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說
非常精彩的四句話,既是細節,也是智慧。
在機關工作近二十年,我收穫很多,失去也很多,邁過了很多「溝」,也掉進了很多「坑」。
而有四句話,到現在才真正明白。
01
口風不緊艦船沉
這是二戰時的一句流行語,英文原句是Loose lips sink ships!意思很簡單,用咱中國成語講,就是言多必失。
5月份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周一,我用A4紙把這句話列印了出來,貼在辦公室門背後,門關著,一抬頭就能看到那大大的7個字,以及著重標成鮮紅色的沉字。
我清楚,有時候我為什麼那麼煩,就是因為我嘴巴門沒關。我警示自己,你嘴巴再不把關,總有一天要「沉」的!
話多,愛嘮嗑,我吃過的虧挺多。
記憶深刻的有兩次,一次是我自己嘴多,一次是湊熱鬧聽別人嘮嗑惹上了麻煩。
第一次,單位召開黨委會研究人員調整事項,我作為記錄員參加。會後,一位以前的領導電話打來,問其是不是由某某崗位調整到了某某崗位。我一聽,他既然已經知道了,也就沒在隱瞞。
但在第二天晨會上,一把手發了飆,說昨天下午剛開完會,晚上某某(給我打電話的領導)就找我,說想不通。
現在我們這一級研究完了,還沒給上級黨委報告,還處在保密階段。是誰洩露了消息?是誰沒一點規矩?是誰這麼不講政治?
雖然消息不是我洩露的,那位領導給我電話只是作一確認,但聽著一把手的大聲咆哮,我感覺愧疚、自責而又害怕。
幸好,警告過大家之後,一把手未再深入追究此事。
第二次,發生在茶水間旁聽了一場關於3位副職領導升職事項的八卦會之後,熱議的話題是其中1位副職升職的事。
當時,我有沒有參與發言,自己記得並不太清楚。但是,就因此惹上了麻煩。
時隔半月,另一位副職電話讓我去他辦公室,神秘兮兮的把門關上,問我關於此事的消息,據他所言,是別人講給他的,那人說是聽我講的。
此時還沒完,又過了差不多半月,我的處長找我又說了這事,他聽來的消息,也是說從我口中說出。
這讓我想起了一種叫蜚語蛇的動物,也許,我是被蜚語蛇附身了。
把好口風,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會議研究的敏感事項,任何人都不要說,尤其是不能向會議涉及的人透露。
二是領導單獨交辦的事項,任何人都不要說,尤其是不能向口風不緊的人透露。
三是聽到關乎是非的消息,任何人都不要說,要牢記絕對不要在你嘴中再傳一遍。
四是涉及機關秘密的信息,任何人都不要說,尤其不能向你的同學、你的親戚說,不能在手機、網絡上傳播,甚至你的老婆也不要講,枕邊風吹起來更要命。
02
嗓門太大是非多
這句話,是我貼在門背後的第二張紙。
嗓門大,是我很鮮明的一個特點,不僅說話聲調高、穿透力強,連打噴嚏的聲音都是震天響,尤其是情緒激動時、發牢騷時,熱血一上湧,更讓聲音不自覺拔高了好幾個音階。
為此,領導沒少明裡暗裡。
但我總不是太在意,認為自己嗓門大,中氣足,陽光小鮮肉,青春、腎好,直到一次次教訓之後,才真正明白「大聲之禍」。
上半年的某一天,直屬領導找我談話,開門見山問,你覺得你們幾個科長關係怎麼樣?
這話中有話啊!我腦中的小馬達急速轉動,回憶近期與其他科長有交集的事情。
還真別說,半個月前,因部屬表彰問題,我與另一個比較年輕的科長M君爭論了幾句,但也是爭完就沒事了,依然是好基友哥倆好。
於是,我主動講了這事,承認了自己情緒激動的錯誤。
領導聽後,沒就具體事表態,僅意味深長的跟我聊了好半天,原話記不清楚了,大意是:
你是老同志了,要主動幫帶幫帶年輕的科長;關係好是關係好,說話該注意的還得注意點;在公共場合,講話的聲音不要太大,尤其是發牢騷、有爭執時,要小聲點……
領導講到最後一點時,我秒懂:原來,是被打了小報告了,又是嗓門大惹的是非。
不是我跟M君的爭論被聽去告訴了領導,就是我們幾個科長在食堂激烈的思想碰撞被誤會——我們幾個小科長是好基友,吃飯時都坐同一張桌子,都會就著國家大事、單位八卦下飯,思想的碰撞、大聲的辯論不可避免,每次都吃到最後、爭到最後。
然而……正應了一句英文:You never know who is going to hear what you say and how they willuse what they hear!
嗓門大了的壞處,顯而易見:
一是身體容易發胖(費能量,力氣消耗多,然後就吃的多,肉就張的快;
二是顯得很沒素質;
三是表達不清楚你的意思,耽誤工作;
四是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你在打架呢;
五是本來小範圍的事情,你一說,那根本就是滿城風雨,人人皆知了,根本不需要隔牆有耳。
從出生到現在,大嗓門了三十幾年,到現在才明白這些道理,該是多麼痛的領悟啊!有幾點要自己也要大家記住:
一是有理不在聲高。尤其是你佔據道理制勝點、道德制高點的時候,更應該將聲音低下來、低下來、抵下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切忌咄咄逼人。
二是牢騷宜藏心底。發什麼牢騷?有了煩心事自己藏起來,在機關工作最大的忌諱,就是沒一點城府,什麼事什麼怨都掛在臉上、掛在嘴上。
實在藏不住,現在的我會對自己說一句「你丫閉嘴」,然後回家抱著媳婦兒說去。
三是意見斟酌再提。有獨特的意見看法是好事,也許在創業公司、企業單位會提倡,但在機關,還是要斟酌再三、再三斟酌再說出來,不然,很容易惹是非。
03
心思太重活得累
有老鳥總講,人在職場,不僅要琢磨事,更得學會琢磨人,尤其要琢磨你面臨的領導,琢磨他是什麼樣的領導風格,什麼樣的性格脾氣,唯有如此,才能投其所好、少犯錯誤、常被認可。
這10年,我接觸過很多機關人員,的確不乏此類人群,有的在這方面還很有天賦,他能夠把領導琢磨的很透很透,不僅少犯錯,而且路走得很順。
同樣的事,你一次請示不批,兩次請示挨屌,而他到領導那兒去,事情很快通過,還說說笑笑,辦成了事情,拉近了關係。
曾經一室友,名叫安兄,天生就自帶「琢磨」技能。他喜歡琢磨領導,每天在宿舍裡,嘴裡念叨的不外乎就是領導的八卦,比如誰誰今兒說了什麼,他是不是不喜歡誰誰,他心裡有什麼事等等。
甚至,他能從領導走路的姿勢,當然是背影,分析出領導當天的心情;從領導不經意的一句話,判斷出單位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思路。
神奇的是,往往他的念叨、他的琢磨總能應驗,而他自己總能趨利避禍,不相信他的人卻總是挨屌挨罵。
初始,大家對安兄鄙視甚多,但時間長了,談起他,最後總會豎起大拇指,說上一句佩服,「信安兄、得永生」邊成為了大家的口頭禪。
諸如安兄這類人,我稱之為「擼心一族」, 有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而這類人卻是「擼心能使路通暢」。
人與人打交道,懂人很重要,在機會面前,這類人總快一步、高一籌,總會是如魚得水,活少、事順、拿錢多、提升也很快,最不爽的是娶的老婆也細腰膚白柔體易推倒型。
愛琢磨人的人,心思會重,不會輕易與人接觸,朋友會少一些;但氣質足,顯得會更成熟,更有魅力,吸引妹子。
不得不佩服,也不能不羨慕嫉妒恨。
曾經,我也曾嘗試著學這類人,可惜,不僅失敗了,而且感覺特他M累,最後還是只能做回一個傻不拉幾、瞎樂呵、大嗓門的自己,繼續幹苦力,繼續5+2、白+黑的掙那一點辛苦錢。
最後回頭看看,也還自得其樂,成長進步上也算順利。
所以,除非你有琢磨人的天賦,否則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琢磨事兒去,不然琢磨過來琢磨過去琢磨不明白,最後把自己給琢磨傻琢磨壞,反而起反效果。
把工作幹好比什麼都強。
給如我這般沒天賦的人幾點建議:
第一,你琢磨不清別人,但你總能琢磨清楚自己——找準自己的長短優劣,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第二,你不會迎來送往,但你總會看看書學學歌——書看多了有才,歌唱多了有愛。
第三,你把握不準領導心思,但你總能把準工作標準——每次把工作幹到最好,是對領導最大的尊重、最大的支持,也是對自己最大的回報。
總之,左琢磨右琢磨都是瞎琢磨,想東想西都是在空想。
工作都是為自己幹的,最大的好處誰都搶不走,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工作,「幹公家的活,長自己的才」多好,少些其他的心思,自得其樂多好。
04
光說不練沒作為
有句老話,講的有種「三拍」幹部:領任務拍胸脯,作決策拍腦袋,有問題拍屁股。zuojuece
第一類,就是光說不練的典型代表,各大機關、各個單位,包括各企業單位,這類人非常多。
因為這種人,很多工作深受其害,推動不下去,效率不高,落實不了,虎頭蛇尾。
很多年輕人也深受其害,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走、向他們學習,慢慢變得誇誇其談、大話連篇,不實在、不真誠,耽誤了時光,浪費了青春,一步步,最後在成長進步上被同齡人套了圈,自己還感到很委屈。
其實,組織、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什麼樣的人,誰是那種表態鋼鋼的,落實脆脆的,都清楚明白。
你偷懶,你應付,你混天度日,你走表面功夫,領導都是從那一步走過來的,很多招人家也都是玩兒得不想再玩兒了的,心如明鏡。
一把尺子量,你的分數能高?你還能有什麼作為?
所以,給還在混日子的人們幾句忠告:
第一,在機關,有一些等待,只是苟且——不要等領導想起來了,你才去幹他交代你的事情。
第二,在機關,有一些規則,潛於水下——也就是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東西,大家自己都明白。在機關混,你既要看得懂顯規則,更要能理解潛規則。不然,那就傻不樂呵玩兒完吧!
第三,在機關,有一些聰明,愚蠢至極。
比如少展露才能,然後少幹活、少受累等等,你讓掉了工作,就讓掉了機會;
比如大話先生,表態堅決、落實無力,可能就因為一件事你耽誤了你自己這一生;
比如不夠服從,領導說一句你辯一句,還振振有詞,感覺自己聰明,自己有理,當上領導,誰沒兩把刷子;
很多事情,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官大官小之分,官大了說了算。
本文摘自公眾號:海叔職場觀察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讚支持石頭哦
石頭君新作《秘書工作手記2:怎樣寫出好公文》
上市一月重印3次,大家都在看!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