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意漸深,晝夜更替,最是特別的節氣

2021-01-18 慕亭衣

文|時小墨ZYT

時間飛逝,很快就來到了二十四節氣裡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總會在半夜被空調風給冷醒,使用空調的次數也慢慢減少了。

有時走在上班的路上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涼快,額頭上的汗也開始減少。

又是一年秋天之際,我最愛的季節,怎麼可能少得了文字記錄呢。

兒時總聽老人說,秋分過後天也差不多涼起來了,夜深露重,記得添衣保暖,免得著涼。老一輩的箴言得聽,不然會吃虧的。想到這,我不禁裹緊了身上的襯衣。

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和「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說到秋,不禁想起了前段時間看的《詩經》,記得裡頭有一句形容到秋天的「春去葦葉青,秋來蘆花白」。形容得真是形象,秋高氣爽,高高的蘆葦葉子和穗子開始泛白,乾枯,蘆花呢,則是怒放著。

想像一下,在你面前是一整片蘆花,放眼望去,幾千幾萬朵蘆花隨風飄揚,就像是千萬隻展翅的白鴿,又有點像是無數隻飛奔的白狐的尾巴。若是站在中央,定是無比愜意。

如果說要給秋分一個定義的話,我想起了《詩經》裡的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讀來美輪美奐,數千年前的一個深秋,河中的蘆葦瘋狂生長,如此修長,倒映在河中的樣子宛如一個披散著長發的女子在河邊梳洗頭髮。

這天清秋的早晨,一個少年在河岸邊徘徊著,他的舉止就如同蘆花一般清雅。

不時眺望著河對岸,原來那個長發女子是他日思夜想的心上人。

秋,總能挑起思念之情,不覺這秋多了幾分憂愁,幾分甜蜜。

少年又想逆流而上,又想順流而下,迫切地想找尋心上人的住處,可是路途遙遠又有險阻,那心上人的行蹤又是如此的漂泊不定。

《蒹葭》表達了少年對心上人的思慕愛戀之情,這感情朦朧含蓄、纏綿動人,反覆朗誦咀嚼,直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有人說古今人心不同,那為何還會有人借用古詩詞來抒發情感呢?文化一直都帶有一脈相通的特點,「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樣的「蒹葭蒼蒼」,一樣「秋水伊人」,一樣的震撼人心。

《楚辭》裡的《九辨》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此乃戰國宋玉所說,草木因風而搖落,因風而被迫離開了棲息之地,秋風掠過,盡顯蕭條氣息,悲涼哀愁之極。

因此,《九辯》有了「悲秋」之祖的稱號。

除了宋玉,還有屈原所寫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遲暮」,秋風落葉預示著美人的美,孤芳自賞的哀愁。

「一分秋意一分涼,野外繁露披衣裳」,秋分來到,多一句暖心的囉嗦,不過分,記得早晚添衣保暖。

「八九菊黃蟹兒肥,風和氣爽丹桂香」,此時的螃蟹最是肥美,喝杯溫酒,與三五知己高談闊論,好不愜意,但莫貪杯,身體要緊。

「秋分雷自合收聲,白露明朝忽震霆」,多是雷雨天氣,夜半驚醒,平穩心情,聽著滴滴答答的雨聲再次進入夢鄉,醒來依舊是燦爛陽光。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欣賞一首詩詞,感受秋風徐徐,落葉紛紛。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秋分
    一起走進二十四節氣——秋分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庚子年,秋分。如今的秋分已經不僅是24節氣之一,更是作為農民豐收節而被慶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八月中,解見春分。
  •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相信大家都要聽說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這句話,春分和秋分都是很經典的二十四節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就是晝夜平分的時候,特別是學習地理的小夥伴們肯定對這句話非常的熟悉了,大家知道秋分是在什麼時候嘛?秋分的意義是什麼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科普下,帶大家了解下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以及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 晝夜不等,秋分不分,奧秘何在?
    相關知識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每年9月23日前後(公曆9月晝夜平分點),太陽到達黃經180°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秋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故秋分也稱降分。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
  • 南北半球晝夜等分!從太空看地球: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已到
    2019年9月23日,我們迎來了24節氣中的秋分,這是一個有著濃重秋天氣息的節氣。在這一天,太陽在一年內再次直射赤道,使得南北半球晝夜等分,從衛星雲圖上看,這一天晨昏線豎直的連接南北極,南北半球的晝夜等分。
  • 秋分詩詞:恰今日,平分秋色
    今天是2020年9月22日,庚子年八月初六,秋分。今天,不但平分了晝夜,還平分了秋色。從立秋到霜降,秋分不偏不倚,處於秋季節氣90天的正當中。從今天開始,秋漸深、夜漸長。那麼,小編就帶大家在詩詞中,領略一個秋意十足的秋分。
  • 晝夜均,寒暑平,今日秋分,這份養生指南請收好!
    秋 分 9月22日21時31分 我們將迎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秋分
  • 124年來「最早」秋分!就在今天
    自古以來,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今年進入「秋分」的準確時間是在9月22日21時31分,這也是近124年來最早的一個「秋分」,比這更早的則要追溯到1896年,這一年的「秋分」準確時間是在9月22日21時3分。
  • 124年來「最早」秋分!就在今天!
    自古以來,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今年進入「秋分」的準確時間是在9月22日21時31分,這也是近124年來最早的一個「秋分」,比這更早的則要追溯到1896年,這一年的「秋分」準確時間是在9月22日21時3分。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暑退秋澄氣轉涼 日光夜色兩均長
    當夏日的餘熱退場涼爽的秋風就接踵而至了秋天像個溫婉素淨的姑娘不動聲色地穿過時光的縫隙暈染了季節的眉梢2020年09月22日庚子年八月初六秋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有兩層意思:一是,晝夜時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南半球則相反。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二是,氣候由熱轉涼。
  • 每日科技名詞|秋分
    秋分 Autumn Equinox定義: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節氣,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延伸閱讀】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的第四個節氣,通常出現在9月22~24日。
  • 秋分:陰陽分而晝夜均,秋期半而寒暑平
    仲秋之月包括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氣,這是兩個真正清爽的節氣。蒲扇也扇不出點涼氣的暑日已漸遠去,露水漸濃的白露節氣也接近了尾聲,秋分就在眼前。不知不覺中,窗外的陽光已經移進了我的陽臺,而且還在不斷地向內深入,屋裡變得越來越明亮起來了。從天文意義上講,當太陽直射點從北向南移動到地球赤道時,白露就要向秋分交節了。
  • 晝夜等長,今日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 秋分,晝夜平分秋色,農民豐收正忙
    今日是2020年9月23日,為秋分節氣,也是我國的農民豐收節。秋分,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
  • 笑把南山指 秋分見壽星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白露過後,秋分到來。秋天的腳步越來越重,秋意也漸濃。「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秋分」屬於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在白露和寒露之間,一般在9月22日左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全世界各個地方的白天和晚上都差不多是各12小時。
  • 描寫關於秋分的古詩詞語句大全 有關秋分節氣的說說簡短句子
    描寫關於秋分的古詩詞語句大全 有關秋分節氣的說說簡短句子時間:2018-09-22 21: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關於秋分的古詩詞語句大全 有關秋分節氣的說說簡短句子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2018年9月23日,也就是明天將迎來秋分節氣,秋分之後
  • 秋分為什麼又叫祭月節?2019秋分節氣具體時間要做什麼?
    「秋分氣初爽,燈火新照夜。」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這一天晝夜平分,還曾是傳統「祭月節」,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美好的期盼和熱愛。據考證,中國古代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誌,時值金秋,它也是收穫的大好時節。
  • 今日秋分|晝夜均 寒暑平(附:今晚直播預告)
    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020年9月22日21時30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每年9月22-24日前後,當太陽黃經達到180°的時候,就到了這一節氣。秋分節氣知多少在秋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