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脅加徵關稅是在敲詐勒索,這在國際事務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行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熱若爾·羅蘭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任何執行機制都應該是雙邊的、對等的。美國單方面要求中國落實協議,這令人震驚。」
與羅蘭教授聯繫時,他就表示要就美中貿易摩擦發表看法。在40多分鐘的採訪中,這位在轉型與發展經濟學研究領域頗負盛名的經濟學教授一吐為快。「作為經濟學家,我知道,只要啟動關稅戰,就會傷及美國自身,傷及本國消費者。」他說,美國家庭的預算相對比較固定,開支也相對固定,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美國消費者必然要承擔額外費用,衝銷別的開支,對生活質量造成衝擊。目前來自美國中西部、油氣企業和消費者協會的抱怨越來越多。
「美國一些人並不清楚關稅戰的真正傷害有多大,」羅蘭說,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給美國經濟造成傷害,這只是一方面,通過加徵關稅的方式來迫使別國讓步,導致國家間政治關係緊張「更令人擔憂」。他說,隨著國際地緣政治角逐加劇,世界經濟遭受巨大衝擊,世界和平也受到威脅。
羅蘭認為,今年世界經濟走勢「令人悲觀」,美中貿易摩擦是一個重要因素。美國準備對歐洲、日本開打關稅戰,也是因素之一,這些都導致世界經濟走勢低迷。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調降為3.3%,世界銀行最新的預測為2.6%,比今年1月的預測值下調了0.3個百分點。
從當前中美經貿摩擦聯繫到上世紀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羅蘭憂心忡忡。「上世紀30年代也有關稅戰,導致經濟戰的升級。」他希望現有國際機構能發揮作用,阻止局勢升級。
「美國政府內部,有人要故意傷害中國經濟。」羅蘭說,因為他們擔心中國的經濟總量遲早會超過美國,貿易摩擦加劇了他們的這種焦慮。「相比經濟後果,我更擔心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他認為,美國在科技、教育、學術領域對中國的阻撓和打壓,都是緊張關係升級的一部分。羅蘭對美國一些人對華如此不友好,甚至出現所謂「文明衝突論」感到不可思議。「儘管兩國的體制、文化、歷史存在差異,但應該和平相處。」他說,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所說,需要從別人的視角來看問題,不能只想著自己,還得想著別人。
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多年,羅蘭對中國改革充滿敬意。他說:「美國和中國是兩種體制,重要的是雙方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減少誤判。應該承認不同政治體制的存在,按照共同的原則生存,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本報舊金山電)
(責編:李楓、袁勃)
不講誠信還倒打一耙 外交部回懟美方聲明回應國際熱點,亮出中國態度。過去這一周,中美經貿摩擦依然是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針對美方顛倒黑白、強詞奪理的聲明,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霸氣回懟。此外,關於中方多部門發布赴美提醒、伊核問題、朝美新加坡聯合聲明執行情況等熱點問題,我外交部發言人也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精彩回應。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精彩瞬間。【詳細】
華人貝聿銘:在東西方文明的罅隙中詩意地棲居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從法國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大理石砌成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到維港邊矗立的香港中銀大廈,貝聿銘的建築手筆,將藝術之美凝固於大地,被時間證明永恆。【詳細】