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400米煤礦,一小時感受晝夜與四季

2020-12-08 騰訊網

地點:德州市齊河縣山東能源臨礦集團邱集煤礦

(鑽井平臺上的工人)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平時的工作環境從地面到地下近400米深處,從-9℃到25℃,從身上發冷到大汗淋漓……短短30分鐘便完成更替,他們全副武裝,來自於光明卻深入黑暗中默默「耕耘」,他們就是煤礦工人。井下工作陰暗潮溼,而井上生活充滿色彩。或許很多人認為,煤礦工人的井上生活和井下一般單調,可你卻不知道,離開礦井下的黑白世界後的他們和其他上班族一樣,也有多彩的生活……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德州市齊河縣的山東能源臨礦集團邱集煤礦,跟隨這裡的工人們上工地,下礦井,親身感受他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完整記錄下了這群特殊工種的生產全過程。

(下丼前的班前會,工人們記錄安全事項)

眾所周知,在礦井之下一點明火都會導致極其危險的後果,所以每個下礦的人都要換上煤礦統一提供的防靜電的純棉衣物。

(下礦井的工人們從「平安是福」的標語前走過)

隨後,我們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了井口,井口呼嘯的風聲震得記者腦袋發暈,在下井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火機、電子設備等不可以帶入礦井,包括記者所攜帶的相機、攝像機也在進行檢查登記並學習措施後,才獲準帶入井下。在這裡我們見到了該礦黨委書記、礦長武善元,稍後他將帶領我們一同進入地下近400米的掘進工作區。

排好隊列,記者和幾名工作人員有序地走進礦井「電梯」——罐籠,隨著鐵門緩緩關上,罐籠開始慢速下降。地面上的光明很快就消失了,黑暗開始慢慢朝我們「襲來」,隨之而來的失重感也讓記者有些不適,幾個人不約而同地打開頭頂的探照燈,映入眼中的光亮讓記者好受了許多。大約過了2分鐘,罐籠緩緩停下,走出罐籠,一個乾淨明亮的長廊展現在眼前。在不遠旁還停靠著一列「小火車」,好像一個地鐵站。聽武善元介紹,這叫人行車,一會我們就乘坐這個前往掘進區域。

「魯北平原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黃河北煤田煤炭資源量就有10億多噸。邱集煤礦作為黃河北煤田第一對試驗性礦井,下組煤儲量佔礦井總資源儲量(2.48億)的87%,但由於地下水文地質條件複雜,大量資源不能開採,水害防治成為制約礦井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趁著人行車緩慢的向未知的黑暗行進中,武善元告訴記者,由於礦井所在區域地下水豐沛,開採下組煤始終是一項巨大的難題,面對企業生死存亡的轉折點,邱集煤礦致力於下組煤開發,積極開展下組煤水文地質條件探查、水害防治工作。

(狹窄礦道內施工的工人)

走過了20分鐘,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漆黑一片的礦井隧道中,僅憑頭頂的礦燈照明,耳邊只有風機抽出的風聲和履帶轉動的聲音。這個讓普通人內心極端恐懼的地方,便是位於地下近400米的掘進工作區域。

(礦道內的裡程標誌)

「我在1991參加工作,一開始是幹技術員的工作,這麼多年下井次數已經數不清了。」武善元一邊給記者說著井下煤層頂板的裂隙,一邊用頭頂礦燈照亮了礦井頂層一道水泥的痕跡,「這就是通過我們的注漿技術填補的灰巖層中的裂隙」一說到工程使用技術,武善元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當記者和工作人員們返回地面時,已是兩個多小時之後了。當記者踏上地面時,感覺就像是「逃出生天」一般。跟隨武善元將礦燈和自救設備存放好後,眾人一起來到礦口旁邊的公共澡堂,這裡有兩層高,裡面有多個浴室和幾間更衣室。

找到自己的更衣櫃後,武善元先把工作服脫下來,抖了抖上面的煤灰,然後將衣服扔到更衣櫃下邊地面上,說礦上有專門的洗衣房,一會兒洗完澡就可以把衣服送去洗。脫下衣服後,武善元又開始調侃:「只有脫光衣服去洗澡的時候,才是我們一天最放鬆精神的時候。」

洗好澡後,武善元換完衣服從澡堂出來,一身得體的西裝,再加上腳上鋥亮的皮鞋,讓人很難和之前他剛出井的樣子聯繫在一起,簡直判若兩人。「走,今天我們礦上有職工廚藝大賽,你們跟我們一塊去嘗嘗鮮!」

武善元告訴記者,礦上的工人大都不是本地人,很多都是來自臨沂、棗莊、聊城,甚至是省外。當記者來到礦區職工食堂時,這裡已經擠得水洩不通,在食堂中央放著一張長桌,桌上擺著各種菜品,都是職工們自己家鄉的拿手好菜,許多礦上的職工都穿著便裝,拿著碗筷有說有笑地享受著美食,爽朗的笑聲迴蕩在食堂裡,不在井下的他們和下了班的普通上班族沒什麼兩樣,他們就像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聚餐,此時記者竟感覺到了這裡的「年味」。

(煤礦工人廚藝大賽)

比賽之餘,說起企業未來的規劃打算,武善元說,等目前施工工程結束就可以試產了。「等我們試產成功,可在整個水文地質條件類似的黃河北煤田及受頂底板含水層威脅煤層進行推廣應用,我們就是在做一個「通道」,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採訪結束了,記者驅車返程,夜色瀰漫,城區燈火通明。在這萬家燈火的背後,正是有這麼一群人通過他們的工作帶來城市生產和生活的能源,他們是漆黑世界最美麗的「舞者」,他們是煤礦工人,他們在那條漆黑的「通道」中,不斷地帶出光明,帶出溫暖,帶出希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志勇)

相關焦點

  • 四川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13名礦工被困地下313米80多小時後奇蹟生還
    新華社成都12月18日電 題:四川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13名礦工被困地下313米80多小時後奇蹟生還新華社記者張海磊、薛玉斌、王曦四川13名煤礦工人在被困地下313米深處80多小時後,經不懈搶救於18日晨奇蹟生還。
  • 四川13名煤礦工人在被困地下313米深處80多小時後,經不懈搶救於18...
    四川13名煤礦工人在被困地下313米深處80多小時後,經不懈搶救於18日晨奇蹟生還。12月18日,救援人員轉運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員。(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位於四川宜賓市珙縣巡場鎮的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14日15時26分發生透水事故,遇難5人、失聯13人。井下水位逐漸下降。18日3時,一名礦工涉水走出被困巷道,與井下救援隊伍會合,並報告剩餘12人確認安全。5時55分,首批2名被困人員從地下300多米深處被救出洞口。
  • 高平一煤礦模擬基地,讓人感受真實的煤礦場景,各種石頭奇形怪狀
    特別是山西的煤礦,在全國都很出名,而小北今天所有說的是位於山西高平市的晉煤集團長平礦附近的一個旅遊景區。那就是丹朱嶺旅遊景區中的丹朱嶺煤礦模擬基地。這個基地主要展示的就是煤以及煤礦內部的結構,還有就是煤礦中的各種災難的模擬,小北一行人進去後,首先在上面大廳換好了下煤礦專用的安全帽,礦燈,自救器,衣服,雨鞋等。然後經過簡單的安全培訓之後,乘坐罐籠到達地下680m左右的仿真煤礦區。
  • 實拍:記者下井體驗煤礦工作環境 親身感受安全生產各個細節
    總工程師劉照幫向記者介紹說,目前新吉克煤礦在冊職工共有512人,其中井下作業人員202人,實行「三班倒」制度,24小時作業,每班井下工作8小時。新華網 王秀 攝走出檢身處便來到了井口,新吉克煤礦垂直井深227米,井斜長度577米,工人進出礦和運送設備都要通過這裡
  • 各方合力科學施策、杉木樹煤礦救援創造生命奇蹟——
    還有12名工友也正在當地三家醫院裡進行救治,他們都是在杉木樹煤礦「12·14」透水事故中被成功營救的礦工。12月14日15時26分,川煤集團芙蓉公司杉木樹煤礦N24採區邊界運輸石門發生透水事故,包括劉貴華在內的13名礦工被困在313米深的井下。經過88個小時的搶險救援,13名被困礦工於19日7時56分全部升井獲救。
  • 揭秘英國地下800米處暗物質搜尋實驗室(圖)
    北京時間1月25日消息,一組天體粒子物理學家正在位於英國約克郡地下超過半英裡(約合804米)的實驗室搜尋暗物質。暗物質非常神秘,一直就是最大的宇宙謎團之一,即使參加這項實驗的科學家也不確定暗物質是否真實存在或者最終能否發現這種物質。3月,實驗結果將浮出水面,如果如願以償地發現暗物質,這一發現將徹底改變科學界的面貌。
  • 鶴崗煤礦瓦斯爆炸8人失蹤續:礦井曾被強制關停
    東方網10月18日消息:15日發生爆炸事故的鶴崗市興安區興偉煤礦救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17日,經初步認定,興偉煤礦發生事故的工作面為非正規開採工作面。事發4個月前該工作面被強制關閉;事發的前兩天,有關部門兩次檢查,未發現生產跡象。檢查組一走,違規工作面就於第二天凌晨恢復生產,恢復生產幾個小時後即發生了瓦斯爆炸。
  • 古人是怎麼預知四季的呢?晝夜平分的節氣又是哪兩個?
    古人是怎麼預知四季的呢?晝夜平分的節氣又是哪兩個? 地球自傳軸是傾斜的 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就不一樣了 所以 有了一年四季變化、晝夜長短不一
  • 消失的不僅是晝夜更替!
    消失的不僅是晝夜更替!我們人類比起地球來說就已經足夠小了,我們感受不到地球每天都處於運動之中,時刻都在進行著自轉和公轉,如果失去了這項技能,那地球上也不會產身后豐富多彩的生命。在這24小時和365天的周期中,我們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我們在地球上所度過的每一秒鐘緩慢流逝,其實地球已經轉過了460米的距離。
  • 《我的世界》煤礦在哪 煤礦位置分享
    想要獲得煤礦就可以根據以下的介紹去操作,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獲得煤礦的幾種方法吧!...   在我的世界中煤礦有很多種方式可以獲得,並且在遊戲中是不可說的資源,在做很多東西的時候就需要用到煤礦。
  • 全國多地下大雪了!
    全國多地下大雪了!▽以下是正文❄️近日,多地迎首場大雪景區美景似仙境旅遊季提前「預熱」黑龍江雪鄉迎降雪 積雪足足半米,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來提前感受雪鄉冬天的神韻。
  • 兒童簡筆畫:畫一個春夏秋冬,讓孩子感受四季變化
    兒童簡筆畫:畫一個春夏秋冬,讓孩子感受四季變化
  • 四川珙縣煤礦事故88小時生還記:13人分一盒剩飯,生死之距300多米
    升井7天後,12月25日,川煤集團杉木煤礦透水事故中生還的13名工人陸續出院回家。被困地下88個小時的經歷已在細微處改變了他們。其中年齡最大的工人劉貴華的妻子陳易告訴澎湃新聞,丈夫現在睡覺淺,食量也低,反應變得很慢。8歲的兒子偶爾問他,「爸爸吃飯了嗎」,劉貴華眼神略有些呆滯,沒有應答,像是沒聽見。
  • 田徑跑道為什麼一圈是400米,而不是500米?
    田徑跑道為什麼一圈是400米,而不是500米?,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在枯燥的跑步中思考,為什麼一圈是400米,而不是500米、600米?直到1920年,比利時奧運會第一次使用400米跑道,和現在標準的跑道長度一樣。
  • 榆林巴拉素煤礦井下590米5G煤礦專網成功開通
    9月8日,陝西移動在榆林第十五屆煤博上宣布陝西移動與延長石油集團、華為公司合力開通榆林巴拉素煤礦井下5G煤礦專網。此次開通的5G網已達井下590米深,巴拉素煤礦未來將依託5G、AI、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造世界超一流智慧礦山。活動現場延長石油展區,陝西省副省長趙剛依託井上井下一張5G網絡打通省內煤炭行業首個5G視頻通話。煤礦展區部署多臺5G超清AI攝像頭實現高清回傳、實時通信。
  • 想要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四季如春?科學家建議:炸掉月球
    眾所周知,月球體積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想要炸毀月球,就要使月球炸開後的碎片速度達到音速的7倍以上,需要使用的能量約為現在地球所有核彈當量總和的200億倍,且不討論我們有沒有能力炸毀月球,假如我們炸毀月球了會是怎樣的景象呢?
  • 我的世界:只有地形變化,卻沒有四季更迭?想感受四季可以這麼做
    這次要介紹的我的世界這款組件內容很豐富,叫做「更多詞綴:四季生存。因為內容太多,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就像題目中敘述的那樣,我們發現mc中是沒有四季的,因為不同的地形就有不同的氣候和環境,如果想要感受四季,用這個組件最合適不過了。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特點,春天多雨、夏天雷雨、秋天乾燥、冬天下雪,十分有趣。
  • 秋分:秋意漸深,晝夜更替,最是特別的節氣
    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 地下未來城建設,一場從科幻到現實的穿越!_工程機械企業動態_工程...
    2020-09-17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電影《流浪地球》裡   未來的人們,為了躲避冰河氣候   被迫轉移到5000米的地下城中生活   地下未來城 ,一圖為你解析:   基礎工程機械的應用   看了這麼多產品
  • 山東海底煤礦停產記:去產能不去活力,卸下包袱重新上路
    海拔負300米的地下,這個僅供一個人通過的鋼鐵通道,就是這些煤礦工人的操作面。通道旁邊一個個液壓柱,支撐了巨大的壓力,它們與鋼管、電機、履帶、切割滾筒,共同構成寬度7米,長度100米的大型綜合採煤機。煤炭工人就在綜採機的肚子裡一次次地穿行、檢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