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限塑令」來了 年底前本市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19日,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
北京今年在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1月19日,被稱為新版「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發布,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據悉,北京2020年在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率先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新版限塑令三步走,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
北京作為直轄市,多個行業和領域將在2020年年底前率先突破。根據意見內容,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兩年後,不可降解塑膠袋禁限範圍進一步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2年底,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將停用不可降解快遞包裝
按計劃,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市的郵政快遞網點,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到2022年底,全國範圍星級賓館、酒店等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到2025年底,實施範圍擴大至所有賓館、酒店、民宿。
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電商、外賣等平臺也被要求加強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並向社會發布執行情況。
「塑料汙染防治」將入法
除使用外,意見還明確要求: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到2022年底,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相關部門還將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意見提出,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等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和處理力度,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相關部門將強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撐,加大對重點項目支持力度,落實好相關財稅政策,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性能;同時將推進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的政策措施,嚴厲打擊違規生產銷售行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重點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考核和問責。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