,基本都會讓你耽誤一些現場做題的時間。」
根據考生回憶,本次行測考卷的難度相對較大,時政、法律、科技和經濟依然是考查的重點。常識題中,時政類考題多達6道,涉及法律的題目也有5題左右。為了快速做題,來自南京郵電大學的考生朱同學甚至現場琢磨起了小花招,「題目裡有一條是讓我們排序長徵各個時間節點的順序,我只好瘋狂回憶《七律·長徵》,努力想把整首詩都背出來,看看能不能找到時間點,結果發現自己怎麼都背不下來。」
最近大熱的「凡爾賽文學」,考題中也有周邊內容的體現。為啥會覺得自己能hold住一百多道行測題?那可能是你的「控制錯覺」。考卷上關於「控制錯覺定律」的概念分析,讓考生忍俊不禁。「控制錯覺」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大意為「對於非常偶然的事,人們以為憑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這種錯覺不符合本身特徵的錯誤的感知,它並非幻覺,也不同於想像。這種錯覺是由於平日的生活都能用自己的能力加以支配,所以人們把這種錯覺擴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考生們看完定義立馬笑出了聲:感覺被考題內涵了!
視覺中心 蘇陽 攝
申論:「物無妄然,必由其理」到底應該怎麼分析?
29日下午的申論考試結束後,「#國考治慧#」關鍵詞立馬出現在了微博熱搜中。這是本次考試的申論作文題,題面給出了「『治』慧」這個短語,並加上了解讀「物無妄然,必由其理」,要求考生結合規律引到社會治理這個話題上。
雖然和「智慧」同音,但動賓結構的短語顯然比名詞要難分析很多。再加上「物無妄然,必由其理」給考生帶來的迷惑性難度,部分考生幾度在跑題的邊緣瘋狂「試探」。 「物無妄然,必由其理」來自三國時期的經學家王弼,說的是萬物都有自己運動變化的規律。其實無形中在給考生提供分析的延伸層次。「我寫了篇比較平的作文,不會跑題,但要得高分估計得看閱卷老師的心情好不好了。」一位「二戰」考生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作文提綱,「第一個層面寫環境治理要符合自然規律,第二個層面是『治』的本質還要符合城市運行的規律。最後則是延伸到文化存在和發展的規律,要實現『治慧』,得回歸群眾才是正道。」
【特別提醒】
明年1月可查詢筆試成績
記者了解到,本次國考筆試閱卷結束後,將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研究確定各類職位筆試最低合格分數線,對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職位、基層職位和特殊專業職位等,將予以適當傾斜。
報考者可於2021年1月登錄考錄專題網站查詢筆試成績和最低合格分數線。其中,8個非通用語職位,筆試成績按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外語水平測試成績(考試成績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別佔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和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筆試成績按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專業科目筆試成績分別佔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按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專業科目筆試成績分別佔40%、30%、30%的比例合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丁皓宇
編輯 : 郭鳳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