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宇宙目前的已知範圍是930億光年,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生命在宇宙中應該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存在,可是我們卻苦苦找尋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仍然沒有任何的線索可言。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人類就像宇宙深處發出了包含地球定位和人類文明信息等的無線電波,不過所有的信號都石沉大海,雖然近年來「中國天眼」捕捉到了很多重複的FRB,但是究竟是脈衝星輻射還是真的外星文明,也因為距離太遠根本無從得知。
一種觀點認為,生命在宇宙中的形態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每個星球的生存環境不同,為了適應環境,所以每個星球上的生命形態都有著千差萬別。就拿地球來說,地球上的萬物也各不相同,各自生存的環境不同,演化的形態也各不相同。在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碳基生物,簡單來說,我們都是由碳和水為基礎組成的生物形態。那麼,地球上是碳基生命,其它星球上又是那些生命呢?
有科學家根據每個星球的溫度不同,大致做出了以下六種答案:第一種,氟化矽酮生物;第二種,氟化硫生物;第三種,蛋白質(以氧為基礎)生物;第四種蛋白質(以氮為基礎)生物;第五種,類脂化合物(以甲烷為介質)生物;第六種,類脂化合物(以氫為介質)生物。其中第三種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地球生命(包括我們自己),而第一種則是很多科學認為是真實存在的矽基生命,它與第二種一起,極有可能存在於高溫星球之上。
而在一些存在極端低溫的星球上,生命的形式為第四種至第六種。在這裡,還要跟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點,在地球上也曾出現過矽基生命,它們生活在硫礦裡,屬於遠古厭氧細菌,因為它們的生存條件不需要氧氣,所以科學家在研究後推測,它們的生命介質是硫。除此之外,關於宇宙中高級文明(卡爾達肖夫指數在3級的頂級文明)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態,科學家們也進行了以下幾種推測:
第一,能量體形態;第二,電磁波形態;第三,信息形態。這三種生命形態都已經脫離了我們印象中的生命形態(包括微生物形態),它們不再需要一個固定的實體,這也是很多科學家猜想的,當一個文明發展到一定新階段,就可以不再寄生於被壽命禁錮的身體之中,而是變成「意識」體,在宇宙中去往任何地方,生命和生命之間的交流,也都是意識交流,無聲但是卻非常的準確、及時。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我們所在的宇宙中至少85%左右的組成部分是暗物質,從字面上可以很好地理解,暗物質我們是看不見的,不過它們的確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一些科學家推測,在暗物質中,或許也存在著一個龐大的暗物質世界,裡面存在暗物質生命,而更加令人細思極恐的點是,或許暗物質生命也生活在地球上,只不過我們看不到而已。大家認為宇宙中的生命形態最有可能是什麼樣子的?歡迎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